重歸黃金年代 第2節(jié)
書迷正在閱讀:七零之炮灰首富早夭的小女兒回來了、人間喜劇、暗戀對象給我看病、穿成反派男配的小跟班、漂亮受氣包嫁入豪門后、春日顛倒、游戲失敗后淪為boss們的性奴(粗口羞辱)、拯救綠帽男影帝(出軌 1v1)、兼職(1v1 sc)、掌門要力挽狂瀾(重生NPH)
這個小女孩是張建國的小女兒張萍萍,宋援朝前世九十年代初期這里拆遷時,張萍萍已經是快考大學的大姑娘了,拆遷之后老鄰居們雖然分開,但相互依舊還有來往,1999年的時候張萍萍結婚,宋援朝還去參加了她的婚禮。 宋援朝知道自己現在的樣子有些不怎么樣,怕嚇著孩子盡量用柔和的語氣說了聲萍萍真乖,想了想從行李里掏出一包東西,蹲下身打開油紙,里面是幾個柿餅。 柿餅是下鄉(xiāng)地方的特產,宋援朝回來前帶了些,他拿著柿餅向萍萍遞了過去,示意她接,有些膽小怕生的萍萍卻不敢拿,怯生生的用大眼睛回望著自己奶奶,兩只小手緊緊抓著張家阿娘的衣角。 “援朝阿哥不是外頭人,拿著吧,這是柿餅,很好吃的?!睆埣野⒛镄χ鴮O女說道,小萍萍這才小心翼翼地伸出手接過柿餅,然后放在嘴邊小咬了口。 一口下去,柿餅的甘甜頓時讓小女孩的眼亮了起來。 “奶奶,甜。” “嗯,甜的,萍萍乖,好好吃?!睆埣野⒛飳⒆诱f了聲,接著就招呼宋援朝一起回家,宋援朝提起行李和張家阿娘還有小萍萍向弄堂里走去,離著家越來越近。 “阿娘,儂鄉(xiāng)下又來親戚了呀?” “這是儂鄉(xiāng)下哪頭的親戚呀?” 走進弄堂深處,時不時就碰上鄰居們打招呼,詢問跟著張家阿娘的這個鄉(xiāng)巴子是誰,這時候張家阿娘就會向她們解釋,這不是自己的親戚,是住在23號宋家,也就是以前宋老師的兒子宋援朝回來了。 弄堂里的鄰居都是住了許久的老鄰居,這個時代和后世不同,不像以后小區(qū)里的鄰居那樣老死不往來,就算是對門鄰居住了十幾年也不認識。 這個時代的人和人之間更有親情,俗話說遠親不如近鄰就是這樣。 大家住在一個弄堂里,許多人從祖輩時就認識,大人們許多也是從娃娃時候一起長大的,相互之間關系很是融洽。 平日里張家、李家、王家?guī)准易∫淮睒?,白天連房門都不關,家里有事外出就和鄰居打聲招呼,鄰居都愿意幫忙照看。 就像宋援朝小時候,經常會從東家竄到西家玩,等到了吃飯的時候還喜歡捧著個碗到處跑,瞧著那家做了什么好吃的會湊過去看看,大人們也不惱,通常罵幾句小赤佬、饞佬胚,再笑瞇瞇地夾上一筷子給他嘗嘗。 這些鄰居原本大多是認識宋援朝的,只是宋援朝這么一走多年,各自的記憶中早就印象模糊了。 再加上宋援朝比離開的時候高了不少,在西北這些年又黑又瘦,風塵仆仆滿面垢面,外面穿著一身打了補丁的舊軍大衣,藍色的棉褲屁股后頭還有兩個望遠鏡(大補?。?,腳上是破開了個洞的解放鞋,再頂個亂糟糟油膩打卷的頭發(fā),背著行李,一副明顯鄉(xiāng)巴子的腔調,哪里還有人能一眼認出他是誰? 當知道這人居然是宋援朝的時候,所有人都是驚訝莫名,誰都沒想到這一走就是足足八年的宋家獨養(yǎng)兒子(獨苗)居然回來了。 “這是援朝?”11號的李家阿婆詫異地打量著。 30號的陳家大媽先認出來了,拍著大腿驚呼:“哎呦喂,這真是宋老師的兒子??!當年走的時候白白嫩嫩的小伙子呀,哪能搞成這副鬼樣子回來了呀?” 邊上抽著煙的劉家爺叔彈彈煙灰,笑罵:“儂只戇大,宋援朝是去插隊落戶啊,儂以為是領導干部去療養(yǎng)院呀?插隊落戶是要種地的,王家姆媽的兒子去黃山三年回來就和煤球一樣黑了,不要說宋援朝去了八年了?!?/br> 胖胖的,面容有些熟悉但已經記不清那戶的女人插口問:“援朝,記得儂是去大西北插隊落戶的對吧?大西北是啥樣子呀?有好白相的伐?” 李家阿婆聽了一臉嫌棄:“壽頭刮氣,大西北這種窮地方能有啥樣子?那能?儂想去看看?儂也報名插隊落戶去呀,去了么就曉得了啊。” 胖女人有些掛不住臉,頓時反駁:“十三點啊儂,問問有啥搭界啦,阿婆儂今朝早飯吃太飽故意礅我?” 錢家老爺子邊搖頭邊嘆息:“哎……援朝總算是熬出頭回來了,可惜宋老師夫妻……想想這一家門真是才古(可憐)……” 弄堂里正閑在家沒事的各位老頭老太太和姑姨們突然聽到23號的宋援朝回來了,一眨眼的功夫呼啦啦全冒了出來,里三層外三層圍著宋援朝不住打量,同時七嘴八舌地說著話。 “好了好了,看猢猻出把戲呀?走開走開!”瞧著人越來越多,張家阿娘很是不悅地提高嗓門喊了起。 這些人有的還好,有些這話是越說越離譜,再說了宋家的事弄堂里誰不知道?偏偏在宋援朝剛回來提這,不是故意戳宋援朝的心么? “統(tǒng)統(tǒng)回自家屋里去,援朝剛剛回來早飯還沒吃呢,援朝,跟阿娘回去吃飯,散了散了……” 說著話,張家阿娘拉起宋援朝的走就快步朝自家方向走去。 張家阿娘在弄堂里還是有點威信的,何況剛才阿娘說的也有道理,都是街坊老鄰居,宋援朝剛回來就圍觀成這樣,實在是有點不像話,眾人讓開道路,目送著宋援朝去了張家阿娘家,等人進了樓門后,幾個平日里喜歡打聽的女人們頓時湊在一起忍不住又嘀咕了起來。 第3章 鑰匙 一碗冒著熱氣的泡飯,一小碟腐乳,腐乳上還撒了點白糖再滴了幾滴香油。 這是滬海人最尋常不過的早餐了,在后世,這樣的早餐恐怕早就在滬海家庭看不見了,可如今宋援朝吃的是特別的香。 在記憶中,自己有多少年沒吃過這樣的泡飯?用筷子扒著泡飯吃一口,再用筷尖挑點腐乳放在嘴里,這種味道讓宋援朝眼眶忍不住潮濕了起來,他用力吸吸鼻子,繼續(xù)埋頭吃。 張家阿娘把泡飯端上來,看著宋援朝吃了會兒就進屋去了,宋援朝是她從小看大的,兩家的關系極好。 現在,宋援朝回來了,吃泡狼一副吞虎咽的樣子讓她看得想落淚,為避免尷尬,張家阿娘特意帶著乖巧的小萍萍避開。 幾分鐘后,泡飯和腐乳被宋援朝一掃而空,他有些意猶未盡地舔了舔嘴唇,隨后拿起碗筷走到水池邊洗了起來。 剛洗,張家阿娘就聞聲從屋里出來了,見著宋援朝在洗碗筷埋怨了他一句吃好了放著就行,宋援朝笑笑也不說什么,徑直把碗筷洗干凈后洌去了水放回了屬于張家阿娘家的碗櫥里。 “援朝,儂坐,阿娘有話跟你講?!睆埣野⒛镎泻羲卧人聛?,張家阿娘從口袋里摸出一把鑰匙。 “這是儂屋里頭的鑰匙。”張家阿娘嘆聲說道:“這把鑰匙還是儂姆媽給我的,讓我?guī)湍愫煤檬罩?,現在儂總算回來了,也就物歸原主了?!?/br> 看著這把鑰匙,宋援朝的眼眶頓時微紅。 宋援朝下鄉(xiāng)后留在滬海的的父母相繼離世,他們走的時候宋援朝不在身邊,而宋家和王家的親戚們當年根本就沒管這事,雖然說有著宋光增歷史原因唯恐避之不及,可是作為親戚,這樣的做法實在是令人心寒。 尤其是王素芬去世時候,喪事還是單位的同事和張家阿娘這些街坊老鄰居幫忙辦的,這件事是宋援朝后來才知道的。 除了這件事外,還有件事前世的宋援朝也是好多年后,也就是張家阿娘去世參加追悼會那天才知道。 當年王素芬去世之后剛辦完喪事,早前對他們家斷絕來往的幾個親戚們突然又冒了出來,其目的居然是宋援朝父母留下的這套房子。 按照這些親戚的說法,宋光增夫妻去世,宋援朝去了西北插隊落戶,這輩子是不可能再回來了。這套房子作為親戚自然就有處置權,空關著倒不如讓他們搬進來住。 宋援朝從來沒有見過如此厚顏無恥之人,在宋光增夫妻好的時候,宋光增和王素芬兩人可沒少幫這些親戚。 宋援朝表弟表妹的入學,還有阿姨、舅舅這些人家里的各種大小事,宋光增夫妻前前后后不計報酬地幫了許多忙,更搭上了不少人情。 可誰想到宋光增夫妻一出事,以前對宋援朝家親熱無比的這些親人們一個個躲得比誰都遠,等到王素芬去世居然還打上了這套房子的主意,幾家人直接撕破臉跑來吵吵鬧鬧,都意圖把這套房子占為己有。 這件事最后還是張家阿娘實在看不過去,找了宋光增學校里的幾個老同事和王素芬單位的工會主席出面才解決。 宋光增夫妻雖然沒了,可宋援朝還在,就算宋援朝人不在滬海,但這套房子再怎么說也只能是宋援朝的,無論是誰都不可能這樣奪走。 前世的時候,宋援朝剛回滬海并不清楚這件事,尤其是作為當事人的張家阿娘更是一字沒和宋援朝提過,這讓后來才曉得的宋援朝對張家阿娘一輩子心懷感激和愧疚。 “儂屋里阿拉有空就去打掃的,儂姆媽走的時候是啥樣現在還是啥樣,現在儂終算回來了,援朝?。∵@把鑰匙阿娘今朝就還給儂,儂阿爸姆媽要是在那邊曉得有今朝儂會回來,肯定會很開心的?!?/br> 說著說著,張家阿娘的眼淚又落了下來,宋援朝接過張家阿娘給他的這把鑰匙,這雖然只是一般輕飄飄的普通房門鑰匙,但是它的分量卻讓宋援朝心情無比沉重。 宋援朝起身,什么話都沒說,直接跪了下去沖著張家阿娘咚咚咚磕了三個頭。 張家阿娘沒想到宋援朝居然會這么做,急忙要去扶可已經來不及了,宋援朝磕完頭抬起袖子擦了下濕潤的眼角,對張家阿娘保證道:“阿娘,你對我的好,我宋援朝這輩子都會記得的!我一定會報答你!” “不要這樣,不要這樣子……援朝儂快點起來,起來啊!” 張家阿娘手足無措,宋援朝起身,攙扶著張家阿娘坐了下來。 過了會兒,心情這才漸漸平復。 張家阿娘問宋援朝回來后有什么打算,宋援朝想了想告訴張家阿娘,自己首先要解決戶口問題,回鄉(xiāng)的證明早就開好了,明天就去派出所申請戶口遷回,等戶口的事落實后,再說其他的。 “嗯,戶口是大事,這要盡快去弄。”張家阿娘表示認可,接著又說:“等戶口弄好了,阿娘和儂建國舅舅幫儂去革委會(居委會)問問,想辦法通通路子,工作問題也要解決的,人是要吃飯的,沒工作是不來塞的,等解決好工作,援朝?。〗K身大事就要上心了,曉得伐?!?/br> “阿娘,我曉得!放心吧阿娘?!彼卧昧c點頭。 在前世的時候就是這樣,宋援朝花了半個月時間先解決了戶口問題,然后張建國托人幫宋援朝在區(qū)電話局下屬的分部找了一份臨時工。 這份工作在當時算是非常不錯的,要知道在電話局上班,哪怕就是臨時工說出去不知道有多少人羨慕無比。 更重要的是,從78年年底到80年,這兩年是知青大返城的高潮時期,無數從全國各地返鄉(xiāng)的知青工作落實非常困難,能夠解決工作的在知青中可以說是寥寥無幾,而這個時候宋援朝能夠有這么一份工作是非常不容易的。 前世的時候,宋援朝在電話局的臨時工一干就是五年,他的工作主要是爬電線桿檢查和維修電話線路,這崗位也叫“線務”,同坐在機房里的“機務”是電話局兩大一線崗位。 84年的時候,宋援朝才有機會由臨時工轉正成為電話局的正式工人,90年,宋援朝以地段線務班長的職務上調至區(qū)分局負責線務報修工作。 后來,電話局改制,分為固話和移動兩部分,宋援朝留在固話工作直到退休。退休前,宋援朝已經是區(qū)電話局的中層干部了。 不過現在,宋援朝并不想再走這條路,重活一世的宋援朝,他要做些真正自己要做的事。 第4章 張建國 從張家阿娘家出來,宋援朝來到了隔壁的23號,這里就是他的家。 弄堂的房子都是滬海老式的石庫門,這種房子歷史悠久,最早的在清朝時期就有了。 推開漆面脫落斑斑的木門,宋援朝邁步走了進去,一進門是一樓的廚房間也叫灶披間。 石庫門的廚房間都是這樣的,通常就在進門的位置,這種石庫門房以前一幢是一戶人家住,所以一樓的廚房面積足夠能用。 但因為歷史的原因,現在這種房子一幢里通常要住著好幾家,所以一樓的廚房屬于共用,各家的碗櫥、灶頭、水龍頭這些都在這,再加上其他一些雜物,把一樓擠得滿滿當當。 雖然離開八年,但放眼望去,一切就如當初宋援朝離開的時候沒太多區(qū)別,宋援朝站在原地心情復雜地打量著這熟悉的地方,過了好一會兒他提起行禮穿過一樓廚房由樓梯向三樓走去。 宋援朝的家住在三樓的臥室,這個房間位置屬于23號石庫門最好的位置。 通常,石庫門擁有一到兩個臥室再加客堂間(客廳)、亭子間、灶披間、二層閣(或三層閣)等等。 一般來說,是二樓或者三樓的主臥最好。如果不知道石庫門結構的朋友可以看看老電影《烏鴉與麻雀》,其中候科長住的就是臥室,小販夫妻住的是一樓前客堂間,一樓和二樓中間的亭子間住的是華老師一家,原來的房子主人孔友文被趕到的是后客堂間…… 至于二層閣或者三層閣,這是屬于閣樓的所在,原來都是存放雜物的,現在自然也都住了人。 宋家在這里已經住了三代人了,當年這房子還是早些時候宋援朝的爺爺用三根大黃魚頂下來的,宋光增和宋援朝都是獨子,老人去世后這房子自然就歸了宋光增,宋光增和王素芬當年在這里結的婚,宋援朝也是在這里出生和長大的。 站在房門前,宋援朝愣愣看著緊閉的門許久,這才掏出張家阿娘給他的鑰匙插進了鎖頭。 扭動鑰匙,門鎖打開,推開厚重的房門,傳來鉸鏈老舊的咯咯聲。 走進屋里,相比樓梯的昏暗,屋里里顯得亮堂許多。今天的天氣不錯,陽光正透過靠南的玻璃窗撒在地板上。 房間里很是整潔,看不到多少灰塵,張家阿娘幫忙打掃的很是干凈,只是很長時間沒住人了,房間里不可避免的有一股淡淡的霉味。 宋援朝放下行李,再一次望著自己從兒提時代生活到少年的家,家里的一幕幕同記憶深處已經淡忘的變得重合,不知不覺之中,宋援朝的眼淚布滿了面龐,走到靠窗的梳妝臺前,一張三人的合影照擺在上面。 合影里,還是少年的宋援朝在右邊,左邊是他的母親王素芬,王素芬留著利索的中短發(fā),這種發(fā)型也叫革命頭,是當年婦女們最為流行的發(fā)型。 坐在中間,是他的父親宋光增,宋光增畢業(yè)于圣約翰大學,是一個極為溫文爾雅的讀書人,帶著副黑框的眼鏡,梳著整齊的分頭,身穿筆挺的中山裝。 三人胸前戴著主席徽章,表情有些嚴肅,同時嘴角又掛著一絲微笑望著鏡頭,宋援朝記得這張照片還是自己下鄉(xiāng)前父親帶著他和母親去紅星照相館拍的,但他沒想到這卻是自己一家三口最后的一張合影,當年天南地北相隔之后,而今已是陰陽再無相見之日。 微微顫抖地拿起相框,宋援朝再也抑制不住自己的心情痛哭了起來…… 過了好久,宋援朝這才擦去眼淚,整理起房間來,等他把房間和行李收拾完畢時已經是下午時分了。 下午,宋援朝去附近的澡堂洗澡。 這個年代除了夏天外要想在家里洗澡基本是沒這個條件,所以通常洗澡都要去澡堂洗。 滬海的澡堂子可不少,最有名的自然是解放前就有的逍遙池這些大澡堂了,宋援朝自然不會跑那么遠去洗,地方遠而且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