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3章:魏宋大司馬
在參加了師兄田章的葬禮后,蒙仲與公都返回鄒國,將這件事告知了萬章、公孫丑等同門師兄,眾儒家弟子皆為此唏噓不已。 田章去世這么大的事,自然不能再瞞著孟子了,于是萬章、公孫丑、蒙仲等人小心翼翼地告知了孟子,沒想到孟子聽罷后并沒有太多的激動,只是悲傷地嘆了幾口氣,說了一番諸如‘天恒久而人不能’的感慨,聽著有點接近道家的理念。 萬章、公孫丑、蒙仲等人私下交流了一番,認為是孟子這些年在思想上受到了莊夫子的影響,再加上孟子本身也早已到了這個歲數(shù),對于生老病死這種事也逐漸已經(jīng)看淡的關系。 隨后,蒙仲在鄒國又居住了一個月左右,這才在三月前后返回宋國的彭城。 此時,蒙仲向太子戴武提出了辭呈“今齊國已覆,宋國已迎來寶貴的和平,臣再繼續(xù)擔任大司馬之職已無必要?!?/br> 沒想到惠盎卻代太子戴武說道“雖宋國現(xiàn)無外敵,但國內(nèi)卻有諸般積弱……” 他指的,是宋國軍隊的現(xiàn)狀。 本來,宋國這些年已經(jīng)栽培了一批以戴璟為首的新晉將領,這些人追隨在太子戴武左右,隱隱有著取代戴不勝、戴盈之、景敾等老牌軍司馬的跡象,但戴璟逼宮作亂這件事,卻逼得宋王偃一怒之下將這些參與作亂的年輕將領都處死了,這使得宋國又陷入了‘將領老齡化’的尷尬局面。 因此,惠盎希望蒙仲能負責選拔一些有才能的將才。 在戴武以及惠盎的挽留下,蒙仲只好在彭城又多待了一陣,提拔了一些‘年輕的將領’。 事實上所謂這些‘年輕的將領’,大多年紀都比他大,比如他的族叔蒙摯,論勇武不及已故的蒙擎,但論計略,蒙仲認為蒙摯要比景敾強的多——毫不夸張地說,除了對宋國忠誠不二,老司馬景敾實在是沒有多少優(yōu)點。 過了數(shù)日后,孟子派樂正、公都領著大批儒家弟子來到宋國的彭城,出任官職。 其中一名儒家弟子的名諱引起了蒙仲的主意,此人叫做滕更,一聽就知道是滕國的后裔。 不得不說,雖然蒙仲也是孟子的弟子,但孟子究竟有多少弟子,蒙仲還真不清楚,畢竟他所熟悉的師兄們,其實也只有萬章、公孫丑、陳臻、樂正、公都等大概二十人不到而已。 因為心中有些想法,蒙仲與滕更私下單獨聊了聊。 他對滕更問道“師兄,滕國的覆亡是宋國引起,師兄作為滕國的后人,為何愿意到宋國出仕?” 滕更很平靜地回答道“各國紛爭,其原因在于周天子失勢,諸侯爭位,宋國伐滕非仁義,齊國伐宋亦非仁義?!袼钨茸屛?、太子戴武繼位,我素知太子戴武的品德,愿助他治理國家,使宋國、使那些當年并入宋國的滕人,日后能安享太平,不復覆國之危?!?/br> 蒙仲暗自點了點頭,的確,相比較宋王偃,推崇儒家思想的太子戴武,才是最吸引這些儒家思想到宋國仕官的主要原因。 五月前后,可能是得知了蒙仲在宋國出任大司馬的消息,魏國大梁那邊有點著急了,魏王遫命大司馬翟章出面,將蒙仲召回魏國。 雖然說魏國當前的緊要是建設吞并的東郡,與秦國暫時還未發(fā)生什么沖突,但也不能眼睜睜地看著宋國企圖將蒙仲拉攏過去啊,萬一戴武與惠盎用種種手段,讓蒙仲最終選擇留在宋國,那該如何是好? 于是乎,翟章詐稱自己病重,要求蒙仲立刻返回大梁。 這明擺著就是要讓蒙仲出任魏國大司馬之職——哪怕翟章的身體狀況暫時無恙,這位老司馬也準備退下來了。 得知此事后,惠盎便決定出使魏國,與蒙仲一起返回魏國,一方面與魏國交涉,使蒙仲能兼任魏宋兩國的官職,一方面順便去探望一下宋王偃。 不過看惠盎臨行前推薦樂正取代自己、擔任國相之位,就知道這位對宋國、對宋王偃忠心耿耿的義兄,已決定不再返回宋國。 而私底下,惠盎也在蒙仲面前承認了這件事,他表示,有了樂正、公都、陳臻等儒家弟子在宋國仕官,他毫不懷疑太子戴武能在這些賢臣的幫助下治理好宋國,相比之下,他更擔心孤獨一人留在魏國的宋王偃。 他開玩笑說,這些年來,他屢次忤逆宋王偃然而宋王偃卻未殺他,這條命早已是宋王偃的了,如今那位君王孤獨一人地留在魏國,他應當前去陪伴。 見惠盎態(tài)度堅決,蒙仲心下莫名感慨,即便宋王偃多年被傳為暴君,但這位君王也未必沒有人格魅力,這不,他的義兄惠盎就對那位暴君死心塌地。 當然,太子戴武最終沒有同意這件事,而樂正亦有些惶恐地拒絕了此事,他苦笑著對惠盎說道“兄此舉乃是害樂正也!……在下初至宋國,便逼走惠相,宋人豈不是對在下恨之入骨?” 最終,雙方各退一步,由樂正代替惠盎處理政事,但國相這個位子,暫時還是由惠盎擔任,畢竟惠盎在宋國的威信,確實是無人能出其右,就好像當年楚國的屈原。 這并不奇怪,畢竟惠盎當初可是‘唯一能勸說暴君宋偃的臣子’,以至于有許許多多的宋人誤以為,宋國這些年施行的仁政,都是惠盎在宋王偃面前力爭而施行的——當然,其實本質(zhì)上也差不多,只不過宋王偃倒也沒有那么排斥孟子的仁政思想而已。 五月十五日,在安排好一切后,蒙仲與惠盎二人踏上了前往魏國的旅途。 在前往魏國的途中,蒙仲帶著惠盎又回了一趟蒙邑——上次因為急著前往彭城,蒙仲不曾拜會自己的老師莊夫子,這次他當然不能再錯過了。 再次返回蒙邑,蒙氏一族的族人自然是很高興,尤其是當?shù)弥蓳匆言谂沓浅鋈渭偎抉R之職后,似蒙薦、蒙羑等族老更是心中歡喜。 期間,自然也少不了蒙仲的族弟們希望得到他的推薦,比如蒙傲這位未來的族長。 對于這些族弟的懇求,蒙仲當然不會拒絕,他笑著對族弟們說道“擺在你們面前的仕途有兩條,一條,即前往方城,你們的族兄蒙遂,現(xiàn)如今是方城的城令,他會照顧好你們的。還有一條,便是前往彭城,蒙摯叔如今在彭城軍中擔任假司馬,只要能立下功勞就能扶正,真正成為一軍司馬,你們?nèi)ネ侗妓?,他自然也會照顧你們??茨銈冏约簺Q定了?!?/br> 事實上,這些蒙氏子弟還有第三條出路,那就是在商丘軍任職——此番惠盎前往魏國的其中一個目的,就是要說服魏國,使魏國默許蒙仲執(zhí)掌一支宋國的軍隊,而這支軍隊,就部署在商丘。 只不過這件事還未得到魏國的首肯,因此蒙仲也不好急著下定論,畢竟長期兼掌兩國軍隊兵權,這的確是一樁歷來罕見的事。 在蒙邑用了飯后,蒙仲與惠盎便在蒙傲等一些蒙氏子弟的隨行下,去拜見了莊夫子。 對于蒙仲這位弟子、對于惠盎這位世侄的到來,莊子自然是感到非常高興,他吩咐同樣為此感到高興的莊伯準備了一些酒菜,談不上豐富,但都是蒙仲很熟悉的口味。 當晚,莊子帶著蒙仲夜觀天象,師徒二人聊了聊宋國的問題。 還別說,別看莊子道家圣賢,仿佛不看重世間事物,但事實上,莊子還是很在意宋國的,這從他贊許蒙仲又一次解救了宋國就看得出來。 而令蒙仲感到有幾分慶幸的是,莊子的身體要健朗地多。 不過,當說到儒家弟子目前在彭城當官時,莊子的面色一下子就變了,變得非常生氣。 蒙仲當然知道其中的緣由,只因為宋國最初乃是道家思想的發(fā)源地,許許多多的道家思想便源自于此,如今儒家思想大股涌入宋國,這難免會讓宋國本土的道家思想受到?jīng)_擊。 基于這一點,蒙仲小心翼翼地對莊子說道“老師,倘若您擔心儒家思想涌入宋國,使我道家受到?jīng)_擊,您何不親自出面呢?……只要您有這個想法,我相信太子戴武定會為您修一座宮殿,助你收取弟子,傳播道家思想?!?/br> “老夫豈跟孟軻一般?老夫不收徒!”莊夫子仍氣呼呼地說道。 “……”蒙仲眨了眨眼睛,沒說話。 在片刻的寂靜過后,莊夫子故作生氣地用拐杖輕輕敲了一下蒙仲的腦袋,回屋子里歇息去了。 看著老師氣呼呼地離去,蒙仲強忍著沒敢笑。 次日,惠盎得知此事后,他驚訝地對蒙仲說道“你能說服莊夫子出世?” 在他看來,如今他宋國已經(jīng)得到了儒家弟子的支持,倘若也能得到莊子的支持,那就真不得了了,有莊子、孟子兩位當世圣賢坐鎮(zhèn),天下人才豈不是會紛紛慕名而來? 但遺憾的是,蒙仲聳聳肩說道“老人家固執(zhí)又好面子,怕是不會輕易違背曾經(jīng)的誓言?!?/br> 的確,與樂于收徒的孟子相比,莊子是不怎么收徒的,這些年他收了蒙仲等人為徒,這件事一直被孟子拿來笑話他。 至于蒙仲,他倒是更傾向于能將莊子請到彭城,再將孟子從鄒國也請到彭城,嘖嘖嘖,那就精彩了——老人嘛,讓老人在他們感興趣的事上做活動活動,這有助于身心健康。 田章作為孟子的弟子,卻先老師一步故去,蒙仲認為更主要的還是心情的關系看著齊國一日一日衰弱,田章心氣郁結,故而不能長壽。 反觀孟子與莊子,當孟子收到莊子書信的那一刻,那精神頭,蒙仲是親眼所見的。 但很可惜,想要促成這樁事,并不是那么容易。 在莊子居住了十日,蒙仲與惠盎告別了莊子,繼續(xù)往魏國而行。 六月初,蒙仲抵達了魏國大梁。 就跟他猜想了一樣,大司馬翟章的身體好地不得了,雖然假稱大病初愈,但蒙仲與惠盎卻不相信。 當然,義兄弟二人也沒有傻到拆穿這件事。 當日,蒙仲接受了翟章的邀請,到他府上吃酒,而惠盎則受到了魏王遫的邀請。 期間,惠盎提出了此行的最大目的,他希望魏王遫能允許蒙仲兼任宋國的官職,而作為條件,宋國愿意協(xié)助魏國稱霸中原,就如同當年晉宋同盟時那樣。 次日,魏王遫召來翟章與田文二人,向他們說起了這件事“宋相惠盎,昨日向寡人提出,希望蒙仲兼掌宋國的官職,并兼掌一支宋軍,據(jù)他所言,倘若寡人能允許這件事,宋國愿意協(xié)助我魏國稱霸中原,恍如當年晉宋兩國,兩位有何見解?” “荒唐!”田文當即冷笑道,但態(tài)度并不是很激烈,顯然他的觀點,個人情緒居多。 而此時,翟章卻笑著說道“大王,老臣以為大王可以允許這件事。……宋國的做法在老臣看來,只是為了確保自身不受外敵的侵犯。……蒙仲本來就是宋國出身,放不下故國也在情理,難道不允許他出任宋國的官職,他就會對宋國遭遇的危機視而不見?當然不是!即便他在我魏國仕官,他同樣很在意宋國,既然如此,為何還要反對這件事呢?……蒙仲乃宋國出身,在宋國與魏國之間,老臣以為他最終會選擇宋國,倘若大王堅決反對這件事,老臣恐我魏國失去一位優(yōu)秀的統(tǒng)帥,不如默許這件事,得到宋國的鼎力支持。大王您知道,宋國是重諾的國家,晉宋同盟時,宋國面對楚國的脅迫從未屈服;趙宋同盟時,宋王偃三十幾年不曾背棄與趙主父的盟約,這個國家的承諾,可不是齊國那種……” 說到這里,他笑著又對魏王遫說道“大王的顧慮,老臣也知道,但一來蒙仲的品德,大王無需擔憂他偏袒宋國,二來,魏宋兩國至少百年之內(nèi)不至于成為敵人……眼下,宋國雖因為齊國的覆亡而解除了最大的威脅,但這次宋國從齊國吞并的土地,仍需要宋國花費很長一陣子去消化,戴武并非宋王偃,此人的野心不比他的父親……總而言之,大王答應此事,加固魏宋同盟,此百利而無一害也! “唔。”魏王遫徐徐點了點頭。 在田章的勸說下,魏王遫最終默許蒙仲兼掌宋國的官職與軍隊。 六月初九,魏國大司馬翟章以年老體弱作為理由,辭去大司馬職位,并推薦蒙仲出任大司馬之職,此事得到了魏王遫的準許。 至此,蒙仲兼任魏、宋兩國的大司馬之職,威望直逼當年的公孫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