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6章
她的所思所行,和即將離去的女醫(yī)們關系不大,她們更多則是看著這次準備帶走的物品發(fā)懵。 “那個,去長安還帶著這么多的骨老師,真的不會被當做行巫蠱之術抓起來嗎? 第300章 母子骸骨 骨老師,真名人體骨架,它們是現有階段下,唯一能長久保存的人體實物。 女醫(yī)們還是學徒的時候,靠它們認識人體,學成之后想要精進,還得繼續(xù)專研它們,一身學識不知多少因它們積累,必須要尊為老師,就是尊敬之余吧,大家還是很清楚它是有多嚇人的。 宛安縣的醫(yī)學常識普及水準極高,城里居民不會將她們那些奇怪的治療方法視為巫術,對解剖也接受良好,可即便是這樣,骨老師出現的時候還是嚇到了不知道多少人,最后只能珍藏在醫(yī)屬的后院,本縣都要這個樣子,把它們帶去長安……實在是讓人不放心。 “這是韓尚院特地寫信要帶的,肯定有她的道理。” 被詢問的韓羽不僅沒有抬頭,手中的動作更是未停,她將最后固定住的那塊恥骨拆下來,裝入已經填好稻草布袋中,再塞進去新的稻草,待確定里面已經塞的足夠瓷實,即便車輛再晃動也不會讓骨老師受到損傷,這才扯過來繩子將袋子綁上。 看眾女醫(yī)動作還是拖拖拉拉的,忙碌的韓羽不由得抬起頭來: “你們怎么都不動?那邊還有好幾個要裝呢,都過來搭把手,明天就要走了,趕緊裝完好休息去?!?/br> 韓羽行醫(yī)至今已有十多年的時間,主要以照顧孕婦和接生為主,從她手中接過的嬰兒,至少四位數起步,而醫(yī)學是經驗學科,在海量的經驗堆積下,不說宛安,整個漢國都找不出幾個在這方面與她一戰(zhàn)的人。 這些年,宛安的女醫(yī)培養(yǎng)出來一茬被調走一茬,能如她這樣,一留十多年專研醫(yī)術的不多,雖說醫(yī)屬的女醫(yī)能靠著過往研究的底蘊,治病的廣度吊打韓羽,可在接生上,女醫(yī)們得反過來向她請教。 不論她和韓盈的關系,也不說她這些年對鄭桑照顧的情分,僅憑這半師之誼,韓羽就敢指揮這些從職位上遠超她的女醫(yī)做事。 而過來的女醫(yī)們,本來就隱約以她為首,此刻聽到指揮,便先將猶豫放到一邊,紛紛過來拆裝骨老師。 從庫房搬過來的骨老師總類各不相同,除了常規(guī)不同年齡、性別的整體骨架,還有斷裂的碎骨,主要用來讓大家辨識不同種類的骨傷,以及有不同程度泛黑的整骨,大家主要拿它們研究到底是出于患病,還是鉛汞中毒等等,而除此之外,還有一具極為稀有的母子骨架。 骨架生前還是個少女,年齡不過十三,年少的她盆骨還生長完全就已經有孕,致使正常胎兒雙頂徑(胎兒頭部左右兩側之間最寬部位的長度),大于骨盆出口橫徑,以至于無法順利分娩,一尸兩命。 看著這兩具骨架,和醫(yī)屬感情深厚的何梅忍不住開口: “這兩具骨老師這么難得,我們就這么帶走了,以后的女醫(yī)再學孕產章節(jié)的時候,上哪兒找這么好的教學道具?” 如今完整男性的骨架不難獲得,畢竟犯了死罪的罪犯總還會有幾個,可女性骨架就不容易了,犯死罪的極為稀有,根本碰不上,良人家的也不愿意捐獻(不能買,買的話極有可能出現殺人賣尸),而那些后繼無人墳塋能挖是能挖吧,可埋土里的骨架也是逐漸腐朽,基本上是沒法用的。 即便是女醫(yī)們不想承認,但女性和孩童的骨架,大多數是來源于自然死亡的奴隸,只有極少一部分是家屬捐獻,而這份母子骸骨,便是其中之一。 求得骸骨的艱辛姑且不談,在宛安女子越來越晚的育齡上,兩位骨老師絕對是厥功至偉,別說何梅忍不住想將它們兩個留下,曹苗也起了同樣的心思: “這一路得走好久,日曬雨淋的,不知道要造成多大的損傷。再者,帶到長安之后,要是不小心被權貴見到,我們有沒有事兒不好說,它們可是要保不住了,若是能好好埋葬也就罷了,可要是……” 要是被毀了,這豈不是和挫骨揚灰沒什么區(qū)別? 后面的話,曹苗沒有說完,可眾女醫(yī)都明白她的意思,眼中也有了擔憂。 都說好人有后福,這些骨老師對醫(yī)學有那么大的貢獻,不知造福了多少會因早孕而死去的女子,最后卻連尸骨都沒辦法保全,這也太讓人心寒了! “安心,十多年前,宛安縣別說忌諱骨老師了,女子孕產時各種稀奇古怪的規(guī)矩多到半個時辰都說不完,更不要說別的神神叨叨的東西,如今哪還有這樣的事情?” 又將一個裝好骨老師的袋子綁上,韓盈直起腰來,隨著年齡的增長和生活的富足,她的身體也開始橫向發(fā)展,不過,一線的運動量讓她沒有胖到太離譜,只是更多的是圓潤富態(tài),和佛像似的,慈祥中還帶了幾分悲憫。 “我知道你們擔心這兩位骨老師,韓尚院又何嘗不是呢?只是如今,長安更需要它們去向世人證明女子早孕之害。” “等世人皆知女子不應早孕,世上也再無早孕之女,這兩位骨老師,便不用在這陽世間繼續(xù)停留,而是能入土為安了。” “好一個再無早孕之女!” 洪亮的贊聲從遠處傳來,眾女醫(yī)扭頭看去,發(fā)現來人正是縣令細君,她身邊是于院丞,身后還跟著幾位老醫(yī),見她們看過來,細君笑著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