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印象土耳其
書迷正在閱讀:如歌似夢、御前男朋友、[綜韓劇]夢醒時見你、年下小狼狗、膽小鬼、犬狼、以地為床、反派今天乖了嗎(快穿)、異位面見聞、仙界供應(yīng)商
◎溫泉之鄉(xiāng)與絲綢之城 除了歷史古跡,布爾薩的溫泉也非常有名。溫泉大多集中在城西的切基爾蓋地區(qū),泉水由山巖中噴涌而出,水溫在50c~70c之間,水質(zhì)中富含多種對人體有益的微量元素,對治療風濕病、皮膚病等具有良好的療效,當?shù)厝硕枷矚g去泡個溫泉澡。布爾薩有兩處著名的溫泉,其中一處名叫“老溫泉”,它在原來羅馬人和拜占庭人的浴池舊址上改建而成;另一處名叫“新溫泉”,它由奧斯曼重臣呂許圖帕夏于1552年下令修建。豐富的溫泉令布爾薩建起了許多公共浴池,很多旅館也建有私有浴池。如果不論大小,布爾薩城內(nèi)至少有3000座溫泉浴池。 布爾薩還是土耳其的絲織業(yè)中心,所產(chǎn)絲綢織品在國內(nèi)首屈一指。絲綢是中國的特產(chǎn),怎么會傳到土耳其?原來在6世紀時,拜占庭帝國的查士丁尼一世把這項任務(wù)交給了兩個波斯僧侶。他們把蠶寶寶放入竹筒里,從中國帶到了君士坦丁堡(即后來的伊斯坦布爾)。由于布爾薩的氣候條件非常適宜,此地便逐漸發(fā)展成了絲綢生產(chǎn)中心。那時候,不管是王公貴族們的絲綢衣服,還是普通百姓編織的絲質(zhì)地毯,都離不開布爾薩的蠶絲業(yè)。 ◎綠色森林與白色雪景 在歷史上,這座城市曾有另一個別稱“綠色布爾薩”,該名稱源于人們對城市周邊的茂密綠林、宜人溫泉、清新空氣和美麗風光的贊譽。可惜的是,由于最近幾十年來工業(yè)化的快速發(fā)展,高樓大廈相繼崛起,這一帶的綠色森林漸被蠶食,取而代之的是日益擴大的混凝土建筑,“綠色布爾薩”已經(jīng)顯得有些牽強。 不過,盡管綠林漸隱,布爾薩的白色雪景卻越來越引人入勝。布爾薩南部的烏魯山上擁有大片森林與廣袤坡地,每年12月至次年3月,這里一片白雪皚皚,形成了天然滑雪場,大批滑雪愛好者競相前來一展身手?,F(xiàn)在烏魯山已被辟為土耳其最大的冬季運動中心,每年有長達半年的時間可以在此滑雪,而作為國家公園,人們又可以在一年里任何時間觀賞它那由林海、湖泊與鮮花交織的美麗景色。如果哪位游客特別鐘情于雪山風光與田園美景,可能只需一分鐘便會愛上烏魯山,愛上布爾薩。 位于布爾薩南部的烏魯山,一到冬天就變成土耳其最大的運動勝地。 安塔利亞 夢中的天堂 地中海猶如一位色彩大師,將深深淺淺nongnong淡淡的藍恣意涂抹在沿岸一帶。土耳其的安塔利亞有幸得到它的眷顧,在陽光與海水的糾纏中變成美麗的人間天堂。很多熱戀中的人兒都抵擋不住那片藍色誘惑,毫不遲疑地把安塔利亞作為愛情的紀念地。 ◎老城區(qū)遺風猶存 1207年,凱霍斯魯一世從外族手里奪回安塔利亞。后世人為紀念他,在廣場上為他豎立了雕像。 與土耳其其他一些古老的城市相比,安塔利亞的建城史并不算長。公元前159年,貝爾加瑪國王安塔洛斯二世在此城的東面攻打另一座更古老的城市西代,誰知久攻不克,遂在附近建起了一座衛(wèi)城,并以自己的名字為其命名。20多年后,它落入羅馬人手中,取代了西代成為一處小有名氣的海港城市。幾百年過去,安塔利亞被納入拜占庭帝國的版圖,屢次遭到阿拉伯人的進攻,該城當時雖然滿目瘡痍,但仍然屬于拜占庭。1206年,塞爾柱人到達這里。14世紀90年代,它被奧斯曼帝國統(tǒng)轄,到了“一戰(zhàn)”結(jié)束后的1919年又被意大利人占領(lǐng)。1923年,安塔利亞終于回到了土耳其的懷抱。 同為海上交通樞紐城市,安塔利亞并不像伊斯坦布爾那樣樓宇林立飛橋橫渡,充滿了現(xiàn)代時尚感,它總是處于悠閑和浪漫的氛圍中,常常讓人走著走著就忘了原定要去哪里。顯然,有時間卻沒有目的的游客更適合這座城市,那就索性隨便走走到處看看。 安塔利亞的老城區(qū)是必游之處,老城區(qū)有一個古歷史街區(qū)叫卡萊齊,過去曾是卡萊齊城堡所在地,也是安塔利亞文明和歷史的發(fā)祥地。這里的歷史街區(qū)沒有被現(xiàn)代化環(huán)境破壞,幾乎保留著原有的樣貌。許多奧斯曼建筑經(jīng)過重修,現(xiàn)已改建成旅館、酒店與紀念品商店等。 老城區(qū)有三大地標性建筑,其中一個是哈德良之門。哈德良之門是老城區(qū)一處羅馬時期的典型建筑。哈德良是羅馬帝國一位賢明的皇帝,他曾于130年造訪此地,留下了這道由白色大理石建造的三重拱門。城門造型與羅馬凱旋門比較相似,前方立有4根精美的科林斯式石柱,以前城門上立有一尊哈德良雕像,現(xiàn)在早已消失不見。城門兩邊各有一座高塔,分別屬于羅馬及塞爾柱時期的建筑。 另外兩個是鐘塔和以芙利尖塔。鐘塔的塔身呈五角形,能看出本來是古城墻的一部分。從羅馬時期、塞爾柱時期到奧斯曼時期,它在不同時代有著不同的用途。19世紀以后,方才成為一座名副其實的鐘塔。鐘塔的旁邊即是以芙利尖塔,它由塞爾柱時期的凱庫巴德一世下令修建,高約45米,在一片老式房屋中顯得特別突出。 哈德良之門 老城區(qū)邊緣建有一座共和廣場,廣場上豎立著一尊凱末爾騎馬雕像。由于廣場地勢較高,很多游客都喜歡站在這里觀覽近處的紅瓦綠樹及遠方的安塔利亞灣。共和廣場的附近即是安塔利亞考古博物館,該館共有13個展廳,包括自然歷史與史前文物展廳、小型文物展廳、墓葬文物展廳、兒童展廳等。展廳里的所有展品都是在安塔利亞地區(qū)發(fā)現(xiàn)的文物,如雕像、石棺、陶器、圣畫像等。整座博物館的精華之處集中在那些羅馬時期的大理石雕像,它們大多出土于附近的佩爾格,比較有名的作品如《赫爾墨斯》《舞者》等。由于展品眾多、質(zhì)量上乘,安塔利亞博物館是土耳其國內(nèi)僅次于伊斯坦布爾考古博物館、安卡拉的安納托利亞文明博物館之后的又一大博物館。 位于老城區(qū)西邊的羅馬港灣,從公元前2世紀就一直是安塔利亞最重要的海上港口。20世紀90年代。安塔利亞建造了新港口,這處舊港口才轉(zhuǎn)為游艇碼頭。港灣邊的舊城墻保護完好,周圍建起許多餐館和露天咖啡館,游客們可以在此一邊用餐一邊欣賞海天一色的壯麗美景。 ◎城市邊緣的經(jīng)典景觀 在安塔利亞,擁有歷史古建與壯麗水景并不是老城區(qū)的獨享專利,城市周邊也可以尋找到很多經(jīng)典景觀,比如佩爾格、阿斯潘多斯、席德與杜頓瀑布。 佩爾格距離安塔利亞僅有十幾千米,在遙遠的年代它曾是赫梯人的一處聚居地,后來又有希臘人、羅馬人停駐在此,留下了一片斑駁遺跡。遺址中最醒目的是那座殘缺的羅馬城門,進入羅馬城門是兩座局部坍塌的希臘圓塔式城門。塔門的后面是一座橢圓形庭院,庭院兩側(cè)各擺有6座神龕,后面建有一座三道拱門式的高樓建筑。據(jù)說,這一組建筑由2世紀初期的藝術(shù)家普蘭奇·亞瑪娜設(shè)計,她是當時比提尼亞總督的女兒。佩爾格其他遺跡還包括一條柱廊馬路、一個公共浴場和一座體育館。 赫德立克塔樓和羅馬港灣 和佩爾格遺址相比,更多的游客會喜歡阿斯潘多斯,因為這里擁有世界上保存較完整的古羅馬劇場,甚至可以號稱是全小亞細亞地區(qū)保存最完整的古代劇場。該劇場建于2世紀下半葉,是一座龐大的下沉式半圓形劇場。觀眾看臺呈扇葉形,一條中央走道從中為界,分為上下兩區(qū)。上區(qū)有21排座位,下區(qū)有20排座位,看臺最上方有59個拱形門。按照慣例,觀席上的少部分座位刻有名字,那是當時的貴賓席。兩側(cè)包廂留給了皇室家族、牧師、市府官員等。第一排座位專屬于議員、法官、大使,第二排座位留給軍隊高級長官,其余座位開放給一般市民。如果女人要看表演,只能坐在上方靠近拱形門的地方。據(jù)大致估算,這座古代劇場大概能同時容納1.5萬~2萬名觀眾。 阿斯潘多斯劇場 阿斯潘多斯的半圓形劇場建成以后,經(jīng)常上演的節(jié)目包括希臘和羅馬的悲劇、喜劇、鬧劇、音樂會等,有時也會有殘酷的斗獸表演。如果平民百姓在這里演出,不需要交納場地費,但需要支付一筆市政公益基金。猜猜當時用的戲票是什么?不是紙張,而是用金屬、象牙或獸骨制成的一種“特殊戲票”。人們在上面雕刻著花、鳥、蟲、魚等不同圖案,用以區(qū)別不同的座位排號。 保存完好的阿斯潘多斯古劇場 下沉式的設(shè)計氣勢恢宏,直到現(xiàn)在還可以使用,在不使用任何設(shè)備的情況下,舞臺中央的聲音能夠清晰地傳到觀眾席上的每個座位。 游過了滄桑古建,人們自然會覺得溫柔水景更有情趣,而緊依地中海的安塔利亞向來不缺少此類美景,一個席德就可以激起眾多游客的滿懷憧憬。 席德集合了多重美景,是一個兼有美麗海灘、羅馬古跡、度假勝地、購物中心的地方。站在這里遙望闊大海面,會看到海水藍得嫵媚,藍得濃烈,藍得激動人心,似乎在暗示人們與它親近。那熱烈的陽光與蔚藍的海水溫柔糾纏,為席德的斑駁劇場增添了不少鮮活與靈動。再看附近阿波羅與雅典娜神殿遺址上端立的5根石柱,以及門楣上美杜莎的頭像,似乎也因此而變得明媚了許多。 當?shù)刂泻5臒o邊水色在席德繼續(xù)泛動著誘人的光澤,安塔利亞郊區(qū)的嶙峋山巖中也奔涌著數(shù)條壯麗的瀑布,最有名的當屬杜頓瀑布。杜頓瀑布分為上下兩區(qū),在上區(qū)一帶,上瀑布切出了一條14千米長的美麗峽谷,并自然串聯(lián)起多條山間小道。游客們從不同的小道走近,都能領(lǐng)略那萬馬奔騰的恢宏氣勢。在下區(qū)一帶,瀑布匯流成水勢湍急的河流,河邊建有若干餐廳,餐廳外擺設(shè)著懸于河面的露天座椅,食客們完全可以在觀賞水景的同時再享受一頓美餐。而奔騰的河水繼續(xù)下流,形成了下瀑布,最后注入安塔利亞灣。 上天賜予的壯麗美景自然不可錯過,安塔利亞恨不得全部包攬入懷,但是一個小小的它又怎么可能得償所愿?于是,這個城市選取最精華的一段海域、一片土地,在地中海沿岸城市大放異彩,引得無數(shù)游客紛至沓來。在游客們的心中,也許總有那么一瞬間會忘記伊斯坦布爾,因為安塔利亞此時已成為他們心中最美的天堂。 伊茲密爾 愛琴海的低喃 在土耳其,能和安塔利亞競爭濱海之美的城市,唯有伊茲密爾。伊茲密爾雖然不像前者那般光芒萬丈,卻更具恬淡嫻靜之美。它似有一種溫柔魔力,將輕拂的海風、潔凈的沙灘、牧歌式的漁村、紅綠相間的果園與珍貴的古文明遺跡化為愛琴海畔的低喃細語,向人們輕聲訴說著這座古城的前塵往事。 ◎在戰(zhàn)火中成長 伊茲密爾位于安納托利亞高原西端的愛琴海邊,擁有優(yōu)越的地理位置與溫和宜人的氣候。在歷史上,像這樣的地方總是容易招致戰(zhàn)爭,伊茲密爾更不例外,在漫長的進程中經(jīng)歷過幾個世紀的戰(zhàn)火蹂躪。 伊茲密爾的歷史可以追溯至公元前3000年,公元前10世紀前后,愛奧尼亞人在這里建起了城市,并將附近12座城市組成愛奧尼亞同盟。該地區(qū)逐漸繁榮壯大起來,據(jù)說古希臘詩人荷馬還曾在此生活了一段時期。公元前600年,呂底亞人征服了伊茲密爾,國王阿里亞特下令消滅眾多文明痕跡,致使伊茲密爾進入長達300多年的衰歇期。 卡迪菲卡萊城堡遺址 薩迪斯古城遺址 從波斯大帝居魯士消滅呂底亞,再到亞歷山大大帝攻滅波斯,伊茲密爾方才進入復(fù)蘇期。當時,該城以財富、美景、圖書館、商貿(mào)市場和醫(yī)學研究等著稱,引得亞歷山大大帝數(shù)次前來巡視,并將其命名為“士麥那”。 后來,從羅馬帝國崛起之時一直到拜占庭帝國的統(tǒng)轄之下,伊茲密爾又迎來一段繁榮期,城區(qū)規(guī)模在持續(xù)擴大,城市建筑也相繼興起。然而,在塞爾柱人的強大攻勢下,這座城市不得不脫離拜占庭,并經(jīng)歷了幾百年的戰(zhàn)爭蹂躪,包括拜占庭帝國的反撲、十字軍的劫掠、威尼斯軍隊入侵、帖木兒蒙古騎兵的進攻等。1415年,奧斯曼帝國蘇丹穆罕默德·切萊比率軍攻下伊茲密爾,將其納入帝國版圖,它才算進入一段較長時間的和平統(tǒng)治。 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以后,奧斯曼帝國覆滅,希臘軍隊占領(lǐng)了伊茲密爾。1919年,愛國青年記者哈?!に招料蛳ED軍隊勇敢地打響了第一槍,他的雕像至今還立于城市廣場上。1922年,凱末爾指揮軍隊解放了這座城市,伊茲密爾終于又重新納入土耳其的版圖。 ◎著名古建與遺址 經(jīng)過幾十年的發(fā)展,伊茲密爾目前是土耳其的第二大港口城市,成為土耳其重要的工業(yè)、商業(yè)、外貿(mào)、海運中心之一。該城的工業(yè)門類及規(guī)模僅次于伊斯坦布爾,主要產(chǎn)業(yè)有紡織、食品、建材、造船、造紙、電子、冶金、石油化工等。農(nóng)業(yè)耕地面積占40%,土質(zhì)優(yōu)良土地肥沃,棉花、煙草、葡萄、無花果和橘子等經(jīng)濟作物的產(chǎn)量較高。此外,伊茲密爾還是土耳其主要的產(chǎn)鹽中心。 港口城市注定會成為歷代帝王爭奪的焦點,頻繁的戰(zhàn)爭與顯赫的王權(quán)雖然有著種種黑暗的過往,但也為伊茲密爾締造了深厚的歷史背景與建筑文明,使其成為今日土耳其的歷史文化名城、旅游勝地和軍事要塞。 科納克廣場是游覽伊茲密爾最理想的起點,來到此地的游客完全可以把它作為中心,向四方景點輻射游覽。廣場上最醒目的是科納克鐘塔,它被視為伊茲密爾的精神象征。鐘樓建于1901年,高25米,造型和裝飾相當精致,屬于奧斯曼晚期建筑。當年,奧斯曼蘇丹為了鼓勵土耳其人學習歐洲人守時的習慣,一共建造了58座鐘塔,科納克鐘塔是其中最好看的一座,塔上的時鐘系德皇威廉二世所贈。此外,廣場上另有一座建于1748年的科納克清真寺,造型簡約、風格古樸,與裝飾繁復(fù)的鐘塔形成了鮮明對比,附近還有1919年向希臘占領(lǐng)軍打出第一槍的愛國記者哈?!に招恋牡裣瘛?萍{克廣場往東則是伊茲密爾最重要的商業(yè)區(qū),這里商店林立游人如織,整日里熱鬧非凡。 從科納克廣場步行向南,用不了幾分鐘便能到達兩座并列的考古博物館和民俗博物館。前者的主要收藏品包括希臘與羅馬時期的雕像、玻璃器皿、金屬制品和黃金珠寶等,其中拜占庭時期的玻璃器皿和珠寶飾品非常值得欣賞。民俗博物館里介紹的均屬于土耳其的民俗和技藝,包括駱駝節(jié)摔跤、土耳其毛毯制作、陶瓷制作、木版印刷、刺繡、藍白色惡魔眼,以及奧斯曼時期的服飾和居家擺設(shè)等。 位于伊茲密爾市中心科納克廣場的鐘樓,是土耳其第三大城市伊茲密爾的標志。 在伊茲密爾市內(nèi)還有一片希臘羅馬時期的遺址,名叫亞哥拉古集市。集市先于亞歷山大大帝在位時下令修建,沒想到毀于178年的一場地震,后來直到羅馬皇帝奧勒留統(tǒng)治時期,方才進行重建,成為當時的城市中央市場。遺址地表現(xiàn)存有成列的科林斯式石柱,地下尚有羅馬人修建的引入與排水設(shè)施。 避邪物惡魔眼 在土耳其很多城市都可以看到一種漂亮“玩意兒”:一塊較大的藍色玻璃里套著一塊較小的白色或淺藍色玻璃,中間還嵌著一個“黑眼球”模樣的小玻璃塊,這就是土耳其傳統(tǒng)的避邪物惡魔眼,又叫邪眼、藍色之眼。人們相信它能抵御邪靈,帶來祥瑞之氣。除了最常見的圓形配飾,惡魔眼還可以鑲在吊飾、風鈴、手鏈和項鏈中,或者做成水滴形、愛心形等。 卡迪菲卡萊城堡是位于伊茲密爾市郊的一片遺址,地處城市東南部帕高斯山的小山頂上,從這里可以俯瞰整個伊茲密爾及港灣一帶。據(jù)說,城堡由亞歷山大大帝手下的將軍利西馬丘斯于公元前4世紀末期始建。在此期間,由于馬其頓大軍的東征,整個愛琴海、地中海東部地區(qū)的社會和文化起了重大變化。為了安全和防御,易守難攻的山丘城漸漸成為該區(qū)的發(fā)展重心。到了羅馬、拜占庭時期及奧斯曼早期,屢經(jīng)擴建的卡迪菲卡萊城堡始終在捍衛(wèi)著伊茲密爾。15世紀,帖木兒大軍將其毀壞,緊接著1668年的大地震更使之幾成廢墟。現(xiàn)在它雖以殘貌示人,卻也更添了一份滄桑,而且由于此地地勢較高,可以鳥瞰城市和港口的景色,故而仍是游客們喜歡造訪的地方。 ◎城外之城薩迪斯 薩迪斯位于伊茲密爾以東70多千米處,其歷史可以追溯到3000多年以前。起初,它只是湖畔邊緣的一個普通民住區(qū),在公元前7世紀左右成為古代呂底亞王國的首都。該處的著名古跡有阿爾忒彌斯神廟和古代體育館遺址,以及城外的千堆冢。 據(jù)說,薩迪斯是世界上最早鑄造和使用金銀幣的地方。公元前7世紀末期與公元前6世紀初期,呂底亞國王阿里提斯鑄造和發(fā)行了世界上最早的金銀幣。這種錢幣是一種金銀合金,表面沒有文字,只有當時薩迪斯人作為忠誠象征的獅子頭像。阿里提斯的兒子庫羅伊索斯極其富有,據(jù)說他一生至少分發(fā)了10噸黃金,后人曾以“富得像庫羅伊索斯”來形容那些喜歡炫耀財富的富豪們。 另一個有趣的故事與彌達斯有關(guān)。大約在2700年以前,古希臘國王彌達斯統(tǒng)治著一個古老的國家佛律癸亞,佛律癸亞的領(lǐng)土相當于土耳其現(xiàn)在的中部地區(qū)。據(jù)說,彌達斯搭救了酒神狄俄尼索斯的導(dǎo)師,并從導(dǎo)師那里學會了一招點石成金術(shù)。此后,彌達斯手指碰到的任何東西都能變成黃金,包括食物和水,某次一不小心竟把心愛的女兒也變成了黃金!這可怎么辦呢?彌達斯后悔莫及,直到最后在狄俄尼索斯的指導(dǎo)下跳進河里沐浴,方才得以解除神術(shù)?;诖艘颍藗兌挤Q他“黃金國王”,而且還相信河沙里富含黃金。古時候,曾有不少人把羊皮放在溪流的淺處,以攔住泥沙里的金礦顆粒。那條河就是流經(jīng)薩迪斯古城附近的帕克托羅斯河,現(xiàn)在名叫蓋迪茲河。 幾千年過去了,仰仗著愛琴海的厚愛,伊茲密爾已發(fā)展成為一座新舊融合的美麗城市。對某些旅行者來說,該城很容易被選為一處遠足的基地,因為從這里不管是向南(埃菲斯)還是向北(貝爾加瑪),都可以游覽到更迷人、更有趣的景點和遺跡。 伊茲密爾人現(xiàn)代化的生活節(jié)奏 埃菲斯 凝固時光之城 在愛琴海的沿海,土耳其擁有兩座著名古城,一個是伊茲密爾,另一個就是埃菲斯。埃菲斯原本是瀕臨海邊的繁華港口,可是后來由于此處海水消退,致使它漸漸遠離海岸,于蒼涼的陸地上經(jīng)受歲月的磨礪。如果有誰想探看它舊時容貌,不妨前往那一片闊大的遺址,也許能從中尋見一絲留駐的時光。 ◎曾是亞洲第一大都市 埃菲斯又譯以弗所,位于伊茲密爾西南大約50千米的地方。沒有人知道是誰建立了這座古城,很多民族都爭著說自己的先輩才是此地的第一批居民?,F(xiàn)在人們僅能從史料中推斷,在公元前6世紀以前,埃菲斯比較繁華。公元前560年,呂底亞王國的末代君王庫羅伊索斯將其列為第一個想占領(lǐng)的城市。當?shù)厝硕枷嘈虐栠瘡浰古駮Wo自己,便從阿爾忒彌斯神廟上方系下一根根繩子悄悄撤離,呂底亞人沒有動用一兵一卒就順利占領(lǐng)了全城。攻城者覺得不可思議,逃城者更覺得出乎意料,因為他們被呂底亞人抓獲時,庫羅伊索斯對待這些俘虜就像朋友一樣,毫無懲罰和虐待之意。 勝利女神浮雕 據(jù)說阿爾忒彌斯神廟當時仍在建設(shè)中,為了向?qū)Ψ绞竞?,庫羅伊索斯特地向神廟贈送了一組浮雕石柱,上面刻有他的名字——這件文物現(xiàn)在就收藏于倫敦的大英博物館里。 公元前4世紀,亞歷山大大帝征服安納托利亞。他的部將利西馬丘斯駐守該城,沿城建起一批防御工事,并建起了劇場、跑馬場和競技場等。公元17年,埃菲斯毀于一場地震,羅馬帝國第二任皇帝提比留斯下令重建,到了哈德良皇帝時期,該城的建筑風格已由希臘特色轉(zhuǎn)變?yōu)榱_馬特色。 音樂廳遺址 羅馬皇帝奧古斯都執(zhí)政時期,埃菲斯一度取代貝爾加瑪作為小亞細亞行省的首府。此時,這座城市進入鼎盛之時,人口達到25萬,成為亞洲的貿(mào)易中心和銀行中心,當?shù)厝俗苑Q埃菲斯是“亞洲第一個最大的大都市”。 6世紀,埃菲斯通往愛琴海的河道發(fā)生嚴重淤塞,最后竟然導(dǎo)致貿(mào)易中斷,大批居民被迫遷出。城市轉(zhuǎn)而變成一處宗教活動場所,建起了圣約翰教堂,拜占庭皇帝查士丁尼一世還曾專程前往視察。 1090年,塞爾柱突厥人來襲,埃菲斯被輕松攻占,希臘和羅馬時期的文化遺跡沒有遭受多大破壞。進入奧斯曼帝國時期,人們開始對這處遺跡進行研究。土耳其共和國成立以后,埃菲斯被列為著名的旅游景點。 ◎最大最完整的古羅馬遺址 時光流轉(zhuǎn),榮耀已經(jīng)遠離,古城已成廢墟,但埃菲斯遺址仍有值得夸贊之處,因為它是目前全世界保存面積最大、最完整的古羅馬遺址。 衛(wèi)城 據(jù)說公元前11世紀,雅典國王安德魯斯在出征安納托利亞之前,照例到神殿里去祈求神諭。他問:“神啊,請告訴我,我應(yīng)該在什么地方建立衛(wèi)城?”神諭顯示要在魚和豬同時出現(xiàn)的地方。安德魯斯率領(lǐng)大軍渡過愛琴海,靠岸后在海邊烤魚,忽見一條魚從煎鍋里蹦出來,攪動一地炭火點燃了旁邊的草叢,此時恰好有一只受驚的野豬從草叢里驚惶逃出。安德魯斯想起神諭,遂命人在此建起了一座衛(wèi)城,它就是埃菲斯最早的雛形。 這處遺址中有兩條大街,一條是庫雷特勒爾大街,另一條是由大理石鋪砌而成長達400米的大理石街。遺址中最醒目的建筑當屬一座呈半圓扇形展開的音樂廳。音樂廳建于2世紀前后,是羅馬官員們開會的地方,有時也兼作音樂廳。它的看臺后方有高墻,兩側(cè)有入口處,看臺與舞臺之間形成了供樂團演奏的半圓形空間。 緊挨著音樂廳的是市政廳,市政廳始建于公元前3世紀,后于4世紀末期不幸被毀。廳里安放著幾座神像,當中放置著一座燃燒的火炬,用以象征該城的精神永遠存續(xù)。后人們從市政廳的廢墟中挖掘出兩尊阿爾忒彌斯女神像,它們現(xiàn)在是埃菲斯博物館的鎮(zhèn)館之寶。 庫雷特勒爾大街遺址 阿爾忒彌斯神殿遺址 附近的曼米努斯紀念石碑深藏著一段血腥的歷史:埃菲斯人曾協(xié)助鄰近的蓬蒂斯王國抵抗羅馬人的入侵,蓬蒂斯戰(zhàn)勝羅馬后,卻下令屠殺了城內(nèi)將近8萬名羅馬人。為了紀念這一悲慘事件,后來的羅馬貴族曼米努斯建起了這座紀念碑。 塞爾瑟斯圖書館是一座兩層樓高的大理石建筑,它由埃菲斯的一位總督在父親的墓地上建起,當時號稱小亞細亞第二大圖書館。圖書館門前共有16根粗大石柱,一層正面擺有4尊女像,二層正面的4尊雕像卻不翼而飛。 除了以上提及的幾大著名景點,埃菲斯遺址中還有赫拉克勒斯之門、大劇院、哈德良神殿、圖拉真噴泉池等。遺址附近的著名景點有阿爾忒彌斯神殿遺址、圣約翰教堂及圣母瑪利亞之屋等。 當然,如果想全面了解埃菲斯的歷史,最不可錯過的仍然是附近的埃菲斯博物館。它將幾千年前的那段歷史寄存在零星文物上,為游客們呈現(xiàn)出這座古城曾經(jīng)的輝煌。也許只有站在琳瑯滿目的古物之前,人們才能體會到此處曾有時光留駐。 卡帕多西亞 天開之美與人造之功 盡管沒有蔚藍海岸,卡帕多西亞仍然是土耳其境內(nèi)首屈一指的自然景觀地。上帝像是對這片土地情有獨鐘,施展歲月之手盡情雕刻,人類也把它視為一處避難所,在嶙峋山巖間開鑿出怪異洞xue——卡帕多西亞可謂是集合了天開之美又擁有人造之功。 ◎奇特地貌與宗教背景 卡帕多西亞位于土耳其首都安卡拉東南面約300千米處,東到開塞利,西到阿克薩賴,南到尼代,北至哈吉貝克塔什,面積總計2萬平方千米。它原先的模樣并非與現(xiàn)今一致,一場突如其來的火山運動令這片土地有了脫胎換骨的變化。 壯觀的巖石屋 幾百萬年以前,埃爾吉耶斯火山、哈桑火山和梅倫地茲火山驟然噴發(fā),遮天蔽日的火山灰燼飄散到卡帕多西亞一帶,漸漸轉(zhuǎn)變成高原凝灰?guī)r層。而后此地又歷經(jīng)數(shù)千年的風化和雨水的沖刷,終于在地表立起大片堅硬突兀的玄武巖和石灰?guī)r,造就了世界上獨一無二的旅游奇觀。 精靈煙囪實際上是一些巨型的圓錐形巖層被慢慢風化的產(chǎn)物。 復(fù)雜的地質(zhì)運動為這片土地賦予了奇特的容貌,漫長的歷史又為它增添了厚重的背景。早在公元前20世紀前后,赫梯人就在此地建起了強大王國,后來亞述人跟著建起貿(mào)易據(jù)點。從公元前6世紀初一直到公元前2世紀,波斯人、希臘人、羅馬人又相繼踏過。 羅馬人殘酷鎮(zhèn)壓基督教時,基督教徒們逃亡至此修建教堂,在卡帕多西亞建起了小亞細亞的第一個基督教區(qū)。進入4世紀初,拜占庭帝國將基督教定為國教,卡帕多西亞成為傳播與研究基督教教義的中心,教徒們在山巖洞xue中建起了大批教堂、修道院和其他宗教設(shè)施。8世紀初,基督教內(nèi)部產(chǎn)生巨大分歧,許多教徒被迫害致死,另一些教徒們流亡到了偏遠的卡帕多西亞,把這里當成避難所。9世紀,當阿拉伯人大舉入侵,此地再次庇護了少數(shù)教徒。11世紀,突厥人占領(lǐng)了安納托利亞高原,建立奧斯曼帝國,當?shù)鼐用窦娂姼男乓了固m教,堅持信奉基督教的教徒們幾乎全部撤離,基督教在該地區(qū)的影響遂日漸消弭。 兩大宗教碰撞交匯,為卡帕多西亞帶來了截然不同的文化和文明,最具代表性的即是教徒們建于地下和山巖間的150多座教堂、修道院,以及大量的宗教壁畫。幾百年過去,風雨的剝蝕令許多教堂和修道院損毀嚴重,不少壁畫也遭到了人為的破壞,但這些并沒有阻止法國神父紀堯姆·德熱法尼翁的熱情。1907年,當紀堯姆初次來到此地,深為眼前的龐大遺跡所震撼,后來他出版了《拜占庭藝術(shù)的一個新省份:卡帕多西亞的巖石教堂》,將這番奇異景象介紹給了西方世界。 ◎洞xue里的教堂、旅館與餐廳 與大多數(shù)旅游勝地截然不同的是,卡帕多西亞一帶的景觀不光遍布于地面,甚至延伸至地下幾十米。地面景觀分為兩大類,一類是嶙峋怪巖,一類是怪巖中的洞xue。 濟爾維戶外博物館的精靈煙囪舉世無雙,那些奇峰怪巖呈錐形拔地而起,表面一層薄而堅硬的玄武巖,保護著下面白色松軟的凝灰?guī)r,天長日久終成今日姿態(tài),當?shù)厝私o它起了個美麗的名字“仙女玉腿峰”。另有幾百座石錐緊密排列簇擁成堆,高度從幾十米到100多米不等,最有名氣的是一排駱駝狀巖石。 格雷梅露天博物館則是一片以洞xue教堂為主的洞xue社區(qū)遺址,具有鮮明的宗教特色。在基督教歷史上,格雷梅的地位很崇高,基督門徒圣保羅認為這里的環(huán)境很適合傳教,于是設(shè)立了神學院,格雷梅遂在4~9世紀成為小亞細亞的信仰中心。 這里擁有30多座洞xue教堂,如黑暗教堂、蘋果教堂、蛇教堂、紐扣教堂等。黑暗教堂是該座博物館里唯一需要另行付費的教堂,它的價值在于墻壁上保留著大量的濕壁畫。什么叫濕壁畫?現(xiàn)在人們使用的繪畫顏料一般由彩色粉和油混合而成,也就是在畫布上常見的油彩。但在當時,畫家們是將彩色粉和水混合在一起,在剛剛刷好的石灰墻上作畫,即為“濕壁畫”,它的優(yōu)點是色彩鮮艷、保存時間較長。黑暗教堂里的濕壁畫內(nèi)容幾乎全是《圣經(jīng)》里一些耳熟能詳?shù)墓适?,比如《耶穌被釘在十字架上》《祈禱圖》《天使報佳音》《最后的晚餐》等。 卡帕多西亞的巖石寺廟 蘋果教堂的得名當然不是來自外形,而是因為教堂里的壁畫色彩大多偏紅色,與蘋果的顏色比較相近。蛇教堂的得名比較有趣,源于《圣喬治屠龍圖》上的那條蛇,畫中的圣喬治和圣狄奧多爾正在攻擊一條半龍半蛇的怪獸。紐扣教堂又稱托卡利教堂,它是該博物館最大的教堂,擁有最傳神的濕壁畫,內(nèi)容大多是描述基督的一生,畫面色彩鮮艷如常,令人嘆為觀止。 洞xue旅館和洞xue餐廳是卡帕多西亞不容錯過的招牌景觀,如果游客沒有住過洞xue旅館,沒有在洞xue餐廳里用過餐,便無法體驗卡帕多西亞的xue居生活。洞xue旅館里常見的有老式土耳其家具、土耳其地毯、古董吊燈、火爐、水煙,有些寬敞的地方還辟有貯藏水果、糧食的倉庫。洞xue餐廳更有味道,餐廳里擺放著石桌石椅,平時提供傳統(tǒng)卡帕多西亞家庭式料理,如麥片湯、麥片飯、咸酸奶、豆子羊rou等,有時還會舉辦小型的東方舞、旋轉(zhuǎn)舞等表演。 ◎迷宮般的地下城 由于漫長的戰(zhàn)爭和復(fù)雜的宗教背景,卡帕多西亞一帶出現(xiàn)了不少密如蛛網(wǎng)的地下城。它們在8世紀以后漸漸荒廢,目前已探知的有36座,每一座地下城可供參觀的部分只有全城的20%~40%,其中最壯觀的要屬凱馬克勒地下城和代林庫尤地下城。 這兩座地下城連為一體,距離地面有40多米,是卡帕多西亞最大最深的地下城。全城分有18~20層,目前只有8層面向游客開放,城內(nèi)辟有1200多間房,居室、禮拜堂、學校、釀酒坊、倉庫等設(shè)施一應(yīng)俱全,至少可居住大約1.5萬人。每一座地下城的每一層入口都被一塊巨石門堵住,以防入侵者進入,里面的住戶則可以通過地道在各層之間自由出入而不被發(fā)覺。更值得一提的是,一座地下城還有通道和別的地下城相連,連通代林庫尤地下城與凱馬克勒地下城的即是一條10千米的通道。 地下城最絕妙的設(shè)計是它的空氣循環(huán)系統(tǒng),垂直而建的通氣孔深達70~80米,為地下空間源源不斷地提供新鮮空氣,這一系統(tǒng)可讓第九層和第一層一直保持著13c~15c的恒溫。因此,卡帕多西亞的很多地下城都適合釀酒,而且也不用擔心惡劣的氣候變化。 如此龐大的建筑,在幾百年前顯然是一項匪夷所思的工程,它給后人帶來了很多難解之謎。比如說,需要多少人力多少時間才能完成?挖出來的土堆如何處理?地下城里的廚房不算多,如何在不被敵人知曉的情況下做飯?人們的排泄物又怎么在地下處理?如果隱居時間過長,排泄物會不會引起流行???還有,一旦失火,人們又將如何處理火情? 迷宮般的地下城帶來了無數(shù)謎一樣的問題,也給卡帕多西亞本就怪異的地上巖石帶來了更多神秘的味道。當游客們將地面景觀和地下景觀全部玩遍,不妨再搭乘美麗的熱氣球,換個角度從空中去觀賞卡帕多西亞的壯麗景象。 迷宮般的地下城 奧斯曼古都埃迪爾內(nèi) 不管是從歐洲進入土耳其,還是從土耳其進入歐洲,只要選擇陸路就必須經(jīng)過埃迪爾內(nèi)。埃迪爾內(nèi)位于伊斯坦布爾西北200多千米處,地處馬里查河與登薩河的交匯處,毗鄰希臘和保加利亞的邊境地區(qū),號稱土耳其西部門戶,戰(zhàn)略位置相當重要。更值得一提的是,它還曾是奧斯曼帝國早期的一座王都。 ◎曾是帝國的王都 在羅馬崛起之時,羅馬皇帝哈德良曾多次關(guān)注過這片土地。125年,他率領(lǐng)羅馬大軍來到此處,使其成為一座駐軍城市,并定名為哈德良波利斯。這里隨之建起一座兵工廠,專為羅馬人制造武器和盾牌。3世紀末期,到了羅馬皇帝戴克里先統(tǒng)治時期,此地已拓展成色雷斯四省中的一座首府。進入中世紀以后,埃迪爾內(nèi)遭遇多次戰(zhàn)火,先是汪達爾人在6世紀末期悍然入侵,后有保加利亞人在10世紀大舉進攻,緊接著又連續(xù)兩次遭到十字軍的大肆劫掠。1362年,該城并入奧斯曼帝國。 賽利米耶清真寺內(nèi)精美異常的穹頂裝飾 歸屬奧斯曼帝國以后,埃迪爾內(nèi)被正式定名。1413~1458年間,它成為帝國的首都,同時也是該國進攻歐洲的前沿陣地。據(jù)說,那時候的埃迪爾內(nèi)急劇擴大城區(qū)規(guī)模,大量興建公共設(shè)施,在其后百十年里,城中很快立起了300多座清真寺。到了16世紀中期,奧斯曼帝國歷史上的第十代蘇丹蘇萊曼大帝,特別喜歡帶著人馬前往此地狩獵,一住便是月余。可是,由于狩獵的沼澤地里蛙鳴陣陣,擾得他夜夜不能安睡,最后不得不返回伊斯坦布爾。 當奧斯曼帝國日漸式微,埃迪爾內(nèi)也呈現(xiàn)衰落之勢。19世紀前期,這座城市從昔日的王都淪為一處偏遠之地。只是它消沉了沒有多久,又烽煙四起。1829年和1878年,俄國人兩次入侵這片土地,1913年保加利亞人卷土重來,1920年希臘人再度跟進。在短短一個世紀里,埃迪爾內(nèi)飽嘗戰(zhàn)爭之亂與動蕩之苦,同時吸納了大批歐洲難民,那些急劇增長的人口倒給這片一度沉寂的土地增添了無窮生機。 共和國成立時,土耳其版圖初定,埃迪爾內(nèi)慢慢安定下來,并榮升為埃迪爾內(nèi)省的省會。“二戰(zhàn)”以后,這座西部城市經(jīng)過半個多世紀的發(fā)展,如今已重換新顏,那些建于奧斯曼帝國時期的著名古建,更為城市增添了迷人的古代氣息。 賽利米耶清真寺被認為是錫南的杰作。2011年賽利米耶清真寺及其社會性建筑群被列入《世界遺產(chǎn)名錄》。 ◎兩大清真寺 埃迪爾內(nèi)最具吸引力的便是奧斯曼建筑。當它歸于奧斯曼帝國統(tǒng)治時,該城迅速興建起清真寺、博物館、市集、學校等眾多建筑。 賽利米耶清真寺位于埃迪爾內(nèi)市的中心,是全城300多座清真寺里的亮點之作。它于1575年落成,由建筑大師錫南專為蘇丹塞利姆二世設(shè)計建造,這是錫南個人最滿意的一項杰作,被公認為奧斯曼建筑的巔峰之作。 清真寺規(guī)模不大,18個小穹頂圍擁著中間一個大穹頂,大穹頂?shù)闹睆郊s43.5米,四周矗立著4座高聳入云狀如火箭的宣禮塔。在清真寺的內(nèi)部,8根排列成圓形的巨大石柱支撐著大穹頂,構(gòu)成禮拜殿的偌大空間。置身禮拜殿中,游客們準會為穹頂傳遞的光線而深感震撼,周邊一組較低的游廊通向外層,另一組較高的游廊通向內(nèi)部。整個建筑表面使用了大量紅色砂巖,看上去色彩協(xié)調(diào),美觀大方,建筑內(nèi)部的祭壇與蘇丹祈禱處裝飾著產(chǎn)自伊茲尼克的精美瓷磚,醒目的講壇則由一整塊大理石雕刻而成。 錫南 錫南是奧斯曼帝國最偉大的建筑師。他年輕時曾在帝國學校接受軍事訓(xùn)練,畢業(yè)后迅速升遷,直至成為軍校學員步兵團的軍團司令。作為軍事設(shè)施的設(shè)計者和建造者,錫南在一生中參與了許多大型建筑的設(shè)計與建造,包括34座宮殿、79座清真寺、33座浴室、19座陵墓、55所學校、12座旅館、16所慈善機構(gòu)和7所宗教學校。在所有的個人作品中,他認為只有埃迪爾內(nèi)的賽利米耶清真寺才是自己一生的驕傲。 馬里查河大橋 馬里查河在巴爾干半島東南部,源出保加利亞里拉山,曲折東流,抵土耳其埃迪爾內(nèi)匯合登薩河后轉(zhuǎn)向南,注入愛琴海。 城市的近郊還有一組白色的建筑群,名叫巴耶塞特清真寺。該建筑落成于1485年,由奧斯曼蘇丹巴耶塞特二世下令建造,包括清真寺、醫(yī)院、醫(yī)科學校、藥店、浴室、宗教學校、廚房、施粥鋪等。在18世紀初期,這里發(fā)生過一場嚴重的疫病。當時,一位名叫瑪麗·沃特利·蒙塔古的女士給孩子們接種天花疫苗,后來又把這種方法傳到了英國,為人類消滅天花做出過不小的貢獻,而當時的大多數(shù)歐洲人對此還一無所知。 埃迪爾內(nèi)市內(nèi)建有兩座博物館,一座是土耳其與伊斯蘭藝術(shù)博物館,另一座是考古和人文博物館。前者收藏著奧斯曼帝國大臣曾經(jīng)使用過的帳篷、武器、玻璃制品及本地摔跤比賽的圖片,后者收藏著色雷斯地區(qū)出土的陶器、大理石半身雕像、青銅飾品、珠寶與錢幣等。 相比于土耳其的其他大型城市,埃迪爾內(nèi)既沒有伊斯坦布爾的奢華喧囂,也沒有安卡拉的從容與銳氣,更沒有伊茲密爾和安塔利亞的柔媚風情,但這座寧靜的古城因為曾經(jīng)貴為王都而且擁有奧斯曼時期的完好建筑,反倒獨有一種濃郁的古典風范。 番紅花城 最后的奧斯曼小城 一座因花兒得名的小城,同樣也有著花兒般的浪漫氣質(zhì),它就是土耳其的番紅花城。光聽名字,這座小城便能給人留下關(guān)于花兒與色彩的無限遐想,然而城內(nèi)保存完好的那些奧斯曼古典建筑,顯然要比番紅花更加令人驚艷。 ◎富裕而幸運的小城 番紅花在土耳其語的發(fā)音里是“薩夫蘭”,故而番紅花城又名薩夫蘭博盧。它距離首都安卡拉約200千米,距離黑海約50多千米,占地面積約1000平方千米。這是一座只有2萬多人的小城,城內(nèi)全是白墻紅屋,城外皆是一片綠色山谷,形成了一種世外桃源的姿態(tài)。 小城種植番紅花的歷史由來已久,早在11世紀,此地便有人開始種植這種美麗的花兒。14~17世紀,該城在奧斯曼帝國的統(tǒng)治之下進入鼎盛時期。那時候,奧斯曼帝國在蓋雷代及黑海沿岸一帶的貿(mào)易活動必須經(jīng)過此地,活躍頻繁的商業(yè)行為將其漸漸抬升至重要的貿(mào)易地位,番紅花城繼而發(fā)展成為古絲路上番紅花的貿(mào)易中心與種植中心,同時也成為一座以制作馬鞍和皮具為中心的商業(yè)城市。 番紅花城全景 商業(yè)貿(mào)易為小城帶來了大批財富,到了18~19世紀,一部分富裕的居民開始在城里用曬干的泥磚、木材和灰泥建起許多豪宅,城中某些重要的公共設(shè)施也大多在那時候開始興建,包括清真寺、墓園、噴泉、浴室、鐘塔、日晷,以及一些私人博物館和數(shù)以千計的民居住宅。 更幸運的是,番紅花城躲過了兩次世界大戰(zhàn)的炮火,幾千棟奧斯曼傳統(tǒng)風格的建筑得以在山谷中完好留存。因此,這座遺世小城可以稱作是奧斯曼帝國獨一無二的“露天博物館”。那些數(shù)量巨大的古典住宅為它贏得了巨大的聲望,1994年,番紅花城入選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的《世界遺產(chǎn)名錄》。 ◎藏在青山中的古典建筑 由于地處安納托利亞高原的邊緣山區(qū),番紅花城依山而建地勢起伏較大,城中街道蜿蜒曲折就勢而鋪,整個小城的總體布局可以反映出城市隨著經(jīng)濟不斷發(fā)展而漸趨完善的過程。 小城里共有2000多座古老的奧斯曼土木小樓,從早期功能來看,可以大致劃分為3個區(qū)域,即平民住宅區(qū)、店鋪和手工藝作坊區(qū)和帶有葡萄園的度夏住宅。城中大多數(shù)房屋均用木材框架作為基礎(chǔ)再填充土磚,然后涂上灰泥以及稻草的混合物,外墻刷上灰泥或石灰,最后用木頭進行裝飾。小城里最常見的是二層或三層建筑,此類建筑的一樓界面通常不設(shè)窗戶,會突出若干粗壯的支撐架,支撐架上是由二樓開出的一扇寬大窗戶,站在室內(nèi)望向遠處,輕易便可將遠處的穆罕默德帕夏清真寺與俊吉旅館、俊吉浴室收入眼底。 另一些大型豪宅的內(nèi)部一般會辟有十幾個房間,男女各有不同的房間。房間里的常見家具及裝飾物有嵌入式的壁龕、櫥柜與精美的石灰壁爐。更大一些的豪宅里還會另設(shè)水池,水池的作用是利用流水來給房間降溫。 2000多座古樸精巧的奧斯曼建筑就這樣安靜地隱居在一片青山翠谷之中,雖然小城局部有些殘破,但一點也不妨礙它的古舊之美。很多游客來到此地,都為番紅花城特有的中世紀氣息癡迷不已,據(jù)說這里還曾一度是奧斯曼帝國皇室的暫住地。 科尼亞 天然歷史藝術(shù)博物館 在《圣經(jīng)》傳說里,科尼亞是洪水過后地面上出現(xiàn)的第一個城鎮(zhèn);在歷史上,科尼亞于5000多年前已建起了小型社區(qū),后來又曾是拜占庭帝國和奧斯曼帝國時期的軍事重鎮(zhèn),也一度成為科尼亞蘇丹王國的首都;在商業(yè)史上,科尼亞是古絲路上有名的驛站;在文化藝術(shù)史上,科尼亞是詩人梅烏拉那·杰拉萊丁·魯米的誕生地,土耳其回旋舞的發(fā)源地。這座城市以悠久的歷史遺跡和豐富的文化傳統(tǒng),獲得“天然歷史藝術(shù)博物館”的美譽。 ◎古建筑集萃 科尼亞考古博物館的赫拉克勒斯石棺,上面生動雕刻著赫拉克勒斯完成國王交付的12件任務(wù)并升格為神的故事。 科尼亞背靠托羅斯山,面向科尼亞盆地,是安納托利亞地區(qū)最早的居民點之一。起初居住在那里的是創(chuàng)造燦爛史前文化的赫梯人,后來是弗里吉亞人,接著相繼成為呂底亞人、古波斯人、古羅馬人的轄地。公元前2世紀,科尼亞被劃入羅馬帝國的版圖,公元395年又成為拜占庭帝國的一部分,7世紀前后被波斯人和阿拉伯人攻占。 11世紀,科尼亞迎來最輝煌的時期。原來居住在中亞一帶的突厥人西遷至安納托利亞地區(qū),建立起塞爾柱蘇丹王國,并在1071~1308年間的200多年時間里,將科尼亞立為王朝的首都,使其在文化、政治、宗教等方面得到空前的發(fā)展。 作為塞爾柱王國曾經(jīng)的都城,科尼亞保存著大量塞爾柱時期的文化古跡。在保護古建筑方面,土耳其政府向來是不惜血本。比如某處塞爾柱宮殿遺跡只剩下一堵高約10米的殘墻斷壁,為了保護這個已有700多年的歷史古跡,土耳其政府特意在它上面蓋起一座非常藝術(shù)的拱頂,使其免受風吹雨打。正因為土耳其政府的大力保護,游客們才能在科尼亞觀覽到很多歷史建筑,如阿拉艾丁清真寺、塞爾柱宮殿遺跡、印杰光塔、瑟爾恰勒神學院、薩希普阿塔、卡拉塔伊博物館等。 科尼亞城市俯瞰 ◎彩磚工藝的世界 建于13世紀的卡拉塔伊博物館原來是一座經(jīng)學院,由當時塞爾柱蘇丹王國的宰相卡拉塔伊下令建造,專門用來對信徒進行培訓(xùn)。這座以巖石塊建成的“封閉式經(jīng)院”,展現(xiàn)出塞爾柱時期高超的建筑及石刻藝術(shù)。 那用天藍色和白色大理石修筑的大門上雕刻著精美的銘文、圖形及修筑時的一些信息,還雕刻著《古蘭經(jīng)》和穆罕默德言行錄的部分篇章。走進經(jīng)院,處處可見與宗教有關(guān)的文圖。 卡拉塔伊經(jīng)學院在建造時使用了燒彩磚瓦工藝,墻壁上鑲嵌著青綠色、靛青、黑色等馬賽克,雖然現(xiàn)在很多地方已經(jīng)脫落破損,但它依然在土耳其建筑史上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1955年,這座經(jīng)學院作為“燒彩磚瓦藝術(shù)博物館”開始面向公眾開放。 博物館里展出了塞爾柱時期和奧斯曼時期的安納托利亞的燒彩磚瓦、灰泥裝飾、燒彩盤、燭臺和未上釉的陶器,塞爾柱時期的玻璃盤和燒彩磚瓦部件,以及屬于奧斯曼時期的貝瑟希爾·埃斯里佛格魯清真寺天頂中心部位和陶器,等等。 那些光澤明艷動人的燒彩磚瓦形狀多種多樣,有十字形、半十字形、八角星形、方形,都使用了釉下彩的工藝。彩磚上繪有各種圖案,如蘇丹和侍臣、打坐的宮女、打獵歸來的獵人、手持花朵的女人以及雙鳥圖、獵犬圖、老鷹圖等。 ◎梅烏拉那博物館 13世紀,土耳其著名的學者、詩人、哲學家梅烏拉那到處講學,創(chuàng)立了以旋舞祈禱而著稱的蘇菲教團,深得人們尊敬。據(jù)說講解教義非常生動,聲音抑揚頓挫,聽者無不動容。 梅烏拉那去世以后,人們把原來的清真寺改為梅烏拉那博物館,并將他的陵墓安置在那里,成為旋轉(zhuǎn)托缽僧聚會的地方。在這組龐大的清真寺建筑群中,高高低低蓋碗般的屋頂上突出一個高聳的尖塔,外部鑲嵌的綠色瓷磚非常醒目,氣勢非凡。前來參拜的信徒都圍繞在陵墓前念念有詞。 博物館內(nèi)展出了梅烏拉那的著作和與教團相關(guān)的工藝品,包括土耳其著名微雕大師奈扎提·考克馬茲手工雕刻的一卷《古蘭經(jīng)》,該藏品長1.3厘米,寬0.98厘米,全為鍍金材質(zhì)。 博物館入口處的大碗是著名的“四月碗”,碗里收集著4月的雨水,據(jù)說祭祀后把頭浸在大碗內(nèi),具有很好的醫(yī)療效果。 每年12月上旬,梅烏拉那博物館都要舉行盛大的旋舞祈禱儀式。舞者全部為男性,身穿白色長袍,頭戴白色圓高帽,隨著音樂翩翩起舞。他們就像上了發(fā)條的陀螺般不停旋轉(zhuǎn),為觀者營造出另一個空悠神秘的世界。 恰塔霍???/br> 距離科尼亞以南45千米的恰塔霍???,是世界上最古老的人類居住地之一,它大概起源于公元前1萬年的新石器時代。那里出現(xiàn)過許多人類定居生活的痕跡,如農(nóng)作物的種植、手工業(yè)的遺跡,還發(fā)現(xiàn)了女神像和新石器時代的壁畫,著名考古學家霍德教授稱其為“人類定居文明的搖籃”。 卡拉塔伊博物館的穹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