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4章 坐等發(fā)難
“先生說得即是,那就按照這么辦吧。各位直接向父皇告老還鄉(xiāng)吧,至于兵權(quán)和全職,正好空出來,給本王提拔的新班底?!?/br> 康王魏構(gòu)這么一說,頓時在兩側(cè)站立的年輕將領,各個都感激涕零。這一刻,每一個年輕將領,都感覺自己跟對了人。 自從跟著魏構(gòu)和葛巖北伐以來,這些年輕將領無時無刻不再感受著驚喜。 第二天一早,梁王就被魏構(gòu)派人,送回了秣陵城。與此同時,被送回秣陵的還有一群老將。 這些老將不敢糊涂,能有告老還鄉(xiāng)的下場,對他們來說,已經(jīng)是美好的結(jié)局了。于是乎,到了秣陵城的第一時間,全部都上書請求告老還鄉(xiāng)。 皇帝還沒有弄明白怎么回事,可是這些老將,各個痛哭流涕,哭爹喊娘的一定要告老還鄉(xiāng)。 在皇帝看來,反正這些老將已經(jīng)垂垂老矣,一直以來都找不到合適的理由,讓這些老將交出兵權(quán)?,F(xiàn)在這些老將主動提出告老還鄉(xiāng),實在是天作之美。 于是乎,皇帝大筆一揮,準許了所有老將的告老還鄉(xiāng)。與此同時,皇帝還極為仁慈的,讓這些老將,可以給自己的兒子,提拔一個七品的官。 這就是皇帝恩許的封官,目的也是繼續(xù)拉攏這些老舊勢力,讓他們謹記朝廷的恩德。畢竟這些都是跟隨皇帝多年的老班底,無論如何,在忠誠度上,還是可信賴的。 有了皇帝的恩封,這些老將,自然是千恩萬謝,全部卷了鋪蓋,回老家去了。只留下嫡子或者嫡孫,繼續(xù)在秣陵城接受封賞,重新開始在朝廷摸爬滾打。 至于那梁王,回到秣陵城第一時間就縮在了梁王府,再也不敢出來半。 原因很簡單,一方面是因為有大把的把柄我在了康王魏構(gòu)的手里,另一方面,則是因為自己的大舅舅還在南方平亂,根本無法回京,還有那些擁護梁王的老臣,一部分被魏構(gòu)逼得告老還鄉(xiāng),另一部分則因為害怕受到牽連,全部和梁王敬而遠之。 所有文武百官都不是傻子,康王魏構(gòu),一份份的捷報傳回秣陵城,老皇帝是越看越高興,只怕是等康王魏構(gòu)回來的那一刻,就是魏構(gòu)被設為儲君之時。 這些老臣,恨不得現(xiàn)在就飛到北方去給魏構(gòu)溜須拍馬,如何敢和康王作對了。 此時的十三城,大遼國南院王丁峰,占據(jù)了靈天城之后,他幾次重兵從五谷城運送物資和糧草過來,他無時無刻不再擔心,葛巖再次派兵奇襲他的運糧車隊。 可是這么一來,大量的軍力被牽制住了,外加上五谷城運來的糧食,距離有兩百里遠,補給上面時刻繃著一根弦,讓丁峰根本不敢放開手來繼續(xù)進攻。 此時的大魏國軍隊,則輕松很多。一方面是占據(jù)了十二座城池,本來就擁有了不少糧食補給,另一方面是因為大魏國的糧食,源源不斷的從南方運送過來,根本不用擔心大遼國劫持糧車的問題,因為這些糧車距離丁峰的部隊距離實在太遠了。除非丁峰從葛巖的防御飛過去,否則根本不可能奇襲。 南院王丁峰,此時甚至懷疑,葛巖一開始就算好了靈天城地理位置的偏遠,故意讓丁峰占據(jù)此城,目的就是不停的進行牽制。 可是如今丁峰已經(jīng)攻下此城,奏報也已經(jīng)呈送到了燕京城,給了大遼國一點信心和士氣。 畢竟剛被五國夾擊,大遼國如今是元氣大傷,太需要一場勝利,來鼓舞人心了。哪怕只是收復了一座城池,對于大遼國而言都是極好的。 可是這樣一來,對于丁峰來說,靈天城就成了一個燙手的山芋。 嚼之不下,棄之可惜。 大魏國的軍隊,顯得輕松愜意,每一天都有幾萬人到靈天城外游走一番,叫囂了之后,卻并不進攻,而是立刻撤退。 這一切透著詭異,讓丁峰覺得很奇怪。 幾次丁峰想要下令出城追擊,都自己強壓了心中的怒火忍住了。 此時的丁峰不能再沖動了,損失了十二萬主力之后,他的兵力如今只有三十八萬。可是敵人足足有七十四萬人馬。外加上丁峰的軍隊剛被挫敗,此時士氣正低,實在不應該孤軍深入。 就就在丁峰不斷的謹慎做決斷的時候,大遼國燕京城,一封封急報傳來。 因為丁峰攻下一座城池之后,已經(jīng)連續(xù)二十多天毫無進展,燕京城那邊已經(jīng)心急火燎,不停的督促著丁峰繼續(xù)展開行動。 燕京城之所以這么急,原因也很簡單,三十八萬大軍,每一天的作戰(zhàn)消耗,對于大遼國而言,都是天文數(shù)字。 大遼國和大魏國有很大的區(qū)別,大遼國只是一個半農(nóng)業(yè)辦游牧的國家,地理位置和氣候條件,都注定了大遼國的物產(chǎn),不可能和大魏國相提并論。 更關鍵的一點是,大魏國有濃厚的商業(yè)氛圍,全國的經(jīng)濟實力上,起碼是大遼國的五倍。 簡單來說,大魏國有錢有糧,卻唯獨卻能打的兵和擅長指揮的將領。 大遼國能打,將領也很好,可是卻唯獨耗不起,國力實在是不允許。 這也注定了大遼國必須速戰(zhàn)速決。有了燕京城的催促,丁峰即便是再謹慎也不得不做出決斷了。 擺在丁峰面前,最適合進攻的城池,正是另一座名叫盛天城。 這座城池原本也是劃給了梁王,可是如今梁王受辱之后已經(jīng)回京,那這座城池的四萬守軍,自然而然歸順了葛巖和魏構(gòu)。 葛巖第一時間收編了這只軍隊,卻將它打散,均勻的分布在整個北伐軍當中,然后又抽調(diào)了五萬可信賴的大軍,鎮(zhèn)守與此城。 這盛天城和葛巖還有康王魏構(gòu)駐扎的巨天城,是最接近靈天城的兩座城池。 進攻巨天城,似乎有些不理智,那里足足駐扎了四十萬大軍,丁峰可不敢讓軍隊再冒險了、 丁峰必須確保,讓自己拿下一座城池,自己的傷亡必須是最小。只有這樣才能挽回顏面,最關鍵是能夠恢復士氣。 丁峰籌謀一番,最終只有選擇了那更為薄弱的盛天城。 于是乎,丁峰清點軍隊,足足三十萬大軍,直奔盛天城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