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章 李洵
整個冬天,秦軍留在歷陽修整,編練水軍,沒有貿然渡江。 蒙恬可不想成為曹cao。 冬去春來,長江沿岸,氣溫回升得快,等到二月份的時候,地面的暖氣愈加明顯。 天氣一天天的,變得更加暖和起來。 “將軍,我軍打算什么時候過江?” 秦軍歷陽水寨,屠雎花費一個冬天的時間,使勁cao練水軍,正摩拳擦掌,準備南下,大干一場。 “再等等,等蜀郡的樓船士南下,與我軍會師?!?/br> 蒙恬站在樓船的最頂處,見秦軍的水師cao練,進退有度,動作熟練,再沒有初建水軍時的生疏。 “將軍,等蜀地的樓船士到來,我軍的功勞不就被分去了嗎?”屠雎臉色一變,“再說,時間拖得越久,項燕的防線,就會變得更加嚴密,我軍渡江作戰(zhàn),只怕更加不易?!?/br> 秦軍攻滅楚國,掃蕩江東的殘余楚軍,明眼人都看得出來,這是遲早的事。任囂的心里面,更多的擔心,還是怕蜀地的樓船士來搶功勞,摘桃子,占便宜。 “駐扎在歷陽的水軍,新建不久,力量不足,不足以掃蕩整個江東?!?/br> 秦國的水軍,以蜀地的樓船士,戰(zhàn)斗力最為強大。司馬錯攻滅蜀國的時候,就開始建造船只,打造水軍。司馬錯伐楚的時候,這支水軍順江而下,立下不少功勞。 蜀地的樓船士,歷史悠久,戰(zhàn)功卓著,這是一支有底蘊的軍隊。 “有蜀地的樓船士助陣,我軍才能平平穩(wěn)穩(wěn),順順利利的攻克江東?!?/br> 蒙恬出言安撫有些不服氣的屠雎,只是有些話,卻不好當面說出來。 蒙恬身為秦國的將領,攻克壽郢的功勞,足以保證在秦軍中的地位。這個時候,仍然大包大攬,吃獨食,不給其他人分潤一點功勞,只怕會遭人嫉恨。 這些政治層面的考慮,目前還不能對屠雎說明,畢竟屠雎還不是他的心腹。交淺言深可是為人處世的大忌。 “守江必守淮,淮水若失,大江則不可守?!?/br> 屠雎?lián)捻椦喾€(wěn)固防線,秦軍不能攻克,蒙恬則完全沒有多余的擔心。 中國歷史上多次南北大戰(zhàn)總結出來的經(jīng)驗證明,僅憑一條長江,根本不足以阻止南下的勢力。 三國時期,東吳始終沒能攻克江淮之地,等晉朝滅吳的時候,長江防線,千里蔓延,處處可守,又處處不可守。 南宋能在江南茍安百多年,不是因為退到長江以南,而是因為守住了淮河。 到了解放戰(zhàn)爭后期,南方的國民黨,憑借長江防線,同樣沒能阻止解放軍南下。 處在南下進攻的一方,蒙恬駐軍歷陽,沿著長江查探地形,可供秦軍渡江的地點,不下十余處。 長江太長,想要完全守住長江,沒有那么多兵力。 “咚咚咚······” 正說著的時候,長江上游的江面,突然傳來震天動地的戰(zhàn)鼓之聲。 循著鼓聲的方向望去,只見江面的水汽散開后,露出密密麻麻的戰(zhàn)船身影。 高大的樓船行在中央,小型的艨艟護衛(wèi)兩邊,還有一些更小的船只,游弋在周圍,形成嚴密的陣型。 蒙恬粗略一算,出現(xiàn)在江面上的船只,數(shù)量不下兩千。 前世的時候,蒙恬曾到艦隊參觀,見識大型戰(zhàn)艦隊列的雄偉。眼前的兩千艘戰(zhàn)船,數(shù)量雖多,噸位可就比不上鐵甲戰(zhàn)艦了。 蒙恬的態(tài)度淡然,他身后的屠雎、任囂則睜大了眼睛,半晌沒有回過神來。 秦軍蜀地的樓船士,幾乎傾巢出動,在長江上來了一個閱艦式。這一路行來,長江兩岸的楚人,見到這份氣勢,會徹底打消心中的小心思。 “對方打了旗語,問前面的船隊是否為伐楚主帥麾下?!?/br> 任囂回過神來,手搭在額頭,注意到了船上打出的旗語。 春秋戰(zhàn)國時期,各國軍隊以金鼓旗幟作為指揮的號令工具,發(fā)展出一套旗語。水上作戰(zhàn),稍不注意,戰(zhàn)船之間就會拉開距離,以旗語指揮,更加便利。 “打出我軍旗語,歡迎蜀地樓船士南下,相助我軍攻楚······” 歷陽水寨,蒙恬設宴招待統(tǒng)領樓船士的將領李洵。 “李將軍千里迢迢,從蜀地趕來,不辭勞苦,蒙恬心甚敬之。” 蒙恬舉起手里的酒斛,遙遙相敬。 “蒙將軍以三十萬大軍,成功滅楚,年輕有為,前途無量,洵敬將軍一斛。” 李洵五十歲左右,精瘦的臉龐,一看就是水上的好手。 接到咸陽的旨意的后,李洵立即率軍沿江而下,路上幾乎沒有耽擱。楚軍成建制的力量,現(xiàn)在集中在江東,他們這一路走來,順利無比。 蜀地南下楚地的水路,早在司馬錯伐楚的時候,就摸索完畢。該怎么避開礁石,規(guī)避湍急的水流,蜀地有經(jīng)驗的樓船士,熟稔無比。 “蜀郡守冰曾主持修建湔堋,撫順閩江,從此蜀郡無旱澇災害,年年風調雨順,糧食豐收眾多,真正成為天府之國。以我看來,湔堋的功績,不下于鄭國渠?!?/br> 蒙恬舉起酒斛,笑著說道:“我率軍伐楚,沒有缺糧之虞,還得感謝李將軍先祖興修水利之功?!?/br> “哈哈,沒想到蒙將軍這么推崇先祖呢?!?/br> 李洵舉起酒斛,一飲而盡,非常高興。 李洵的祖上,乃是蜀郡守李冰。李冰父子,主持修建湔堋,也就是后世稱為都江堰的水利工程,功勞甚大。只是湔堋位于蜀郡,遠離中原,名聲不顯,遠遠不及修成不到二十年的鄭國渠。 蒙氏一族,來自齊地,長期呆在關中,沒有到過蜀郡。蒙恬能自然的說出李冰的功績,絲毫沒有做作,推崇之意,很是真誠,這讓李洵對蒙恬的印象不錯。 年輕而沒有傲氣,這樣想著,李洵則收起了老將的矜持。 “戰(zhàn)功,可以顯耀于一時。造福黔首之功,則可以流傳萬世。蜀郡守的功績,當立祠紀念,代代祭祀?!?/br> 鄭國渠、都江堰,秦國修建的兩大水利工程。隨著時間的流逝,鄭國渠只剩下遺跡,只有都江堰一直沿用到兩千多年后。只要都江堰在那里,李冰的功勞,就能永遠流傳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