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節(jié)
五爺也不兜圈子了,直接道:“我聽說八meimei和十meimei出嫁之時,十三在外跟著太子忙得直打轉,便把兩個meimei托付給了你。當初都是你給兩個meimei準備的嫁妝,便想著跟你取取經。” 畢竟十三的那兩個meimei如今在草原上都生活得很好,還得了四meimei很多照顧。 兩位公主時常去歸化城小住著,甚至有時候一住就是小半年,跟四meimei相互扶持,消息互通,就連自家夫婿都不敢輕易拿捏。 殷陶道:“我今兒也正是為了這個來的,幾箱給大侄女兒添妝的賀禮已經著人帶去后頭了。聽五哥這么一說,倒是提醒了我,到時我修書一封給四meimei,明兒請十三也給兩個meimei去了書信,托她們看顧好大侄女兒,有姑姑們照看著,想來大格格定然會一切安好的?!?/br> 五爺感動地應了下來。 這已經算是很好的結果了。 況且姑娘此時出嫁,他已經獲封親王,大格格好歹也是正經郡主,即便嫁到蒙古也不會輕易被人看輕。 但即便如此,五爺還是有些惆悵。 殷陶看出了五爺疼女兒的心思,對著五哥建議道:“若是等再過上幾年,五哥得了恩典,能在京里頭建個郡主府,把大侄女兒接回京中就好了?!?/br> 五爺瞬間來了精神:“十二弟此話當真?” 殷陶說這話倒也不是完全沒有依據(jù)的。 四哥既然能夠這般顧著自己的meimei和女兒,早早打算,不叫她們遠嫁扶蒙,想來也能推己及人,顧著兄弟們家里的女兒。 但這事也是有前提的,需得朝廷興旺可以壓制住周遭勢力和蒙古貴族,也要五爺?shù)热吮旧硪惨獱帤?,為朝廷出力,跟未來的皇帝四哥搞好關系。 殷陶對著五爺鼓勵道:“事在人為嘛,咱們兄弟可以一起努力,向著這個目標前進?!?/br> 況且?guī)讉€侄女兒都時時在他府上小住的,都是自家小輩兒,自然能拉一把便要拉上一把。 五爺再一次感動得紅了眼眶。 這世界上怎么會有十二弟這么好的人吶! 有生之年得以遇見十二弟真是太幸運了。 聊完這個話題后,接下來的話聊起來就輕松了。 五爺還對著殷陶問起了安安:“我那大侄女兒怎么樣了?那天臨走時候,我還看她眼圈紅紅的,像是哭過了。哎,說起來,這孩子還真是重情重義啊?!?/br> 就像十二弟一樣。 殷陶道:“已經好些了,我叫她化悲憤為力量,幫著jiejie準備陪嫁了?!?/br> “安安可真是個好孩子。”五爺忍不住又夸了大侄女兒一下,“不光我和福晉喜歡她,家里孩子們也都喜歡她。說起來,這孩子倒是真的跟你很像?!?/br> 想事情的樣子,吃東西的樣子,說話時的樣子,甚至很多神態(tài)上都像極了十二弟,就連說話方式和思維方式也跟十二弟如出一轍。 自然也特別招人喜歡。 聽說之前十二弟賦閑在家時候都是親自帶著安安的,也果然安安會跟他這般相像。 太后年紀大了,時有病痛,身體也不比前幾年硬朗。 入夏以后,太后有些中暑,一病就臥床了小半個月。 五爺想起幾年之前,蘇姑姑也是這般,年紀大了以后身體也越來越不好,沒過幾年便去世了。 太后如今也年紀不小了,五爺也不知自己還能孝敬皇祖母多少時日,心中難過,便日日過來太后病床前盡心伺候。 五爺對太后的付出,康熙都看在眼里。 等到太后病好以后,康熙也就賞了五爺家大格格一個恩典,親自帶著皇子們去塞上給大格格送嫁。 這對于五爺和大格格來說絕對是好事,起碼表示京城這次嫁往塞外的郡主是在皇上面前掛上號的,皇帝對于這個孫女兒極為重視。 且有了康熙坐鎮(zhèn),內務府絕對不敢在五爺家大格格嫁妝上做任何手腳,就算是尊貴如公主,也不是每個人嫁塞外時候都有這個殊榮。 沒過多久,這次跟著康熙巡幸塞外的伴駕名單也新鮮出爐,除了七爺、十爺和十四外,其他所有的阿哥一并打包帶走。 如果說未成年的小皇子們帶出京城是為了叫他們見見世面,那么年紀大一些的皇子帶出門去就是為了防范了。 自打康熙四十七年后,為了避免皇子在他看不見的地方結黨搞事情,同一個黨系當中,康熙都會隨機帶幾個人跟著。 比如八爺黨里,有九爺、十爺和十四,這次便只帶了十爺和十四兩個。 而對于三爺、四爺這等有想法的皇子,康熙自然也是要一并打包帶走的。 七爺則是太過透明,帶走和在京城都掀不起什么風浪,康熙便也沒把他帶著離開,叫他在京中安生過好自己的日子。 安安和五爺家大格格要好,十分想要跟著去一趟塞外看jiejie出嫁。 這年頭出門跟后世不一樣,別說騎馬了,就是坐車也苦得很。 況且他們還要照顧康熙情緒,處處以他的喜惡為準,就連何時走何時停都不能由著自己,處處守著規(guī)矩。 同伴駕出門相比,跟團旅游簡直就是自由出行的典范。 殷陶對安安說了一下出行的大致情況,叫她知道這種伴駕出行根本不會像她想象中的那般美好。 安安考慮了一下,對著殷陶答復道:“沒關系阿瑪,我不怕苦。我是真的很想去送大jiejie出嫁,你能幫我想想辦法嗎?” 這年頭跟著皇上出門,帶福晉的有,帶側福晉的有,帶兒子的有,但是帶女兒的幾乎沒有。 當然,康熙除外。 兩個孩子出生之前,殷陶一直想做一個有原則的父親。 可等到安安出世以后,殷陶一顆心都在妻女身上,原則什么的早都丟到瓜洼國去了,恨不能做天下最慈祥的父親,把什么都捧給安安。 殷陶最終還是沒有狠下心來拒絕安安。 不忍心為難女兒的后果,自然是自己要被為難。 為了不叫女兒失望,殷陶只得硬著頭皮去跟康熙請旨。 “兒臣只有這么一個姑娘,素日里真是寵得有些過頭了。安安這孩子在家里沒有姊妹,跟五哥家的大格格最是交好,如今一心想跟著圣駕去塞外看著大jiejie出嫁,想看看祖祖輩輩待過的草原,兒臣也是怎么攔都攔不住。兒臣也是實在沒有法子了,這才求到了皇阿瑪跟前,請皇阿瑪給兒臣拿主意。” 殷陶覺得,這事康熙答應了最好,若是康熙不答應,那他就回去對安安說是皇瑪法不許她去,不是阿瑪不許她亂跑。如此一來,安安就算心里有氣也不能對著自己,也算是禍水東引了。 康熙這么精明的人,自然也猜透了殷陶的小心思,自然也不想替他背了這個黑鍋。 康熙覺得孩子的想法沒有任何不當之處,愿意伴駕皇瑪法左右出行,是為孝順;向往去塞外騎馬看草原,是為不失滿人之風;一心想著jiejie,要親眼看著jiejie出嫁才能放心,是為重情重義。 這么好的孩子,難得提出來這么一個要求,做長輩的怎么就能拒絕呢? 康熙對殷陶好脾氣道:“既如此,這次便帶孩子們出門去看看罷?!?/br> 殷陶歡喜地應了一聲,康熙想了想,又道:“你再替朕去你幾個哥哥家跑一趟,去告訴他們,家里有女孩兒愿意跟著出行的,也一并帶去塞上便是?!?/br> 給安安做個伴不說,還有最重要的一點,就是可以提前熟知塞外的環(huán)境,若是日后真的要撫蒙,也能夠心中有底,不那么手忙腳亂。 從前公主撫蒙之前都是要跟著提前去塞外看看的,如今公主已經都嫁得差不多了,需得靠著皇子們膝下的格格們扶蒙了。 若是殷陶不提起這一茬兒他反倒忘了,就算為著是疼兒子們,對孫女兒們也是要跟公主們一視同仁的。 弘晏年紀還小,尚未種痘。從前殷陶跟著康熙出巡時候,都是舒怡陪著殷陶出門,安安和弘晏在家作伴,再由舅舅托合齊、岳父馬齊和幾個兄弟代為看顧。 這次安安要跟著殷陶北上,夫妻兩個便商議了一下,由舒怡留下來和弘晏作伴,殷陶帶著安安出門。 本來說好弘晏可以交給托合齊負責,兩口子帶安安出門去的。 但是殷陶和舒怡都擔心弘晏沾染托合齊的脾氣,也不是說托合齊不好,但弘晏這般小小年紀,殷陶兩個都覺得最好不要學成托合齊那樣。 于是舒怡便留了下來。 這次伴駕出巡,八爺依然帶著八福晉一起。 從前出門時候,出門帶福晉的皇子有兩個,一個是八爺,一個是十二。 而八福晉在康熙四十七年就跟舒怡結下了梁子,妯娌兩個又是福晉當中最得寵的兩個,兩人一同跟著爺們兒出行,在八福晉看來,頗有幾分打擂臺的意思在里面。 但八爺和十二是不同的。 八爺雖然專情但不會明確拒絕其他女人,十二則不會。 說是潔身自好也好,說是柳下惠也罷,這么多年來,十二的確出了福晉之外沒有碰過別的女人。 對上旁的福晉,八福晉也許會有優(yōu)越感,但對上十二福晉,八福晉心里就多少都覺得有點“輸了”的感覺在里面。 但看著三爺?shù)热松磉叾紟Я烁窀袷替?,八福晉心里也好受了一些。 這次十二倒是沒帶十二福晉來,而是帶了膝下的大格格過來。 八福晉不由自主地松了一口氣。 這口氣似乎松得早了一些,但很快她就笑不出來了。 無他,因為康熙給十二家這個小格格太多的關切了。 那么討人喜歡的小姑娘,日日跟在定嬪身旁,叫人想忽視都難。 不光幾個跟著康熙出來的幾個高位嬪妃喜歡她,跟著一并出來的幾個成年皇子家的格格喜歡她,就連那幾個尚未出宮建府的小皇子也喜歡她。 康熙看著安安受歡迎的樣子萬分感慨。 安安招人喜歡的勁兒像極了老十二,而老十二之所以招人喜歡,還是因為隨了他。 但從根源上說,安安這孩子還是隨了他這個皇瑪法。 因為帶入了這么一種觀點,康熙看安安時候便覺得越看越是喜歡。 而喜歡過后就是惆悵。 安安是女孩子,日后終歸還是要嫁人的,生下來的孩子也要上旁人家的族譜,姓旁人家的姓。 這孩子是對自己和老十二的傳承,就算是日后子孫后代也該落在他們愛新覺羅家才是,上了旁人家族譜可不是委屈了? 康熙記得,漢人當中有一種“招婿”的風俗,可以讓男方入贅女方家里,上女方的族譜,姓女方的姓氏,為女方家里人。 康熙覺得,他畢竟是一個講道理的皇帝,也是一個開明的瑪法,不是什么嚴苛的性格,也不會像古代那等昏君以權勢壓人,逼著安安的夫婿入贅。 能夠找到心甘情愿入贅的夫婿再好不過,即便找不到也沒關系。 等到安安日后成婚,誕下的孩子可以兩家平均分配一下,挑選其中最像他們自家人的孩子姓愛新覺羅,上皇家族譜,日后許以王位。 有爵位作餌,相信即便是孫女婿家中,也會同意如此行事的。 如此這般,也能把自己的良好品質一代代傳下去了。 作者有話要說:康熙:安安傳承著我的美好品質,她的孩子自然也要是我家的人。 四爺:只要安安喜歡的都給安排上,有幾個算幾個,多幾個郡馬那都不是事兒! 殷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