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生日
書迷正在閱讀:嬌生慣養(yǎng)、愛欲如潮(1v1H)、紅氣養(yǎng)我、[年下]學長,跟我走、田園犬有什么壞心思呢、粉荔枝(1v1小媽h)、清冷表叔他男二上位了、惡意杜蘇拉、愛菲(1v1 校園)、侯府艷聞 (禁忌)
又是一年夏季。今日陽光正盛,金色的光如油般澆涂在樹葉上。一陣風吹過,垂下的樹枝摩擦著一旁水泥墻中間的窗子,似要叫醒這座沉默的水泥巨物。 還是靠下課鈴才讓這棟沉悶的教學樓蘇醒過來。 到底是一群十幾歲的孩子,嬉戲打鬧聲在四處漸起,偶然間還夾雜著老師們幾句掃興的呵斥。 一個少女站在教室外走廊的欄桿邊上,只是安靜地看著前面,自成一個世界。 她有一頭及腰的烏發(fā),梳得整整齊齊,用同色的橡皮筋簡單地束在身后。收口的長袖里探出兩只蔥白纖手來垂在身子兩側,搖動的百褶裙裙擺下是線條姣好的雙腿。 不管是不是同班的,路過的男孩子們多少都會將眼光落在少女身上片刻。她打扮簡單,但沒人會小看她。 能來這所學校里讀的,除了那幾個單靠成績優(yōu)異的資助生以外,都是家里有背景的孩子。 少女也不例外?;蛘哒f她的身份會比一般人來得要更復雜一些。 她是俞家俞津明親口承認的女兒,卻姓殷。 這樣一個不大不小的位置更讓人猶豫該用什么態(tài)度去對待她。 無數(shù)探究的目光都想知道少女在俞家是什么狀態(tài),但她本人已經很久沒有去在意這些了,她今天有更重要的事情要考慮—— 十八歲生日。 可是對大部分學生來說,生日只是一個在個人情感上重要的時間點而已。如果遇上休息日還能多玩一會兒,可遇到要上學的日子,也只能像往常一樣上課去。 十八歲雖然是法律上規(guī)定的成年年齡,但很多人依然有機會當個孩子。 她沒有這樣幸福的機會。 因為當時綜合各方考慮,當年養(yǎng)父對父母的承諾只是答應撫養(yǎng)她到十八歲為止。 也就是說如果過了今天,她還沒有給自己找到一個新的合適的位置安頓,她…… 現(xiàn)在還是上午,她來得及。 “啊哈!”左邊有一只手伸過來想抓她,殷愛彌動作極快地側身避開。 “大夏天的這么玩,也不怕會出一身汗呀?”她看清來人是一向要好的朋友后松懈下來,笑著輕打了俏皮的朋友一下。 “殷愛彌你從實招來,你是不是報過什么武術班,還是說俞家家大業(yè)大怕人綁票,要你練防身術什么的……”同齡的俏皮女孩百思不得其解,“怎么我每次偷襲都抓不到你呢?” 她被好友離奇的假設逗笑:“你這說的是什么話?要綁架也不該綁我?!?/br> 俞家真正有價值的孩子從始至終都只有那一個。 無論對誰來說都是。 想到義兄,殷愛彌心微微燙了起來。 就是他了。俞曜就是她十八歲唯一的出路。 本來以她在俞家生活多年的情分,即使脫離俞家后,去求一些錢來支撐生活估計也不是難事。 但她不想離開這里。 當過俞家的女兒之后,她又怎么能接受自己只是區(qū)區(qū)一個殷愛彌。 “對了,今天是你的生日耶。”俏皮的女孩子抱著她的胳膊親昵地蹭:“我記得你們家不是每年都會給你辦生日宴的嘛,怎么今年沒請柬給我?把我忘了?” 是了。她只顧著想俞曜的事情,都忘了按慣例把請柬派給有交情的同學。 “在我包里,等下就給你。”殷愛彌回抱了一下女孩,“怎么會忘了你呢?” 說是她的生日宴,但這些朋友們都會帶著家長來參加。他們只是期望在宴會上見到爸爸而已。 恐怕要讓他們失望了。爸爸,或者說,俞先生只是一個給錢慷慨的撫養(yǎng)人,是不會出席她的生日宴的。他恐怕連她今天生日都不曉得,因為每年的宴會和禮物都是他的助理安排。 當然,能遇到這樣的養(yǎng)父她已經很幸運了。只是因為她冠上了俞家的名頭,她就得到了這么多附加的東西。 也是在成為俞家養(yǎng)女之后她才知道,原來當一個人的地位高到一定程度以后,光是存在本身就已經富有價值。 “我給你挑了一個超級棒的禮物,今晚你看見了一定會喜歡的,嘿嘿。”女孩子擠了擠眼,湊在她耳邊說了句什么,松開手跑了。 殷愛彌在想好友剛才說的悄悄話。 “俞曜如果來了要記得告訴我呦?!?/br> 不會告訴她的。對她來說俞曜只是眾多選擇中的一個,俞曜再出挑拔尖對她來說也不是非他不可。 可他卻是殷愛彌的唯一。 對親生父母的記憶已經模糊,唯獨記得他們會在她睡前講童話故事。 “愛彌以后也要找到王子,和他在一起哦?!?/br> “王子是什么樣的?”她問。 “高貴,美麗,強大……一切你能想到的好詞都能用在他身上?!?/br> 抱著被子的她想了想,腦子里幾乎在父母描述的同時就浮現(xiàn)出了一個男孩子的身影。 “俞曜算嗎?” 然后她記得父母笑了。 所以……他們也是支持她這么做的吧? 她想留住她的公主房,想留住獨屬于她的玫瑰園,想留下滿柜子的衣服鞋子……她不能離開這里。 俞曜總要從爸爸手上繼承俞家。那么她當俞曜的女朋友就可以了。 他是她唯一的王子。 既然沒運氣投胎成俞家的親女兒,那么以婚姻的形式嵌入俞家也是可以的。 十八歲的天真女孩攥緊了胸前的衣領,心跳得更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