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節(jié)
羅國的皇帝還被囚禁在邊城,英王和金麒本來打算等京城的旨意到了,看那邊怎么安排這些非同尋常的重要俘虜,結(jié)果的等來的卻是“和親”和“問罪”的圣旨。 既然和朝廷撕破臉皮了,怎么處置羅國的這些俘虜就和遠(yuǎn)在京城的皇帝沒半個銅板的關(guān)系,和四叔以及幾個兄弟商量的結(jié)果是,羅國的皇帝要控制好,但不能壓制太狠了,逼得對方狗急跳墻,鬧個魚死網(wǎng)破,對誰都沒好處。 金麒一點都不想羅國的皇帝死,相反,他希望對方能夠長命百歲,活的越長越好。 因為他要對方終其一生,只能安居西南一隅,不得對九華宣戰(zhàn),不許一兵一卒越過九華邊界一步,也不得和任何一方勢力合作對付九華。 他父皇可以荒唐無度,但他身為一國皇長子,卻不能對即將陷入水深火熱之中的九華百姓坐視不理。 當(dāng)然,要是羅國世世代代都遵守這個約定更好,不過那是不可能的。 羅國的皇帝臉色鐵青,有金麒封鎖消息在前,再加上語言不通,他們君臣并不知道外面發(fā)生了什么,金麒嘴上和花繁縷說要氣死羅國的皇帝,但并未透露一句真實情況,只告訴對方,梁王失敗被殺,九華朝廷震怒,欲調(diào)集大軍攻打羅國。 沒錯他就是在誆人。 本來羅國一直在籌備軍備準(zhǔn)備和梁王里應(yīng)外合打九華個措手不及,就算被發(fā)現(xiàn)了他們也不懼怕和九華開戰(zhàn)的,問題是現(xiàn)在的情況對他們很不利,非常非常不利,糟糕到了極點。 帝后被俘,棟梁大臣被俘,三軍統(tǒng)帥被俘,還有能頂事的親王們一個個被俘……上下五千年,還有哪朝哪代哪個國家部落遇到過這樣的境遇?奇恥大辱??! 這種情況下,不客氣點的說,如果九華真的立馬發(fā)兵,那他們必須是亡國的節(jié)奏。 他們有的選嗎? 沒得選。 于是,在這方軟禁了帝后君臣的小小邊城里,懷著巨大的不甘和屈辱,在皇室重要成員,在文武重臣的注視下,羅國的皇帝簽下了一系列讓他無比憋屈的條款,并且立下毒誓,有生之年,絕不犯九華寸土之地,絕不與任何勢力聯(lián)手對九華不利。 當(dāng)然,如果九華主動對羅國宣戰(zhàn),他們也是可以反擊的。 隨后羅國君臣被放了回去,金麒給皇帝留了面子,羅國那些不知情的百姓還當(dāng)他們的君主只是被神仙請去喝茶了,而皇帝也依照約定,在回宮之后立即將邊城誓言以及諸多條約昭告天下。 金麒這時才真正對羅國放心,只要昭告天下,就不怕對方不遵守約定,一國之君,想來也不會那般低劣下作出爾反爾。 再說羅國皇帝,被迫聽金麒的話把誓言公之于眾后,就一直悶悶不樂,可他沒辦法啊,冷宮屋頂被掀飛是事實,那九華王爺有鬼神之力(et之力)相助也是事實,出入深宮大院如入無人之境,根本防不住,他自稱天之子,實際上還是個凡人,能跟人家比嗎? 這時候羅國君臣郁悶歸郁悶,雖然吃了虧,被人家占了便宜,但還在忍受范圍之內(nèi),等不久之后他們知道自己被那個福王給誆了,什么梁王已經(jīng)死了,什么皇帝震怒,什么兵臨城下通通都是扯淡,他們君臣根本被耍的團團轉(zhuǎn)!羅國皇帝真是恨的咬牙切齒,肝火旺盛,生生地給氣處病來。 這時候西南幾十萬駐軍皆被說服,舉起“勤王除佞”的大旗,把九華江山勢力一分為二,為福王馬首是瞻,實打?qū)嵉暮统⒏苌稀?/br> 聽說鄰居病了,金麒和花繁縷跑到昆侖摘了朵雪蓮,樂呵呵的跑到羅國的宮廷極為高調(diào)的送給了皇帝,裝模作樣慰問了一番,并對羅國皇帝為百姓造福祉,休養(yǎng)生息終生不起戰(zhàn)事的行為表示了肯定和夸贊。 兩人呆在飛船上沒下來,用的是擴音設(shè)備,金麒聲音底子本來就好,用了擴音器之后聲音自半空傳來,和雅、清澈有如佛家“梵音”,周邊遠(yuǎn)聞,別說宮里的人,就是宮外的百姓也都聽的一清二楚。 羅國皇帝心里直罵金麒腹黑心黑狡詐卑鄙,血氣翻涌差點沒當(dāng)場吐出一口血來。 今天一過,就算他以后有什么意外早逝,或者中途傳位給自己的兒子,接替他的國君也不能對九華有任何動作,否則恐怕會落得一個逆天行事的口實。 真tm太無恥了! 皇帝心里通透,但老百姓不知道??!就算內(nèi)傷,他也只能忍著,微笑以對,還得對“仙人”表示感激…… 一回到宮里,讓所有人都退下后,皇帝看著那朵還冒著絲絲寒氣的雪蓮,吐出一口血來。 金麒表示:抗打擊能力太弱了。 花繁縷點頭贊同,是太弱了,作為一個皇帝,不夠霸氣,氣度也差了點。雖然金麒種種行為迫使他攻打九華的野心在百年之內(nèi)都絕無實現(xiàn)的可能,還和他簽訂了許多條款,雖然讓他吃了點虧,九華所受的優(yōu)惠比較多,可從長遠(yuǎn)上看來,這些條款無論九華還是羅國,以及兩國的百姓,都有很大的好處,互惠互利而已。 和這些長遠(yuǎn)的利益相比,你個人被欺負(fù)受了委屈又算什么?還皇帝呢,干嘛想不開,居然還吐血,實在太差勁了。 鄙視完羅國皇帝,金麒和花繁縷回到邊城。 雖然他們打著的是“勤王除佞”的旗號,但發(fā)兵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時機還不成熟。 他們在等,等著京城里犯渾的皇帝把整個朝堂搞的天怒人怨失去民心的地步。 雖然皇帝干了很多混賬事,但他以前的英明有為不是假的,和金麒這邊打的旗號一樣,朝中許多大臣甚至是民間的百姓也都認(rèn)為,皇帝只是被jian佞給蒙蔽了,jian佞是誰?梁王,玉貴人……不,現(xiàn)在是玉貴妃了。 而被逼逃亡邊城的皇子們也都是被梁王和jian妃迫害的,他們打心底希望大軍能打過來,把jian佞jian妃給滅了,好讓圣上清醒起來,也好保住他們自家老小的性命。 也就是說,既然你是為“勤王”而來,就不要做多余的事情,皇帝還是原來的皇帝,你們老老實實做自己的皇子,圣上愿意在百年后傳位給誰,那是圣上的意思,你們可別有不該有的想法。 呵呵。 要是真這么做了,他們幾個兄弟,包括四叔在內(nèi)還不是死路一條?沒錯,殺了梁王和玉貴人,再給被下了毒的人解毒——也許這里頭就有他那位性格大變的父皇,這并不是難事,但金麒不敢保證他父皇的腦袋是不是還能恢復(fù)到以前的水平,就算恢復(fù)了,父皇年紀(jì)不算大,再生幾個兒子,或者直接把年紀(jì)最小的小十一當(dāng)成繼承人培養(yǎng)完全可行,而他們這些好心“勤王”的兒子/兄弟,怎么可能不引起皇帝的忌恨,最好的不過和老四一樣變成廢人一個,說不定還不如老四。 金麒再也不相信他的父皇了,也許父皇年輕的時候是個英明神武的好皇帝,但一個人若是在皇位上坐的太久了,難免會染上許多毛病,自大、多疑,不容許任何人質(zhì)疑他的權(quán)威。 皇位,是時候換一個人坐了。 所以,因為上面這些理由,無論朝中的大臣們怎么迫切的希望“勤王”的大軍能趕緊打過來,就他們于水深火熱之中,金麒就是按兵不動。 不好意思啊父皇還有各位大人,我們很想趕過去救你們啊,可我們窮啊,問題太多了,總不能讓將士們餓著肚子打仗吧?再等等吧。 金麒還有別的事情要做,既然已經(jīng)和朝廷形成了對峙局面,他們再呆在邊城就不合適了,邊城太偏,不合適作為將來指揮作戰(zhàn)的大基地,眾人商議過后,遷到了各方面都更加有利的盛康,改名盛都。 眾人心知肚明,盛都在各方面的意義上,實則和一國都城無異。 金麒就是個土皇帝啊。 走到這一步金麒心情挺微妙的,他原先想爭皇位的時候各種無奈爭不上,等到他真正想開了,決定以后和愛妃海闊天空,卻在短短幾個月之內(nèi)被眾人推上了等同于帝位的位置。 就連以前和他爭的死去活來的兄弟們,現(xiàn)在見到他誰不是恭恭敬敬,一個比一個乖巧聽話的? 只是一旦身居高位,事情就多了起來,金麒終于體驗了一把大忙人的感覺,幸好他身邊還有不少“壯丁”可拉,不然就沒空和愛妃二人世界了。 瞥了眼書房里神色疲憊但一臉嚴(yán)肅的恪王、哈欠連天但仍然強撐著看文件的景王,以及眉頭緊鎖好像很困擾時不時看恪王一眼就是拉不下面子的康王,金麒嘿嘿一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