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節(jié)
盛庸和麾下將領目瞪口呆。
這是打仗?
從古至今,沒見過這么打仗的。
一切的兵法謀略,在某個不按牌理出牌,又擅長發(fā)散性思維的家伙摻一腳之后,都變得如此蒼白。
燕王的奇襲,盛庸有辦法應對。
步卒對戰(zhàn),南軍也可以硬抗。
可眼前這樣?盛庸流下了冷汗,明明之前的戰(zhàn)斗還很“正?!?,怎么到進攻中軍突然變了?
區(qū)別對待搞歧視?
無論盛庸怎么想,總之,孟清和提出,沈瑄上報,經(jīng)燕軍眾將潤色,最后由燕王拍板通過的戰(zhàn)略計劃,在戰(zhàn)場之上發(fā)揮出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甭管手段是不是高明,是不是上得了臺面,只要能贏得勝利,朱棣統(tǒng)統(tǒng)不在乎!
拔河比賽進行到一半,燕軍后方又響起了號角聲,早已準備就緒的騎兵,由燕王親自率領,猛沖盛庸的中軍。
大軍兩翼被譚淵和朱能牽制,盛庸再調(diào)不出援軍。
眼見朱棣沖了上來,鋒利的長刀瞬間抹了幾個刀牌手的脖子,盛庸中軍頃刻間大亂。
沈瑄率領騎兵緊隨燕王身后,手持長槍,恍如殺神。
見到他,南軍壓根不敢上前,如見到惡棍的善良市民,尖叫一聲,轉(zhuǎn)身就跑。
燕王正砍得高興,忽然發(fā)現(xiàn)敵人全都撒丫子奔了,一個不留,戰(zhàn)場周圍瞬間清空。
握著長刀,朱棣滿腦袋問號,看到身后的沈瑄,頓時明白了。
“瑄兒?!?/br>
“卑職在?!?/br>
“戰(zhàn)場這么大,何處不能砍人?離孤遠點?!?/br>
“卑職要保護王爺!”
“孤很安全。”有侄子給的防護罩,只有他砍人的份,誰敢砍他?
“卑職必須保護王爺!“
朱棣瞪眼,有他跟著,自己還怎么砍人?
沈瑄十分堅定,跟著燕王,或許還能撈上幾個為了戰(zhàn)功不要命的,不跟著燕王,八成一個都砍不著。
跟在沈瑄身后的孟清和低頭,心中默念:沈指揮忠心耿耿護衛(wèi)王爺,王爺英明神武真龍出世,絕對的君臣相得。
至于燕王明晃晃的攆人意圖……他什么都沒聽到,也什么都沒看見。
燕王甩不掉沈瑄,只能看著即將到手的鴨子一個又一個撲騰著飛了,一點辦法也沒有。
無奈的仰頭望天,不攆走中軍大將就砍不了人的的主帥,曠古絕今,除了自己還有哪個?
戰(zhàn)斗一直持續(xù)到傍晚,起初,燕軍占據(jù)了戰(zhàn)場優(yōu)勢,很快,南軍在盛庸的指揮下漸漸穩(wěn)住陣腳。
進攻南軍左翼的朱能奮勇拼殺,漸有同燕王匯合之勢,進攻南軍右翼的譚淵卻出了意外。
沖陣時,戰(zhàn)馬的蹄子突然陷入坑中,馬腿折斷,譚淵一個不慎跌落馬下,未及起身,被南軍將領莊得撿了便宜,一刀砍死。
此情此景,在雄縣也曾發(fā)生過。那時,不慎落馬的是南軍將領楊松,趁亂砍人的則是孟清和。
到了地下,譚淵絕對會與楊松惺惺相惜,同樣都是戰(zhàn)死,他們怎么就能死得如此憋屈?
譚淵壯烈之后,莊得有點傻。
意識到自己剛砍死了哪位,莊得瞬間斯巴達了,心情之激動堪比中了千萬巨獎。
可莊得也沒能高興多久,張輔帶著騎兵很快殺到。
一聲“看刀”,莊得立刻腦袋搬家,緊跟譚淵的腳步去地下與楊松相會了。
中了巨獎卻一分沒能花出去,莊得怕是比譚淵更加郁悶。
夜色—降臨,交戰(zhàn)雙方不得不鳴金收兵。
盛庸連夜召開作戰(zhàn)會議,會開到深夜,南軍將領都是面色凝重。
燕王的臉色也不怎么好,雖然勝利的天平向己方傾斜,可手癢卻砍不了人,身在戰(zhàn)場卻只能做個旁觀者,怎能不讓他憋氣?
聞聽譚淵戰(zhàn)死,光榮的方式還相當?shù)牟豢伤甲h,燕王更是氣上加氣。
升帳之后,黑著臉的燕王表揚了獻計的孟清和,對作戰(zhàn)勇猛的將領一一褒獎,緬懷了壯烈的譚淵。末了,鄭重說道:“明日中軍押后,孤領左軍一同出擊?!?/br>
說罷,壓根不給沈瑄提出異議的機會,直接宣布散會。
走出大帳,朱能拍拍沈瑄的肩膀,“子玉,你放心,為兄一定保護好王爺?!?/br>
沈瑄:“……”
“說到底也是沒辦法。你一往前沖,敵人都跑了,仗還怎么打?”朱能咧咧嘴,“明天千萬別往為兄這邊沖。張輔那小子臨戰(zhàn)不久,往他那邊沖,記住了啊?!?/br>
沈瑄:“……”
等到朱能走遠,孟清和瞅瞅沈瑄,“沈指揮,卑職理解你?!?/br>
沈瑄側(cè)頭,瞇眼,突然笑了。
孟清和后頸發(fā)涼,干嘛要嘴快?今夜,他是不是應該換個帳篷睡?
可惜,孟同知到底未能如愿。
翌日,走出帳篷的孟十二郎面上無事,摸摸肩膀和頸后,忍不住呲牙。
片刻,似想起了什么,耳根微紅。
好在今天還要打仗,萬幸??!
夾河旁,兩軍再次列陣。
南軍在西南方向,燕軍在東北方向。
盛庸針對燕軍的戰(zhàn)法重新做了布置,雖不能一舉克敵制勝,至少不會像昨天一樣被壓著打。
雙方你來我往,燕王多次率領騎兵沖陣,戰(zhàn)況始終焦著。
南軍已有準備,火炮和長桿都未能取得如昨日般的成效。不過,南軍的戰(zhàn)陣也不再像烏龜殼一樣讓燕軍無處下手。
兩軍從辰時打到未時,小范圍內(nèi)互有勝負。
到了后來,雙方士兵實在累得受不了,干脆坐到了地上,等到緩口氣,站起來再繼續(xù)。
正僵持中,突然一陣大風,卷著砂石從東北方向吹來。順風的燕軍都被吹得東倒西歪,更不用說逆風的南軍。
風起時,天空烏云籠罩,加上被風吹得睜不開雙眼,南軍壓根看不清眼前的敵人,只能聽到風中夾雜的燕軍號角和戰(zhàn)鼓聲,為了活命,干脆扔掉武器,轉(zhuǎn)身就跑。
方向?qū)Σ粚o所謂,只要能保住性命就行!
這風實在太邪門了,難不成燕王果然是真龍,上天才會如此相助?
南軍頃刻大亂,燕王不會放過如此良機,不管三七二十一,全軍總攻。
大風中,盛庸軍隊大敗,二十萬大軍十不存一,還活著的紛紛投降。
盛庸被親兵護衛(wèi),向德州方向奔逃。
燕軍一直追到滹沱河才停下腳步。
撤兵回營后,眾將均是塵土滿面,士卒更是像在泥土中滾過一般,必須依靠聲音才能認出眼前到底是不是熟人。
燕王也是下馬擦掉了臉上的泥土,才進入大營,見到同樣狼狽的沈瑄朱能等人,頓時大笑出聲。
自東昌一敗,總算出了一口惡氣。
燕王暢快了,戰(zhàn)報送到南京,建文帝卻傻眼了。
木然的坐在皇位上,心中一陣苦澀,盛庸這位好伙伴,竟然也是如此的靠不住?
第九十章 傾斜的天平
夾河一戰(zhàn),朝廷二十萬大軍灰飛煙滅,戰(zhàn)場局勢發(fā)生徹底扭轉(zhuǎn),燕王最終占據(jù)了優(yōu)勢。
燕王一邊調(diào)集軍隊,打算乘勝追擊,一邊給南京的建文帝上疏,要求建文帝罷免齊泰黃子澄的官位并施以嚴懲。哪怕知道齊泰黃子澄在建文帝身邊發(fā)揮不了多大作用,反而拖后腿的時候比較多,燕王仍舊看他們不順眼。
南京的建文帝也急了,各地衛(wèi)所有戰(zhàn)斗力的邊軍幾乎被抽調(diào)一空。為防備倭寇和安南等番邦,沿海和西南等地的守軍堅決不能動。算下來,朝廷的兵力已是捉襟見肘。
朝中曾有大臣提議將鎮(zhèn)守西南的黔寧侯沐晟召回。沐晟曾同何福一起討伐平定麓川之亂,熟通兵法謀略,麾下上萬善戰(zhàn)將兵,當可討伐燕王。
仔細考慮之后,建文帝否決了這一提議。
燕王起兵造反仍令邊軍守衛(wèi)北疆要塞,防衛(wèi)沖要之地。他身為一國之君,又怎能置邊防于不顧?
抽調(diào)衛(wèi)所諸軍已減弱了海防。上月便有倭寇犯浙東,錢倉所千戶易紹宗率兵出戰(zhàn),在壁上留書后與妻訣別,同倭寇力戰(zhàn)而死。
“設將御敵,設軍衛(wèi)民。縱敵不忠,棄民不仁。不忠不仁,何以為臣!為臣不職,何以為人!”
這是一個明朝軍人的錚錚鐵骨,也是男兒保家衛(wèi)國的堅定信念。
朝廷收到奏報時,倭寇已被打退,眾臣紛紛頌揚天威。
天威?
建文帝苦笑一聲,燕王正造反呢,朝廷軍隊連戰(zhàn)連敗,自己哪來的武功蓋世,萬邦臣服?比起這些歌功頌德,他更想知道朝中還有幾個“易紹宗”。 雖然會做事發(fā)抽,不代表朱允炆真是個傻子,能輕易被幾句好話糊弄。
打斷了禮部左侍郎的滔滔不絕,建文帝說道:“擬旨,厚葬易紹宗,賜行祭,勒碑紀念死于戰(zhàn)中的衛(wèi)軍,厚賞其家人。”
這道旨意并不過分,重臣齊聲稱是。
但在建文帝說出要追贈易紹宗三等伯爵時,文官隊伍中的御史立刻跳了出來。
“陛下,臣請陛下收回成命?!?/br>
一個小小的千戶,五品的武官,不過殺了幾個倭寇,竟然要被追贈爵位?這是什么道理!若是文官倒還罷了,武官?堅決不行!
御史康郁打頭陣,戶科和禮科給事中先后出列,堅決反對皇帝對易紹宗的追贈。
厚葬行祭都可以,立碑厚賞也沒問題,追贈爵位堅決不行!沒有給一個千戶追贈的道理,不和規(guī)矩。
御史和給事中言辭咄咄,建文帝的表情越來越陰沉。
這是打仗?
從古至今,沒見過這么打仗的。
一切的兵法謀略,在某個不按牌理出牌,又擅長發(fā)散性思維的家伙摻一腳之后,都變得如此蒼白。
燕王的奇襲,盛庸有辦法應對。
步卒對戰(zhàn),南軍也可以硬抗。
可眼前這樣?盛庸流下了冷汗,明明之前的戰(zhàn)斗還很“正?!?,怎么到進攻中軍突然變了?
區(qū)別對待搞歧視?
無論盛庸怎么想,總之,孟清和提出,沈瑄上報,經(jīng)燕軍眾將潤色,最后由燕王拍板通過的戰(zhàn)略計劃,在戰(zhàn)場之上發(fā)揮出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甭管手段是不是高明,是不是上得了臺面,只要能贏得勝利,朱棣統(tǒng)統(tǒng)不在乎!
拔河比賽進行到一半,燕軍后方又響起了號角聲,早已準備就緒的騎兵,由燕王親自率領,猛沖盛庸的中軍。
大軍兩翼被譚淵和朱能牽制,盛庸再調(diào)不出援軍。
眼見朱棣沖了上來,鋒利的長刀瞬間抹了幾個刀牌手的脖子,盛庸中軍頃刻間大亂。
沈瑄率領騎兵緊隨燕王身后,手持長槍,恍如殺神。
見到他,南軍壓根不敢上前,如見到惡棍的善良市民,尖叫一聲,轉(zhuǎn)身就跑。
燕王正砍得高興,忽然發(fā)現(xiàn)敵人全都撒丫子奔了,一個不留,戰(zhàn)場周圍瞬間清空。
握著長刀,朱棣滿腦袋問號,看到身后的沈瑄,頓時明白了。
“瑄兒?!?/br>
“卑職在?!?/br>
“戰(zhàn)場這么大,何處不能砍人?離孤遠點?!?/br>
“卑職要保護王爺!”
“孤很安全。”有侄子給的防護罩,只有他砍人的份,誰敢砍他?
“卑職必須保護王爺!“
朱棣瞪眼,有他跟著,自己還怎么砍人?
沈瑄十分堅定,跟著燕王,或許還能撈上幾個為了戰(zhàn)功不要命的,不跟著燕王,八成一個都砍不著。
跟在沈瑄身后的孟清和低頭,心中默念:沈指揮忠心耿耿護衛(wèi)王爺,王爺英明神武真龍出世,絕對的君臣相得。
至于燕王明晃晃的攆人意圖……他什么都沒聽到,也什么都沒看見。
燕王甩不掉沈瑄,只能看著即將到手的鴨子一個又一個撲騰著飛了,一點辦法也沒有。
無奈的仰頭望天,不攆走中軍大將就砍不了人的的主帥,曠古絕今,除了自己還有哪個?
戰(zhàn)斗一直持續(xù)到傍晚,起初,燕軍占據(jù)了戰(zhàn)場優(yōu)勢,很快,南軍在盛庸的指揮下漸漸穩(wěn)住陣腳。
進攻南軍左翼的朱能奮勇拼殺,漸有同燕王匯合之勢,進攻南軍右翼的譚淵卻出了意外。
沖陣時,戰(zhàn)馬的蹄子突然陷入坑中,馬腿折斷,譚淵一個不慎跌落馬下,未及起身,被南軍將領莊得撿了便宜,一刀砍死。
此情此景,在雄縣也曾發(fā)生過。那時,不慎落馬的是南軍將領楊松,趁亂砍人的則是孟清和。
到了地下,譚淵絕對會與楊松惺惺相惜,同樣都是戰(zhàn)死,他們怎么就能死得如此憋屈?
譚淵壯烈之后,莊得有點傻。
意識到自己剛砍死了哪位,莊得瞬間斯巴達了,心情之激動堪比中了千萬巨獎。
可莊得也沒能高興多久,張輔帶著騎兵很快殺到。
一聲“看刀”,莊得立刻腦袋搬家,緊跟譚淵的腳步去地下與楊松相會了。
中了巨獎卻一分沒能花出去,莊得怕是比譚淵更加郁悶。
夜色—降臨,交戰(zhàn)雙方不得不鳴金收兵。
盛庸連夜召開作戰(zhàn)會議,會開到深夜,南軍將領都是面色凝重。
燕王的臉色也不怎么好,雖然勝利的天平向己方傾斜,可手癢卻砍不了人,身在戰(zhàn)場卻只能做個旁觀者,怎能不讓他憋氣?
聞聽譚淵戰(zhàn)死,光榮的方式還相當?shù)牟豢伤甲h,燕王更是氣上加氣。
升帳之后,黑著臉的燕王表揚了獻計的孟清和,對作戰(zhàn)勇猛的將領一一褒獎,緬懷了壯烈的譚淵。末了,鄭重說道:“明日中軍押后,孤領左軍一同出擊?!?/br>
說罷,壓根不給沈瑄提出異議的機會,直接宣布散會。
走出大帳,朱能拍拍沈瑄的肩膀,“子玉,你放心,為兄一定保護好王爺?!?/br>
沈瑄:“……”
“說到底也是沒辦法。你一往前沖,敵人都跑了,仗還怎么打?”朱能咧咧嘴,“明天千萬別往為兄這邊沖。張輔那小子臨戰(zhàn)不久,往他那邊沖,記住了啊?!?/br>
沈瑄:“……”
等到朱能走遠,孟清和瞅瞅沈瑄,“沈指揮,卑職理解你?!?/br>
沈瑄側(cè)頭,瞇眼,突然笑了。
孟清和后頸發(fā)涼,干嘛要嘴快?今夜,他是不是應該換個帳篷睡?
可惜,孟同知到底未能如愿。
翌日,走出帳篷的孟十二郎面上無事,摸摸肩膀和頸后,忍不住呲牙。
片刻,似想起了什么,耳根微紅。
好在今天還要打仗,萬幸??!
夾河旁,兩軍再次列陣。
南軍在西南方向,燕軍在東北方向。
盛庸針對燕軍的戰(zhàn)法重新做了布置,雖不能一舉克敵制勝,至少不會像昨天一樣被壓著打。
雙方你來我往,燕王多次率領騎兵沖陣,戰(zhàn)況始終焦著。
南軍已有準備,火炮和長桿都未能取得如昨日般的成效。不過,南軍的戰(zhàn)陣也不再像烏龜殼一樣讓燕軍無處下手。
兩軍從辰時打到未時,小范圍內(nèi)互有勝負。
到了后來,雙方士兵實在累得受不了,干脆坐到了地上,等到緩口氣,站起來再繼續(xù)。
正僵持中,突然一陣大風,卷著砂石從東北方向吹來。順風的燕軍都被吹得東倒西歪,更不用說逆風的南軍。
風起時,天空烏云籠罩,加上被風吹得睜不開雙眼,南軍壓根看不清眼前的敵人,只能聽到風中夾雜的燕軍號角和戰(zhàn)鼓聲,為了活命,干脆扔掉武器,轉(zhuǎn)身就跑。
方向?qū)Σ粚o所謂,只要能保住性命就行!
這風實在太邪門了,難不成燕王果然是真龍,上天才會如此相助?
南軍頃刻大亂,燕王不會放過如此良機,不管三七二十一,全軍總攻。
大風中,盛庸軍隊大敗,二十萬大軍十不存一,還活著的紛紛投降。
盛庸被親兵護衛(wèi),向德州方向奔逃。
燕軍一直追到滹沱河才停下腳步。
撤兵回營后,眾將均是塵土滿面,士卒更是像在泥土中滾過一般,必須依靠聲音才能認出眼前到底是不是熟人。
燕王也是下馬擦掉了臉上的泥土,才進入大營,見到同樣狼狽的沈瑄朱能等人,頓時大笑出聲。
自東昌一敗,總算出了一口惡氣。
燕王暢快了,戰(zhàn)報送到南京,建文帝卻傻眼了。
木然的坐在皇位上,心中一陣苦澀,盛庸這位好伙伴,竟然也是如此的靠不住?
第九十章 傾斜的天平
夾河一戰(zhàn),朝廷二十萬大軍灰飛煙滅,戰(zhàn)場局勢發(fā)生徹底扭轉(zhuǎn),燕王最終占據(jù)了優(yōu)勢。
燕王一邊調(diào)集軍隊,打算乘勝追擊,一邊給南京的建文帝上疏,要求建文帝罷免齊泰黃子澄的官位并施以嚴懲。哪怕知道齊泰黃子澄在建文帝身邊發(fā)揮不了多大作用,反而拖后腿的時候比較多,燕王仍舊看他們不順眼。
南京的建文帝也急了,各地衛(wèi)所有戰(zhàn)斗力的邊軍幾乎被抽調(diào)一空。為防備倭寇和安南等番邦,沿海和西南等地的守軍堅決不能動。算下來,朝廷的兵力已是捉襟見肘。
朝中曾有大臣提議將鎮(zhèn)守西南的黔寧侯沐晟召回。沐晟曾同何福一起討伐平定麓川之亂,熟通兵法謀略,麾下上萬善戰(zhàn)將兵,當可討伐燕王。
仔細考慮之后,建文帝否決了這一提議。
燕王起兵造反仍令邊軍守衛(wèi)北疆要塞,防衛(wèi)沖要之地。他身為一國之君,又怎能置邊防于不顧?
抽調(diào)衛(wèi)所諸軍已減弱了海防。上月便有倭寇犯浙東,錢倉所千戶易紹宗率兵出戰(zhàn),在壁上留書后與妻訣別,同倭寇力戰(zhàn)而死。
“設將御敵,設軍衛(wèi)民。縱敵不忠,棄民不仁。不忠不仁,何以為臣!為臣不職,何以為人!”
這是一個明朝軍人的錚錚鐵骨,也是男兒保家衛(wèi)國的堅定信念。
朝廷收到奏報時,倭寇已被打退,眾臣紛紛頌揚天威。
天威?
建文帝苦笑一聲,燕王正造反呢,朝廷軍隊連戰(zhàn)連敗,自己哪來的武功蓋世,萬邦臣服?比起這些歌功頌德,他更想知道朝中還有幾個“易紹宗”。 雖然會做事發(fā)抽,不代表朱允炆真是個傻子,能輕易被幾句好話糊弄。
打斷了禮部左侍郎的滔滔不絕,建文帝說道:“擬旨,厚葬易紹宗,賜行祭,勒碑紀念死于戰(zhàn)中的衛(wèi)軍,厚賞其家人。”
這道旨意并不過分,重臣齊聲稱是。
但在建文帝說出要追贈易紹宗三等伯爵時,文官隊伍中的御史立刻跳了出來。
“陛下,臣請陛下收回成命?!?/br>
一個小小的千戶,五品的武官,不過殺了幾個倭寇,竟然要被追贈爵位?這是什么道理!若是文官倒還罷了,武官?堅決不行!
御史康郁打頭陣,戶科和禮科給事中先后出列,堅決反對皇帝對易紹宗的追贈。
厚葬行祭都可以,立碑厚賞也沒問題,追贈爵位堅決不行!沒有給一個千戶追贈的道理,不和規(guī)矩。
御史和給事中言辭咄咄,建文帝的表情越來越陰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