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五章大手筆,諸佛國
書迷正在閱讀:重生謀愛:腹黑嬌妻要上位、你是吃可愛多長大的嗎、凝霜(現(xiàn)代 小媽 高H)、首席醫(yī)生:溥長官,別亂撩、皇道、星空下的音樂、變身末世奶媽、主播女裝真可愛、帝少千億寵兒、先婚后愛:天價嬌妻不好惹
“我佛慈悲,朝聞道夕可死矣” “我佛,終見大羅” “原來如此,原來如此佛,佛” “甘為佛門子,永誦梵門經(jīng),哈哈” “參見我佛” 恍惚間,漫天都是梵音低唱,無數(shù)佛陀,菩薩,羅漢,比丘的身影在寶座四周不斷沉浮,空氣中都仿佛能嗅出淡淡的佛理蓮香。 正大,浩然,慈悲,普度。盡顯菩提,威嚴,極樂,光明。無數(shù)生靈被度化,不多不少,剛剛好三十座城池,里面無數(shù)的生靈被度化入佛門。 三十座城池的生靈盤坐而下,贊頌佛門,仿佛世間佛子,解救眾生,無數(shù)的經(jīng)文涌現(xiàn),耶和華看見如此,眼瞳閃爍,這樣的偉力,尚未觸動全力,卻已經(jīng)度化三十座城池的人,這是何等的手段,而且度化之力不多不少,不增不減籠罩三十座城池,就連他現(xiàn)在也做不到。 靈族既然是以信仰成道,當然有這樣的手段,叫做大信仰術(shù),只要被真言籠罩,便可進行度化,別說靈族的其他人,就連耶和華體內(nèi)神國的許多生靈都是度化而來,而且大多是靈族的敵人,反正這些人不是殺了就是煉化,還不如為自己的修為提供一份力量。 至于準提說這三十做小城池是送給靈族的禮物,準提敢送,他也不敢收,收來何用?整座城池的生靈都被準提度化,對靈族沒有絲毫的信仰。 至于你說讓這些生靈改變信仰,說實在玩弄度化之術(shù),除了接引圣人,還有誰比得上萬佛之母準提呢?準提睜開眼睛,輕吐一口氣,這樣子大范圍進行度化對他來說還是有些消耗,他這副身體可不是他那圣人之身,要是圣人境界,何必還要吟誦佛經(jīng),輕聲一吐便是萬靈皈依,而且毫無消耗。 畢竟他是誰?是佛的起源,是萬佛之母,論起修行或許比不上道門,但是度化之術(shù),佛門可是拿手好戲,沒有一手度化的本領(lǐng),你也別說你是真正的佛門子弟。 在這里就看出西方教其實有兩種修煉的方法,一種就是如接引一般,他不凝練佛國,修煉大夢道經(jīng),佛道融合,苦行僧一般,正如六年苦行歷諸難事,但為降伏諸外道故;又欲令諸眾生起精進故;一麻一麥為所食者,欲令身器得清凈故。 接引信奉的是形在苦者,心則惱亂;身在樂者,情則樂著。是以苦樂,兩非道因。譬如鉆火,澆之以水,則必無有破暗之照。鉆智慧火,亦復如是。有苦樂水,慧光不生,以不生故,不能滅于生死黑障。今者若能棄舍苦樂,行于中道,心則寂定,堪能修彼八正圣道,離于生老病死之患,一思一念皆為苦,苦中做樂方為佛。 而準提則是修煉度化,信仰之道,稽首皈依蘇悉帝頭面頂禮七俱胝 我今稱贊大準提唯愿慈悲垂加護 南無颯哆喃。三藐三菩陀。俱胝喃。怛侄他。唵。折戾主戾。準提,婆娑阿。 從后世流傳的準提咒來看就知道準提所修之道,以佛為根,皈依為法,三千大道為其資糧助長,這就是佛。相對于后世的一些誤解,說什么佛道,佛道,佛就是佛,道就是道。 道代表著世間的本源,萬物之起源,無法規(guī),無定律,無空無色,無法無天,不可說其命,不可繪其貌,而佛也是如此,就是換種說法,但是佛和道卻也是不同,就如藍星,雖說四片大洋都能說是海,但是太平洋是太平洋,大西洋是大西洋,不能混為一談。 所以說佛魔道,三者同卻不同,或許到最后殊途同歸,但是就連鴻鈞都有道魔之爭,連他都無法擺脫如此,還有誰能擺脫這呢? “圣人辛苦了,不過這城池還是留給圣人當做歇腳之用,畢竟圣人萬尊,若是累著圣人就是我們不對了?!币腿A皮笑rou不笑地說道,但是話卻有些奇怪了,雖說現(xiàn)在準提不是圣人至尊,但是只要位及天仙,一口真元便可維持自身千年壽命,豈會累著。不過是個借口罷了。 準提嘴角也有些抽動,你說不收就不收,本佛也不會強塞給你,但是你說我會累著?這也太扯了吧,不過準提倒是見到同道中人,這道不是佛,而是無恥之道,你說能不分事實還能一副擔憂地說出這些話了,也沒誰了,準提倒是略有感悟。 準提也笑道:“耶施主有心了,體貼眾生,當有佛性,可悟大自在之意,有成佛之資?!彪[隱中準提也拋下一個誘惑,若是耶和華能加入西方教,一尊佛位跑不掉的了。 佛教的果位實力是一部分,但是卻有著別的含義,不說準提和接引兩尊佛祖,就像后世的地藏王菩薩,一身修為不弱于藥師尊王佛,但是還是不能稱為佛,為何只因宏愿未實現(xiàn),一句“地獄不空誓不成佛?!弊屗逓榇筮M,甚至參悟佛教的大慈悲,大無我之心,悟透佛教的萬物皆是佛的境界,但是自身卻因為大宏愿不能成佛,這是與天道結(jié)下因果,若不能實現(xiàn),自然沒話可說。 還有觀世音菩薩,他本來為闡教中的慈航道人,一身修為堪比佛,但是最后卻只能成為菩薩,為何? 因為佛教的果位修為是一個層次,但是佛教更看重的是見覺,不然何來一朝頓悟,立地成佛之說。佛門境界到了,就到了,剩下只是積蓄法力,但是道門就算是悟道也不可能增長飛快,但是勝在穩(wěn)。 佛門的你不悟透就永遠不可能再進一步,所以佛門需要慧根便是如此。而佛門之中說多果位也不多,能上臺面的就三個層次。 羅漢覺悟但無情注重個人修持和覺悟,能夠參破五蘊、看破生死、脫離煩惱苦海、自證菩提、得入小乘果位。這就是羅漢,覺悟卻無情,所以有些羅漢的實力甚至比菩薩還強,如降龍羅漢,伏虎羅漢等等。 而菩薩覺悟尚有情自己覺悟了,又發(fā)心救人?!白粤⒘⑺?,自覺覺他,犧牲自我,普濟眾生”是大乘菩薩永不退失的行愿。“自未得度,先度他人,菩薩發(fā)心。”菩薩已經(jīng)悟透了“五蘊皆空”,因為“有情”,尚未到一切皆空的境界,只是接近佛境,還沒有成佛,但他們卻發(fā)愿將眾生超度到更高的層次,也就是讓眾生成佛。自己還未成佛卻想世間為佛。 而佛“覺者”、“知者”、“覺”?!坝X”又有三層含義。自覺、覺他和覺行圓滿,介于有情和無情之間對蕓蕓眾生,在官與不管、度與不度之間,他只是用一片佛光引導我們自己度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