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4章
柳津侍奉蕭綱快四十年,深知主君性情,不殺柳仲禮,無非是賣他一個人情,讓柳津替自己說出心中想法。 “陛下,叛軍兵鋒正盛,不可硬撼,不如遣使渡江,求援于齊主?!?/br> 柳津一番話,滿殿皆驚,沒人想到他會提議向外敵求救。 正有人要反對,卻聽柳津須發(fā)皆張道: “反王入城,朝中諸公尚可保下榮華富貴,但陛下與我等心腹之臣必死矣,齊主乃陛下之婿,自為一家,以其援兵御敵,有何不可!” 此言正合蕭綱心意,相比較自己被兩個弟弟所殺,妃嬪為他們所yin,蕭綱并不介意給女婿當兒皇帝。 經(jīng)過柳津的提醒,殿中一眾心腹才醒悟過來,一旦暴虐的蕭綸、蕭繹入了建康,他們確實沒有好下場,作為蕭綱的心腹,這么多年來,他們沒少摻和蕭家兄弟的奪嫡之爭,與那二人,尤其是蕭綸過節(jié)可不淺。 “若齊人南下,趁勢亡我大梁社稷,又該如何?” 散騎常侍韋粲疑惑道。 韋粲是南梁名將韋睿之孫,韋放之子,可惜沒有繼承父祖的武略,否則蕭綱也不會使柳仲禮為帥。 眾人面面相覷,不發(fā)一言,卻聽蕭綱拍案咬牙道: “齊人若出兵,朕愿以荊南相酬,若是高澄貪得無厭,這江山社稷,朕寧與外人,不予家賊!” 一眾心腹皆震驚于蕭綱的決心,而蕭綱對自己的處境心知肚明,以高澄善待元善見的行事作風來看,哪怕真的亡了大梁社稷,也會給他一份富貴,而蕭綸、蕭繹卻是要他性命。 柳津繼續(xù)獻策道: “陛下亦可發(fā)天子詔,詔各路兵馬勤王?!?/br> 蕭綱當即照辦,不只派遣使者渡江,往洛陽求援,更廣發(fā)詔書,命江東各州郡往建康勤王的同時,又下令武陵王蕭紀領(lǐng)兵襲取蕭綸、蕭繹后路,事后愿以江州為酬。 與此同時,柳仲禮、吳明徹在收攏潰卒之余,燒毀秦淮河南岸屋舍,將當?shù)匕傩毡M數(shù)遷于北岸安置,之后又拆毀秦淮河上浮橋,與受命協(xié)防的蕭淵明麾下水師,共守秦淮河。 不久蕭綸、蕭繹的聯(lián)軍抵達秦淮河南岸新亭駐扎,二人不在意被燒成斷壁殘垣的南岸民宅,卻對細作傳來消息,蕭綱向北齊求援而怒不可遏,也趕忙派出使者渡江,企圖說服高澄不干涉蕭家內(nèi)戰(zhàn)。 命士卒架設浮橋的同時,又向秦淮河北岸射去書信,聲稱他們起兵只為祭拜先皇,若放他們渡河,祭拜了亡父便立即撤軍。 眼見兵災將至,建康士民,無不震恐,在次日的朝會上,許多大臣建議放蕭綸、蕭繹過河祭拜先皇,若他們?nèi)缭竻s不退兵,則道義在己。 這番話聽得蕭綱恨不得當場劈開這些人的腦子,看看里面到底裝了些什么。 也讓他知道,正如柳津所言,蕭綸、蕭繹得勢,這些人依舊可以享受榮華富貴,他們與自己并非一條心。 而蕭綸、蕭繹也沒有干等蕭綱犯蠢,也在私底下派人拉攏蕭淵明。 原本蕭淵明是傾向于蕭綱,畢竟天子名分擺在這里,但聽說蕭綱以荊南換取北齊出兵,他的立場也有了變化。 對于蕭淵明來說,這場蕭家內(nèi)戰(zhàn),誰勝誰負,哪個當皇帝,都沒有太大區(qū)別,但天子割地賄齊的舉動卻不能讓他接受。 他與高澄私底下關(guān)系是好,但正如此前所言,蕭淵明更感激叔父蕭衍的恩義,眼看江南大好江山即將換了高姓,蕭淵明當即倒戈,響應蕭綸、蕭繹。 沒有了水師襲擾,叛軍順利架設浮橋,渡過秦淮河,柳仲禮與吳明徹只得退守朱雀門。 蕭綸、蕭繹一連攻城數(shù)日不克,局勢再次在建康城下僵持下來。 再說洛陽,東梁山一戰(zhàn)的結(jié)果傳到高澄耳中,他與親信們感慨道: “不曾想,這同床異夢的兩兄弟居然還真要成事了。” 蕭家內(nèi)戰(zhàn)的結(jié)果著實出乎高澄的預料,他還以為雙方僵持在東梁山下,要么以叛軍強攻無果退兵,要么以后勤不支退兵,沒想到柳仲禮又折了。 “陛下,如今江南局勢再添變化,我等應當早做打算。” 崔季舒所言正合高澄心意,當即喚來一眾散騎常侍,商討該以什么名義介入江南戰(zhàn)事。 正當眾人為此發(fā)愁的時候,段韶派人快馬送來密信,原來是蕭綱遣使求援,正在途中,欲以荊南為謝禮,邀高澄出兵。 真可謂瞌睡來了,就有人送枕頭,只等了兩天,蕭綱使者也馬不停蹄抵達洛陽,受到了高澄的熱情接見。 “梁主,朕之丈人,焉能不救!” 高澄與親信們在使者面前演了場戲,不顧眾人勸阻,執(zhí)意要救援蕭綱。 他下令在淮河駐守的一萬水師迅速進往長江,又命上庸郡二萬水師攜新城郡大營部分糧草,沿漢水南下。 自己則親領(lǐng)三萬騎卒,六萬步卒,攜膝下五子,就連高孝琮也帶在軍中,大軍離洛,浩蕩進往淮南。 途中高澄又遇見了蕭綸、蕭繹二人的使者,見使者拿盟約說事,無需高澄出面,陳元康代為狡辯,盟約中只說了不侵犯荊南、江州,卻并未說明不許救援江東。 使者為之語塞。 高澄出兵的消息傳至江南,也讓蕭綸、蕭繹為之驚怖,更抓緊了時間強攻建康。 八月十二,蕭綸、蕭繹一連攻破朱雀門、宣揚門,進入建康,城中大臣與部分守軍紛紛改旗易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