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9章
如今的渤海最大的優(yōu)勢是什么?不是土地,也不是物產(chǎn),而是人才。 各地的士大夫集中到渤海,讓渤海擁有大量的人才可用。本著舉賢用能的原則,不應(yīng)該將大吏的選擇范圍局限于渤海本郡。只有辦事的員吏一級,而且是針對具體的事務(wù)時,才應(yīng)該優(yōu)先考慮熟悉情況的本地人。 鐘繇話音未落,韓宣就冷笑一聲:“鐘君此言,讓我有似曾相識之嘆。” 鐘繇不緊不慢地說道:“還請功曹指教?!?/br> 韓宣放下筷子,用手帕擦了擦嘴?!爸衅搅?,袁本初東奔,至渤海,后被董卓任命為渤海太守。隨行諸君也是人才濟濟,其中不乏汝潁才俊,盛況不亞于今日。” 他眼皮一抬,看了鐘繇一眼,笑道:“只可惜,經(jīng)鄴城一役,這些汝潁才俊傾心朝廷,紛紛入仕,只有寥寥數(shù)人來了渤海。就此而言,我還是很敬佩鐘君的,知其不可而為之。” 鐘繇有些尷尬。 他聽得懂韓宣的嘲諷之意。 當初袁紹東奔,他沒有追隨袁紹。如今袁紹敗了,他來到了渤海,卻在有意無意的復制袁紹的做法,想讓外地人力壓渤海本地人,多少有些不自量力。 韓宣說他“知其不可而為之”,就是這個意思。 “功曹何必未戰(zhàn)而先怯?”鐘繇正色道:“蒙天子恩準,在渤海行德政,四方賢能畢至,又豈是汝潁才俊?功曹蒙府君器重,正當傾力相助,奈何出此沮軍之言?” 韓宣冷笑道:“宣不才,曾經(jīng)戰(zhàn)陣,略知先為不可勝,再為可勝之理。自問見識淺陋,不敢與群賢共坐,還請府君另擇高明,免得誤了儒門大業(yè)?!?/br> 他說著,站起身來,甩了甩袖子。“徐州一敗,我已經(jīng)愧對袁將軍,不能再辜負了張府君。告辭?!?/br> 說完,他向張昭拱手行了一禮,下堂去了。 荀諶苦笑,一邊給鐘繇使眼色,一邊起身,去追韓宣。 張昭也有些無奈。 鐘繇來了,本是一件好事。來渤海的人雖多,有實際施政經(jīng)驗的人卻少,像鐘繇這樣主政一郡數(shù)年,有實踐經(jīng)驗的人愿意屈居一縣,是他難得的幫手。 但他怎么也沒想到,鐘繇如此咄咄逼人,坐席未暖,就和韓宣杠上了。 看看主簿、主記的臉色,讓他很撓頭。 “鐘君所言,的確有些道理,只是渤海情況復雜,恐怕難以立刻施行。不如先擇一縣試行,如何?” 你趕緊上任吧,別在郡治惹事了。 鐘繇倒也不推辭。“繇既然至此,全憑府君吩咐?!?/br> 張昭看看一旁的主簿郭簡。 郭簡稍一沉吟,說道:“鐘君曾任上黨太黨,政績卓著,能當大任,當治劇縣。陽信近海,常有海賊出沒,侵擾內(nèi)地。不如請鐘君任陽信長,治民拒寇,保一方太平?” 鐘繇也不推辭?!翱?。” 郭簡與一旁的主記苑武交換了一個眼神,會心一笑。 張昭看在眼里,也沒阻止。 郭簡雖然有故意刁難鐘繇的意思,但理由卻很正當。陽信的確需要一個能力強的縣長,否則海賊隨時可能來打劫,其他縣也發(fā)展不起來。 鐘繇有能力,也有威信,或許能多帶一些汝潁人去陽信,充實當?shù)氐膽艨凇?/br> 因為度田令的取消,陽信本地百姓大多遷往相臨的平原郡,如今十室九空。 第九百六十三章 自知之明 荀諶追上韓宣,好說歹說,才讓韓宣消了氣,同意繼續(xù)擔任功曹一職。 他倒不是覺得韓宣能勝任功曹,而是擔心鐘繇初來乍到,就逼得韓宣自免,讓人以為汝潁人仗著人多勢重,欺負本地人。 鐘繇畢竟是來做縣令,不是來做太守的。 等他回到席中,才知道鐘繇已經(jīng)答應(yīng)了出任陽信長。 當天晚上,他與鐘繇同住,忍不住抱怨了幾句,將陽信的實際情況告訴了鐘繇。 鐘繇倒是很篤定。 他對荀諶說,所謂大亂方有大治,陽信戶口少不要緊,多帶一些人過去就是了。再不行,還可以招募海賊。 海賊以劫掠為生,居無定所,你以為他們過得舒服?如果有機會上岸定居,他們不會拒絕的。 這種事,我在上黨做過,很容易的。 后來黑山軍為什么與我反目?正是因為上黨大族太多,沒有多少空閑的土地。如今陽信百姓外逃,正好用來招募海賊。 一無所有,有時候更能放開手腳,一展宏圖。 你看著吧,四年之后,陽信的政績會比郡治南皮還要好。 荀諶將信將疑,但事已至此,想改也不可能,只能由鐘繇施為。 他只提了一個建議,等許劭來了,讓他去陽信,不要留在南皮。不僅如此,他還要盡可能的聯(lián)絡(luò)汝潁人,帶著他們一起去陽信,支持鐘繇的同時,力爭將陽信變成汝潁人的陽信。 那些人不是覺得汝潁人徒有虛名嗎?那我們就做給他們看看,讓他們知道汝潁人聞名天下是有原因的,并不僅僅是互相吹捧這么簡單。 鐘繇拍著荀諶的肩膀,哈哈大笑。 “友若,這才是黨人應(yīng)該有的樣子。” —— 解瀆亭。 劉協(xié)站在祖母董太后的墓前,心情有些傷感。 他對祖父劉萇沒什么印象,但是對祖母董太后非常依戀,哪怕是靈魂已經(jīng)不同,依然能感覺到那種深入骨髓的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