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頁
書迷正在閱讀:傾城帝姬、豪門帝寵:吻你上癮、重生之趙武天下、逆天武醫(yī)、你壓著我隱形的葉子了、重生后奇遇、農(nóng)女也搞基建、混也是一種生活、某靈能的衛(wèi)宮士郎、錯把男反派當(dāng)女主/穿書系統(tǒng)誤我
這個少年剛開始時還沒辦法很好地掌握平衡,整個人走得東倒西歪。伊南和她身邊的村民們一起提心吊膽地看著,看著這個少年人推車前進(jìn),不曉得他會不會鬧出個“翻車”的笑話來。 誰知推行了一段之后,小哈姆提就掌握了掌握平衡的技巧。他將車推得越快,平衡就越容易維持。 這個胖胖的少年索性推著車,沿著道路飛奔,一邊跑一邊大笑:“阿爸,快看我!” “你看我運了這么多的行李!” “一點兒也不累,一點兒也不累!”小胖子跑得一張臉紅撲撲的,頭上興奮得直冒汗。 伊南“吁”地松了一口氣。接下來就看村民們能不能悟出獨輪車的用途了。 “有了這個東西……車子,咱們還練啥負(fù)重?”少年們反應(yīng)迅速,一下子猜到了其中的關(guān)竅。 待到哈姆提家的小子飛跑回來,少年們一擁而上,紛紛把自己背來的行李也裝在獨輪車上,然后再嘗試推動。隨著車上貨物重量一點點地增加,推動這駕獨輪車需要越來越大的力氣保持平衡。 但總體來說,這車上能載的,至少是一個人能背負(fù)重量的三四倍。 畢竟車輪的發(fā)明,意義就在于能讓人們快速搬動大大超過自身能力的物品。 這時一大群村民們都擁了過來,圍住了這只天底下獨一無二的“獨輪手推車”,有些人蹲下,伸手去摸那陶輪“改裝”成的輪子。 “這真是陶輪嗎?” “那不然呢?就是我家那個!” “可是把陶輪立起來,不就沒法兒制陶了?”被自家小子卸了陶輪的家長們此刻紛紛質(zhì)疑。 哈姆提和他的寶貝兒子簡單交談了幾句之后,當(dāng)場仰天大笑:“這東西可以用來運麥子,運多多的麥子!咱們把吃不完的麥子運出去,到別的村子交換他們做的陶罐,那咱們村還費那事兒制陶干嘛?” “有道理!” 一時間,村民們一擁而上,爭先恐后地想要嘗試一把那獨輪車。 伊南索性退在一旁,安靜觀察。 從車輪,到由單人使用的獨輪手推車只是第一步,往后還有更加穩(wěn)定、容易保持平衡的兩輪車,使用役畜的牛車、驢車、馬車…… 她改變了村民們一個根深蒂固的觀念——陶輪不只能水平使用制陶,也能直立起來,組裝成車輛。 但是她不急于一股腦兒地把輪子所有的應(yīng)用都告訴這些村民。她很想看看,這兩個村子里,會不會有能人在這基礎(chǔ)上把兩輪車、牛車驢車之類的都想到。 ——如果想不到,他們又需要什么樣的契機,才能突破? 從這一天起,提比拉和巴德兩個村子的村民,就成天跟這“車輪”卯上了。 他們果真把村子里所有的陶輪都拆了下來,像伊南那樣一一嘗試了一遍。 很快他們就發(fā)現(xiàn),只有光滑平整,四周各處到軸心的距離相等的陶輪最適合做車輪——這樣手推車跑起來穩(wěn)定,不會把車上裝的貨物全顛出去。 緊接著村民們又犯了難,畢竟這些陶輪都是大樹的橫切面做成的,而美索不達(dá)米亞的下游平原偏偏特別缺這種高大粗壯的硬木。 但立即有人想出個主意:把長長的硬木條,套在陶輪外面拗成一個圓形,然后接頭處削成榫頭連接,不就成了一個空心的陶輪? 村民們果斷試了一下,發(fā)現(xiàn)不行——空心的陶輪就沒有地方放車軸了。 大伙兒又犯了愁,甚至有一群人提出要想辦法沿幼發(fā)拉底河而上,到中上游去找那些生活在森林附近的村落,換一些原木到下游來。 伊南忍住了,沒直接告訴他們關(guān)于車輪輻條的事。她只管讓那群少年和他們的家長一起搗鼓車輪,自己則和村里的那群莊稼把式一道,把農(nóng)田的灌溉和排水的具體方法都敲定了。 他們一起商量出灌溉渠和排水渠的設(shè)計之后,還由村里手最巧的村民用陶泥捏了一個泥質(zhì)的模型,燒成陶之后,灌注了河水試驗了一回。 這時等到伊南再有工夫回過頭來看車輪的進(jìn)度,她驚訝地發(fā)現(xiàn),村民們竟然已經(jīng)做出了帶輻條的輪子——若干枚長度相等的硬木條既連接了車軸與外圈,也能將外圍硬度不算高的木條牢牢地支撐住。 這個成果出現(xiàn)的速度之快,讓伊南吃驚不小。 看來只要打破了“陶輪只能平著用”這個窠臼,一系列難題就迎刃而解,幼發(fā)拉底河畔,第一次出現(xiàn)了實用又容易制作的車輪。 接下來的幾天里,終于有人搗鼓出了兩輪車。 兩輪車推起來又快又穩(wěn)——哈姆提家的大小子練了很久的保持平衡,這會兒竟然沒用了。這個年輕人嘟著嘴,對此非常不滿意。 但這對其他不像小哈姆提那樣強壯的年輕人來說,兩輪車的出現(xiàn)是個天大的好消息。 一時提比拉和巴德兩個村子里,都在加工車輪和兩輪車,準(zhǔn)備送伊南和年輕人們出發(fā)前往烏魯克。 大家的全部心思都在如何改善獨輪車與兩輪車上,畢竟這兩種工具都能極大地解放他們的肩膀。村民們再也用不著身背肩扛,冒著磨出老繭和腰肩勞損的風(fēng)險,自己親身去背那些重物了。 但就是沒人發(fā)明牛車……至于驢和馬,伊南在這兩個村子也都沒見著,有可能這兩種動物還沒有被人類馴化。 伊南瞅瞅兩個村子的進(jìn)度,覺得關(guān)于“車輪”的這一項發(fā)明浪潮,可能到了這里也許就暫時停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