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5章 糧食戰(zhàn)爭2
可是隨著收購的順利進行,將會面臨越來越難收購的局面。 葛巖讓人開始瞄準那些大地主大戶,這些人的糧食一般都掌控在他們的管家或者專門的糧食管理人員手里。這些人的糧食一般不會隨著行情價格變化,而拿出來賣。 他們儲存的糧食,很多是為了防范風險,或者囤積之后,用于青黃不接的時候出售牟利。 光從百姓那里收走糧食,并沒有太大的作用,一旦青黃不接,這些的人的糧食立刻會填不很大的市場,無法造成恐慌,就不可能有價格哄抬。 雖然哄抬價格不仁道,但是葛巖為的是西寧的江山社稷。葛巖的目標并不是那些窮苦人家,他的目標其實是大遼國朝廷和那些富貴人家。 葛巖動了所有的力量,開始接觸那些大戶的糧食管理人員,慫恿他們將糧食暫時高價出售給葛巖,然后拿了錢再低價收購回糧食回去填補窟窿,一來一去可以實現(xiàn)的利潤往往的數(shù)百兩甚至數(shù)千數(shù)萬兩。 一千兩就足以讓一個普通的人,瞬間成為一個富戶。 這份吸引力實在太大了,葛巖讓人千方百計去慫恿,終于有小部分的人付出行動。 葛巖擅長造勢,投小利而賺大錢。葛巖讓每個城和區(qū)域都有一兩個人因此暴富。 葛巖這種廣撒網(wǎng)的行動,立刻引起了影從效應(yīng)。 等這些富貴人家的家主現(xiàn)的時候,這些大規(guī)模的糧食已經(jīng)被葛巖洗劫一空。 葛巖足足在這里面花費了一千五百萬兩紋銀。 此時的葛巖,還剩七百萬兩沒有花出去,葛巖繼續(xù)常規(guī)性的收糧食,依舊是每天漲五文的架勢。 一直持續(xù)到了七百萬兩揮霍一空,葛巖將糧食部運回了西寧。葛巖這時候?qū)⒁磺惺召徯袨橥V埂?/br> 此時的糧食價格已經(jīng)暴漲到了一百六十文。葛巖的撤退,造成大遼國的糧食出現(xiàn)了小幅度的下降,一直跌到了一百二十文的時候,卻離奇的跌不下去了。 之所以價格堅挺住了,原因很簡單,幾乎所有的糧商手里,都已經(jīng)存量不多了。百姓手中更是只有小半的存量。 市面上流通的糧食變得越來越少,價格自然降不下去。 這個時候,原本一直感覺蹊蹺的大遼國朝廷,終于醒悟了過來。糧食被人人為的炒高了。 此時的大遼國人,還沒有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他們?nèi)藶檫@只是大遼國的糧商屯糧造成的。 只要糧食沒有離開大遼國,似乎并不是什么大問題??墒撬麄?nèi)f萬沒有想到,這一切都是西寧國的葛巖cao縱的一次貿(mào)易戰(zhàn)爭。 隨著天氣漸漸變冷,糧食越吃越少,人口牲畜每天都在消耗糧食。糧食的儲量越來越少,沒有葛巖的收購,糧食也開始水漲船高,很快糧食的價格就漲到了葛巖之前收手的一百六十文一石。 糧食的價格似乎沒有任何收手的架勢,依然不停的上漲。 此時的富貴大戶,突然現(xiàn),自己家的管家或者糧倉管理,突然一夜之間消失不見了。他們立刻意識到了問題的嚴重性,每一個富貴人家的主人,都開始去查看自己家里的糧倉。 他們突然現(xiàn),自己家里的糧倉,幾乎是空的,要么裝滿了沙子,要么早就空無一物。 那些管家和糧倉管理之所以逃了,就是他們現(xiàn)之前賣糧食賺的錢,根本不足以填補糧食的虧空。 等這些富家大戶的主人,現(xiàn)了這些人跑了以后,就已經(jīng)晚了。 大戶人家的危機意識,總是比一般人要強烈,他們立刻意識到,很有可能是人故意將糧食收購走了。 大戶們立刻開始高價到市面上收購糧食,可是等大戶們拿著銀子去收購糧食的時候,卻生了意想不到的事情。 整個大遼國境內(nèi),居然同時出現(xiàn)了恐慌性的傳言,有大量糧商已經(jīng)收購了大遼國國糧食產(chǎn)量的一半,此時整個大遼國的糧食,已經(jīng)支持不到來年夏收了。 這對于一個偌大的大遼國而言,簡直是一個爆炸性的新聞。 幾乎一瞬間,家里還有些存量的人,擔心自己以后買不到糧食,可能沒到開春就被餓死,于是市面上幾乎沒有人愿意賣糧食了。 即便是那些屯了一點糧食的糧商,已經(jīng)知道風險就在眼前,糧食馬上就要暴漲,所以部都關(guān)門打烊了。 這下子富家大戶急了,糧食已經(jīng)空了,不可能坐等一家人餓死吧。 現(xiàn)在整個大遼國,都是有錢都買不到糧食的局面。 每家每戶的大戶人家都掛起了收購糧食的牌匾,幾乎是一天一個價格。 只有那些等著錢救命的人,才有可能出售一點點糧食,大戶人家即使使盡的抬高收購價格,都收不到足夠家用的糧食。 一時間整個大遼國,陷入了恐慌和大亂之中。 就連朝廷的糧倉也出現(xiàn)了大面積的虧空,大遼國朝廷意識到了問題的嚴重性。 一瞬間整個大遼國召集大臣緊急商議對策,可是商量來商量去,根本沒有任何解決辦法。 糧食越來越少,之前買走糧食的人始終沒有出現(xiàn)。 眼看著就年關(guān)將近,糧食已經(jīng)從一百六十文,漲到了五百文了。 不少人開始去其它國家販運糧食過來兜售,獲取暴利,可是大魏國知道了大遼國的國情,他們心里可是樂壞了,早就嚴令禁止糧食外流進入大遼國。 沒了大魏國的糧食大倉,想要去買北面的蒙古和大琻糧食,更是不可能,他們自己都沒有糧食。如今和大遼國接壤的,也只有西夏、西寧、回鶻、大理、吐蕃。 西夏自從被西寧打殘以后,韜光養(yǎng)晦,本來就是西北貧瘠之地,糧食勉強夠本國,還要吃大量的粗糧。 回鶻更是貧瘠,幾乎到了一毛不拔的地步,更加不可能提供給如此龐大的大遼國。吐蕃還算比較富裕,但是吐蕃乃是奴隸和佛陀國度,這里并沒有自由貿(mào)易的習俗,所以糧食流出本國的概率很低。 只剩下一個大理,物產(chǎn)豐富,可是大理一直都是大魏國的藩屬,他們顧及大魏國,一直不愿意摻和大魏國和大遼國之間,不愿意成為兩國博弈的傀儡。 大理能提供的糧食也是很少,根本不夠滿足偌大的大遼國需求。 這個時候,似乎只有如日中天的小國興寧,聽聞極為富足。 大遼國緊急派出了使臣,請求西寧救援。 可是使臣卻是直接吃了閉門羹。 這下子大遼國整個朝廷都瘋了。糧食依舊再漲,甚至已經(jīng)有朝廷的官員眷屬出現(xiàn)了餓肚子的現(xiàn)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