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54章
書迷正在閱讀:農(nóng)門貴妻、吞噬諸天、抗日之神槍手、火影傳奇之我的寫輪眼、甜蜜寵戀:總統(tǒng)夫人要改嫁!、老天逼我當英雄、被綠茶渣過的大佬們都黑化了、正牌受他怎么還是不來[穿書]、你到底有幾個野爹!、她的溫柔在外表
大過年的,本就該熱鬧,如今遠在直隸,卻只有他們一家三口。 偶爾有女眷來請安,也多是總督府屬官妻女,品級相差太多,往來交際,都是阿諛奉承,使人心累。 這知府太太劉氏,在初瑜過生日時,曾來過一遭,知書達理,溫順內(nèi)斂,初瑜對她印象頗佳。 聽說她過來做客,初瑜使人預備了酒席,又同丈夫商議過,發(fā)帖子請了兩位游擊太太做陪客。游擊是從三品,他們的妻子是三品淑人,在清苑城中的誥命中,品級不算最高,可因是總督府屬下,又同知府衙門互相不統(tǒng)屬邀請她們做陪客,也不失禮。 真要是過來個道臺之妻作陪,劉氏反而要不自在。 梁傳福之妻趙佳氏,四十來歲,穿著旗裝,略顯富態(tài);謝天來之妻朱氏,則是漢式裝扮,長相白凈俏麗,看著一點都不像三十多歲,就跟二十幾歲一般。 趙佳氏性子有些木訥,不喜多言;朱氏卻是個伶俐的,能說會道,滿屋就聽她唧唧咋咋。 她不僅會奉承主人,還不忘盡好陪客的本分,一盞茶的功夫,口中已經(jīng)是換了稱呼,對劉氏從“侯夫人”成了“劉jiejie”,對趙佳氏叫“趙jiejie”。 只有初瑜身份尊貴,她不敢來“jiejiemeimei”這一套,可稱呼也成“夫人”改成“郡主”。 就像是將各自丈夫撂在一邊,要交幾個閨閣好友一般。 原本有些生疏的氣氛,一下子活躍起來。 四人中,最年輕的初瑜,也是快三十了,眾人的話題,自是離不開各自兒女。 眾人都不是頭一回來總督府,都見過天佑,少不得從天佑夸起,連贊初瑜好福氣,三子一女都是嫡出。 四人中,劉氏與趙佳氏是娶了兒媳婦的,少不得又說了兩句婆婆經(jīng)。 初瑜聽了,只是笑著聽著。 她倒是不怕有將來有什么婆媳不和之事,曹家以孝傳家,長輩們以身作則,小輩們也都孝順聽話。要是真的說了個忤逆的媳婦,不用她說話,兒子也會不依。 早年聽丈夫說,要讓兒女過了十八再嫁娶,初瑜當時還覺得太晚,這幾年孩子們漸大,初瑜又感激起丈夫來。 不管是將兒子交給旁的女人,還是將女兒交給旁的男人,她這做娘的都不放心,或許等孩子們長大成人,處事再周全些,她才能真正放開手。 只有朱氏,聽得極認真,還忍不住多問了好幾句,看得眾人失笑。 她雖也是四個孩子的母親,卻是三女一子,兒子年幼,不過兩、三歲,還在牙牙學語。 “朱meimei想的太早了些,你家晉哥兒娶媳婦,還得十幾年呢。”劉氏笑道。 朱氏苦著臉道:“晉哥兒就是我的命根子,想著有朝一日給了旁的女人,我這心里就泛酸。可憐天下做娘的,我也是有了晉哥兒,才明白當年婆婆不待見我的緣故!” 這話中帶了長輩,旁人就不好接話了。 朱氏也是說完,才曉得自己失言,忙道:“瞧我這張破嘴,幸好是在郡主與jiejie跟前,要是在旁人面前,就要讓人笑話……” 趙佳氏與朱氏是舊識,開口為她解圍道:“朱meimei說的不假,我家老大娶媳婦那晚,我翻來覆去睡不好。只覺得是喜事,可心里依舊不是滋味,總覺得兒子被搶了,自己卻只能跟自己憋火。等有了孫子就好了,兒女是靠不住的,總要嫁娶,只有孫子,才是自家的?!?/br> 劉氏也附和道:“正是,見了孫子,哪里還管得上兒子?大家都是從媳婦熬過來的,誰能笑話誰呢?” 說笑之中,初瑜若有所悟。自己同朱氏并無不同,每次想起兒子娶媳婦,心里也泛酸,是不是天下做母親的皆是如此? 想想自己嫁到曹家,婆母對自己疼愛有加,并無刁難不滿,何其幸運。 等送走客人,初瑜便跟丈夫提及一事,那就是等過了十五。她回京去接婆婆過來。 原本是打算讓天佑去接的,天佑已經(jīng)十四,半大小伙子了。 曹颙想想,要是府中眾人都來直隸的話,要帶的行李物件,跟隨奴婢下人,正經(jīng)有不少事需要料理。初瑜回去一次也好,省得那邊老的老,小的小,再弄的亂糟糟的。 轉眼,過了十五,初瑜帶天佑回京接人,衙門也開印。 不知朱之璉怎么運作的,戴興國年后往保定府遞了狀紙,為妻子戴王氏伸冤,狀告富紳毛仁興逼jian致死。 曹颙并不知其中細節(jié),只是使人在清苑縣衙打探一二,在戴王氏一案上,清苑縣令卻有受賄之行,收了毛仁興五百兩銀子。 朱之璉接了狀紙當日,便使人將毛仁興拘拿到案。 清苑官場,一片嘩然。 就在正月十五,謝天來之妻朱氏,才認了朱之璉為“族兄”。兩人是同鄉(xiāng),又同姓一個朱,這樣的攀親在官場上也是常見的。 為了結這門親戚,朱之璉置辦了兩桌酒,請謝天來一家過知府衙門做客。 誰會想到,這才兩日,朱之璉就拘拿了謝天來的表弟毛仁興。 最吃驚的,就是謝天來夫婦。 要知道,這認朱之璉為“族兄”之事,還是毛仁興攛掇的。 按照他的話說:“一個包衣奴才,都成了代王苗裔;表嫂家也是世居大同,說不定才是代王嫡宗。” 朱氏被說的心動,謝天來也有心在官場上接個援助,便有了“認兄”之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