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放后我靠種田位極人臣 第114節(jié)
各地方需要被削減的鹽政官吏名單很快被派發(fā)了下去,于是這些官吏們撤職的被撤職,任職期間貪污過重的,還被收押了起來,等待后續(xù)的審判。 這時候他們不甘心又能如何? 這些地方官吏別看平時在普通百姓面前,一個個都作威作福的很??蓪嶋H上大多都是沒什么權(quán)力的,他們依附著有權(quán)勢的人,才能在當(dāng)?shù)鼗斓蔑L(fēng)生水起。 可眼下他們所依附的權(quán)貴們,因為朝廷正在嚴查韓徹被當(dāng)街行兇一事,害怕自己會被牽連進去,只得紛紛選擇切割掉麻煩。 甚至有些人還為表清白,主動幫助官府推進進度后,這些人就徹底不足為懼了。 至于那些跟地方鹽政官吏有過勾結(jié)的商戶們,朝廷這次將要實施起來的鹽政改革中的商運商銷制度,對他們來說明顯更為有利。 能光明正大的去做生意,誰愿意去選擇背地里偷偷摸摸,動輒還會獲罪的方式呢? 至于百姓這里,朝廷雖然改革成商銷商運的方式,但并非是全權(quán)放任商戶。他們只是把運輸和銷售交給商戶,但對于鹽價卻進行了嚴格的管控,尤其是嚴禁鹽商私自對鹽價進行提高。 并且還讓地方官府去鼓勵當(dāng)?shù)匕傩諜z舉,一經(jīng)核實,朝廷對鹽商將會進行嚴厲懲治,對檢舉者進行獎賞。 當(dāng)然,即便如此,鹽商們將要獲得的利益也依然會是一個非常誘人的數(shù)字。 畢竟鹽是人類生存的必需品,在以農(nóng)業(yè)為主的社會里,純體力勞作下對食鹽的需求量就更大。 然后就在商戶們絞盡腦汁想著該怎么才能取得這鹽商的身份的時候,各地方官府這時又下發(fā)了一條新的告示。 “......募集商戶運糧,給邊界軍隊運糧?” “運糧商隊可獲得相對應(yīng)的鹽引.......這是什么意思?” “莫不是運輸多少糧食,就能換取多少食鹽售賣嗎?” 這要是真的話,那他們指定愿意干??! 第141章 嚴禁 戍邊軍隊每年需要的糧食是一個極其龐大的數(shù)字,再以時下這種運輸條件,這就使得朝廷光是在運輸上的耗費,就已經(jīng)是一筆相當(dāng)浩繁的財政開支。 民以食為天,糧食對于軍隊也是生命線。 朝廷哪怕再如何的重文輕武,不到萬不得已的情況下,也絕對不可能在必要的軍費上去做節(jié)省和克扣。 現(xiàn)在人人也都知曉,只要是沾了鹽的買賣,就是穩(wěn)賺不賠的生意。所以這鹽引獲取的越多,賺取的銀錢也就越多。 于是這告示一出,各地有實力的商戶就紛紛跑來報名。 不過,也并非是有實力的商戶就一定能中標。 “為何不予我報名?”這一日,陰州有一劉姓商戶正準備去報名時,就被辦事的官吏告知自家商號不能參與競標,當(dāng)下是又驚又怒。 這劉家商行在陰州的實力可謂是它說第二,就沒人敢說第一。 劉家還跟掌管著兵部駕部司的錢郎中有著親屬關(guān)系。雖然這親并不是直系,但確實也是親戚。 事實上,在時下這種社會背景里面,要想把生意做大做好。家族里沒有親屬為官,商戶們也會想著法子去攀附一些權(quán)貴。 劉家也是因為有著這一層關(guān)系在,生意才能做得這般的好。而且他家不僅在京城里有關(guān)系,在這陰州的關(guān)系更深。 就說這鹽政改革之前,劉家就曾參與到官商勾結(jié),販賣私鹽。 劉家夠聰明,消息也夠靈通。 早前劉家一得知風(fēng)向苗頭不對,就趕緊收手斷尾。韓徹這邊呢,因為全國牽扯的人數(shù)實在是太多,他主要打擊的對象也還是鹽政官僚機構(gòu)。 所以過去做過鹽業(yè)營生,知曉里面的巨大利潤,還能光明正大的行商,劉家自然不愿意放過這么好的機會。 “我劉家之實力,整個陰州哪家商行能比擬?”跟隨劉家主一同前來的劉三郎,還怒氣沖沖的言道。 “勿要這么說!”劉家主雖是呵斥了劉三郎,卻也言道:“我家數(shù)代在陰州行商,布帛糧食等營生,也皆有涉及……還請允我家參與此次競選。” 這位辦事官吏是陰州本地人,對劉家商行的情況也很是了解,就只得盡力解釋道:“并非我等不愿意,實在是上頭那位韓大人有嚴令,凡監(jiān)臨官或五品及以上官員之親屬,皆不得參與。” 這里的監(jiān)臨官指的就是鹽政相關(guān)的統(tǒng)轄部下,及監(jiān)臨審判或參與處置的官吏。和后面的五品及其以上限制一樣,韓徹這么做的目的,都是為了防止高官或者是相關(guān)人員利用手中的職權(quán)去謀取利益。 要知曉古代很多政策,在最初設(shè)置的時候,目的都是奔著利國利民去的。奈何在以人治為主的封建社會里,這些好政策在具體實施的時候,卻因為監(jiān)管不到位,執(zhí)行者以權(quán)謀私,最終反而成為了貪官污吏的謀財手段。 劉家主和劉三郎這會聽得就都有些懵,實在是他們屬實沒想到,過往能給他們帶來靈通的消息和便利的身份,此刻卻成了他們想要成為鹽商,獲得鹽引的攔門石。 還是不可跨越的那種! 只是心中到底還是難舍這份巨大的利潤,劉家主就強笑道:“再沒有別的辦法了嗎?” “還請劉老爺見諒!”那辦事官吏也不想得罪劉家,可他更不敢違背朝廷這次制定的規(guī)制,便只得滿臉為難道:“想來大家都應(yīng)知曉,韓大人素來秉公辦理,手段雷厲。這規(guī)制就是規(guī)制,我等實在不敢違背??!” 要知曉那位韓大人前不久才出手懲治了兩大批地方官吏呢,現(xiàn)如今在他們這些地方官吏里可還流傳著一句話:哪怕是遠在天邊,那位韓大人也都睜著一雙眼睛在盯著! 辦事官吏就只能安撫劉家,又繼續(xù)好言相勸道這鹽業(yè)上的買賣雖然做不了,但還有其他的買賣可以做嘛!掙錢的門路又不止鹽業(yè)這一條,以劉家的實力,那就更不會缺門路了,又何必在這當(dāng)頭死磕呢? 言下之意,就是委婉的在勸劉家可別去頭鐵。 劉家主顯然也聽懂了,并且快速在心中衡量了一下后,哪怕再如何的眼饞這其中的巨大利益,此刻也只能抱憾而去。 回到劉家,二人把這事跟族人和商行幾位重要管事的一說,在場者也都皆氣憤又不甘心。 其中一人還氣惱道:“我看那位韓大人分明是什么都不懂,似咱家這等有實力的,才能給朝廷運輸更多的糧食!” “正是!這做買賣,路上遭遇的意外和風(fēng)險多了去。要是沒點關(guān)系和門路,根本就別想做大做好!”劉家另一人也這般言道。 “話是這么說,可那位韓大人就是這么規(guī)定的,咱們又能如何?”劉三郎嘆氣道。 這話一出,眾人也俱都沉默了下來。 韓徹前面兩次對各地方官吏進行那番嚴厲懲治,也讓時下這些有實力有關(guān)系門路的商戶們,感到了震撼和驚懼。 想也知曉,那些往日需要商戶去討好攀附的官員,在韓徹手里都討不到好,如他們這種商戶就更別想了。 于是過了好一會,才有人不滿的開口說道:“我倒是要好生瞧瞧,他這么個規(guī)制,最后能運得了多少糧食去邊界!” 劉家其他人依舊沒再說話,面色卻是越發(fā)的無奈。 因為此刻,眾人都有著不滿和不甘心。只是他們心里也都很是清楚,話是那么放出來了,可這世上只要利潤給到位,自會有大把的商人前赴后繼。 幾乎是同一時間的京城。 韓徹這時候已經(jīng)收到了一些地方州郡呈報過來的中標鹽商名單,各地方州縣的情報信息里,也還都寫到了那些凡是中標的鹽商們,已經(jīng)開始按照朝廷的需求,運輸糧食等物資去往指定邊境軍隊的路途中了。 全國各地的商戶加到一起,放出去的鹽自變量額必然就不會是一個小數(shù)目。邊境軍隊需要運輸過去的糧食越多,朝廷要兌換給那些中標的商戶們的食鹽也就越多。 若是不能足額兌換給商戶,必然就會對他們的積極性帶來嚴重的打擊。所以朝廷除了需要制定嚴格的規(guī)章制度,還需要保證能生產(chǎn)多少食鹽,才能放出相對應(yīng)的鹽引。 而在食鹽生產(chǎn)這一塊,韓徹當(dāng)初能得以擺脫“戴罪”的身份從安南調(diào)離,就是因他弄出了制鹽上的改良。 所以這些年來,食鹽的產(chǎn)量是充足的。 鹽價高昂的根本原因,還是在于鹽政官僚機構(gòu)的龐大臃腫,導(dǎo)致其在運行時的僵硬,還有繁瑣造成的效率低下,行政花費卻又巨大。 這段時間,韓徹除了去推行鹽政方面的各項改革政令,就還把食鹽納入一些地區(qū)的常平倉管轄范圍。 現(xiàn)階段食鹽量是不少,但像這種民生必需品,也還是要跟糧食一樣,做好一定的儲備量,以防止將來萬一出現(xiàn)什么意外情況。 在有著高利潤的前提誘惑下,商戶們的效率也簡直是驚人。 很快,就有商戶把糧食按照朝廷要求,運輸?shù)搅酥付ǖ倪吘耻婈?。接著,他們也如愿的憑借鹽引,拿到了足額的食鹽和指定區(qū)域的售賣權(quán)。 像鹽這種商品,在眼下就不存在沒有市場的時候。 朝廷又因為大量削減鹽政相關(guān)的官僚機構(gòu),光是這一塊行政運行減少出來的耗費,就足夠讓鹽在市場上的作價從原來的四十文一斗的作價變低成十五文一斗后,還能滿足給予商戶的利潤空間。 于是這十五文一斗的作價一出來,瞬間就使得不少地區(qū)都出現(xiàn)了百姓爭搶著去購買鹽的火爆現(xiàn)象。 哪怕他們當(dāng)中不少人都聽說了,以后朝廷都將會是以這個作價去賣鹽,可架不住現(xiàn)在的鹽價比新帝登基時還便宜了近三分之二! 尤其是在一些偏遠地區(qū),比如通州。 要知道通州是個山窩窩,這里沒辦法生產(chǎn)鹽,距離產(chǎn)鹽區(qū)的路途還遙遠不說,整個州郡也多崎嶇山道。而以眼下朝廷的財力還有社會條件,是很難得到好的開發(fā),就導(dǎo)致這地方的交通極為的不便利。 在這種情況下,以過去朝廷設(shè)置的鹽政官僚機構(gòu)的辦事效率和風(fēng)氣,每年運輸?shù)酵ㄖ輥淼氖雏}其實是很有限的。于是就導(dǎo)致這里的不少普通百姓哪怕是捧著錢,他們也不一定能買得到鹽! 縱使是私鹽運到這里來,也是量少又作價極其的昂貴。 可經(jīng)過朝廷允許,能光明正大做食鹽生意的商戶就不同了。 能搶到交通路況好,人口稠密的地方肯定是最好的。搶不到的話,只要能保證足夠的利益,再大的困難,商戶們也會想辦法去解決! 于是幾乎是鹽商將鹽一運輸過來,立即就在通州造成了極大的轟動。不管是有錢的富戶鄉(xiāng)紳,還是貧苦的普通百姓,都奔跑著去搶購起食鹽來。 “鹽,我要鹽!” “我也要,我也要!” “我有錢的,我要買兩斗!” “前面的買好了鹽倒是趕緊往一邊去,別擋著道啊……” “哎呀,別擠我……” 面對這般亂哄哄的場面,商戶也是嚇了一大跳。 來之前,那運鹽過來的商戶還曾嘆氣過他家運道不夠好,只中標了通州這么一個窮鄉(xiāng)僻壤的州郡。雖然仔細劃算過后,知曉這買賣做下來是肯定能掙錢的,但到底沒法跟那些個好的州郡相比擬。 這會見著這般火爆的場面,商戶自然是笑得合不攏嘴。 “大家莫急!都有,都有呢!” “一個一個來……” 雖說這是因為通州這種地區(qū)的百姓受淡食之苦由來已久,對于作價又這么便宜的食鹽,難免會造成一時間的報復(fù)性哄搶消費。 但此刻賺取到手的銀錢是真的,之后即便百姓恢復(fù)冷靜,也不過是利潤變少,這門生意卻依然是能做得的。 第142章 收入 似通州這種情況,還不是獨一份。 哪怕是天子腳下的京城,這些年來在食鹽上更是從未短缺過供應(yīng),也迎來了一波百姓爭相購買食鹽的火爆場面。 每日一早,各鹽店門口就開始排起了長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