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2章
最終,餐廳中洋相百出的都是請客的人。 喝高了的扶桑人又唱又跳,發(fā)泄一般的放縱。 到了酒宴結(jié)束的時候,終于有扶桑人喝撐成了一個裝滿了水的罐子,躺在地上人事不知,稍作搬動,酒水就這從口往向外淌。 第506章 扶桑鐵壺,精美茶具 昨晚赴宴的幾個人,不約而同起的晚了一些。 吃過早飯之后,沈瑜建議繼續(xù)出去玩兒。 于是,昨天的成員不變,改為乘坐巴士,穿梭于不同的景點,漫步在頸都的古建筑群之中。 游玩的過程中,沈瑜的手中多了兩個提包。 這次,他看好的古玩,只要價格合適,絕不啰嗦,立刻買下。 張鞠和張笑顏雖然很好奇,但也只看不說。 今天,沈瑜買的全部都是茶具,水澤智子也看見了,但沒有引起扶桑方面的什么反應。 回到酒店,梁持來找沈瑜,委婉的提出一個想法。鑒定組的幾位老師因為和沈瑜不太熟,就請他過來商議。他們聽說了沈瑜到了扶桑之后,購買了一些古玩,問能不能過來欣賞一二。 沈瑜思考片刻,邀請了鑒定組的宋節(jié),張賢科,景奉水,李孝和幾人一起過來喝茶,順便看看古玩。 他沒邀請鑒定組的兩個助理,也是避免一些討厭的事情發(fā)生。 四位鑒定師,再加上張鞠,張笑顏和梁持在沈瑜房間里聚齊。 沈瑜把今天新買的古玩,在寫字臺上擺開。一套銀質(zhì)茶具和三把湯沸,擺滿了桌面。他泡了好茶,眾人邊喝茶邊觀賞古玩。 因為古玩數(shù)量多,足夠客人觀賞,不至于擁擠在一起。 幾位鑒定師專心的欣賞古玩,室內(nèi)非常安靜。只有克里斯蒂娜接到了一個電話,走到屋外接電話,有些說話的聲音傳來。 宋節(jié)和景奉水各自觀察一把鐵壺。這兩把鐵壺來自同一個店鋪,總共用了兩萬美刀。 沈瑜自己手托一把19世紀扶桑鹿首如意紋壺,悠然自得的觀賞。這把壺制作精美,短流制成了鹿首的造型,生動且有自然的趣味,因為寬17cm,可以托在手上把玩。這件東西不貴,只有4000美刀,游戲給出的價值區(qū)間是1.5萬~2萬美刀。 其他人正在看一套20世紀“秀峰款”銀制茶具。茶具一組五件,古董店的標價估價是一萬兩千美刀。沈瑜看過游戲給出的信息,這套茶具的價值區(qū)間,在兩萬至三萬美刀。 這組茶壺包含了煮水壺,茶壺,茶葉罐,茶盤以及五只茶碟。銀質(zhì)的色澤透亮,有“秀峰款”,均飾以銀釘,華麗富貴。 因為是以純銀金屬打制,質(zhì)地精良,是現(xiàn)代茶具中的精品,也讓觀看的幾個人愛不釋手。 張鞠放下了銀質(zhì)茶壺,轉(zhuǎn)身對沈瑜說道:“小沈,這套茶具特別漂亮,感覺像新的。我覺得就算是買的不對,也不虧?!?/br> 沈瑜說:“這是20世紀的,算是現(xiàn)代茶具,因為制造精良,有“秀峰款”,是名家作品,才買下來。 張鞠喝了一口茶,問道:“你要賣掉這些茶具?” 沈瑜說:“暫時自己收藏?!彼弥荒軆蓚€人聽到的聲音說:“你喜歡,可以拿回去?!?/br> “君子不奪人所愛。我拿回去,有人會說閑話的。”張鞠拒絕,又拿起沈瑜剛剛放下的鹿首壺把玩。 張笑顏放下茶具,回到座位上喝茶,看沈瑜有了空閑,就問道:“我只會看材質(zhì),不會看這些東西真正價值,你買的這些茶具,那些是古玩,哪個最有價值?” 沈瑜想了想說到:“如果按照文化藝術和市場價值衡量?!彼胫钢鴥砂谚F壺說道:“宋老的眼光厲害,他看的那把鐵壺是19世紀的?!?/br> 宋節(jié)聽沈瑜說道鐵壺,把鐵壺小心的放到桌面上,走回來說道:“我看的是鐵嵌金銀的工藝,非常精美。” 他喝了一口茶,緩緩說道:“隔行如隔山,我不懂鐵壺和銀壺。只能看出工藝精湛。小沈愿意買回來,應該是看出些門道,能不能給我們解惑?” 沈瑜迎著宋老的目光,說道:“解惑不敢當。我是初學乍練,仗著膽大買回來研究。” 李孝和說道:“你就別客氣了,你的本領,我們都見到了?!?/br> 其他幾人聽到開始討論,也就放下古玩,回到座位。 沈瑜說:“幾位老師想聽,我就說說自己的看法,不一定對,您幾位多包涵?!?/br> 他拿過制錯金銀花鳥提梁壺,說道“這把壺是我最先注意到的壺。高18.5cm,制作于19世紀。 幾位請看,壺直口直頸、削肩,裝有提梁,鼓腹圜底,有蓋。壺整體為鐵黑色,兩側(cè)側(cè)鑲嵌金銀花鳥。 金鳥振翅飛翔,花朵綻放燦爛,畫面栩栩如生,生機勃勃。蓋上嵌有雙鳳及枝葉紋,蓋鈕為圓形鈕。提梁上亦有纏枝紋飾。結(jié)合工藝與印款,應該是扶桑鐵器名家,正壽堂所作鐵嵌金銀花鳥壺?!?/br> 他又拿起另一把略大的鐵壺,展示給眾人:“鐵包銅鑲銀口梅花蓋提梁壺,高19.8cm;重923g。 壺有弧形提梁,平鈕圓蓋,壺身圓鼓,腹部向下內(nèi)斂,平底,壺嘴貼身,有昂首俏立之感。壺把、壺蓋、壺嘴皆鐵質(zhì)制,壺蓋高浮雕梅花小景,或綻放,或含苞,落款“宗春作”。壺腹則是鐵與銅的結(jié)合,剛與柔、陰與陽的完美表現(xiàn),既有優(yōu)良的鑄鐵技術,又有古典的韻味,這種設計增加了壺的藝術性,更加凸顯了年代質(zhì)感,落款“明珎紀宗春作”。應該是19世紀明彌紀宗春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