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同人)只手遮天女性野心家[直播] 第17節(jié)
——說到底還是要清算他們。 大殿之上瞬間哀嚎成片—— “娘娘,老臣忠心耿耿??!” “娘娘,老臣對您忠心不二啊娘娘!” “既然忠心耿耿,既然忠心不二,那本后的政令想來你們也是支持的?” 呂后抬眉。 “政令?” “什么政令?” 大臣們一頭霧水。 當然,也有機敏的大臣猜到呂后想做什么,眼中精光微微一閃,并未參與其他大臣們的討論,手里的象笏攥得比剛才緊了些。 “宣留侯張良覲見?!?/br> 小黃門尖聲唱道。 張良緩緩走入大殿。 “而今天下初定,百廢待興,只靠我們這些人治理是不夠的,九州四海需要更多的有才之士?!?/br> 呂后道,“我昨夜與留侯徹夜長談,讓留侯擬了一個選官制度,眾卿暢所欲言,與留侯一同完善一下科舉選官?!?/br> 眾人紛紛看向留侯張良。 張良手持象笏,侃侃而談,“科舉,分文舉與武舉,文舉考墨義帖經策問與詩賦雜文,武舉考功夫拳腳與行軍布陣。” “不分貴賤,不論出身,只要應試之人才學出眾,皆能入朝為官?!?/br> “不分貴賤?” “不論出身?” 寂靜大殿瞬間炸開鍋,“這是要以百姓為官?!” “百姓民智未開,以百姓為官,豈不是遺禍百姓?” “百姓為官乃無稽之談。古往今來,百姓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終其一生只知田與地,讓這樣的人為官,實乃滑天下之大稽!” “娘娘,此舉甚不妥。百姓不通文墨,不知百家,更無能征善戰(zhàn)的本事,讓他們去做官,非但是提拔她們,而是害了他們?!?/br> “是啊,民智未開,豈能為官?” “百姓無才,豈能知治國之策?” 呂后視線掃過吵成一鍋粥的朝臣,方才他們戰(zhàn)戰(zhàn)兢兢,如今他們能說會道,斷人錢財如殺人父母,觸及到自身利益,他們連身家性命都可以不要。 ——科舉選官意味著打破蒙蔭繼承制度,意味著他們的子孫后代不能剛出生便是侯爵貴族,權力繼承被打破,他們能贊同才是有了鬼。 “娘娘三思,今天下初平,大漢基業(yè)尚未穩(wěn)固,您萬不可動搖我大漢立國根本??!” ——聽聽,連罪名都替她想好了,科舉選官,便是動搖大漢江山,好似她不是開國皇后,而是斷送大漢江山的禍國妖妃。 “如果我偏要動搖呢?” 呂后懶挑眉,聲音緩緩,“科舉制度讓百姓雖一日卑賤,但不會一世卑賤,只要有才學,只要肯努力,他們便能擁有改變自己命運的機會,而不是一輩子面朝黃土背朝天?!?/br> “王侯將相寧有種乎,你們還記得你們起義之際跟隨陳勝吳廣說過的話嗎?!” 作者有話說: 呂后:雖千萬人,吾往矣 張良:同上 寶子們好暖!我現在心態(tài)還好,因為你們一直都在護著我鴨o(n_n)o~ 寫這種歷史人物肯定會有爭議,尤其是呂后是爭議中的爭議,我寫的時候就想象得到以后肯定會被罵 但是,我真的好喜歡這種野心勃勃的女人?。?/br> 這個世界對女人的惡意太深了,尤其是女性政治家,如果呂后是男人,她絕對名垂千古,評價也會比現在好很多,但她是女人,是掌權的女人,子孫后代全被屠戮,沒有后人替她說話,所以她的評價一代更比一代低__ 有一說一,在西漢時呂后評價還沒這么低來著,那個屠戮呂家的朱虛侯劉章還在替呂后洗來著,說呂后是正統(tǒng),掌權沒問題,有問題的是呂家,呂家迷惑呂后,干涉呂后的政策,所以他們才要誅殺諸呂。 嗯,后來上位的文帝也洗了一波呂后,這意味著在他們的年代,呂后就是正統(tǒng),她執(zhí)政沒有任何問題,哪怕誅滅呂氏一族都不能打著誅滅呂雉的旗號,而是罵她的家族左右了她的思想。 然而諷刺的是西漢覺得呂后當政沒有任何問題,現在卻有一些人覺得呂后是女主干政,是不對,是不配,就很諷刺__ 第12章 升官發(fā)財死老公。 眾臣身體微微一僵,滔滔不絕的抵制頓時啞然。 呂后絲毫不意外他們的反應。 他們與項羽不同,并非六國貴族之后,他們大多出身于農民,代表著農民的利益,所以當陳勝吳高振臂一呼,一句王侯將相寧有種乎便讓他們揭竿而起,哪怕遇到項羽時一敗涂地,他們也可以從頭再來。 ——他們本就是一無所有的農民,敗一次兩次有什么重要的?只要最后那一仗打贏了就好。 本著這種信念,本著王侯將相寧有種乎的信念,他們約法三章,與民秋毫不犯,終于戰(zhàn)勝了不可一世的項羽,也終于將九州天下進收于手。 可以說,如果沒有這句話,如果沒有民心所支持,他們根本不可能戰(zhàn)勝項羽,更不可能打下漢家江山,也正是因為如此,王侯將相寧有種乎才不可否認。 ——那是他們的立國根本,更是天下民心所向。 “看來你們還記得這句話?!?/br> 呂后頷首,似是頗為滿意,“既然記得,又為何阻擋我推行科舉制度?” “這……” “臣并非阻止娘娘推行新法,而是……而是百姓民智未開??!” “是啊,娘娘,百姓連大字都不識幾個,如何能當官議政?” “不錯。他們連公告都看不懂,又如何能科舉考試?” “娘娘,百姓不止民智未開,溫飽問題更不曾解決?!?/br> 大臣們的聲音一聲蓋過一聲,蕭何猶豫片刻,出列說道,“依老臣之見,當務之急應是輕徭薄稅,與民休養(yǎng)生息,待百姓吃飽穿暖之后,再提科舉制度仍是不遲??!” 張良眉頭微動。 眾大臣連忙跟著附和,“丞相此話甚是有理?!?/br> “娘娘的當務之急是讓百姓吃飽肚子,而不是讓他們學著當官?!?/br> “丞相的確言之有理?!?/br> 呂后斂著衣袖,挑眉瞧了一眼低頭垂眸的蕭何,“但九州百姓皆吃不飽穿不暖嗎?只怕未必?!?/br> “吃不飽穿不暖便代表沒有學識嗎?也未必?!?/br> “連飯都吃不飽,怎么可能有學識?” “娘娘縱然想推行科舉,也該這般——” “論打仗,論功勞,在座之卿何人能與淮陰侯相較?” 呂后打斷大臣的話,“而淮陰侯的出身又如何?是貴族之后,還是富甲一方?” “他的出身可曾影響他的排兵布陣?” “……” 簡直強詞奪理! ——世上能有幾個淮陰侯! “娘娘,尋常人豈能與淮陰侯相較?” 大臣不屈不撓,“華夏千年歷史,也只出了一個淮陰侯,娘娘想在九州再尋一個淮陰侯,只怕不易?!?/br> “淮陰侯不易,那絳侯呢?舞陽侯呢?又或者說梁王彭越?” 張良皺眉出列,“這些人哪個出身顯貴?哪個在跟隨陛下之前便能吃得飽穿得暖?” 大臣被噎得一窒。 “說句你們不愛聽的話,我大漢本就是一幫泥腿子打了天下,除卻留侯與后來歸降陛下的幾位功臣,又有幾人家世顯赫,家中奴仆成群?” 張良開口,呂后順著他的話往下說,“莫說奴仆成群了,只怕更多的是連肚子都吃不飽,可這又影響到你們什么了?你們不一樣跟隨陛下南征北戰(zhàn),戰(zhàn)功赫赫?” 被呂后當眾掀老底,眾臣們臉上有些不自在。 當然,也有那些性格豪邁的,心思淺,容易被說動,聽完呂后的話,覺得她的話很有道理,大大咧咧選擇支持呂后,“娘娘說得是,咱們不能因為百姓家境貧寒就瞧不起百姓?!?/br> “咱們都是從百姓里走出來的,瞧不起他們就是瞧不起自己?!?/br> “正是這個道理。” 呂后的二哥呂釋之見有人贊同呂后的話,這才敢開口,“百姓之中不乏能人之士,若能將那些人收攏朝堂,為國所用,對百姓來講未必不是一件好事?!?/br> “建成侯言之有理。” 蕭何微拱手,“而今大漢坐擁九州四海,地域何其遼闊,若只靠我們這些官員來治理,怕是不夠的,倒不如在百姓之中擇優(yōu)而錄,以百姓治百姓,興許會有出乎意料的結果?!?/br> 其他大臣臉色微變。 蕭何乃百官之首,與他們向來同心同德,可今天卻突然支持呂后,對他們來講無疑是一種背叛。 可,科舉若開,便意味著所有人都有當官的可能,他們跟隨陛下出生入死換來的榮華富貴又算什么? ——憑什么他們九死一生才能換來的東西,后人動動嘴皮子就能獲得? “丞相說得好聽,可這九州天下的百姓也只出了我們這群人,可見戰(zhàn)將與能臣不是所有地方都有的,更不是所有百姓都具備的東西?!?/br> “丞相萬萬不可?!?/br> “陛下臨行前將國事托付您與娘娘,可不是讓您萬事都由著娘娘的?!?/br> 大臣們圍攻蕭何。 呂后有些意外。 這位大漢丞相素來左右逢源滑不溜秋,莫說在大臣與她之間了,就連她與陛下之間他都是四平八穩(wěn)的,從不偏向任何一人,且性格比較保守,在事情沒有出成效之前,他不可能表態(tài),今日怎突然改了性子,在科舉制度上支持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