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77章
晉藩、代藩鬧將起來,神英大軍立時抵達,那就是“平亂”大功了。 而晉藩代藩也就此妥妥被釘在謀逆的罪名上,幽禁抄家順理成章。 只不過這樣的“謀逆”是堵不住天下悠悠眾口的。 哪怕是深恨這些王府禍害地方的山西本地官民,也忍不住竊竊私語,朝廷是不是要趁機削藩了。 有那憂心小皇帝年輕沖動重蹈建文覆轍逼反諸藩的朝臣,立時上書皇帝、拜訪閣臣,希望朝廷能慎重對待宗室。 更勿論諸藩王了,在他們眼中那更是朝廷發(fā)兵圍剿“無辜”藩王,還上來就一鍋端,何等兇狠! 當初宣廟借著朱高煦叛亂這引子,一舉收了諸藩王府護衛(wèi),而今小皇帝是要借著平安化連塊地皮都不給諸藩留了嗎? 然后諸藩又驚又怒之后卻發(fā)現(xiàn),面對朝廷的大軍,他們竟是沒甚反抗能力的。 學安化王勾結衛(wèi)所官兵嗎?……離得都不近吶,勾搭得上嗎? 又不是塞北苦寒之地,人家好端端的肥差為什么要隨你造反賣命呢? 何況,朝廷大軍近年來戰(zhàn)績赫赫吶,太湖剿匪、東海剿盜不提,這西北平叛只用了短短十天! 清了晉藩、代藩恁多藩府只用了兩天…… 前腳清了晉代藩府,后腳朝廷就在清出來的空地上建山西武學。 建武學干嘛?cao練兵士、研發(fā)兵器。 起兵造反?誰愛去誰去吧…… 不少藩王就此把脖子縮了回去,打是打不過的,那就,好好過日子吧。 也有蜀王、楚王等藩王上書朝廷,痛斥錦衣衛(wèi)公然謀害宗室,要陛下為宗室做主,卻不過是博個道義上站住腳,迫朝廷不要太過分。 那些折子到了壽哥手里,壽哥還笑嘻嘻的同楊廷和品鑒了一番,贊道:“蜀地果然多才子,先生瞧蜀王折子寫得恁是漂亮?!?/br> 真是讓四川人楊廷和哭笑不得,都不知道說什么好了。 不過壽哥還是在閣老們的規(guī)勸下,中規(guī)中矩的下旨安撫了上折的諸藩,然后,甩手又下了道蔭封內(nèi)官子侄的旨意。 一個是蔭劉瑾的侄兒談二漢錦衣衛(wèi)千戶,一個是升張永的弟弟、千戶張容為指揮僉事。 上折的藩王們險些氣歪了鼻子,這還是安撫嗎?!這是示威! 賞張永他弟那是平亂的功勞也就罷了,賞劉瑾他侄兒是為的什么?!——為的抄了晉藩、代藩?! 然義憤填膺的他們還沒進行下一步舉措呢,真正的“示威”才來了。 朝廷頒布了《宗藩條例》,對《皇明祖訓》的宗藩政策進行了一次大規(guī)模調(diào)整。 盡管宗藩條例大部分內(nèi)容基于《皇明祖訓》,但開放藩禁,甚至允許宗室科舉入仕等等政策依舊轟動天下。 對于這樣的宗藩條例,文人是十分矛盾的。 有見識的都知道宗祿已是國庫的大負擔,胡作非為的宗藩也成了社會毒瘤,宗藩政策能改革實在是利國利民的好事。 但讓宗室子弟科舉,那是搶占文人的上升渠道! 盡管宗室子弟有學識的少之又少,但是,他們是宗室啊,地方長官敢得罪嗎,考試真的能公平嗎? 便有愣頭青的御史上折陳說此事,費盡筆墨渲染不公。 皇上卻難得親自回了一句,可要官宦子弟皆避嫌? 御史一時也啞了火。 而宗室那邊,因階層復雜,所以對宗藩條例的態(tài)度也不盡相同。 宗藩條例里絕大部分條款都是針對將軍以下宗室的,對于親王和郡王的影響不過是少了些屬官,少了些衣冠,以及,以后多納的小老婆、非良籍的小老婆、非婚生的娃朝廷不給養(yǎng)了。 對于富有的親王郡王們來說,這其實不算什么。朱家又情種稀缺,少有一定要給某個“真愛”的青樓女子上玉牒的。 至于花生、傳生的不滿,時人最講究血統(tǒng),他們這類人什么想法是沒有人會在乎的。 當然,他們中也有那能得寵的,在父祖面前撒個嬌為自己爭取爭取爵位。 只可惜,這條本身就是皇明祖訓里的明文規(guī)定,不過是現(xiàn)在查得更嚴格了。他們的父祖可不傻,就算想上書也不會就這點來上書。 對于五服之外的宗室,基本上都是擁護這一個改革的。 他們處于最底層,克扣宗祿也是先從他們這克扣,又有藩禁不許他們務工務農(nóng),真是要活活將人餓死。 如今開四民之業(yè),又解除了城禁,才是真正給了他們生機。 尤其是山東的五服外宗室,得了這消息無不高呼萬歲圣明,山東如今處處缺人,只要夠勤快,養(yǎng)家不成問題,致富也近在咫尺! 在郡王以下、五服之內(nèi)的宗室則意見最大,宗祿被削減,宗學制度又推遲了他們拿宗祿的時間,甚至考核不合格還可能丟了爵位,這簡直是給他們上了重枷一樣。 說什么科舉入仕,他們中有幾個是能讀得進去書的?這條所謂出路和沒有也差不多了。 偏偏他們的地位說高并不高,沒什么話語權,只好想盡千方百計發(fā)聲。 于是也有各種各樣的折子遞了上來,堆滿了壽哥案頭。 在這么個當口,又出了兩宗事,皆事關藩王,壽哥大筆一揮料理了,算是表明了朝廷態(tài)度,給宗藩指了條明路。 一樁是封地河南懷慶府的鄭王朱祐枔歿了,膝下無子,其堂弟朱祐檡請襲親王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