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5章
安排了男人們的封賞,接下來自然是大齊天子的后宮。 高澄尊嫡母婁昭君為太后,考慮到與柔然的關系,立懷有身孕的蠕蠕公主為皇后,只是蠕蠕公主盡來身體一直不好,孕后不能騎馬射獵,更是終日神色郁郁,高澄忙于篡國也無暇為她分心。 又立元仲華、爾朱英娥、宋氏為三夫人,為皇后以下,后宮之最。 其下又有九嬪為元明月、小爾朱、李昌儀、李祖娥、宇文小姑、王思政之女王氏、元玉儀以及元善見兩個年幼的女兒。 有堯舜舊制,以及曹丕故事在前,高澄還是按著規(guī)矩來,只是兩位前大魏公主太過年幼,最大的不過八歲,最小也才六歲,便只當是養(yǎng)在宮中,反正他也沒少干過這種事,等起成年再行禮。 九嬪之下又有二十七世婦如元靜儀、李祖猗、盧道虔之女盧氏、西域大又白等,但高澄始終沒有將瑤光寺的婦人們納進宮中,畢竟作為曾經(jīng)大魏的最后一位忠臣,大齊皇帝陛下以前、現(xiàn)在、未來都不可能與瑤光寺沾上半點關系。 當然,在宮里住久了,大晚上的出宮透透氣也是可以理解的,畢竟微服私訪體察民情嘛。 在二十七世婦以下,尚有八十一御妻,只不過如今連世婦的位子都沒占滿,更別提是御妻了。 既然后宮空缺了這么多位子,自然要給想辦法補上,高澄命溫子昇再度出使南梁,向蕭衍求娶其孫女,太子蕭綱之女,溧陽公主蕭妙淽。 傳聞這位南梁公主雖然才滿十二,但其通音律,愛詩詞,容貌更勝鮮花,深得蕭衍的疼愛。 溫子昇此行在明面上最主要的目的,還是向鄰邦告知北方社稷變更,高澄還分別派了人往柔然、吐谷渾、高句麗等。 唯獨沒有去巴蜀,畢竟在高澄視角,宇文泰等人已經(jīng)向南梁納了降表,當了梁臣,無需再多跑一趟。 第三百六十二章 行政班底 新近受封蘭陵王,住在宮城的高孝瓘,今日追隨父親以及一眾叔父、兄弟出洛陽,往邙山祭告祖父高歡。 喝水還不忘挖井人,高澄開創(chuàng)大齊王朝,這樣的大事,總要知會賀六渾一聲。 行至廟庭,禁軍們先行涌入,檢查是否有刺客藏身,剛篡國,誰知道有沒有遺老跟宗族過不去,要拉著他們一起為元魏殉葬。 高澄搬進宮城后,便以親信都侍衛(wèi)一千人,以及挑選京畿軍中曾隨高澄久駐洛陽的忠卒四千人,共五千將士組成宮城衛(wèi)戍部隊,由升任領軍將軍的王士良、接替其護軍將軍一職的原親信都督堯師分別統(tǒng)率。 堯師依舊領一千原親信都侍衛(wèi),負責高澄出行的護衛(wèi)工作,王士良領忠卒四千主要防衛(wèi)宮城。 至于原有的禁軍,一朝天子一朝臣,換了天子,作為天子親軍的禁軍部隊自然要跟著換,高澄從中挑選精壯,填補京畿軍中四千人的空缺,其余數(shù)千人則盡數(shù)轉為州郡兵。 由堯雄之子,承襲其父城平郡公的堯師親至帶隊,細致檢查高歡廟庭各處后,高澄才帶了諸子、諸弟入內祭告亡父。 堯雄此番并未被追封王爵,其實無論生前公爵還是功績這兩點他都能滿足,唯獨信都建義這一條,他與侯淵都是在廣阿之戰(zhàn)后據(jù)州歸附,算不得建義元從。 雖然無論堯雄是否封王,堯師都只能是公爵爵位,但這份體面畢竟是不同的,高澄也好生安撫了堯師,待南征功成,自會放開信都建義的身份限制,屆時定然為堯雄追授王爵。 這也是高澄安撫許多將領的話語。 高孝瓘跟隨父親走進祖父廟庭,七歲的他并非第一次來到這里,天子七廟,諸侯五廟,祖父的廟庭在他去世后不久便已經(jīng)修建好了,在當時看來,甚至超了規(guī)格,卻也無人計較,畢竟都知道父親篡位是早晚的事。 只不過這一次,廟庭中多了許多配享靈位,都是為高家創(chuàng)業(yè)立下功勛之人。 舅祖父婁昭、姨祖父段榮自不必說,姑祖父尉景則是全憑與祖父的親密關系進的,除此之外,還有三年前病逝的原侍中李元忠、封隆之。 二人,尤其是李元忠,作為游說高歡東出建義的河北第一人,未得王爵都是因爵位過低導致,高氏主政后,一次李元忠患病,高歡親自照料,在病后也只是為李元忠升爵為晉陽縣伯,食邑五百戶。 憑李元忠一個文官身份,無論如何也不可能在幾年間跳過縣侯、郡侯、縣公三等爵位。 封隆之在高歡東出前,被高乾扶持,名義上作為冀州刺史,倒是在建義后得了公爵,但與尉景一般,以勛勞不足,而被刷了下來,安德郡公的爵位交由其子兵部尚書封子繪承襲。 高澄勉勵封子繪,用心籌備南征所需的兵械,隨軍參贊,其父雖不被封王,但他自己卻可以憑南征之功升爵。 這也是最近這段時間,廢寢忘食,幾乎住進了兵部的原因。 隨著高澄登臨帝位,他原本的許多官職盡數(shù)卸下,如前文提到的領軍將軍便有王士良繼任。 三省六部的臺閣高官們也多少有了調動。 尚書省依舊由陽夏郡王高隆之總領庶政,擔任尚書令,尚書左仆射由戶部尚書崔季舒兼任,負責戶、工、兵三部,而尚書右仆射由吏部尚書崔暹兼任,負責吏、禮、刑三部。 尚書左丞宋游道輔佐尚書令高隆之,總領綱紀,尚書右丞由黃門侍郎崔昂調任,輔佐左仆射崔季舒,掌管府庫錢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