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5章
“皇上孝順!”劉公公立刻高呼。 放人出去的目的其實很簡單,現(xiàn)在宮里的老人,大部分都是太上皇和太上嬪妃的人。 四皇子的母妃之前只是才人,現(xiàn)在被冊封為太上皇后,也不過偏安一隅,別說掌握后宮權(quán)柄了,能掌握慈寧宮的宮人就不錯了。 整個皇宮被一分為三,其中太上皇及一干嬪妃搬到東邊居住,用一道高高的圍墻隔開來。 而新帝的皇后妃子只占據(jù)了西邊一小塊地盤,誰讓他的嬪妃少呢,剩下一大半暫時空著。 最后一部分就是新帝上朝和居住的地方了,一共三座宮殿,分作不同用處。 但這里是太上皇讓出來的,有一大半伺候的人,都是原先太上皇留下來的,新帝哪里敢用? 不僅如此,新帝的皇后只能管新帝嬪妃,無法管到太上皇的后宮中去,于是宮權(quán)也被分開。 再加上甄貴妃代掌宮權(quán)十幾年,早就把自己的觸角延伸到皇宮每一處角落。 所以新帝在皇宮的安危不穩(wěn),急需要培養(yǎng)自己人,然后剔除其他人的勢力,包括太上皇的。 劉公公也想成為夏金忠那種的首領(lǐng)太監(jiān),可惜他不是跟在太上皇身邊長大的,是后來的,并不得太上皇重用,手里的人脈有限,遠遠比不上夏金忠。 于是他就想到了一個好辦法,那就是把宮里一大批老人放出去,反正這些人是太上皇的手下,是甄貴妃的人,是太上皇后妃的人,就是不是新帝的人。 果然,新帝聽完非常感興趣,老人放出去了,就打亂了其他人布局,他可以趁機提拔忠于他的人。 且這理由合情合理,為了太上皇祈福,順便還能積攢功德什么的,這也是為太上皇著想嘛! 凌云子功德多了,就可以讓修為更高,爭取盡早晉級,好根治太上皇的病。 這樣的話擺出來,無論是誰都不能明面上阻攔,就連太上皇都會樂意的。 就這樣,新帝借著凌云子的話,清洗了一波后宮,把后宮勢力打亂,重新洗牌。 順便地,他把自己宮內(nèi)有可能是眼線的人,全都清出去了。 那些關(guān)鍵位置,像御膳房總管,廣儲司,慎刑司等宮廷內(nèi)務(wù)機構(gòu),全換上了自己的親信。 而被查出來,是甄貴妃和其他太妃們的手下,除了她們身邊貼身伺候的人,全都被送出了宮。 這一舉,新帝大獲全勝,其余人損失慘重,在后宮的勢力被斬斷個七七八八,就連太上皇也一樣。 雖然明面上,他的人沒怎么動,只是被調(diào)崗了,調(diào)到東邊各個宮殿負責(zé)去了,還是主管,權(quán)利沒變。 但他們再也接觸不到新帝了,太上皇就不能監(jiān)視新帝的一舉一動了。 太上皇很生氣,這是拿著雞毛當(dāng)令箭啊,新帝這位置還沒坐穩(wěn),就想和他掰手腕。 那可不行,再這么下去,他豈不是要像唐高祖李淵一樣被囚禁? 不僅失去了權(quán)柄,還失去了自由,這是太上皇決不能忍的! 正好,凌云子的丹藥,讓他好了大半,當(dāng)即召集朝臣,讓他們對新帝陽奉陰違。 現(xiàn)在朝中的臣子,可都是太上皇一手提拔上來的,大多對太上皇忠心耿耿,即便有那想投靠新帝的,也不敢輕舉妄動,免得變得被太上皇惦記。 要知道現(xiàn)在大部分權(quán)力還在太上皇手里,萬一看他們不順眼,直接下令罷官怎么辦? 于是一朝天子竟然坐起冷板凳,不僅在上朝時,沒人接他的茬,按他的命令下去做事。 就連之后處理過的奏折,都要被送到太上皇處,讓太上皇重新審閱,才能下發(fā)。 也就是說,太上皇一句話,就架空了他! 新帝面色陰沉,氣得在太極殿砸了無數(shù)擺設(shè)。 他再是想不到,當(dāng)皇子的時候,還可以監(jiān)國,并大部分事都可以做主。 當(dāng)了皇帝之后,卻處處受阻,事事需要上報,征求太上皇同意不說,他提議的臣子全部被駁回,有的甚至還被太上皇指責(zé)為jian佞不可用! 明明太上皇之前也夸過此人忠心,新帝知道,太上皇在打壓他,不想要朝中位置換上他的人。 他知道之前后宮整頓太著急了,惹了太上皇的眼,但他已經(jīng)忍了這么久,難道當(dāng)皇帝了還要忍? 憑什么?! 正好這時,江右良的秘折進了京,伴隨而來的,還有一份份能致甄家于死地的證據(jù)。 甄家? 新帝心想,瞌睡來了有人遞枕頭,他果然是天命之人! 只要處理了甄家,就可以廢了甄貴妃的兒子,如此一來,太上皇的子嗣中,唯他一人! 到時,他就不用擔(dān)心太上皇會廢了自己了,可以大展手腳,任誰都掣肘不了他。 那些不聽話的老臣,換了便是,太上皇該頤養(yǎng)天年了! 第415章 紅樓潛龍在淵29 這一份…… 這一份奏折中提到的罪名,哪一條都可叫甄家萬劫不復(fù),那絕對是在帝王的雷區(qū)瘋狂蹦跶。 無論是聯(lián)合武將,有謀反之嫌,還是僭越妄上,私住行宮,都是大罪過。 且這些罪名人證物證俱在,鐵板釘釘,實乃大罪過也。 有這些在,新帝相信甄家不會有好果子吃,于是在上朝的時候,由他心腹吏部侍郎姜文和當(dāng)著百官的面,當(dāng)眾提出來。 朝中眾人原本吵吵嚷嚷地,為一項決議爭論不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