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章
…… 洛陽城外,深陷賊窩數(shù)日的聽望司密探鄭全,終于走出了莊園,但并非獨自一人。 斛斯椿在莊園中一番喊話,言說高氏謀亂,囚禁天子,要帶他們前去宮城救駕。 又是一通富貴許諾后,便將八百天子親軍以及莊園內(nèi)原本就有的奴仆帶了出來,合計共有千余人。 而是與八百天子親軍,以及莊園內(nèi)原本就有的奴仆共計千余人,被斛斯椿領了出來。 鄭全尋不到脫身的機會,只能希望入城后,能趁亂離開。 城中暴亂,守衛(wèi)城門的士卒早已經(jīng)四散而逃,斛斯椿也在城門口得知了婁昭提前封鎖宮門的消息。 政變這種事,重要的便是先發(fā)制人。 如今提前泄露了消息,又有高澄正領軍南下,縱使奪下宮城,禁軍還剩多少戰(zhàn)力,還能否等到各路勤王之師云集。 斛斯椿的計謀最關鍵之處便是襲殺婁昭,平穩(wěn)過渡禁軍兵權(quán)。 眼看婁昭有了防備,斛斯椿當機立斷,帶領千余部曲往三荊之地行軍,打算假稱受天子詔駐守,襲殺刺史,趁機占據(jù)三荊,背靠南梁以為救援,自可割據(jù)一方。 所謂三荊,指的是荊州(河南鄧州)、南荊州(湖北棗陽南)、東荊州(河南泌陽)。 他可沒想過要往關西去,一番辛苦,難不成就為了從高歡的部將,轉(zhuǎn)投到賀拔岳的麾下? ‘我斛斯椿絕不屈居人下?!?/br> 鄭全進城不得,又被裹挾著南下,一時摸不著頭腦:難道城內(nèi)的叛亂被平定了? 望著斛斯椿的背影,鄭全心道:至少我還有一個立功的機會! 而此時,武川人獨孤信正擔任荊州城防大都督,兼任南鄉(xiāng)郡守。 他的麾下還有一名親信將領,名叫楊忠。 第七十四章 巾幗 爾朱英娥背弓挎刀,呼喊著侍衛(wèi)們隨她出府殺賊。 文吏死死攔在門口,叫嚷道: “殿下,不能出去呀?!?/br> 楊愔對此一陣頭疼:我不止要忙著防御叛匪,還得哄著你的嬌蠻任性? 可又不能放任不管,這位可是世子的心頭好。 楊愔快步上前,耐著性子勸說道: “殿下,渤海王府院墻高聳、壁壘森嚴,以親衛(wèi)堅守才是上策呀?!?/br> 原來高歡、高澄父子在洛陽城中極度缺乏安全感,不止將院墻修得極高,緊挨著的還有一圈矮墻,能讓親衛(wèi)們站在矮墻上朝外邊射箭。 在楊愔看來,這時候外出,不慎被奔逃的人群沖散,才是真正的禍事。 爾朱英娥也有自己的計較,她反勸道: “禁軍家眷若被擒拿相逼,宮城必然生變,我等困守王府,于大事又有何益!如今賊人四散開來,此時我領親衛(wèi)出府,正可逐一擊破!” 以楊愔的才智,當然明白其中道理,可他為何要為宮城之人赴險? 按照時日推算,高澄這兩日就能抵達,到時只需廣樹旗幟,佯作聲勢,或者謊稱是先鋒,賊眾以為高歡大軍南下,必然潰散。 楊愔繼續(xù)苦苦相勸,卻惹惱了爾朱英娥,她的語氣極不客氣,又帶了幾分驕傲: “我是天柱大將軍之女,曾為大魏皇后,如今又是世子家眷,你不過是我夫君麾下一介幕僚,也敢置喙我的決定!你若要守便守,我自去殺賊?!?/br> 說罷,朝院中親衛(wèi)們喊道: “我父曾以七千人破葛榮百萬大軍,洛陽亂賊雖眾,不過是仆奴之輩,如今又分兵于各處搜刮,破之易如反掌。你等有誰曾在天柱麾下效力,站出來,與我爾朱英娥一起殺賊建功!” 一番言語,在分析敵情的同時,又以建功激勵人心,頃刻間人人響應。 眼見身份如此貴重的婦人都敢外出殺賊,此時若是退縮,今后又哪能抬得起頭。 爾朱英娥眼見群情激奮,這才對楊愔說道: “楊長史若執(zhí)意守王府,我自會分你一些人手。” 楊愔長嘆一聲,無奈道: “事已至此,仆又如何能夠違逆眾心,愿以此命,隨殿下殺賊,報效世子恩義。” 爾朱英娥聞言,揚聲贊道: “好!楊長史無愧夫君信重!當初聽聞韓陵一役,先生以文士之軀,身先士卒,數(shù)次受創(chuàng),卻死戰(zhàn)不退,世人皆言仁者必勇,今日一見,果然不假!” 先前出言輕賤,實在是事態(tài)緊急,不得已而為之。 爾朱英娥作為半個枕邊人,當然知道高澄對楊愔的倚重,大小政務都是由他輔佐處置,深受信任。 如今已然合了她的心意,自然也不吝稱贊一句,給楊愔留些顏面。 楊愔回想起了韓陵之戰(zhàn)時,自己悍不畏死的模樣,心底不由鼓足一股勁:當初我面對爾朱兆麾下的精騎尚且不怕,如今只是一群奴仆作亂,又有何畏懼可言! 他從一名家奴手中奪過長刀,向爾朱英娥鄭重行禮道: “還請殿下驅(qū)使!” 院中親衛(wèi)紛紛附和。 爾朱英娥當即命府中奴仆嚴守家宅,自己領著楊愔與王府衛(wèi)隊四百余人蜂擁而出。 因為高澄北上晉陽,將府中馬匹盡數(shù)調(diào)走,爾朱英娥只能與眾人徒步,這也是楊愔選擇困守,而不是突圍出城的原因。 當爾朱英娥領著四百多人的隊伍遠離渤海王府,才真正見識到了今日的洛陽是個怎樣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