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節(jié)
上官婉兒的話,讓公孫恩一振。看著他振奮的樣子,上官婉兒笑了,比她手中的荷花還要美。 她喜歡公孫恩的性情,看著他沉悶度日,她也是不好受。 “我這就去給陛下上書,這次和陛下要一個長假,在魏國好好玩一陣。朝陽坡上的樹開始結果,我們?nèi)ズ煤贸砸活D!幾個嫂子也就在入秋生產(chǎn),我們也不能錯過!” 公孫恩說著,神情很是激動。爬上水池,急沖沖朝書房奔去。上官婉兒見他剛才在水里身無一物,現(xiàn)在蒙著雙眼,大罵公孫恩無恥。 第十五章 豪俠郭解 這日公孫策練完字,已是下午,日光熏得人昏昏欲睡。 閑來無事,他就去偏殿尋找郭解二人。 他人未至,先聞高漸離琴聲。他不懂樂律,只覺得這音樂悲壯中含著肅殺和慘烈。 “拜見太子殿下!”偏殿當值的劉云疾步走出,抱拳俯首。 “他們最近情況怎么樣?” “回稟太子,一切都好,二人常常以木劍對舞,似乎成了好友。郭解還說,這里有吃有喝,還有新認識的好友?!?/br> “去酒窖拿三壇好酒,今天我試試,能不能成為他們的好友?!?/br> “喏!”隨行的白袍劍婢兩人出列離去。 偏殿的院中,樹蔭下高漸離撫琴,郭解舞劍。對于公孫策的到來,二人只是側臉一看,繼續(xù)做自己的事。 “兩位好興致,近來過的可好?”公孫策說著,轉(zhuǎn)身從紫蝶腰間解下長劍,一把拋給郭解。 紫蝶臉一紅,低頭不語。又悄悄抬頭望公孫策,又從身后劍婢那里解下一柄長劍,捧在懷里。 郭解接過長劍,一把抽出,只見長劍鋒利,劍刃如芒,不是他想象中的女子常配的細劍,不是那種場面貨色,不由詫異的望了一眼公孫策身后的十名劍婢。 他抽劍橫在臉頰一刮,半張臉上的胡茬盡數(shù)被剃掉,不由大贊:“好劍!” “用木劍而舞,和你的身份不符。”公孫策說著,一把將雷電戟插在地上。 他這個動作,讓郭解眼皮一跳,那天雷電戟給他的印象太深刻。原本信心十足的一擊,被雷電戟揮灑出來的閃電鏈徹底粉碎,本人還被電的人事不知。 郭解歸劍入鞘,抹了一把汗說道:“木劍和寶劍無區(qū)別,都是劍。對我而言,有劍相伴在哪里,都是一樣的。” “木劍會被鐵劍斬斷,兩者不可并論。”公孫策伸手,紫蝶將手中寶劍遞上。 “太子殿下想要與郭解比試劍術?”郭解眉毛一挑,眼神有些鄙視。 公孫策握劍的姿勢,在他眼中盡是破綻。而且動作僵硬,雖然很有力道,但與劍術的靈活背道而馳。 “在你們面前,論劍純粹就是班門弄斧。這柄劍是贈予高先生的,朝陽宮是多事之地。若有大事,二位也好有個護身之用?!?/br> 公孫策說著,來到了高漸離身旁,雙手將劍奉上。 高漸離雙手按在琴弦上,抬頭望著公孫策一笑:“殿下有話不妨直說,我們游俠都是直人,不喜歡繞圈圈。” “對于游俠我多有不懂之處,只知他們好俠義而輕生死,重信義和輕財貨。所以今日找二位只為一個俠字,若二位看得起,愿和二位先生成為好友?!?/br> 公孫策說著,院門外數(shù)名白袍劍婢捧著酒壇而來,十來名南宮宿衛(wèi)入偏殿中,取桌椅板凳而出,擺在樹蔭下,花壇旁。 郭解將寶劍放在桌上,坐在板凳上說道:“有酒,有好酒,你就是我們好友!” 高漸離聽了搖頭一笑說道:“太子殿下能親身至此,就是我二人好友?!?/br> “好,今日此院中,只有好慕俠義之道的公孫策,沒有魏國太子公孫策。” 公孫策說著,與高漸離一同入座,白袍劍婢與南宮宿衛(wèi)盡數(shù)撤出,最后偏殿院門被劉云關上。 “其實對與太子殿下,我輩之人也是多有敬仰。非是敬仰殿下之勇之功業(yè),而是敬仰殿下之孝義?!?/br> 郭解拿起一壇酒拍開泥封,嗅了嗅,閉目之間,神色滿是陶醉,隨后余下兩壇酒被拍開,三人一人一壇。 “這里沒有身為太子的公孫策,只有與豪俠郭解論俠義的公孫策?!惫珜O策再次說道,他說完,郭解與高漸離齊聲發(fā)笑。 郭解笑完,搖頭苦笑說道:“太子就是太子,這是改變不了的事實。至于殿下所謂的俠,說到底還是我們那個時代,一群不甘心命運的平民奮起抗爭的行為?!?/br> 高漸離點頭接著說道:“所謂的俠,就是為不平事而仗義。如墨家一樣,只求世間清寧。至于墨家追求建立大同世界,我們自認沒那個實力和資格。只能用自己的性命,維持生活中的道義。讓jian邪之人收斂,讓弱者能有尊嚴的活著?!?/br> 公孫策聽了,沉默下來,對于高漸離他認識的不多。但對于郭解的資料,他進行過分析和總結。 知道郭解是個不甘心命運的人,是個成功的失敗者,因為他的成功遭到了漢武帝的忌諱,被誅族處死。 《史記》的作者司馬遷與郭解是同一時代的人,曾發(fā)出感嘆說:“我眼中的郭解,體形相貌比不上普通人;言辭間,更是比不上普通士子的口才。然而就連天下間無德無才的人,不管有沒有見過郭解,都因郭解的名望而傾慕郭解,想要行俠仗義的人,出道前都以郭解為榜樣。” 司馬遷所處的時代,是一個長得帥就有前途的時代。然而郭解以下下之姿貌,擺脫時代的約束,不能不說是一件讓人稱道的事情。然而因為名聲太大,被漢武帝處死,在司馬遷看來,實在是一件很可惜的事情。 郭解長得短小精悍,貌不驚人,性格沉靜,勇悍,不喝酒。年青時心狠手辣,恣意殺人。他肯舍命替人報仇,還干些藏命作jian剽攻、鑄錢掘冢的事情。 后來,郭解一改前行,對人以德報怨,厚施薄望。救人之命不恃其功。因此,他在當?shù)芈曂芨摺?/br> 郭解曾有一個外甥,在與人喝酒時,仗勢欺人,強行灌酒,被對方一怒之下殺死。 郭解的jiejie把他的外甥陳尸街頭,想借此羞辱郭解,企圖讓郭解替她兒子報仇。 后來,兇手自歸,將實情告訴了郭解。郭解不僅沒有加罪于他,還說,是他這邊的人作得不對,把他放走了。 隨后,他又埋葬了外甥。郭解如此公正,深得大家敬重,越發(fā)依附于他了。 郭解有一次出門,見有個人姿勢不端地坐在路旁,很不禮貌地用斜眼看著他。郭解的追隨者看見了很生氣,想殺了那個人。 他制止了追隨者,感嘆說:“在家鄉(xiāng)得不到尊重,是我的修行不夠呀?!?/br> 暗地里,他叮囑本地小吏說:“這個人我很看重,到征發(fā)徭役的時候放過他?!?/br> 徭役一月要征發(fā)好幾次,專門建設公用設施。那人見都沒有人找他,覺得很覺奇怪,一問,才知是郭解替他解脫徭役。于是他袒胸露腹地前去謝罪。 而郭解的這個舉動,得到守衛(wèi)少年們的傾慕,紛紛投效。 雒陽邑有互相結仇的人。邑中賢豪多次從中調(diào)解,始終不聽。郭解聽說后,夜見仇家。仇家聽了他的勸解。 郭解說:“我聽說雒陽諸公在這里調(diào)解您都不聽,幸而現(xiàn)在您聽了我的話,但是在您的地方,恐怕有點不合適。我還是離開這里的好。我走后,您再聽從他們的話和解吧。” 于是他連夜悄悄地離開了雒陽邑,避免了本地賢明豪強的尷尬。 郭解處世恭儉,在本縣從不乘車,到鄰郡為人辦事情,也是能辦則出,不能為則不為,從不為難人家。 因此,朝廷諸公爭相征辟他為幕僚,亡命者多歸附郭解,而縣里少年及旁近縣賢豪,也經(jīng)常把大車送到郭解家,以備投奔郭解的人來使用。 元朔二年,漢武帝的一紙詔令,名滿天下的大俠郭解被迫亡命天涯,他逃亡的最終目的地,是北地重鎮(zhèn)太原。 原因是為了充實京師,漢武帝下令各郡國資財超過三百萬的富戶遷往茂陵居住,郭解家里貧窮沒有達到這個標準,但負責此事的楊縣掾也想趁此機會將郭解這個令縣吏們頭疼的不安定因素送出軹縣,郭解于是也被列入了遷移名單。 車騎將軍衛(wèi)青曾為此向漢武帝求情,說郭解家貧,不符合搬遷的條件。 但漢武帝說:“一個百姓的權勢竟能使衛(wèi)將軍替他說話,可見他并不貧窮!” 郭解終于被遷移到了關中,為他送行的豪客們送給他的禮金就達一千余萬,超過了遷移標準的好幾倍。就在關中豪杰爭相與郭解結交之時,楊縣掾和他的父親楊季主先后被人刺殺,楊家告狀的人又被殺死在宮門之下,這一系列血案最終促使?jié)h武帝親自下令拘捕郭解,郭解將老母安置在夏陽后,孤身來到臨晉。 面對天下英雄仰慕的郭解,素昧平生的臨晉大俠籍少公幫助他出關,逃亡到了太原,由于郭解逃跑的過程中對幫助他的人會說自己的名字,讓他們記住自己的名字,以后有困難可以找他幫助。 結果追捕他的官吏順著線索一路追擊,最后追到了臨晉大俠籍少公家里。籍少公為了保密,慨然自盡。 俠,產(chǎn)生于禮崩樂壞、人性光輝極度張揚迸放的春秋亂世。在反抗暴秦、楚漢相爭的動蕩歲月里,到處是萍蹤俠影,劉邦的許多部下都曾經(jīng)是游俠,再加上漢初寬松自由的黃老政治,使得西漢成為游俠的第二個黃金時代。 然而,“儒以文亂法,俠以武犯禁”,俠義所追求的自由與朝廷所倡導的秩序之間的矛盾越來越尖銳,俠,終于不再被朝廷認可,《史記》、《漢書》之后,官史也不再為游俠立傳。 綽號“蒼鷹”的洪洞人郅都,就是西漢最早以嚴刑峻法鎮(zhèn)壓豪強俠客,維護封建秩序的名臣。在酷吏們的屠刀面前,曾經(jīng)風光無限的游俠們尊嚴掃地。 游俠的黃金時代結束了,郭解,在劫難逃。 隱藏在太原的郭解最終被官府擒獲,而此時,一個軹縣的儒生因為批評郭解而不合時宜地被郭解的追隨者殺掉并割去了舌頭,繼自己的父親因為行俠而在漢文帝時被殺之后,一代大俠郭解最終被漢武帝下令滅族。 起因是軹縣有一位儒生招待查辦郭解的使者時,客人在席間贊揚郭解,儒生便說:“郭解專門干違法亂紀的事情,怎么能算是賢人?” 郭解的追隨者聽后,隨后便殺掉了此人,并將他的舌頭割下。官府追究此事,郭解并不知道殺手的事,殺手也從沒查出來。 御史大夫公孫弘議論道:“郭解以平民身份俠,玩弄權詐之術,因為小事而殺人,郭解自己雖然不知道,這個罪過比他自己殺人還嚴重。應該判處郭解大逆無道的罪?!?/br> 于是漢武帝下令誅殺郭解,并誅其一族。 實際原因是漢武帝要鏟除有勢力的游俠集團。郭解的名氣很大,交往面很廣,很多人佩服他、愿意聽從他,在社會上是一股很大的勢力,自然在被鏟除的名單之內(nèi)。 這才是,司馬遷真正感到遺憾的地方。一個人成功改變了自己命運,卻因為改變命運而死,真的很悲劇。 第十六章 密衛(wèi) 偏殿之中,公孫策三人各飲酒半壇,俱是微醉。 郭解說他的俠,起初只是為了混口飯吃,并不想成為一個碌碌無為,耕作至身死的平民。 他的出身不差,父親是曾經(jīng)的一代豪俠,外祖父也是侯爵在身的漢初功臣。 可就是長得太矬,又讀不進書,為了活的滋潤些,那就挖人墳,又干拿人錢財為人消災的勾當。 后來在外祖父的勸諫下痛改前非,開始經(jīng)營起自己的名聲,雖然他干的還是殺人的勾當。但做事時多了原則,所以堅持不懈下來,遂成為一代豪俠。 郭解可以說是完全的吐露心聲,將自己很多不為人知的事情說了出來。 這是交心之談,其后公孫策又說起了自己亂世以來的種種經(jīng)歷。 而高漸離沒什么好說的,他以前就是一個殺狗為業(yè)的人,殺狗犀利,殺人也犀利。 不過他隱于市集中,只有聊聊幾個當世劍客才知道他的存在。 后來荊軻刺秦王,就是等他做副手。他接到消息時,荊軻在心急的燕太子姬丹的催促下,帶著那個廢物秦武陽出發(fā)刺秦。 “我輩游俠,初以錢財入道,這是為利。為利只能糊口,聲名無法彰顯,有也是惡名居多。也有求名之輩,雖殺惡人,卻也犯法應受誅。又因受鄉(xiāng)人推崇,法不加身。而四周多有仰慕者,大名之下,必有厚利!” 郭解總結說起他眼中的游俠,然后又說道:“不論是殺人還是仗義疏財,只求一個名字。有大名,才不會被鄉(xiāng)人庇護,免受小吏侮辱責殺?!?/br> “至于為世間不平事打抱不平,仗義出劍,也只是本心以及求名的手段。” “游俠之所以輕生死,不是因為他們樂意如此。而是盛名之下,不得不死?!?/br> 最后一句話說完,郭解就是一嘆。助他逃離漢國關卡的籍少公,為了避免他的行蹤被暴露,慷慨赴死。 原因就是籍少公是世之豪俠,被名聲所拖累,不得不為另一個豪俠,也就是聽說過,從沒見過面的郭解而死。 郭解坦誠的心聲里,公孫策對游俠這個傳說中的職業(yè)了解深徹。 這一次交談,三人俱是大醉。 當夜晚降臨,衛(wèi)劫奉劉雅蟬之命請公孫策上山吃飯,發(fā)現(xiàn)三人俱醉,很是驚駭。 若在酒勁下,郭解或高漸離有殺心,公孫策難逃一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