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0節(jié)
一見武后面露不愉之色,程登高自不敢怠慢了去,忙躬低了身子,小心翼翼地出言解說了一番。 “嗯?真有此事?” 武后對李顯前些日子忙乎著耕地的行為本就有著極大的疑慮,早已密令東宮內線徹查此事的根底,這會兒一聽李顯居然引種了海外的植物,雖不清楚根由,可心底里卻有種不是太妙的預感涌上心來,但卻找不出問題的根本之所在,眉頭立馬便皺緊了起來。 “確實如此,據(jù)說太子殿下對此事極為在意,很是狂喜了好久,只是內線那頭地位太低,卻是不知太子殿下究竟在興奮些甚子。” 武后有問,程登高自不敢不答,緊趕著便出言肯定了一句道。 “哦?諸位愛卿對此可有甚看法么?” 武后皺著眉頭想了良久,卻始終不得其要,愣是猜不出李顯的葫蘆里究竟賣的是啥藥,不得不將問題拋給了一眾心腹手下。 “娘娘,此事恐別有蹊蹺,太子殿下素來不按常理出牌,須得小心提防才是?!?/br> “不錯,微臣也是如此看法,此時宜靜不宜動,還是先看看再做定奪亦可?!?/br> “娘娘,依微臣看來,太子殿下此舉似有標新立異之嫌疑,參其一本可也!” …… 武后如此精明之輩都猜不到李顯的用心,賈朝隱等人又如何能摸得著頭緒,只是武后有令,卻又不敢不答,這一七嘴八舌地一答,盡是些不著邊際的廢話,直聽得武后原本就皺著的眉頭自是皺得更深了幾分…… 第六百一十章李顯邀宴 儀鳳二年三月初七,武后下旨,調左羽林軍將軍武三思為戶部侍郎,調右羽林軍中郎將武懿息為左威衛(wèi)將軍,調左羽林軍郎將武懿德為兵部庫部郎中令,調左羽林軍郎將武懿宗為左金吾衛(wèi)中郎將,至此,除了左羽林軍郎將武懿寧依舊留任羽林軍中之外,其余諸武子弟已是盡皆調整出了宮禁系統(tǒng)。 儀鳳二年三月初九,因太子新冊而開之恩科在貢院舉行,禮部尚書李敬玄、國子監(jiān)新任祭酒崔知溫分任正副主考,取士百余;三月十四日,武舉會考于城南演武場舉行,兵部尚書岑長倩、左威衛(wèi)將軍武懿息為正副主考,取武進士三十七人,武狀元為松州武舉葛弓,得授兵部員外郎之職。 儀鳳二年六月,河南、河北大旱,月余無雨,帝憂之,下罪己詔,并開糧庫賑給災民,奈何受災面積過廣,且江南新糧未至,庫糧不敷使用,各州告急文書不絕,武后無奈,只能下令關中、河南、河北等地之縉紳大族關捐以為賑災之用,應者雖是不少,然則對于規(guī)模浩大的災情而言,卻是杯水車薪,難堪大用,而朝廷已是處于捉襟見肘之窘境了。 “撤了,撤了,朕不餓!” 因著重疾纏身的緣由,高宗這些年來已是少理政務,但并不意味著其不關心民生,自打災情突顯以來,高宗心情憂郁至極,本就不好的胃口更是差到了極點,這都已是午時了,高宗卻無半點的食欲,只掃了眼幾子上排開的菜肴,便即一揮手,不耐地吩咐了一句道。 “陛下,您都已是一日未食了,還請……” 高宗可以發(fā)脾氣,可邊上的近侍卻是不敢真餓著了其,哪敢真的就這么將飯食撤了去,只能是陪著小心地勸諫著。 “朕說過了,不餓,撤了!” 高宗今早方才擺駕去了回西苑,沿途察看了下災情,見城中災民已是爆滿,心情自是惡劣到了極點,這會兒心火正急,哪肯聽得人勸,也不等那名近侍將話說完,他已是不耐地喝了一嗓子。 “諾?!?/br> 這一見高宗有發(fā)飆之跡象,那名近侍自是不敢再勸,恭謙地應了諾,一揮手,便要令侍候在側的一眾宦官宮女們上前去收拾那些個不曾著筷的飯菜。 “嗯?” 還沒等眾人動手,卻聽一聲不悅的哼聲響起,一身紫色長裙的武后已領著數(shù)名宮女從屏風后頭轉了出來。 一眾宦官宮女們都是在宮中混久了的人物,觀顏察色乃是活著的基本技能,只一聽哼聲不對味,便已知武后的不悅之所在,自是無人敢再上前去收拾飯菜,盡皆躬身退到了一旁。 “陛下,時候不早了,您該用膳了?!?/br> 武后沒去理會那些退下的宦官宮女們,款款地行到了高宗身側,微微一福,溫和地進諫了一句道。 “朕,唔,朕不餓,媚娘自行先用著好了。” 高宗心正煩,可卻不敢沖著武后發(fā)泄,只能是苦笑地搖了搖頭,隨口應了一聲。 “陛下,您的龍體要緊,且讓妾身服侍您用膳可好?” 武后在宮中耳目遍布,自是知曉高宗近日胃口極糟,飯量大減,還真怕高宗再次病倒了去,這才會在處理完公務后,急趕來乾元殿,為的便是便是督促高宗用些膳食,倒也不止是親情關切的緣故,更多的則是政治之需要,只因武后此時尚不能完全主導朝局,還需要扛著高宗這面大旗,若高宗就此倒下的話,武后前頭數(shù)十年的努力只怕都得付諸流水了的。 “唉,媚娘啊,朕是實在吃不下啊,一想起城中如許多的災民食不果腹,朕怎能吃得下?” 高宗不理政那是心有余而力不足之故,可心中還是有著社稷在,這會兒的感慨確是出自真心無疑。 “陛下且放寬心,臣妾已下令從江南調糧,過些日子也就該到了,陛下還是先用膳罷?!?/br> 一聽得高宗提起眼下的災情,武后心中立馬便滾過了一絲無力感,不是她不盡心,而是已然想盡了所能想到的辦法,奈何此番災情來勢太洶,受災面積又廣,朝廷這會兒也是苦困得緊,再要賑災的話,怕是連官吏的祿米都發(fā)不出了,到了此時,武后也只能是用虛言來哄騙一下高宗了,原因無它,江南的糧米倒確是已收了上來,可從江南運糧到河南、河北所需的時日至少也得一個半月,真到那時,只怕災民也都死得差不多了。 “能如此最好,奈何遠水又怎能救得了近渴,朕實在是心難安啊?!?/br> 武后倒是說得信心滿滿,可高宗畢竟為帝多年,卻不是那么好蒙的,只一聽便知武后這不過是安慰之言罷了,壓根兒當不得真,心中的不安不單不曾消減,反倒是更為憂慮了幾分。 “啟稟陛下、娘娘,太子殿下來了?!?/br> 眼瞅著高宗如此憂慮,武后一時間也不知該如何勸慰才是,正自頭疼之際,卻見程登高急匆匆地從屏風后頭轉了出來,疾步走到近前,一躬身,緊趕著出言稟報了一句道。 “陛下龍體欠佳,且讓他先回罷。” 武后這會兒正自心煩,自是不愿見到李顯這個時不時讓其心堵的兒子,也不等高宗發(fā)話,眉頭一皺,已是沒甚好聲氣地揮手喝斥道。 “諾!” 一見武后神情不愉,程登高哪敢再多耽擱,忙不迭地應了聲諾,人便要緊趕著退將出去。 “慢著,顯兒既然來了,就見上一見好了。” 高宗此時心情正差,原本也無心接見李顯,然則轉念一想,卻又覺得李顯或許真能解決得了朝廷眼下的困境也說不定,畢竟當年關中大旱之際,便是李顯出面挽救了危局,有鑒于此,高宗自也就不理會武后已然下了決斷這一事實,手一招,沉著聲地喝了一嗓子。 “諾。” 一聽高宗的意見與武后完全相左,程登高不由地便是一愣,偷眼看了看武后的臉色,見武后并無甚旁的表示,這才緊趕著應答了一聲,急匆匆地退了出去,不多會,便已陪著李顯再次轉了回來。 “兒臣叩見父皇、母后?!?/br> 一見到高宗與武后并肩坐在幾子后頭,李顯自是不敢有所失禮,忙疾走數(shù)步,搶到了近前,恭恭敬敬地行了個大禮。 “免了,免了,來人,給太子看座!” 高宗如今已是將解決災情的一線希望都寄托在了李顯身上,自是分外和藹得緊,一迭聲地叫了起。 “兒臣謝父皇隆恩?!?/br> 李顯一絲不茍地行完了大禮,遜謝了一聲,而后方才斜坐在了一眾宦官們搬來的錦墩子上,作出一副恭聽訓示之恭謙狀。 “顯兒如此急地尋朕,可是有甚要事么?” 對于李顯的恭謙之態(tài)度,高宗顯然甚是滿意,笑容可掬地捋了捋胸前的長須,溫和地出言問了一句道。 “回父皇的話,兒臣近日偶得了些佳物,不敢獨享,特設一宴,若是父皇、母后能賞光一行,那便孩兒之榮幸了。” 李顯略一躬身,拱手應答了一句,言語間滿是誠懇之意。 “這……” 高宗原本指望著李顯能為災情一事出謀劃策,可一聽李顯的來意竟然是邀宴,不由地便是一愣,一時間還真不是該說啥才是了。 “糊涂!沒見這東都城里已滿是災民,你父皇為此食不下咽,可你倒好,竟有心大宴,若是傳揚了出去,叫天下人如何看我天家,嗯?” 武后本就看李顯甚是不順眼,這會兒正因著救災無力而心煩,再一看高宗的反應也頗有不喜之意在內,自以為是抓住了攻訐李顯的良機,自是不肯放過,這便臉一板,毫不客氣地出言呵斥道。 “母后教訓得是,然則孩兒設此宴正是為了救災之大事,還請父皇、母后能撥冗一行,必當能有所得。” 李顯乃是有備而來的,自不會因武后的臭臉而動怒,只是溫和地笑著,先是致歉了一句,緊接著便道出了真實的用意。 “哦?當真如此?” 高宗憂心的便是災情,這一聽李顯說得如此肯定,立馬便來了興致,腰一挺,坐直了起來,驚喜交加地追問道。 “顯兒休要胡鬧,此國之大事,非可兒戲者,還不退下!” 武后雖不喜李顯,可卻知曉李顯的本事非凡,這一聽其如此說法,隱隱覺得事情怕是別有蹊蹺,自不愿真遂了李顯的意,臉一沉,毫不猶豫地便下了逐客令。 “慢,顯兒既言能解得災情,朕倒是好奇得很,不知計將安出,能說與朕聽否?” 高宗一向都是妻管嚴,不過么,在這等重大災情面前,卻是不敢任由武后胡亂發(fā)著yin威,忙不迭地一揮手,止住了武后驅逐李顯的舉措,很是狐疑地看了看李顯,面色凝重地問了一句道。 “父皇明鑒,古人云:眼見為實,耳聽為虛,縱使孩兒說得天花亂墜,卻也比不得父皇親眼所見,故此,請恕孩兒先賣一關子了?!?/br> 李顯所圖甚大,著眼點并不止是眼下的災情,而是要趁此機會一舉崛起,自是不肯將戲rou便這么輕輕巧巧地泄露了出來,這便靦腆地一笑,賣起了關子來。 “唔……” 高宗顯然是被李顯吊起了胃口,還真有心去赴宴一番,口一張,便要就此答應下來,只是話尚未出口,突覺武后在幾子下的手拉了他一把,應承的話也就此收回到了肚子里去了。 “顯兒可知君前無戲言之理么,此事若是不諧,又當如何?” 武后一向自認政務熟稔,可此番面對著突如其來的大災,卻是苦無解決之道,自也就并不相信李顯能有甚良策可言,此時聽李顯將話說得如此之滿,自是有心挖上一大坑讓李顯去跳,此言一出,房中的氣氛陡然間便緊張了起來…… 第六百一十一章武后的狠手 “母后放心,孩兒既是敢言,自是有著相應的把握在,事若不諧,孩兒當自承其罪?!?/br> 李顯早已將方方面面都已謀算好了,卻也不虞有甚疏忽之處,自是不懼武后的緊逼與刁難,眉頭一揚,斬釘截鐵地回答了一句道。 “好,有顯兒這句話,這宴朕赴定了,說罷,何時開宴?” 高宗這會兒只關心能不能救得了災,至于其余么,卻是沒想那么許多,一聽李顯敢打包票,自是精神振奮得很,也不給武后再次開口詰難的機會,一拍幾子,興奮地應承了李顯的請求。 “就在明日巳時,孩兒還準備邀請朝中諸般宰輔、尚書們一并見證此事,肯請父皇、母后恩準?!?/br> 李顯壓根兒就不去看武后那張陰沉得幾乎能滴出水來的臉,趁熱打鐵地再次出言求懇道。 “嗯,好,朕準了!” 高宗沒多廢話,直截了當?shù)亟o出了承諾。 “多謝父皇隆恩,孩兒先行告退了?!?/br> 眼瞅著事情已然辦妥,李顯自是不愿多加耽擱,這便站起了身來,躬身行了個大禮,出言請辭道。 “嗯,去罷。” 只要能解決眼下的危厄,高宗便已是心滿意足了,自不愿見武后與李顯這對母子鬧得太過生分了去,哪怕高宗本心里便想見著這對母子倆在朝中形成一個穩(wěn)定的平衡,可鬧得太過了卻也不是高宗之所愿,此時見李顯要走,自是樂得順水推舟,自無不準之理。 “謝父皇?!?/br> 該爭的爭,該斗的斗,玩玩袖里乾坤自是無礙,可鬧到潑婦罵街之地步的話,那李顯可是敬謝不敏的,左右該得到的都已是撈到了手,李顯也懶得去跟武后慪氣,躬身遜謝了一聲之后,便即旋身退出了房,自行回轉東宮去了。 “陛下,救災乃是社稷事,豈可如此輕忽之,若是惹出笑話來,豈不貽笑方家?!?/br> 對于李顯這突如其來的邀宴,武后越想越是覺得不對勁,自是十二萬分地不愿去赴約,只是這決斷是高宗所下,她卻是不好直接反對,正自尋思著對策之際,李顯卻已是離去了,武后不甘之余,便在高宗面前抱怨了起來。 “唔,媚娘說的也是,只是難得顯兒一片孝心,姑且讓他試試也好,不過么,這賑災一事么,就先不說破也罷?!?/br> 高宗倒是沒聽出武后的言外之意,以為武后是真的為李顯此舉擔憂,心中不免也起了疑慮,微皺著眉頭想了想之后,還是打算前去赴宴,只是對李顯所言的賑災一事決定先行保密。 “如此……,也好,就先看看好了?!?/br> 一聽高宗如此說法,武后自是不好再進言,只能是勉強地同意了高宗的意見,然則在低頭的瞬間,卻有一絲的精芒在雙眸中一閃而過…… “知道么,太子殿下明日要開倉放糧了,就在午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