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章
書迷正在閱讀:負(fù)罪的使者、五代史通俗演義、農(nóng)家小皇妃、農(nóng)家甜妻,不想當(dāng)王妃、天榜、圣血封天、我對被主角渣過的人一見鐘情、殘夢孤秋、重生之八零嬌妻、穿成辛德瑞拉的惡毒繼姐
或許這天下的繼母不乏良善之人,可也不乏有自覺為了親生骨rou好,便狠心去行惡之人。 那年松江鬧倭亂,倭寇經(jīng)常上岸劫掠,松江府各家各戶都閉門不出。二房老太爺恰好有事去了南京,并不在松江。邵氏便使人將三太爺藏起來,詐稱被人拐走,又將線索指向城外,哄騙大太爺、二太爺出城尋人。結(jié)果兩位太爺在城外遭遇倭寇,與帶的的小廝、長隨都被倭寇殺了,大太爺還罷,二太爺?shù)氖锥假量苋舆M(jìn)河,尸骨無存。老太爺連失兩個嫡子,自是要查,卻沒有查出什么。那幾年倭寇作惡多端,松江府死的人多了,便也當(dāng)成是意外。 邵氏十月懷胎,生下女兒,待三太爺越發(fā)親近。三太爺當(dāng)年才六歲,在兩個兄長去世后大哭一場就不再提起,別人以為他不年幼忘了此事。三太爺打小一心讀書,十三過童子試,十五歲中舉人。數(shù)年之間,邵氏又添次女,生子無望,待三太爺就更慈愛。聽到三太爺中舉的消息時,邵氏極為得意,打算將侄女說給三太爺為妻。 三太爺卻私下將邵氏的乳母、陪房都扣下,問出了九年前舊事。三太爺不去尋老太爺,直去尋族長。當(dāng)時現(xiàn)在的族長太爺還是少年,族長是沈玨曾祖父,聽聞這等惡事,自然要為三太爺主持公道,命二房老太爺處置邵氏為沈家子嗣償命。 二房老太爺聽聞?wù)嫦?,恨后妻狠毒,可畢竟成親十?dāng)?shù)載,又有兩個女兒在,痛斥一場后,到底不忍她失了性命,便寫了休書送她回邵家。不想邵氏回到娘家就有了反應(yīng),已經(jīng)有身孕在身。 不管邵氏行事多不當(dāng),子嗣為大,邵家托人說和,邵氏也寫信送來懺悔,邵氏所出的兩位姑娘也哭著要娘。二房老太爺沉了了半月,到底心軟,為了邵氏肚子中孩子的名分,有心將邵氏再接回來。 三太爺聽到消息,直接去了生母墓地,在生母陵墓前跪了一晝夜。 二房老太爺自覺心虛,想要勸兒子回來又沒臉去,便央求族長出面。 族長曉得三太爺心中不平,可還是勸他退一步,邵氏雖可惡,腹中卻是沈家血脈,總不能無名無份生在外邊。若不是顧及她生的兩個姐兒,直接將她當(dāng)貶為妾室也是應(yīng)得。即便再次允她進(jìn)門,也不必?fù)?dān)心什么,等她生下孩子,就讓她入佛堂祈福。三太爺始終不說話,族長太爺便又勸,邵氏即便害了前面兩個,可對三太爺畢竟有養(yǎng)恩,三太爺若是逼迫太過,外人不知就里,難免覺得三太爺過于刻薄,與名聲有礙。 三太爺終是木木地點頭,算是同意接邵氏回來,大家也齊齊地松了一口氣。三太爺雖才十五歲,可已經(jīng)有了舉人功名,行事又果決,沒有人敢將他當(dāng)孩子看。若是他不點頭,這楊氏即便接回來,這二房也難安生。 沒等二房老太爺使人去邵家,就得了消息,三太爺刨了生母的墳,等二房老太爺與族長匆匆趕過去時,三太爺已經(jīng)將生母的尸骸焚燒,正跪在地上往瓷壇里裝骨灰。他大哥的墳也被挖開,里面裝著的骨灰罐取出來,擱在一邊。 二房老太爺驚怒交加,想要教訓(xùn)兒子,三太爺則遞上一張文書,上書自愿放棄二房嫡子名分與繼承權(quán),要將戶籍遷出來單獨立戶。老太爺大驚,問他何必要鬧到這個地步,三太爺抱著兩個骨灰壇道:“舊人不比新人,死人難爭活人。旁人能忘,死人卻是我母我兄。不能為兄報仇,我以不堪為弟,只盼骨rou團圓?!?/br> 二房老太爺當(dāng)即就沒了話,三太爺折騰這一番后,雖沒有如愿獨立立戶,可依是帶了兩壇骨灰離了松江,去了京城。 二房老太爺大病一場,使人給邵家送了一筆銀子一張房契,不再提接邵氏回來之事。等到次年,三老爺中了二甲進(jìn)士的消息傳到松江,邵氏在娘家早產(chǎn)生下一男丁,邵家再次上門,老太爺依舊沒有松口,反而立時清點家當(dāng),分出兩份與兩個女兒做嫁妝,其余都過到嫡子名下,為了防止邵家以后借著邵氏子爭產(chǎn),老太爺還專程并且請族老們做見證,留下手書“出婦子生死富貴與沈家俱不相干,生不得上沈氏族譜,死不得入沈家墓地”。這是連邵氏兒子沈家血脈的身份都給否了。邵家與沈家,徹底反目。 二房老太爺安排完二房產(chǎn)業(yè),將兩個女兒托付給宗房,便悄然而去。有人說他心灰意冷,被和尚道士拐了出家;也有人猜測他是大病一場落了病根,到了油盡燈枯的時候,不想讓兒子擔(dān)上逼迫老子的不孝之名,才躲在無人知道的地方等死。不管說法到底是什么,老太爺再也沒有回來過,也沒有任何消息。 過了幾年,邵氏所留兩女到了說親的年紀(jì),長兄如父,這兩女父親下落不明,生母被休,婚姻大事當(dāng)由兄長三太爺做主。族長寫信與三太爺提及此事。三太爺使人送了兩千兩銀子與一封信,提及他無意因邵氏之舉遷怒兩個meimei,只是擔(dān)心兩個meimei因生母被休難體諒他,兄妹遠(yuǎn)些也好,兩女之事既老太爺曾托付給宗房,就請族長多費心,又言老太爺既已經(jīng)將兩女嫁妝都早預(yù)備出來,那這兩千兩權(quán)做添妝。又過兩年,邵氏重病不起,使人上京送信,懇求三太爺答應(yīng)讓兒子上族譜,被三太爺一句“父命不可違”打發(fā)。 因二房老太爺?shù)摹俺鲎摺?,族老們對三老爺本就頗為微詞。不管他有多委屈,二房如今家破人散的局面到底難看。況且他面冷心冷,自打進(jìn)京就了無音訊,婚姻大事都是自己cao持,并未通知族里,便多有埋怨。如今見他絲毫不念邵氏十來年養(yǎng)育之恩不說,還待異母弟妹如仇人,族老們對其更是不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