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頁
書迷正在閱讀:糟糠之妻、全息海賊時代、白蓮花弱受被我逼成攻了、和未來頂流組cp后我火了[書穿]、故事里的反派們、妾妖嬈、論寵姬與賢后的距離、[二戰(zhàn)]烽火情天、老道下山、深情男配做個人[快穿]
這也是為什么她答應要在圣上面前為程鵬請功的原因,順水人情的事她愿意做得很。 沒想到還真被她猜對了。 嘉明帝笑著輕捋胡須,“此外,朕賞你們每人白銀千兩,還有朕私庫里的書畫,你們一人一箱?!?/br> “謝圣上賞賜,只是相比賞賜,微臣更想求圣上一件事?!碧K競晚拱手道。 “講。” 蘇競晚跪下行禮,“此次江南之行,微臣找到了家父當年那件案子的重要證人,現(xiàn)在人就在殿外,微臣懇求圣上能見一見他?!?/br> 此言一出,滿堂嘩然。 蘇競晚這是要為蘇嶙峋翻案了,可是當年那件案子人證物證俱在,還能翻得過來嗎? 嘉明帝也愣了一下,“傳?!?/br> 話音剛落,宋彬蔚就帶著胡慶云走了進來。 “草……草……草民……見……見……見過……圣上……” 胡慶云一個小紈绔,在地方上逞逞威風也就算了,此時得見天顏,心里自然也是怕的。 嘉明帝輕聲道:“起來吧,將你知道的都說出來?!?/br> “是。”胡慶云低頭含胸地應道。 好在胡慶云緩過這一陣后就不結巴了,將他那日和蘇競晚說的話完完整整地又說了一遍。 言罷,下面一眾官員驚得下巴都要掉到了地上,嘴張得快能放下個雞蛋。 熊秋暝摸摸胡子道:“此事本官聽了也覺得十分驚訝,只是這畢竟是他的一面之詞,盡管事涉蘇少卿的父親,蘇少卿也不能輕易就下判斷?!?/br> “熊御史說的是?!?/br> 蘇競晚行叩拜大禮,以額抵地,“所以微臣希望圣上能重查當年的案子,由刑部、御史臺、大理寺三堂會審?!?/br> 嘉明帝皺眉沉思,半晌后才道:“準。” “若此事屬實,影響極為惡劣,朕一定會還受害者一個公道,也要看看究竟誰這么大的膽子,竟敢誣陷朝廷命官!” “多謝圣上成全!”蘇競晚向嘉明帝重重地磕了一個響頭。 嘉明帝忽然又看向蘇競晚,溫言道:“熊御史一再刁難你,你又何必非要御史臺也參與會審?要知道御史臺可是熊御史說了算?!?/br> “啟稟圣上,圣上待微臣也算看重,熊御史卻一再針對微臣,連微臣的一點兒錯都不放過,這說明熊御史性情果毅,剛正不阿,見到不平事便要發(fā)聲,也只有這樣的人才能堅持公平正義,不會為強權所迫,為金帛所動,所以熊御史參與會審再合適不過。”蘇競晚恭敬應道。 嘉明帝笑了笑,看向熊秋暝,“蘇少卿都這般夸你了,你可要秉公辦案才是。” “啟稟圣上,即便蘇少卿不說這話,臣也會如此?!?/br> 熊秋暝將頭轉(zhuǎn)向一旁,不再看蘇競晚。 他今天被一個他看不上的jian佞小人夸了算怎么回事? 旁人會不會以為他們蛇鼠一窩? 他在心里猛搖了搖頭,他可不想步石老頭的后塵。 他倒寧愿那人罵他一頓,至少不會有礙他的清譽! 第72章 道貌岸然 不過幾日, 蘇競晚從蘇州帶回證人、請求圣上重查當年蘇嶙峋之案的消息就傳得沸沸揚揚,此案的案情進展也成為人們茶余飯后的最新談資。 許是圣上親自過問的原因,刑部、御史臺、大理寺對此案十分重視, 由刑部尚書嚴行知、御史大夫熊秋暝、大理寺卿吳世忠擔任主審官, 另有陪審官數(shù)人, 蘇競晚因事涉親人,主動回避, 但依舊密切關注著案情的發(fā)展。 三堂派人去揚州查訪, 雖說劉蔡兩家已經(jīng)不在, 但他們的親朋好友、街坊鄰居卻不可能跑的一干二凈, 派去的衙役從他們口中得知劉鐵柱生前確實欠了賭債, 而蔡家六年前也確實因入股賠本差點變賣祖業(yè),這兩點倒是和胡慶云的證詞對上了。 此外, 據(jù)劉家鄰居所說,云娘根本不認得字,平日里給娘家寫信還是找隔壁街上的秀才代寫的,所以什么寫下血書控訴蘇嶙峋與蔡全狼狽為jian就更無從談起了。所謂的血書, 不過有人代筆罷了。 目前高堯已因證不言情被關入大牢,只是關于為何證不言情受何人指使等問題一律不說,只說自己單純看蘇嶙峋不順眼想要他倒霉,三位主審認為他有所隱瞞, 但卻礙于他國舅的身份不敢用刑,只得將他暫時看押,案件也陷入僵持局面。 而蘇競晚這邊往返于大理寺和蘇府舊宅查找文書, 想要知道六年前的冬月,她父親到底做了什么事抑或得罪了什么人,可惜一無所獲。 她只好認真研究起了從余府帶回的書信,這些書信她本來打算交給嘉明帝的,只是現(xiàn)在她決定先在自己手里放一放。 因為她總覺得這兩個案子或許存在著某種聯(lián)系。 她從余府共找到書信一百二十五封,其中二十一封是沒有落款的,信中內(nèi)容也很是尋常,或身體問候,或日?,嵤?,或外出見聞。 可是她還是覺得有古怪。 若是私交好友,為何不敢留下姓名? 若只是閑話家常,又何至于一月內(nèi)頻頻寄信? 而且有幾個時間點也是出奇的巧合! 她直覺這個寫信的人很有可能就是余晏聲在京中仰仗的那位高官,而且這么重要的書信應該不會假手于人,于是動用她所有能動用的力量,比如大理寺的吳世忠,翰林院的江沅,戶部的程鵬,努力找尋京中三品以上官員的筆跡進行比較,可惜沒有一個能對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