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七章 新羅百濟來使
賈詡這么說,并不是因為他病入膏肓,而是真的有感而發(fā),打算此后就安安心心的待在臨淄,教導(dǎo)孫淵,空閑的時候再逗逗孫子,以此頤養(yǎng)天年。 而想要安度晚年,這一仗是關(guān)鍵,因此,無論如何他都要幫助孫策成功拿下三韓,完成戰(zhàn)略部署。 當(dāng)然,對于賈詡的回話,幾人還是聽明白了。 這老家伙說話很嚴謹,懂分寸,在雙方都沒有得罪的情況下,卻又不著痕跡的回答了孫策的問題。 孫策沒有再在這個問題上糾結(jié),扶起冉閔“冉將軍和我說說這邊的情況吧” 事情經(jīng)過沒有什么太值得說道的地方,反正就是王猛由于兵力的限制,和情報的限制,沒敢隨意外出。 而蠻夷聯(lián)軍一方也不知什么原因,高句麗大軍沒了動靜,馬韓和弁韓懾于王猛的守城利器,也不敢妄動,辰韓見其它三人沒有作為,也就樂得于此,美其名曰,敵不動我不懂。 不過,隨后孫策迎來了兩名使者,將整個三韓半島局勢弄得撲朔迷離。 來使之一,新羅樸氏家族的樸赫大成,是當(dāng)代國主樸赫元序的長子。 來使之二,百濟皇子麻余。 隨行的還有消失數(shù)日的孫邵,他和此二人聯(lián)袂而至,雖然看得其他人不明所以,然而對孫策來說卻是天大的好消息。 新羅和百濟都是三韓半島的國家之一,或許現(xiàn)在用部落亦或城邦來稱謂更符合。 新羅是辰韓十二國之一,而百濟是獨立于馬韓的,由扶余人創(chuàng)建的一個城邦。 眾所周知,三韓是在箕子朝鮮的基礎(chǔ)上建立起來,可以考證的是,箕子是商紂王的叔父,當(dāng)初因為不愿臣武王,箕子就帶了商朝舊臣和五千人遠赴朝鮮半島,定居在平壤一帶,史稱箕子朝鮮。 而后,在西漢時期,箕子朝鮮被燕國人衛(wèi)滿所滅,箕子后代箕準(zhǔn)渡海南逃,這才有了馬韓,也可以說馬韓從某種意義上來說,稱得上是三韓半島的原住民。 至于辰韓,這個政權(quán)來自于外來戶,最初起源于秦朝時遷徙而來的秦人的后裔。 當(dāng)時始皇為修長城,派遣了蒙恬到遼東監(jiān)督,秦人為逃避苦役,有的是舉家遷移,有的則是在修建長城的途中逃離,他們成群接隊的進入辰國,或許是考慮到本是同根,再加上‘人道主義’精神,辰國中的馬韓部落,就給他們讓出了東部之地。 所以,若說辰韓是本土辰國的延續(xù),這根本是無稽之談,就陳壽所著得三國志記載,辰韓百姓稱國為郡為邦,弓為弧、賊為寇,行酒為行觴,相呼皆為徒,非常像秦語。 故而在做文獻記錄時,陳壽又將其稱之為秦韓,因此辰韓才有秦韓之稱“辰”和“秦”在韓語發(fā)音一樣。 因此,辰韓是一個外來政權(quán)聯(lián)盟,就像英國人到了美洲,成為美國人一樣,永遠不可能是印第安人。 說是聯(lián)盟,因為這里大大小小有十二個國度,其中就有站在孫策眼前的新羅。 最后是弁韓,與馬韓部落一樣,它也是在箕子被衛(wèi)滿滅亡后,一些舊朝官員和百姓在南遷過程中成立。 只不過他們夾在辰韓與馬韓之間,平時打打魚,煉煉鐵,一派歌舞升平的樣子,直到孫策率軍而來。 在百濟和新羅使臣用漢語說完蹩腳的見面詞后,孫策先讓他們坐下,然后把孫邵招至前來,輕聲問道“怎么樣?他們答應(yīng)了?” “回主公,答是答應(yīng)了,不過還有兩個條件” 孫邵怎么會和新羅、百濟搭上線,這就要說起前些時日羅成給的書信,信中,孫策讓他出使兩國,提議幫自己打三韓和高句麗,事成之后,會把樂浪郡和玄菟郡以南的地區(qū),全部劃給兩方,他只要原屬于大漢的領(lǐng)土。 這對新羅和百濟而言,無異于天上掉餡餅,孫策的軍隊他們已經(jīng)見識過,甚至三韓的人馬中,就有他們的部屬,早就進行過正面交戰(zhàn)。 漢人強大的軍事力量,在他們的認知中,要打下三韓,只是時間問題。 但為什么孫策愿意分一杯羹給他們,這是一個很大的疑惑,他們需要知道原因,就怕到時候被人賣了還幫忙數(shù)錢。 此是第一個條件。 第二就是,他們需要拿到孫策的承諾書,還要簽字畫押,也就是有憑有據(jù),不怕他孫策將來反悔,給人打工可以,但得給工錢。 你孫策人大面大的,有這個東西在,到時候也不會翻臉不認人,是吧? 要理由?孫策真正的理由其實是讓三韓半島相互敵立,哪怕之后所謂的給地盤,那也只是說說而已,一紙合約在國家之間的矛盾中,是最沒有效力的,不見后世某合眾國,即使有聯(lián)合國安理會在,還不照樣想打誰打誰,究其原因不過是因為國力太弱。 “大漢是禮儀之邦,向來講究以德服人,但三韓縱容高句麗襲擊我軍船隊在前,拒不交出兇手在后,像這樣不分青紅皂白的鄰友,我大漢不要也罷,所以才出兵來攻” “然三韓和高句麗覆滅之后,此地仍需要有人來治理,說句實在話,三韓是不毛之地,而于大漢而言又是鞭長莫及,所以才想找愿意與我大漢交好的城邦來治理,相信新羅和百濟當(dāng)在此列?” 這番說辭,孫策信手拈來,連腹稿都沒有打,讓樸赫大成和麻余聽了一個勁的點頭,俯首跪下直稱他們愿意世世代代忠心于大漢,不僅不給大漢添亂,只要有人敢觸大漢龍須,他們第一個不同意。 “你們想要我的書面承諾,也不是不行,但是我也有一個條件,在你們?nèi)〉萌n之后,要興修港口,并無條件對我孫策的船隊開放,這一點你們可能做主?” 聽過翻譯的陳述,麻余和樸赫大成面面相覷,修港口這對他們而言也是好事,可無條件開放…大漢海軍的利害,可是人盡皆知。 “尊敬的鎮(zhèn)東將軍,您的這個要求,我們確實無法做主,還請寬限三日,待稟報國主后,給予回復(fù)” 孫策提出這個要求的目的就只有一個,為他將來攻略新羅和百濟埋下伏筆,他想要一個較為完整的三韓,而不是真的把三韓百姓殺光殆盡,再遷漢民來此,因此這需要一個過度,令漢人的統(tǒng)治來得順理成章。 麻余和樸赫大成回了各自的城邦,約定五日之后,再來首原城商議。 孫策則開始進行另一項議題的討論。 公孫度把他當(dāng)冤大頭,拿了錢不辦事,必須要讓后者知道,他孫策的東西沒那么好白吃白拿。 三日后,駐扎在真番郡的公孫康得知孫策來臨的消息,起初他還不是很相信,再三向高句麗使節(jié)確認“他萬不可能出現(xiàn)在這里,莫不是看錯了?” “公孫將軍若不信,在下也沒辦法,在下只是聽家主之令前來帶話,另外家主還說,遼東侯如果還想坐穩(wěn)這個位置,不妨派人去弁韓看看” 對啊,無論情報真假,只要派人往首原一探,便可得知詳情。 當(dāng)即,公孫康也不再遲疑,一面派人把高句麗使節(jié)送去遼東,一面讓人前往首原查探,果然,孫策來了。 孫策來了,這四個字宛如一顆棗核卡在公孫度喉嚨里,吐不出咽不下,難受至極。 他自認為算是清楚孫策心中所想,只是沒想到對方如此重視三韓半島,對方本事到底有多少,他不知道,但能在諸侯林立的中原之地,傲居群首,想來定有其原因。 可惜自己對他的了解,還停留在桌椅板凳,字符象棋上,到底該如何應(yīng)對才好? 念及此,他想到兩個人,一人淵雅高尚,姓管名寧,北海人 另一人,乃士之精藻,姓邴名原,亦為北海人。 兩人都是遼東一地,屈指可數(shù)的大才,是為避禍才來此定居。 公孫度也多次請過二人出仕,奈何不被他們看好,更寧愿教化鄉(xiāng)野,也虧了他們的無私奉獻,在歷史上遼東才能偏安一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