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武皇第一女官 第103節(jié)
書迷正在閱讀:飛劍問道、三寸人間、天道圖書館、天下第九、圣墟、李治你別慫、Mafia(BG+BL)、快穿之惡毒女配洗白后、頭號陪玩
媚娘莞爾:“殿下何用我安慰?殿下早知道該做怎么做,就是心里猶豫,又有些不甘心罷了?!?/br> 李治把頭別過去:“哪有,我沒有不甘心。父皇雄才偉略,我自不如。父皇不放心我,要提早征高句麗,也是應(yīng)該的?!?/br> 媚娘‘哦’了一聲,也不再說,專心去擼大貓。 還是李治忍不住,轉(zhuǎn)頭問道:“怎么能說話說一半?” 媚娘拿手指去戳猞猁的額頭,把李治的心思一一說出來:“殿下自然不是個只能由臣子輔佐,蕭規(guī)曹隨,將來不能建功的太子。只是如今剛?cè)霒|宮,圣人難免看殿下是需要處處替你打算好安排好江山的幼子,朝臣看殿下是寬和仁厚需要臣佐的年輕太子,殿下當(dāng)然不甘心?!?/br> “但殿下又知道該怎么做?!泵哪镛D(zhuǎn)頭看他,很認(rèn)真道:“殿下明明知道,現(xiàn)在該做的,就是陛下心里的守成太子。” 要是現(xiàn)在李治因為這點不甘心,就非要跳出來表現(xiàn),才會犯錯誤,才會令皇帝失望。 他現(xiàn)在能做的,最令皇帝安心的事兒,就是表現(xiàn)出一個守成之君的應(yīng)有素質(zhì)來。 李治抬手指了指心口道:“武才人所說,實在與我心中所想一樣。只是……真是有些難受。” “我忽然懂了,大哥之前說的那句‘要記得開創(chuàng)難,守成亦難,要多向父皇學(xué)’的另一種意思?!?/br> “做父皇的兒子很好,但做父皇的太子,真的……好累啊。” 媚娘就見李治眉宇間門,閃過明顯的疲倦。 是啊,做當(dāng)今圣人的兒子時,像是一只呆在雄鷹翅膀下很安穩(wěn)的雛鷹,想想自家的父皇,就很驕傲很安心。在李治安心做晉王的那些年,他有喜歡的東西,父皇就會對他笑道:“好,都給雉奴留著,將來帶到你的并州去?!?/br> 可現(xiàn)在,父皇要留給他的是大唐江山了。 不光父皇換了目光在看著他,審視他,所有的朝臣,當(dāng)面都在用拜見太子的恭敬禮儀對他,但背后用隱蔽的掂量的目光來打量他。 最慘的是,這些朝臣衡量的目光最終會變成一種可惜:唉,太子,始終是不如當(dāng)今圣人的。 李治走到了山巔,也感受到了山巔的寒冷。 他深吸了兩口氣,平復(fù)心情,與媚娘道:“放心吧,我也只在這里,放縱自己失落一二。在外面,我會做一個不出錯的太子?!?/br> 做父皇這般千載明君的太子,不出錯就是最好的表現(xiàn)了。 媚娘笑道:“我們都相信殿下?!庇株P(guān)懷道:“不過殿下不要自己擔(dān)著一切,郁郁于心,遇到什么事兒,便與我們說一說?!?/br> 李治最后揉了一把猞猁毛茸茸的頭,起身時,面容上的失落已經(jīng)一掃而空,回到了那個年輕溫和的太子:“好?!?/br> 知道有人能夠理解自己,且會相信自己,將來也能做一個好皇帝,心里舒服多了。 他們不會用朝臣們(尤其是世家朝臣們),那種又可惜又慶幸的目光看他,李治就覺得這山巔哪怕依舊寒風(fēng)刺骨,但并不孤單。 * 十月里,太子率朝臣親迎皇帝回到九成宮。 皇帝先屏退朝臣,只留下太子,與太子談了半日。 對雉奴,二鳳皇帝哪怕知道他已經(jīng)成了太子,自己不該再過分疼寵溺愛,但過去十多年的慣性是改變不了的,私下里還是那種又當(dāng)?shù)之?dāng)娘的狀態(tài),衣食住行都很cao心。 皇帝改不了,后來也勸服了自己不必改:或許他給承乾就是太多的期待和沉重壓力,若是父子間門也親密如他和雉奴,一切說不定會不同。 就像雉奴敢于伏在他膝上哭訴,敢于直接告訴他,想要陪著大哥去昭陵,而且還要給大哥帶很多東西。 然而承乾,卻自始至終什么心里話都不敢與他說。 李治并不知道父皇這些心理活動,但他跟‘皇帝兼父親’的相處一向嫻熟。 見父皇回九成宮后,不先問政事,反而先問起他身體如何,有沒有累著,以及公主們都好不好,李治也就迅速調(diào)整狀態(tài),把準(zhǔn)備好回稟的公事往后排去,先說家常話。 太子甚得帝心,明帝意,父子從無齟齬,俱是言合意順——以上,是云湖公公的評價。 他深深感慨:原來真正的高手不顯山露水啊。 原來連他都以為魏王李泰最會討陛下的歡喜,凡事格外殷勤上進(jìn)——現(xiàn)在才知道,那真正的高手,是恰到好處啊。 這不,聽皇帝這么關(guān)懷,只見太子臉上浮現(xiàn)出笑意:“托父皇的福,還令孫神醫(yī)每月來九成宮,兒子和姊妹們都很好!”又很自然隨意地握住皇帝的手:“倒是父皇往幽州去一趟,有沒有累著?之前父皇就夜里睡的不好,在外頭只怕睡的更不好了吧。那頭疼癥候有沒有再犯?” 皇帝心中溫軟,含笑道:“放心,都好。出去了一趟,倒覺得比每日悶在宮中清爽似的?!?/br> 云湖就聽太子又道:“那父皇也不能就不吃藥了——父皇出去這一趟,孫神醫(yī)的方子吃的也夠久了。既然父皇回來了,那明兒朝會后,兒子親自回長安城一趟,將孫神醫(yī)請來,給父皇重新扶脈換個方子?!?/br> 云湖眼睜睜看著皇帝嘴角飛揚:“好,雉奴有如此孝心,朕哪有不好的?只是現(xiàn)在外頭冷了,若是騎馬回長安,可要裹上大氅,別凍著了?!?/br> 站在角落的云湖公公:感覺俺戳在這里有點多余。 如此,父子倆先敘了半日家常,李治才將建國事一一回明。 太子回完話松了口氣似的笑道:“父皇總算回來了!” 皇帝也含笑:“瞧著你也累了,朕回來了,你可好好歇兩日?!?/br> 李治退下后,皇帝才又召房玄齡、長孫無忌等人,挨個問過太子監(jiān)國的表現(xiàn)。 聽聞太子行事不驕不躁,善于聽取老臣的諫言,頗為滿意。 等晚膳時分,皇帝召太子一并用膳,并夸贊道:“雉奴第一回 監(jiān)國,做的不錯?!?/br> 李治就順著皇帝答道:“兒子還年幼,有許多需要學(xué)的。就按照父皇的意思,凡有大事,要多聽幾位宰相的意見?!?/br> 皇帝頷首。 事關(guān)遼東,因隋煬帝的教訓(xùn)實在太慘痛。哪怕是二鳳皇帝,也格外謹(jǐn)慎,在調(diào)兵初始,就要親自去幽州瞧一眼才罷休。正好,他一來一回這兩三個月,也考察一回雉奴監(jiān)國的水平。 并不需要雉奴多出色——他現(xiàn)在正需要一個不自專,不武斷,很穩(wěn)的監(jiān)國太子。 因二鳳皇帝還有一個主意,藏在心里誰都沒說:他不但是想征高句麗,還是想親征高句麗的! 到時皇帝御駕親征,肯定要太子坐鎮(zhèn)大后方監(jiān)國。 那就不是太平尋常之時的監(jiān)國了。 皇帝此番親巡幽州,讓太子監(jiān)國,正是要看看幼子做了太子后,有沒有變得想要獨斷攬權(quán),急著樹立太子的威望——若是如此,皇帝是不放心御駕親征,把后方交給這樣一個急躁不聽人言的年輕太子。 但這回雉奴的表現(xiàn),很符合皇帝的心意。 頭一回監(jiān)國,沒有急著樹立自己的東宮威望,搞什么新官上任三把火。而是凡事穩(wěn)穩(wěn)當(dāng)當(dāng)?shù)?,都一一問過宰輔們的建言。 那皇帝就放心了。 畢竟房玄齡長孫無忌等人,從前就是給他坐鎮(zhèn)大后方的。只要雉奴肯聽這些老臣們的諫言,他就不怕前面打仗,后面出事,可以放心親征了。 ** 且說皇帝對這回太子監(jiān)國頗滿意,但很多朝臣不這么覺得。 他們覺得太子的存在感,真是有點弱了。 大概是年紀(jì)輕的關(guān)系吧,似乎沒有什么大主意。 這樣的太子,皇帝能滿意嗎? 最先生出這樣想法的朝臣,是從前的魏王一黨——他們打心底里希望皇帝對太子不滿意,這樣他們還有機會再擁立一個新太子。 不然他們以后的仕途就完了。 體會最深的是從前魏王黨的中流砥柱,宰輔之一的劉洎。自從魏王被貶,晉王做了太子,他那日子過得喲,實在是憋屈。 新入東宮的年輕太子倒是沒有把他如何,但架不住長孫無忌排擠他。尤其是劉洎自己還出了個昏招,主動跟皇帝請命道‘太子年幼,從前與諸朝臣未有來往,不如陛下安排三省六部的宰輔,可輪番去與太子談?wù)撜?,令太子廣聽善言?!?/br> 平心而論,這是個很好的建議,皇帝愉快地采納了。 李治也覺得挺好,他可以多與不同朝臣們談講政事,學(xué)著如何做一個儲君,也能更快的熟識宰輔。 對劉洎自己更好:可以借此得以出入東宮,親近新太子,逐漸將身上魏王黨的標(biāo)記洗掉。 但劉洎此舉,實在是動了長孫無忌的根本利益。 長孫無忌大怒,心里恨不得生啃了劉洎。 雉奴是他最先慧眼識珠,挑中的儲君。在長孫無忌看來,這一路,也是他居功至偉,把雉奴從晉王輔佐到了太子。 當(dāng)時你劉洎在哪兒?在對立面跟著魏王呢! 結(jié)果現(xiàn)在倒是跑來親近太子了。 相當(dāng)于他長孫無忌辛辛苦苦種了一棵樹,從小樹苗終于養(yǎng)到開始結(jié)果子,到了收獲的季節(jié),結(jié)果劉洎忽然竄出來開始偷他的桃,甚至還帶著好多人一起偷他的桃子! 長孫無忌不踩他,就不叫長孫無忌了。 于是太子監(jiān)國這些日子,長孫無忌便數(shù)次把劉洎踢出決策層。不但如此,還給他安排了別的事兒,阻止了他再去東宮跟太子套近乎。 李治對此倒是有所察覺,但對于現(xiàn)在的李治來說,長孫無忌和劉洎選哪一個,根本不需要考慮。 * 劉洎在憋屈中生出了惶恐:現(xiàn)在就這么排擠我,若是將來太子登基,長孫無忌翻舊賬怕不是要直接干掉我??! 于是以劉洎為首,被長孫無忌排擠了去做冷板凳的魏王黨,都開始盼著廢太子的事兒再次發(fā)生。 畢竟主少國疑,太子雖是占著嫡,但上頭占著長,占著賢的還有好幾位皇子呢! 恰好這一年,吳王李恪上書請命回京陪父皇過年,從封地來到了九成宮。 第60章 雙重世家 十一月,一場落雪后,圣駕啟程回長安皇城。 回長安的路上,李治和吳王李恪一并騎馬緩行,陪在皇帝的車駕旁。 兩人都裹著毛茸茸的大氅,帶著風(fēng)帽,邊勒馬緩行邊閑聊家常。 “三哥,年前事多,你也沒來得及在這九成宮附近的天臺山多轉(zhuǎn)轉(zhuǎn)?!崩钪我择R鞭指著周圍的風(fēng)景,轉(zhuǎn)頭對吳王李恪笑道:“倒也無妨,年后咱們還回九成宮?!?/br> 李恪生的劍眉英目,身形魁梧,又是二十五六歲最為少壯之年,騎在一匹烏黑油亮的良駒上,越發(fā)顯得威風(fēng)健壯:“年后還回九成宮?也是,宮里住著不舒坦?!?/br> 太極宮冬日陰濕,夏日潮悶,所以當(dāng)年,二鳳皇帝特意給‘光榮退休’成為太上皇的李淵陛下起建大明宮。 只是還沒有修好,高祖就先龍馭賓天,大明宮修了一半就這么放著了。 李恪問道:“父皇沒想過重修大明宮?” “父皇說他見到大明宮,難免想起祖父,心中難受。還是另外選了地,準(zhǔn)備就近修一座翠微宮,已定了閻尚書去主持修葺了?!遍惿袝惲⒌?正是大畫師閻立本的兄長,專擅營造,不只主修過玉華宮等行宮,昭陵也是他負(fù)責(zé)設(shè)計和總建的。 這回要修翠微宮,皇帝依舊是點了他。 李恪是頭一回聽說此事,跟著點頭,說著不會錯的話:“一切以父皇龍體為重?!?/br> 哪怕是兄弟二人很隨意的閑聊著,李恪也始終注意勒住坐騎,雖是并行,但始終將馬落后于太子的馬半頭。言談間,也是對太子的恭敬大于兄弟間的親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