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5章 乘風破浪
“這是……” 打開精美的木盒之后,劉德樺一臉的贊嘆,程風急忙解釋到:“我知道先生您平常喜歡書法、字畫。 所以專門找到明萬歷竹刻花鳥紋毛筆,毛筆下的冊子是民國到近代百名畫家的印譜,希望先生您可以喜歡。” “喜歡!喜歡!你真的有認真研究過我啊?!眲⒌聵鍚鄄会屖郑⌒氖蘸?,于此同時劉德樺拿出自己的禮物,說到:“不要嫌棄,我準備的禮物,對比之下的確不怎么樣,這是我的拙作?!?/br> 程風接過一看是個卷軸,劉德樺繼續(xù)說到:“打開看看吧,跟你的禮物一比,我的禮物反倒不怎么珍貴,等以后給你補上。” 程風打開之后,搖了搖頭接著講到:“先生您的禮物,才是真正的心意,我的禮物看似珍貴,卻是借花獻佛,而你的禮物是親手繪制,這才是真正有意義的禮物?!?/br> 只見卷軸打開之后,寫著就像劉德樺給人一樣灑脫、認真、周到的幾個大字:乘風破浪! 程風小心收好,于此同時餐廳的幾個樣式簡單,帶有養(yǎng)生滋補的菜被一一端了上來。 劉德樺急忙招呼到:“吃,咱們邊吃邊聊,不要客氣。” “先生您先請,我……”就在程風還要客套一番的時候,劉德樺卻打斷到:“不要叫我先生,太客氣了,叫我樺仔就好?!?/br> “這個不太好吧,您是前輩,樺仔這個稱呼身為晚輩的我,不應該這么叫,這樣顯得不太尊重?!?/br> 劉德樺笑說到:“你知道,為什么很多人都被人叫做哥或是爺什么的,而我卻一直讓人叫我樺仔嗎?” 程風搖了搖頭,對于這一點,他也一直沒有搞清楚,按理說劉德樺如今在觀眾心中的地位不應該啊。 劉德樺笑了笑,接著說到:“那是因為我的頭發(fā)沒有染過,我的心臟只有二十歲?!?/br> 程風了然,隨即開口說到:“那叫你樺先生,這是我一定要叫的,希望您能成全?!?/br> 劉德樺笑了笑,回應到:“可以啊,不過以后把您改成你字,您太疏遠了,我希望我們兩個人可以成為真正的朋友?!?/br> “那時一定的,我和你一定會成為朋友!” “哈哈哈哈……”一陣爽朗的笑聲響起,二人相視一笑,這是彼此之間,對各自的認同。 一個是佩服他人一路走來的風風雨雨,卻始終沒有忘了自己的初心。 一個是欣賞他的才華,雖然年輕如日中天,卻如徐徐清風,磬人心脾。 一頓飯,足足聊了好幾個小時,劉德樺訴說著往昔,程風傾訴著自己的內(nèi)心,二人就像是多年未見的老友,彼此無話不談。 等到人去樓空,笑聲依舊猶如在耳邊,未曾走遠。 幾日后的香江,這里是一家高爾夫球場,一身休閑的劉德樺,手中拿著球桿,不斷揮擊而出,揮打著高爾夫球。 一旁一位身材臃腫的中年人,邁著悠閑穩(wěn)重的步子,來到劉德樺身邊問到:“對了,我聽說你去找程風談了,他是怎么回應的?” 劉德華收起球桿,裝進球桿背包中,斜挎在自己的肩膀上,接著講到:“答應了,的確是個非常有趣的小兄弟?!?/br> “噢?怎么說?” “就像他的名字,程風,乘風破浪,勢不可擋!” 這身材發(fā)福,臉比較圓的中年人,正是香江著名導演麥照燴,劉德樺這么高的評價別人,他不是沒聽說過,可那些多是一些同輩之人,而且隨著時間的流逝,時代的變遷,劉德樺類似這樣評價一個人卻越來越少。 尤其是現(xiàn)如今,劉德樺對處于這時代的年輕演員,根本沒有給予任何說法,不說他們好,也不說他們壞,似乎自動被這老朋友給屏蔽了。 可是程風,當他聽說劉德樺接觸過程風這位后生仔之后,沒想到,今日一問,劉德樺竟然給予了如此高的評價。 劉德樺看著麥照燴好奇的樣子,哈哈一笑。 隨后,二人行走在綠油油的草坪上,姿態(tài)悠閑放松,看著一臉疑惑略帶著好奇的麥照燴,劉德樺微笑說到:“你不要著急,我們兩個人找個地方,好好坐一會,再說?!?/br> 二人行致一處露天的圓桌旁,坐在座椅上,劉德樺說到:“我實在沒有想到,在這個時代,會出現(xiàn)像程風這樣的人,程風這小兄弟真的很有趣?!?/br> “怎么說,他到底哪里有趣了?”麥照燴好奇到。 “他讓我看到了上世紀,九十年代,娛樂圈每個優(yōu)秀之人身上的味道?!?/br> “什么?” “勢!一種蒸蒸日上,不甘平凡的勢!就像那個時代很多厲害的人,他們身上的某些特質(zhì),堅持,周到,不遷就、不妥協(xié),默默承受,卻又不斷前行的勢?!?/br> 麥照燴聞言,一想到曾幾何時那個輝煌的年代,群星璀璨,諸王爭鋒,那種說不清道不明的勢頭,當劉德樺告訴程風身上帶有這種獨特氣勢,經(jīng)歷過那個時期的麥照燴一下子明白劉德樺到底是在說什么。 “如果真的是這樣,的確讓人高興,曾幾何時的香江確實回不來了,起碼那時候的香江是包容的,蒸蒸日上,可現(xiàn)在,就拿娛樂圈而言,香江就沒了以往的包容。” 麥照燴說的,的確是事實,那時的香江充滿奇跡,是一個包容的城市,就以娛樂圈而言,當時香江諸多的知名藝人,有的是來自上海的,有的是山東的,有的是京城的,也有東南亞、韓國、臺灣的。 那時的香江是包容,百花齊放,可不知道什么時候,這種包容,卻被人漸漸丟掉,現(xiàn)如今一個個似乎變的固步自封,就像是如今香江娛樂圈一樣,此時還活躍在熒屏上的人,絕大多數(shù)都是一些老面孔。 現(xiàn)在,年輕的都是本土演員,除了大的趨勢外,恐怕就是這會的人沒了當初包容的理念。 麥照燴記憶里,香江不是沒有機會,起碼在娛樂圈2000年左右的時候,人們還是憧憬著香江。 可是也不知道為什么,那時候香江娛樂圈變得似乎非常排外,當五湖四海的人,懷揣夢想,一頭扎入香江這片地方之時,卻發(fā)現(xiàn)無論怎么努力,香江的機會只留給本土出生的人。 到了如今,一手好牌,打的稀爛,除了大勢,也有他們自身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