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節(jié)
沈文麟抿嘴神秘的笑了笑:“山人自有妙計!” 高龍話一出口,就后悔了,按照紀律,他絕不能問這些。幸虧沈文麟機靈,輕飄飄的解了高龍的窘境。 沈文麟道:“老高,什么時候也到調到京師來,咱們兄弟倆合作,什么事情做不成?” 高龍笑道:“我高龍到京師來,豈不是老壽星上吊,活得不耐煩了?京師里那么多番子認識我!” 沈文麟打了自己一巴掌,訕訕道:“呵呵,看到你后,我都高興糊涂了,你看我這出的什么餿主意!” 高龍道:“跑完這次路,我就能伴隨將軍左右了,這比你強多啦!這輩子后悔的事情太多,唯有跟著將軍和張副都督不后悔!” 沈文麟驚喜萬分,問道:“難道你升官了?” 高龍笑道:“軍情司組建在即,在下忝為副總管。將軍對我,實在是恩重如山?!?/br> 沈文麟點頭道:“可惜我還未見過將軍,我和你一樣,跟著將軍一點也不后悔。我打心眼里喜歡做這事情!老高,我有時甚至懷疑自己有點毛病,為何探聽到別人家隱私,心里卻快意無比?” 高龍哈哈大笑,拍著沈文麟的肩膀說道:“兄弟也算找到了適合自己的舞臺……” 通過耳目,林純鴻對京師的動向一清二楚。 現(xiàn)在溫體仁也覺得朝政是一堆亂麻。上有急躁、多疑的圣上,旁有虎視眈眈、不停攪局的東林黨,下有視己為jian臣、喋喋不休的復社,這個首輔可真不好當! 對朱由檢,溫體仁自信有辦法應付,對東林黨,他早就不抱希望,唯有死斗到底,現(xiàn)在又加上了復社,這讓溫體仁感到異常孤獨。當初溫育仁想加入復社,結果被張溥嚴詞拒絕,現(xiàn)在復社與溫體仁勢同水火。 不過,這沒事,找不到政治盟友,可以加深自己在朱由檢心目中孤臣的印象。 真正讓溫體仁為難的是大明帝國的財政! 有了錢糧,溫體仁相信,賊寇覆手可滅,自己還可以著手加強大同、宣化一帶的防務,讓建奴如在寧錦防線一般,碰得頭破血流! 搞錢! 溫體仁不停的在書房轉來轉去,念叨著“錢糧”二字,想來想去,也沒什么善策,只好對下人吩咐道:“給畢自嚴下拜帖,明日酉時,我親自上畢府拜訪!” 第二日,當溫體仁抵達畢府時,畢自嚴不顧自己將近七十歲的高齡,親至府門迎接,讓溫體仁感動不已,忍不住握住畢自嚴的雙手,說道:“畢老如此大禮,在下如何當?shù)闷???/br> 畢自嚴呵呵笑道:“溫閣老當不起,朝廷諸公就無人能當嘍!” 兩人哈哈大笑,相邀著進入客廳,分賓主坐定,互相謙虛了一陣,溫體仁嘆道:“關遼上月軍餉及軍資,總共耗資八十萬多萬兩,河南大水,至今尚未賑濟,哎,國庫空虛,可真難辦??!” 畢自嚴臉色微紅,道:“在下不才,自元年開始,為朝廷理財至今,庫中一直空虛,皆在下之罪也!” 溫體仁見畢自嚴誤解了他的意思,連忙說道:“畢尚書何罪之有?朝廷的收支狀況,圣上和諸公都一清二楚,哪有怪罪之意?要是鄙下有怪責之意,就不會特意來拜訪尚書了。今日來此,就是想向老尚書問計?!?/br> 畢自嚴深深吸了一口氣,言語中盡是蕭瑟之意:“老嘍!不中用了,理財五載,卻越理虧空越大,老頭子哪有什么好辦法?有好辦法,早已經(jīng)用了,還等到現(xiàn)在?老頭子已經(jīng)向圣上遞了辭章,就等著告老還鄉(xiāng)啦!” 溫體仁見畢自嚴倚老賣買,言語中一點也無指教自己之意,也不著急,微微笑道:“圣上信任畢尚書,必不會讓尚書縱情于山野之間。” 畢自嚴搖了搖頭,連呼道:“老嘍,老嘍……” 畢自嚴去意已決,溫體仁當然知道,也正因為畢自嚴準備告老,說出的建議才是肺腑之言。于是,溫體仁試探道:“畢尚書前幾年擴大鹽引,為朝廷解了燃眉之急,這讓在下佩服不已,這鹽引以后還能擴大不?” 畢自嚴閉著雙眼,一直沉默著。良久,方睜開眼睛說道:“因人而成事?!?/br> 溫體仁暗思道:前些年,擴大鹽引效果一直不好,原因就在于各級官僚雁過拔毛,導致朝廷受益不大,現(xiàn)在畢自嚴如此說,就是在提醒自己好的方略要選擇適合的人去執(zhí)行。 溫體仁點頭道:“謝尚書提醒。老尚書認為還可加稅不?” 畢自嚴閉著的雙眼猛地睜開,喘著粗氣道:“溫閣老,萬萬不可再加稅,這無異于飲鴆止渴!老頭子也活不了多久了,就在這里為大明的江山求閣老一件事,此事萬萬不可行??!” 說完,離開太師椅就要給溫體仁磕頭。溫體仁大驚,趕緊扶住畢自嚴,連聲說道:“畢尚書何須如此?在下也無加稅之意??!” 畢自嚴的胸口兀自起伏,上氣不接下氣的說道:“征收了幾次遼餉,胡虜愈來愈猖獗,加了一次剿餉,賊寇反而愈演愈烈,此事已經(jīng)很明白,還需老頭子多說嗎?” 溫體仁點了點頭,繼續(xù)問道:“神宗時,稅監(jiān)四出,內帑充足,可效仿不?” 畢自嚴嘆氣道:“這個得問圣上,圣上乃明君,老頭子如何知道可不可行?” 溫體仁微微失望,他認為,四處派出稅監(jiān),支撐了萬歷年間的三大征,他很想促使崇禎效仿神宗皇帝??墒?,畢自嚴的話已經(jīng)非常明白,朱由檢是一個愛惜自己羽毛的皇帝,即使自己手中沒錢花,也要考慮歷史的風評。 當初,未與復社決裂,溫體仁還顧忌與復社的關系,不敢將此策正式提出?,F(xiàn)在反正與復社徹底鬧翻,溫體仁決定不再顧忌復社背后的江南大地主、大財閥,準備促使朱由檢派出稅監(jiān)。結果畢自嚴提醒了他,朱由檢那一關過不了! 畢自嚴見溫體仁神色黯然,悠悠說道:“這些年啊,不拖欠錢糧的府縣鳳毛麟角。唯一例外的是荊州府和枝江縣,不僅尚未拖欠,起運還有所增加,讓人百思不得其解。尤其是枝江縣,去年的商稅幾乎增加了五成,老頭子真想到枝江去看看?!?/br> 溫體仁大吃一驚,忍不住問道:“是何人有這等本事?” 畢自嚴道:“老頭子也很好奇,就查了查,崇禎五年之前,縣令乃包哲東,現(xiàn)已調任汝州同知,主薄乃譚杰希,現(xiàn)留任。典史乃林純鴻,現(xiàn)在居然率弓兵剿匪去了。” “林純鴻?”溫體仁重復道。對包哲東和譚杰希,他一點印象也沒有,而林純鴻最近在奏章里出現(xiàn)的頻率太高了,讓他想忘記都難。 畢自嚴道:“溫閣老如果想一勞永逸的解決財計,不妨去枝江看看,沒準能找到一條路?!?/br> 溫體仁躬身謝道:“謝畢尚書提醒,在下今日受益匪淺。” 畢自嚴忙避在一邊,不受溫體仁之禮,說道:“溫閣老殫思竭慮為朝廷,老頭子佩服還來不及,有什么好謝的?哎,胡言亂語啊,胡言亂語……” …… 溫體仁離開畢府后,一路盤算不定,這枝江到底是個什么地方?出來的弓兵兇悍無比,連戰(zhàn)連勝,前不久甚至還和鄧玘差點沖突。起運也年年增加,枝江到底是什么做到的? 疑惑不解的溫體仁一回家,就叫來了溫育仁,對他囑咐一番,令其擇日南下,赴荊州考察一番。 第一百零四章 溫體仁之計 畢自嚴雖然建議溫體仁指派得力人手推行鹽引之事,又給溫體仁指了一條路,但單靠這兩條,一則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再則遠水救不了近渴,溫體仁還是焦慮不已。 更何況,即使有了善策,旁邊有東林黨人攪局,善策能不能順利推行還得兩說。溫體仁認為,要解決財政困難,最終的落腳點還在于朝堂爭斗。 朱由檢并不是毫無保留的信任溫體仁,當初吏部尚書閔洪學對溫體仁言聽計從,朱由檢就馬上將吏部尚書換為李長庚。后來,朱由檢又把與溫體仁關系親密的兵部尚書梁廷棟換掉,讓張鳳翼擔任,其不信任溫體仁的心思昭然若揭。 溫體仁入閣多年,在朝中黨羽眾多,當下立即把禮部侍郎王應熊和工部侍郎劉遵憲召來商議,溫體仁直接拋出了問題:“戶部尚書畢自嚴年老體衰,已經(jīng)遞交了辭呈,再加上圣上對國庫虧空早就不滿,這次很可能會準奏,咱們需要商議個章程來應對此事!” 王應熊和劉遵憲的眼睛亮了亮,透露出熱切的眼神,盯著溫體仁。 溫體仁眼睛瞇了瞇,說道:“戶部尚書不好當,畢自嚴的能力你們也知道,這幾年來幾乎快掏光了身子,圣上還不滿意?!?/br> 溫體仁的話讓兩人冷靜下來,王應熊說道:“當朝除了兵部尚書,最難干的就是戶部,現(xiàn)在一想到元素,就膽戰(zhàn)心驚。誰又能保證戶部尚書就不會蹈元素的后塵?再說,每次廷議時,戶部總是挨罵最多,每天都是要錢的人,這日子還真難過?!?/br> 劉遵憲對王應熊的話不以為然,忍不住譏諷道:“難道把戶部尚書的位置拱手讓給東林余孽?那以后我們的日子還怎么過?現(xiàn)在工部有個周士樸就已經(jīng)讓我難受異常了,再加上一個戶部尚書,以后我們就別做事了!” 溫體仁聽了劉遵憲的話,心念一轉,眉頭微微皺起,陷入沉思中。劉遵憲以為自己說錯了,連忙道:“溫閣老,戶部至少得找一個與東林來往不多的人,這樣……” 溫體仁打斷劉遵憲的話,慢慢說道:“這戶部尚書之位,不妨就舉薦東林黨……” 劉遵憲大急,叫道:“溫閣老,退一步,后患無窮啊,東林不僅不會感閣老的恩,還會變本加厲!” 王應熊比劉遵憲冷靜,把此事放在心里默了默,方明白溫體仁的用意,當下沉默的看著惶急的劉遵憲,心里不無鄙夷:在工部每日受周士樸的氣,是不是變傻了?就你這樣子,還想當戶部尚書,也不回家照照鏡子看看自己是什么模樣! 果然,溫體仁說道:“劉侍郎別急,舉薦東林黨的人為戶部尚書,好處多多。一則安圣上之心,圣上最近對老夫頗有見疑之義;再則現(xiàn)在戶部舉步維艱,老夫目前尚無應對之策,正好將這個難題交給東林諸人去。” 王應熊拍手贊道:“溫閣老好計謀,讓應雄佩服!” 劉遵憲這才反應過來,忙問道:“那舉薦誰呢?” 溫體仁幾乎是一字一句的吐出了兩個字:“侯……恂……” “哈哈……妙啊……”王應熊和劉遵憲不約而同的大笑道。 對于朝中九卿的人選,溫體仁有著自己的計劃,唯一拿不定主意的只有戶部尚書的人選,現(xiàn)在這個問題已經(jīng)有了方略,并且成功的可能性極大,讓溫體仁心里的一塊石頭落了地。 劉遵憲伸出右手,扳著手指頭,如數(shù)家珍般道:“吏部尚書李長庚乃圣上傳聲筒,不說也罷,戶部讓給了東林黨,禮部黃汝良年老體衰,有春石(王應熊的字)公在,也沒關系,刑部的胡應臺以孤臣自居,誰也不偏向,兵部的張鳳翼不知有什么想法,目前唯一令人可氣的就是工部尚書周士樸,整日攪局不休?!?/br> 溫體仁笑道:“劉侍郎分析的有理。周士樸暫時還是不要動,我們目前還需要一個反對的聲音,圣上希望聽到反對的聲音。至于張鳳翼……” 溫體仁轉頭對王應熊說道:“呵呵,這個就需要王侍郎出馬,據(jù)聞,張鳳翼最近有點不安其位啊……” 王應熊大喜,抱拳道:“這個請溫閣老放心?!?/br> 也難怪王應熊會欣喜不已,畢竟,目前溫體仁的位置越坐越穩(wěn),自己能說服張鳳翼,可算立了一大功,目前閣臣空缺一位,自己入閣的幾率將會大增。 正如溫體仁所言,張鳳翼對兵部尚書一職尚有畏懼?,F(xiàn)在的情勢明擺著,賊亂于內、久剿不絕,虜攻于外,大同、宣化防線千瘡百孔,如果建奴如崇禎二年一般再來一次京師一年游,自己很有可能如袁崇煥的下場一樣。 千刀萬剮!三千五百四十三刀! 張鳳翼不寒而栗! 對朱由檢的任命,張鳳翼推辭多次,可惜朱由檢愣是看準了他,非讓他就任。朱由檢就這脾性,看準了誰,不行也行。 此值崇禎六年四月,京師被春雨滋潤后,顯得干凈清爽,張鳳翼在自家的后花園中,舒適的躺著,旁邊還有一美婢輕輕的敲著腿。忽聞戶科給事中馮元飚來訪,張鳳翼趕緊讓下人帶入會客廳,暗思道:有一方忍不住出手了。 果然,馮元飚娓娓道來:“近來關遼防線穩(wěn)固,洪總督將賊寇盡驅入山西,目前曹文詔率鐵騎已入山西,匯合尤世祿,將賊寇驅離山西,山陜總該安寧啦!可憐可嘆,周閣老做好了鋪墊,倒讓jian人享了成果!” 張鳳翼不免對馮元飚這個軍事外行嗤之以鼻,張鳳翼在遼東呆了將近十年,又督辦薊遼保定軍務,對大明朝廷面臨的困境一清二楚。張鳳翼知道,馮元飚的話正確與否關系不大,關鍵在于馮元飚表明了反對溫體仁的政治態(tài)度。 張鳳翼小心翼翼的試探道:“賊寇離開山西指日可待,近期好像大部竄入河南,如之奈何?” 馮元飚哈哈大笑道:“張尚書,去年大真兄舉薦了鄧玘、左良玉及林純鴻,三將皆能征善戰(zhàn)之將,三將將繆力向前,攝賊之后,再加上曹文詔的鐵騎,賊寇覆手可滅也!” 張鳳翼不準備和馮元飚這個軍事白癡談賊寇再入河南的危險,當下轉換話題道:“近聞建奴將于九月入侵大同,不知爾弢弟有何看法?” 馮元飚微笑道:“今日正為此來!剛才不是提到大真兄舉薦的三將?如果張尚書愿意,盡可以調至大同!” 張鳳翼心里嘆了口氣,尋思道,原以為東林黨會拋出錢糧等誘餌,沒想到僅僅是同意自己調撥三將去抵擋建奴??磥磉@東林黨遭遇幾次打壓后,業(yè)已日薄西山,拿不出更誘人的條件啦。 張鳳翼不愿意在口頭上得罪馮元飚,說道:“近來鄧玘和林純鴻也不省事,甚至鬧出了擅自調兵,互相攻打之事,唉,難啊,朝廷舉步維艱,這幫驕橫之徒居然罔顧法令,著實難辦!” 馮元飚心里暗叫不妙,這張鳳翼有意提到兩將之間的矛盾,其用意已經(jīng)相當明顯:不相信鄧玘、左良玉和林純鴻三人能在大同抵擋住建奴。 馮元飚道:“這個張尚書請放心,鄧玘和林純鴻二人乃意氣之爭,前有盧建斗調解于前,近期還將有人去梳理紛亂之事,萬不會誤了尚書的事。” 張鳳翼道:“爾弢弟的好意,我心領啦。不過建奴兵精甲銳,非關遼鐵騎無法抵擋。鄧玘、左良玉和林純鴻三人雖然剿匪戰(zhàn)績累累,能不能擋得住建奴,這很難說啊。更何況,賊寇還需要三將去剿滅。要是大同失守,京師就危險了,為朝廷計,我不得不慎重?!?/br> 馮元飚聽了張鳳翼的話,情知自己的條件無法滿足張鳳翼,心里失望不已,當即告辭。路上還在不停的嘆息:可憐我東林一脈,竟衰敗至斯! 張鳳翼和馮元飚之所以如此篤定建奴將在九月攻打大同,是因為建奴希望與大明朝廷議和,并揚言,如果至九月,大明仍未回應,就調兵伙同蒙古攻打大同。這條請求遭到了朝堂上上下下的反對,至今未予回應,所以,張鳳翼才鬧心不已。 馮元飚剛走,張鳳翼就接到了王應熊的拜帖。張鳳翼心里了然,暗思道,自己目前與溫體仁可謂在同一條戰(zhàn)壕里,要是九月建奴入侵時,不能守住大同,溫體仁也難以向圣上交待。他細細的思索著朝廷應如何應付建奴的入侵,準備在王應熊來訪時提出自己的條件。 拉攏自己,總得付出點代價嘛! 至于賊寇,張鳳翼認為暫時可以先放一邊,賊寇禍亂山陜已經(jīng)不是一年兩年,早已經(jīng)讓朱由檢的心里麻木了。即使竄入河南,自己最多也是被圣上罵一頓。但是,建奴上次入侵之仇還未報,這次又被欺上頭來,張鳳翼完全可以料到朱由檢的雷霆之怒。正所謂天子之怒,伏尸百萬,流血千里! 哎,攘外安內,攘外安內,到底是先攘外還是先安內? 張鳳翼覺得這個問題簡直就是廢話,只要能保住自己的官帽、保住自己的小命,管他那么多,一切順著圣上的意思來就行! 當張鳳翼擺明了自己投靠溫體仁的態(tài)度后,張鳳翼和溫體仁還真有點同舟共濟的意思: 促使圣上調曹文詔鐵騎至大同布防,行,沒問題,這點溫閣老早有腹案,甚至還準備在當大同遭受建奴攻擊時,緊急調撥吳襄的關遼鐵騎至大同增援。 目前大同、宣化兩鎮(zhèn)邊軍不足,需各增募萬人,且現(xiàn)在兩鎮(zhèn)月餉只有五錢,希望能一人食兩餉,提高士氣,行,可以,溫閣老已經(jīng)與畢尚書談妥,立即調撥錢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