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頁
“怎么都是他贏,祖父也不愿這么被動?!毙焓珏鷩@氣,“現(xiàn)在不少學子都更加認可小蕭狀元,對祖父的學問產(chǎn)生了懷疑,他做了一輩子的學問,不想在臨退前晚節(jié)不保。” 祝斯寧同樣一籌莫展,總不能無緣無故讓宗啟顥忽然干涉,下令禁止辯論。 這場辯論看來是阻止不了了。 按照原來的劇情,宗啟顥有出席這場辯論,從而對徐祭酒的印象大變,之后沒等徐祭酒辭官,就直接罷免了他的職務(wù),這加重了徐淑妃對蕭逸明的仇恨。 “其實這也只是臣妾的擔憂而已,殿下不必掛心,”徐淑妃柔聲道,“天色不早了,殿下還是早些回去吧,路上小心點。” 如何讓辯論取消,救回徐祭酒的性命,這是徐淑妃的煩惱,也是祝斯寧的任務(wù)。 既然開始是一定要開始,徐祭酒也只能支撐半場……那就讓辯論只開半場好了! 在確定宗啟顥不會去看后,祝斯寧提筆寫了一份申請,頂替他出席這個辯論賽。 辯論正式開始前夕,蕭逸明接到宮內(nèi)傳來的一封詔書。 “殿下要出宮,親自過來看辯論?” 他反復看了幾遍,確定是出自椒房殿的詔書。祝斯寧居然一直有在關(guān)注他,還想要來看這個辯論…… 蕭逸明很是激動,與前來對接的徐家人反復確定場地安全問題。 “皇后要來看辯論?”徐家人擰著眉毛表示懷疑,誰不知道祝斯寧對這些一竅不通,他來看這個辯論的可能性,比宗啟顥的可能性還要低。 “要說陛下來看還有可能,皇后……”徐家人嗤笑,“估計說說而已吧,蕭大人還是別太當真了,免得空歡喜一場?!?/br> 蕭逸明嚴正道:“不論殿下來不來,我們都要做好準備?!?/br> 徐家人面上撇撇嘴,心卻往下沉,聽說祝斯寧時常去藏書樓,那時蕭逸明就在那里與他共處,關(guān)系好到專門出宮來給他壓場也不是不可能。 這個蕭逸明運勢真是該死的好。 與此同時,宗啟顥捏著祝斯寧專門寫的申請書嘆氣:“寫得還似模似樣的,可是看起來就很不靠譜,阿寧到底是怎么想的,居然覺得這也能成……” 姜偉低頭偷笑,說是這么說,宗啟顥不是還同意了。 “殿下心有成算,若是真能成,也算是幫了陛下大忙,不是嗎?” 宗啟顥瞥他一眼:“奏折整理完了嗎?趕緊送去內(nèi)閣。” 姜偉哎了一聲,指揮幾個小太監(jiān)動作快些。 宗啟顥將祝斯寧專門寫的申請書收好,想起前世辯論的場景。 那時他一聽說蕭逸明要和徐祭酒辯論,想也不想就安排出席觀看了,辯論的內(nèi)容他其實已經(jīng)記不清楚,只記得那時徐祭酒沒了以往的風度與淡然,變得咄咄逼人起來,因此對徐家的印象一落千丈。 前世對于后妃聯(lián)手一起對付蕭逸明這件事,宗啟顥沒有特別奇怪的感覺,仿佛事情就該如此發(fā)展,反正蕭逸明最后會贏就是。 但其實,斗得你死我活這么慘烈的,在哪朝都不多見,一個合格的皇帝,是不可能有一個失控的后宮。 現(xiàn)在再回顧一次,才會發(fā)現(xiàn)其中有許多不合理。 蕭逸明必將步步登頂,所以一切擋在他面前的人,都必然沒有好結(jié)果,不論是誰。 這一世,祝斯寧與后妃相處……其實這種類似養(yǎng)兒子的相處模式,應(yīng)該也不多見吧。 宗啟顥頓了頓,再次確定—— 果然是他的后宮比較奇怪! 第58章 “蕭大人, 辯論到底什么時候開始?” “還請諸位再等等?!笔捯菝饕还笆?,抬頭望了一眼天空。 風和日麗,萬里無云。 辯論的場地選在京郊一處小山坡上, 栽種有文竹萬年青, 雅致清幽。山中有奇石碑林, 是前朝文人所留, 書香氛圍濃厚。 半山空地上滿是著儒衫的書生,有老有少,皆是來見證這場辯論。 見蕭逸明似乎沒有開始的意思, 有坐不住的問道:“祭酒大人不是已經(jīng)到了嗎?還要等到什么時候?” “我之前聽蕭大人說, 似乎還有個朋友要來,你看最前面那個座位,不是空著么。” 天氣炎熱,縱然是精心布置了遮陽, 隨著日頭漸高, 還是有不耐熱的受不了。 徐家人等了一會, 見祭酒額頭上冒出細汗, 不由連聲催促:“蕭大人, 這是要等到什么時候?” 蕭逸明還在等祝斯寧:“再等等, 殿下還未到, 便不能開始?!?/br> 徐家人滿是不悅:“若是他不來呢?” 祝斯寧對經(jīng)學不敢興趣,詔書搞不好是一時興起寫的, 如今改了主意不來也不是不可能。 “他一定會來的。” 蕭逸明話音剛落, 就見不遠處走來一個隊列, 一個傳令的太監(jiān)騎快馬先行來預報。 祝斯寧只帶了一個小隊列,沒有讓人開道,如果不是帶著皇后的儀仗,乍一看就和富家公子出行差不多。 免了眾人的禮節(jié)后,祝斯寧面帶歉意道:“是我來得晚了,耽誤大家了。” “沒有的事,殿下來得正是時候?!?/br> 蕭逸明帶領(lǐng)祝斯寧坐到最前面的座位上,掃了一眼場內(nèi)。 祝斯寧遲到這么長時間,不少人都有怨言,不過礙著祝斯寧的身份,沒敢說出來。 叫來下人給眾人添茶和糕點,蕭逸明朝眾人一拱手,上臺致辭表示歡迎,謙虛地表示今天大家有幸聚在這里,當友好交流,可各取所長互相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