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醫(yī)生,別慫! 第656節(jié)
三副藥徹底喝完了,阮琴打定了注意,去了以后不給哥哥面子,絕對要和陳南好好說道說道。 正要起身前往東直門的阮琴,忽然想到了什么,打開手機,正好看到了自己前幾天掛的于老爺子的號了。 對?。?/br> 阮琴頓時眼睛一亮,這個號可是來之不易啊。 阮琴頓時決定先去找于眉老爺子看看,然后再去找陳南,最好可以找于老爺子問問陳南開的藥物怎么樣! 打定主意以后,阮琴把陳南那天的病歷本帶上了。 阮家和于眉老爺子多少有一些小交情,要不然這個號還真的不好掛。 到了于老爺子出門診的地方以后,于眉等待了起來。 上午十一點的時候,于眉進了診室。 「于爺爺您好?!?/br> 「我是阮琴?!?/br> 阮琴畢恭畢敬的給于眉打了個招呼。 于眉看著阮琴,頓時笑了起來:「小琴來了,坐吧。」 「咿?」 「你的臉……這么嚴重?」 等阮琴脫帽只有,于眉頓時看清楚了對方臉上的情況,忍不住說道。 阮琴苦笑一聲:「哎……有一段時間了,要不然也不敢麻煩于爺爺。」 于眉連忙招呼阮琴坐下。 「感覺怎么不舒服?」 「看過醫(yī)生了沒有?」 阮琴點頭:「看過了,對了,于爺爺,我這癥狀都在上面寫的了,三天前的。」 于眉聞聲,拿過病歷本看了起來。 越看,于眉的臉色越發(fā)凝重起來,隨后他把手搭在對方的手腕之處。 病歷本子上,患者之前的舌脈是: 「舌淡苔薄白。」 「脈象細弱?!?/br> 可是今天一看,并不弱,反倒是舌苔薄白,脈細。 難道是上一次診斷錯了? 于眉再次細細的看起了病歷本,越看,他的眉心越發(fā)皺起。 于眉可不是一般的醫(yī)生,他對于疾病的感悟和診斷已經植入骨子里。 本能的就開始各種線索的推演之中。 良久! 于眉睜開眼睛,看著阮琴:「你去年受了風寒,而且挺嚴重的!」 阮琴這一下子愣住了:「是?!?/br> 他沒想到,于老爺子也能猜到,對啊……于爺爺什么水平?顯然可以猜到的! 不過…… 這個時候,于老爺子沒有說話,而是繼續(xù)的往后看起來了診斷和治療。 而此時,阮琴無奈的說到: 「于爺爺,上次我哥哥給我介紹了個醫(yī)生,很年輕?!?/br> 「他給我開了三副藥!」 「可是,我吃了三副藥以后,我感覺身上更加不舒服了,癢的更加厲害了不說,而且開始經常噴嚏,流清涕,就跟吃了藥以后感冒加重了一樣!」 「哎……」 「可是他也不讓我用抗過敏藥和激素藥,我感覺這幾天真的太痛苦了!」 于眉沒有做聲,而是看起了處方。 對方的字很好! 自成一體,十分漂亮。 而當于眉看到幾個字以后,整個人的臉色都變了,他雙眼瞪大,眼神里滿是精光,似乎有一種前所未有的吸引力在召喚他一樣。 「診斷:太陽傷寒,兼有里虛?!?/br> 「治則:臟邪還腑,陰病出陽?!?/br> 診斷精準無比! 和他如出一轍。 對方顯然是個高手,而且最重要的是,對方絕對把五運六氣都考慮在內了。 這意味著對方很可能也是大師往上! 這是一件很恐怖的事情啊。 要知道,民間有多少大師? 不過,阮琴找個大師看病倒也不難。 但是,最重要的是后面幾個字! 「治則:臟邪還腑,陰病出陽?!?/br> 這幾個字,就跟是于眉從心底里冒出來的幾個字一樣。 一模一樣! 剛才他看完病歷記錄之后,想要開藥的時候,第一個反應就是這個! 于眉是高手,而且還是一個絕對自信的高手。 他看阮琴的病歷的時候,甚至是絕對不去看后面的治療的,因為他怕影響自己的思路。 但是! 他看完上面寫的診斷治療之后,這一下子整個人內心忽然砰砰砰的直跳。 因為對方和自己的診斷如出一轍,就連治療方案也是如此! 高手! 絕對是高手! 為何這么說呢? 一般情況下,對方給出這樣的診斷之后,寫的治療原則絕對不會這么寫。 最多是祛風散寒,扶陽固本。 這是最多了。 但是:臟邪還腑,陰病出陽,這八個字的內涵太多了。 沒有足夠的實力,絕對寫不出這樣的治療原則。 哈哈哈! 于眉頓時想笑,他很想看看對方開的什么方子。 想到這里,于眉直接往后翻動,當他看到寥寥沒有多少的藥物之后,整個人甚至有些顫抖! 「麻黃附子細辛湯配合桂枝湯……」 這種感覺就如同看到初戀一般驚喜。 哈哈! 稱心如意?。?/br> 絕對是稱心如意。 對方和自己的診斷治療開方用藥,甚至可以說是心心相印,念念相通也一點不過分! 這么多年,于眉還從來沒有遇到過這樣的醫(yī)生。 秒! 這一下子,于眉此時對于給阮琴開藥的人充滿了好奇。 如果是同輩的人,他恨不得和對方八拜之交促膝長談,好好交流一番。 如果是晚輩……不,絕對不可能是晚輩! 什么樣的晚輩能有這樣的實力呢? 哈哈哈! 于眉打心底開心啊。 阮琴此時還在傾述陳南開藥的事情。 而此時,于眉卻忽然哈哈哈哈的笑了起來。 「高手??!」 「小琴啊,你可是遇到高手了,不要不知足??!」 「這給你開藥的人,絕對是高手。」 「你不用換藥了,也不用找我看病了,這個人絕對能給你看好!」 阮琴愣住了:「?。坑跔敔敗墒俏摇椰F(xiàn)在很難受……」 于眉撫須笑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