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1節(jié)
比如酈食其(讀如麗異基)。 跟蒯通一樣,酈食其也是縱橫家??v橫家都是要靠三寸不爛之舌,為梟雄們出謀劃策,翻云覆雨的。但酈食其看不上項羽,卻喜歡劉邦。所以劉邦路過他家鄉(xiāng)高陽(今河南省杞縣高陽鄉(xiāng)),他就去求見。 劉邦問看門的:來的是個什么人? 看門的說:看起來像是讀書人。 劉邦說:不見!老子忙著打江山,見什么讀書人! 看門的如實回報。 酈食其兩眼圓瞪,一手按劍說:滾回去重新稟報!老子是高陽酒徒,不是什么讀書人! 看門的嚇得名片都掉在地上,連滾帶爬回去稟告。 劉邦便請酈食其進(jìn)來。 酈食其進(jìn)去時,劉邦正大大咧咧坐在那里,讓兩個女孩子給他洗腳。酈食其也不下拜,而是拱拱手說:足下千里迢迢,是專程來助大秦一臂之力的吧? 劉邦勃然大怒,破口大罵說:放屁!天下同心,苦秦久矣,這才有諸侯聯(lián)盟,誰他媽的幫助暴秦! 酈食其說,要滅秦,就不該以這種態(tài)度見老先生。 劉邦是實用主義者,變臉比變天還快。他馬上起身穿好衣服,請酈食其上坐,再三道歉,然后問策。 酈食其的主意,是拿下陳留。 陳留,即今河南省開封市陳留縣,春秋時期原本是鄭國的留邑,因為被陳國兼并,所以叫陳留。陳留是交通要道,又是天下糧倉。劉邦在酈食其的幫助下占領(lǐng)陳留之后,果然獲得大量糧草和武器,變得兵強(qiáng)馬壯起來。16 在陳留招兵買馬養(yǎng)精蓄銳后,劉邦西進(jìn)到洛陽。這時張良陪同韓王韓成也來到劉邦軍中。韓成留守陽翟(今河南省禹縣),張良則跟隨劉邦一起南下,攻克宛城(今河南省南陽市)。然后向西北挺進(jìn),攻破武關(guān)(在今陜西省丹鳳縣),兵臨峣關(guān)(在今陜西省藍(lán)田縣)。 這就到了關(guān)鍵時刻。 劉邦的打算,是用兩萬人進(jìn)攻峣關(guān),張良卻反對。張良說,現(xiàn)在秦軍仍很強(qiáng)大,不可輕敵。峣關(guān)的守將是屠夫的兒子,而市儈總是要算計的。因此,不如多設(shè)疑兵虛張聲勢,然后讓酈食其帶著貴重禮物去講價錢。 酈食其也果然買通了峣關(guān)的守將,那守將甚至還愿意與劉邦合兵攻秦。張良卻不敢大意。在張良的建議下,劉邦乘其不備一舉大破秦軍,攻下峣關(guān)。 峣關(guān)是秦都最后的門戶。峣關(guān)失守,劉邦就順利北上,從藍(lán)田直逼咸陽,同時下令沿途不得掠搶。這時,秦軍已經(jīng)完全沒有了斗志。子嬰除了投降,別無選擇。 這就是團(tuán)隊的功勞。 劉邦的團(tuán)隊好,運氣也好。他的入秦,可以說是撿了大便宜。因為巨鹿之戰(zhàn)時,秦朝廷“悉起兵益章邯”。帝國的主力部隊都在巨鹿,反秦戰(zhàn)爭的主戰(zhàn)場也在巨鹿。沒有項羽在巨鹿的奮戰(zhàn),大秦實際上是不可能滅亡的。現(xiàn)在,勝利果實怎么就成了劉邦的? 這口氣,項羽無論如何也咽不下。他甚至還因此跟懷王結(jié)下梁子。后來他謀殺楚懷王,也因為有此積怨。是啊,如果當(dāng)初懷王派自己攻秦,哪有劉邦什么戲? 但,此刻他首先要對付的,還是劉邦。 正好劉邦也犯了錯誤。他聽從一個小人的主張,派兵把住函谷關(guān),以為這樣一來關(guān)中就是自己的了。他根本沒想到,英布輕而易舉就破了關(guān)。項軍蜂擁而入,駐軍鴻門,與劉邦的駐地霸上不過四十里。當(dāng)時,劉邦軍號稱二十萬,其實只有十萬;項羽軍四十萬,號稱百萬。這是一種什么樣的局勢,傻子都能明白。 劉邦只好去赴鴻門宴。 鴻門宴 現(xiàn)在看來,鴻門宴的故事更像一個傳奇。17 鴻門在今天陜西省臨潼縣的境內(nèi),北臨渭河,南依驪山,原本是一個小村落。如果不是因為兩千多年前的那個飯局,這村子恐怕鮮為人知。 其實,項羽原本也沒打算請客吃飯。他已經(jīng)下達(dá)命令,要在第二天一早就把劉邦滅了。這是他的真實想法,只不過不該讓某個人得到消息。 這個人就是項伯。 項伯是項羽的叔叔,也是張良的朋友。當(dāng)年,項伯犯了殺人罪,是張良救了他。于是,項伯連夜跑到劉邦軍營通風(fēng)報信,以免第二天張良與劉邦同歸于盡。 是的,他沒打算救劉邦,只想救張良。 張良卻不肯獨善其身。 這一點,項伯倒也能理解。張良如果不仗義,當(dāng)年就不會救項伯。項伯既然贊許和感激張良的義氣,也就不能不同意張良去打聲招呼。不辭而別,總不夠意思吧? 結(jié)果,是張良把情況全部告訴了劉邦。 劉邦大驚失色。 張良問:沛公當(dāng)真打算背叛項羽嗎?18 這句話問得至關(guān)重要,因為它決定著張良的態(tài)度,也決定著劉邦的生死。麻煩在于,劉邦如果認(rèn)賬,就等于坐實了罪名;撒謊,則無法取得張良的信任。 劉邦,該怎么回答? 考驗劉邦的時候到了。 幸好劉邦的情商和智商都極高。他很明白,這時最重要的是實話實說。自己誠心誠意,人家才一心一意;自己和盤托出,人家才全力以赴。但,又不能沒有退路。 于是劉邦如實回答:確實有個小王八蛋給我出了餿主意,說只要把諸侯擋在關(guān)外,我就能在秦稱王。 張良松了一口氣。 因為誤聽讒言,頂多算是糊涂蟲,總比自作主張?zhí)幮姆e慮要謀反的好。這就還有回旋余地。 最重要的,這是實情。 于是張良又問:老實說,沛公打得過項羽嗎? 劉邦沉默了大半天,然后說:固不能也! 這里的“默然良久”,意味深長。劉邦無力對抗項羽,是明擺著的,為什么要沉默很久呢?盤算?評估?要面子?表示認(rèn)真?但,默然良久,是真實的。 接著劉邦問:為之奈何? 張良說:也只能請項伯幫忙了。 這時,劉邦再次表現(xiàn)出他的情商和智商之高。他問張良:君與項伯,誰的年紀(jì)大? 張良說:項伯年長。 劉邦立即表態(tài):那我就把項伯看作兄長。 顯然,這話是說給張良聽的,因為劉邦并沒有比較自己和項伯的年紀(jì)。意思也很清楚,我劉邦和你張良,鐵定是兄弟。你張良的哥,就是我劉邦的哥。至于我和項伯誰的年紀(jì)大,根本就不重要。 當(dāng)然,以劉邦的沛公身份,尊項伯為兄,也給足了項伯面子。劉邦不愧危機(jī)公關(guān)的高手。 項伯也很快被劉邦搞掂。 劉邦說,臣入關(guān)中,秋毫不犯。查清吏民戶籍,封藏庫府財物,就是等待項將軍來接收呀!至于派兵把守函谷關(guān),那是防賊,哪里敢背叛項將軍呢? 這些話,劉邦說得大言不慚。 沒錯,一文不取,退出咸陽,還軍霸上,都是事實。但真實的原因,只有他和張良心知肚明,而張良是不會點破的。此刻的劉邦,確實應(yīng)該感謝張良和樊噲。 項伯也全盤接受了劉邦這一套花言巧語。他只是告誡劉邦:明天一定要早早來向項羽謝罪。 劉邦起身致敬說:諾! 第二天劉邦與項羽的見面,氣氛非常融洽。劉邦的態(tài)度自然是誠懇而謙恭,同時又一副老朋友口氣。項羽則已被項伯解除了思想武裝,十分寬宏大量。他甚至還無意中透露了一個信息:劉邦軍中,有人告密。 劉邦記住了這個名字,決定回去跟那家伙算賬。 項羽卻很釋然,也很放松。 實際上,項羽下令“旦日饗士卒,為擊破沛公軍”,就因為有人密報劉邦意欲在秦稱王,這才惹得項羽怒火中燒。也就是說,項羽的決定是“激情殺人”,不是“預(yù)謀殺人”。現(xiàn)在,項羽既然沒了脾氣,哪里還有殺意? 于是,項羽請劉邦吃飯。 至此,事情原本已毫無懸念。劉邦和項羽,也大可觥籌交錯,談笑風(fēng)生。誰都沒想到,這餐飯并不好吃。 不好吃的原因,在范增。 范增是極力主張殺劉邦的。范增早就對項羽說,劉邦其人,原本流氓地痞。他在老家的時候,酒色財氣,無所不貪。這次進(jìn)入咸陽,居然秋毫無犯,這可是想要更大的東西呀!這樣能夠克制自己的人,豈能不防? 可惜,這是范增的看法,不是項羽的。 因此,范增在席間頻頻使眼色,項羽視而不見。項羽視而不見。范增又頻頻舉玉玦,項羽也視而不見。玦讀如決,暗示決斷。三舉玉玦而不應(yīng),那就是沒有決斷了。 范增只好自己動手。他出門找來項羽的弟弟項莊,要他進(jìn)去舞劍,伺機(jī)謀殺劉邦??上Х对龅挠眯膮s被項伯看破,便也拔劍起舞掩護(hù)劉邦,項莊無法得手。 張良卻坐不住了,他出門去找樊噲。 樊噲問:事情怎么樣了? 張良說:不好。項莊舞劍,意在沛公。 樊噲說:這可是生死關(guān)頭,臣愿與沛公同生共死。 于是樊噲強(qiáng)行闖關(guān),進(jìn)入帳內(nèi),與項羽怒目相向,頭發(fā)向上直立,眼眶幾乎爆裂。 項羽按劍而起問:來者何人? 張良說:是沛公的駕駛員和警衛(wèi)員。 項羽說:壯士!賜酒。 樊噲拜謝,接過酒一飲而盡。 項羽又說:給他一條豬腿。 手下人就給了樊噲一條生豬腿。樊噲一屁股坐在地上,拔出劍來在盾牌上切豬腿,邊切邊吃。在場的人一個個看得目瞪口呆,只有項羽大為欣賞。 項羽說:真他媽的壯士!還能喝一杯嗎? 樊噲說:臣死都不怕,酒算什么! 接下來,樊噲長篇大論,慷慨陳詞,痛斥項羽。樊噲說,秦王有虎狼之心,殺人唯恐不多,刑律唯恐不酷,這才眾叛親離。現(xiàn)在,沛公奉命入秦,封關(guān)以待將軍。勞苦功高如此,未有寸土之封,反有性命之憂,天理何在?將軍聽信讒言而欲誅有功之人,又豈非亡秦之續(xù)? 項羽無言以對。 接下來的故事很簡單。劉邦借口上廁所溜之大吉,留下張良繼續(xù)公關(guān)。臨走時,劉邦還為是否告辭而猶豫。樊噲卻說:大行不顧細(xì)謹(jǐn),大禮不辭小讓?,F(xiàn)在人家是菜刀和案板,我們是魚rou,告什么辭! 劉邦很以為然,一路小跑回到軍營。 鴻門宴就此落幕。 敗亡倒計時 鴻門宴的故事留下了許多謎團(tuán)。其中最讓人不解的,恐怕還是項羽為什么不殺劉邦。 是啊,為什么呢? 原因很多。 但樊噲的闖入,應(yīng)該算一個。事實上,此前對于殺不殺劉邦,項羽還在兩可之間。范增頻頻示意,他裝沒看見。但項莊舞劍,意在沛公,他并不阻止。項伯舞劍,掩護(hù)沛公,他也不叫停。劉邦的命,他交給了天。 然而樊噲卻讓他大起喜愛之心。因此,對于樊噲的痛斥,項羽不但沒有發(fā)怒,反倒決定不殺劉邦。顯然,項羽此時已忘了天下之爭,也忘了自己的面子,他心中只是充滿了對一條硬漢的崇敬和贊賞。 這是英雄對英雄的惺惺相惜。 的確,是英雄,就該敬惜,哪有謀殺的道理?就算要殺,也得在戰(zhàn)場上堂堂正正地拼殺,又哪有在自己軍營里酒席上,鬼鬼祟祟殺人的道理?那也太掉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