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寵夫郎 第403節(jié)
書迷正在閱讀:小說大綱里的女主覺醒后(NPH)、炮灰滅世后穿進娛樂圈了(NP)、他是淹沒我的那片海、野性叛變(夾心餅干h)、熱吻凜冬、與和尚的婚后生活(古言,1v2)、成為廢人后仇家全都找上門(NPH)、人間傳奇,但含羞草、魁星亂(女尊np)、不配
得知黎小睿對他親自挑選的幾個小朋友很關(guān)心,時不時的就將自己的飯菜撥出來一部分讓人送過去,她便也效仿。 她酷愛美食,但偏偏她個人的食量是有限的,擱從前,她吃不完的食物,都是直接倒掉。 如今嫁入黎家,知道做善事并不只是捐錢捐物,她一邊為從前的浪費羞愧,一邊趕緊效仿黎小睿。 隨著入秋,氣溫降了不少,秋老虎沒了往年的威力,陶竹想到前兩年的情形,便把不少心思轉(zhuǎn)移到了收購棉花上。 去年盛京城內(nèi)的百姓得了棉衣,但城外的百姓沒有領(lǐng)取到,現(xiàn)在剛?cè)肭餁鉁鼐拖陆档拿黠@,這個冬天怕是會如去年一般不好過。 因此,陶竹特意在城門口掛出了告示,黎家大量收購棉花,收購地點在善堂學館分校,價格每斤比市場價高一文。 這個一文,對農(nóng)人來說很重要。 一斤多一文,一千斤那就是一千文啊。 而且,因為連續(xù)兩年冬日寒冷,今年種棉花的人有很多,棉花價格也比往年上漲了一些。 現(xiàn)在黎家依舊愿意比市場價高一文,那還等什么? 趕緊把自家的棉花往善堂學館分校送呀! 范圓圓得知黎蕎陶竹兩人收購棉花的初衷,很是佩服。 不過,范家身為商賈之家,在盛京沒有多少田地,而且,這些田地里種的也不是棉花。 但范家的老家種的有棉花。 因為她在錦城府有一個布莊。 范家在盛京這種皇親國戚遍地走的地界是沒有多少產(chǎn)業(yè)的,范家的主業(yè)都在錦城府。 她的也一樣,她陪嫁的田地、鋪子,一多半都在錦城府。 她想把今年她自家田地里種的棉花全捐給善堂。 陶竹聽了這話,先是夸了她,然后搖頭拒絕,錦城府距離盛京太遠了,沒必要,有這個心就成了。 范圓圓被拒絕,抿著唇想了想,然后道:“竹叔,那我干脆把那些棉花發(fā)給錦城的百姓吧,等將來天冷了,就如同善堂這般,直接讓衣不遮體的貧苦人家去我的布莊領(lǐng)棉花?!?/br> “你這孩子,嫁入黎家這才多久,凈是讓你花銀子了。沒事兒,錦城那邊有官府呢?!?/br> 陶竹搖了搖頭。 這多不好意思啊,黎蕎也沒給范家什么實質(zhì)性的好處,他哪能讓范圓圓一直往外拿錢拿物。 “也沒有凈是花我的銀子啦,二山把他的銀子交給了我,讓我想怎么花就怎么花,好大一筆銀子呢,再加上我的嫁妝,我有錢?!?/br> 范圓圓笑瞇瞇的拍著心口,一副壕氣沖天的模樣。 陶竹將她得意的小模樣瞧入眼中,不由失笑:“那也不成,你們倆是小輩,哪能用你倆的銀子。而且,黎家不能明著花你的嫁妝?!?/br> “可我也想為百姓盡點心呀!從前我只知道胡吃海塞,和二山成親之后才知道世上還有這么多有意義的事,我想做這些事情。” 范圓圓睜著圓眼睛,很是認真的道。 “那你跟著我收購棉花吧?!?/br> 陶竹還是不松口。 人家范家把女兒嫁過來,他怎么好意思一直讓小輩出銀子,以黎家目前的家底而言,還頂?shù)米∵@些花銷。 自家的這幾個鋪子,真的挺能掙錢的。 范圓圓被拒絕之后,并不氣餒,她將此事告訴爹爹范不著,范不著對她的行為大加贊賞,并表示整個范家到時候都會出力氣。 從前范家身為坐擁幾個礦且家有三十萬畝耕地的大肥羊,每年都得打點出去不少銀子,好保住范家的家產(chǎn)。 其實,在盛鈞盛鴻父子倆的連番治理下,大盛官欺商的情況已經(jīng)好了許多,很少鬧出官員侵占商人家產(chǎn)以至于商人家破人亡的慘劇。 但想要把生意做大做強,那商人自己得有眼色呀,不然一些方便之門,掌權(quán)的官員憑什么撇開別人給他范家開? 范家是做煤炭生意的,挖礦容易出事故,盡管他家對安全工作很是重視,但這些年來依舊有意外發(fā)生。 不過,因為他對死者對相關(guān)的官員都出手大方,所以工部的官員并沒有追責。 這就是銀子的用途。 范不著很明白這個道理,因此年年都交孝敬銀子,范家的生意也順風順水越做越大,以至于他這幾年長居盛京,想在盛京的商界也摻和一腳。 但盛京貴人太多了,財力雄厚的大商人也太多了,他來盛京幾年了,家里的主要生意還是販賣煤炭。 其他鋪子,什么布莊、瓷器的,都不太順利。 不過,自打范圓圓和黎二山定親的消息傳出去之后,他家的生意比從前好做了許多,找他訂購煤炭的,與他商量著展開其他方面的合作的,幾乎日日都有人登門。 特別是錦城那邊,那些需要他花銀子打點的官員,竟是紛紛將他從前給出去的銀子還了回來! 從今往后,范家不需要給官員孝敬銀子了! 這省下了好大一筆錢啊! 黎大人雖然沒有給他什么好處,可扯著黎大人這面大旗,今后范家肯定要騰飛。 所以,捐些銀子、棉花算什么? 這些本就是范家需要給出去的,現(xiàn)在花在百姓身上,權(quán)當是積德了。 第213章 明悉入京 黎蕎的粉絲。今年冷的早。 范不著給老家那邊去了信, 讓家里人在錦城府收購棉花,只靠著他家種的那點兒棉花,根本不頂用。畢竟他家種棉花只是為了范圓圓那個布莊。 將信寫好之后, 想到黎蕎在云城府以及暢知府也開了鋪子,便又提起筆,將這兩府也添了上去。 以他家的財力來說,在三府收購這點兒棉花根本不算什么,可這事兒又能積德又能給黎大人留下一個好印象, 這點兒錢花的太值了。 范圓圓這么快就融入了黎家,一直在關(guān)注著黎家的辛家很重視, 立馬效仿范家行事。 他們家辛知也很有善心的。 不過, 盛京他們插不上手,畢竟有黎蕎在,顯不著他們。 但辛家也有老家。 淮東府是辛家的地盤, 收購棉花是吧, 沒問題,小事兒, 辛家不差兒這點錢。 說起來,圣上對黎蕎可真縱容啊,連黎蕎和明總督聯(lián)姻一事都允了。 黎蕎如此得圣心, 他辛家想回大盛的權(quán)力中心, 那自然要跟著黎蕎的步子走。 于是, 辛知跑來找黎瑜安商議成親事宜時,和黎蕎說起了辛家在淮東府收購棉花的事兒。 淮東府在繪安省, 距離江舒省很近, 靠近太湖, 說南吧, 不算南,但也稱不上是北方。 此地種植棉花的人不多,但前兩年時,淮東府的確也挺冷的,百姓需要棉花。 因此,辛家人干脆在東山省收購了一些棉花,然后運往淮東府。 今年只能如此應急了,明年辛家會多種一些棉花。 黎蕎聽罷這話,不由感慨。 武安侯為了辛家也是拼了,竟然跨省買棉花,東山省—繪安府之間的水泥路還沒有修好,光是運費就要比棉花貴了。 當年武安侯一念之差,沒有站出來說出真相,此事他身為旁觀者,也不好評判對錯。 但這些年來辛家挺努力的,辛知也是個不錯的年輕人,如今朝廷正是用人之際,讓辛知繼續(xù)待在翰林院,這有些浪費了。 可是,有三皇子、五皇子的教訓在前,他也不敢插手官員的升調(diào)之事。 不過,根據(jù)高志遠小冊子里寫的,上輩子盛鴻急需人才,這輩子雖然有他,可他的影響力是有限的,盛鴻還是需要不少人才去各地穩(wěn)固局勢。 到那時他再想辦法舉薦辛知吧。 且說明悉。 明總督老家在北湖省,距離盛京有些遠,他接到明總督的信之后,立馬收拾行囊入京。 緊趕慢趕,終于在農(nóng)歷九月初來到了盛京。 先在明總督的宅子里歇了兩日,修整一番,然后他給黎家遞了拜帖。 黎蕎很重視,況且這門親事也是盛鴻準許的,因此,他特意請假一日,專門見明悉。 如同明總督描述的那般,明悉五官端正,國字臉,而且,令黎蕎驚訝的是,明悉竟然是他的粉絲…… 當然,此時沒有粉絲的概念,但明悉看著黎蕎時臉上滿是崇拜,說起黎蕎的發(fā)家經(jīng)歷,像是親眼所見似的,比黎蕎本人記的都清楚。 提及黎蕎在翰林院時編寫的那套方便天下學子科考的書籍,更是滔滔不絕,大夸特夸,說什么這套工具書將繁瑣的知識點匯集起來,還標出重點,看了這套工具書,等于看了上百本相關(guān)的書籍。 這省了多少功夫? 要知道偏僻地區(qū)書籍不全,想收集水利,防災治災,農(nóng)業(yè),律法這四個方面的書籍是有很大的難度的。 而且,這還是有錢人才能做的事,一些家境貧寒的學子,哪有功夫和金錢去收集相關(guān)的書籍? 黎蕎編寫的這套書幫了天下學子大忙了。 只要將這四本書吃透,再加上扎實的基本功,那考上舉子完全沒問題。 明悉就是這樣考上舉人的。 還有,這套書籍不僅能讓人獲取功名,也能實實在在的讓人掌握不少技能,說實話,若是現(xiàn)在讓他任一縣知縣,那他是有信心將這一縣之地治理好的。 黎蕎看著明悉因為興奮而通紅的臉龐,心中略有些尷尬。 今天天氣不錯,因此,在書房略坐了一會兒之后,他便帶著明悉去了西跨院的柿子樹下。 這會兒黎瑜寧就在不遠處的桂花樹后站著呢。明悉這一通夸獎,全被黎瑜寧這個小輩聽了去。 不過世人都愛聽夸獎,他也不例外。 況且,明悉說的也是事實呀。 他編寫的那套工具書,在短短幾年內(nèi)就已經(jīng)成了天下學子的科考寶典,凡是有條件的學子,人人都有一套。 之前江懋來家里拜訪他,還專門拎了一套過來,好向他請教不懂的地方。 相比較江懋這小子的冒失自傲,明悉顯得樸實多了,一見面就把話題放到他身上,將他從頭到腳吹捧了一遍。 他喜歡這樣的實在人。 不過,雖然愛聽這些,但黎蕎還是打斷了明悉的彩虹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