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節(jié)
書迷正在閱讀:團寵乖寶之星際頂級煉丹師、好久不見,總裁咫尺已天涯、絕世斬神、[反穿]寫手妹子非人類、撼天、小貓咪就該被寵愛、穿越良緣之鎮(zhèn)南王妃、無罪(H)、娛樂:光靠嘴炮就無敵了、男神送上門
前面三個人嘰嘰喳喳,其中一位就是那個看她不對眼的后媽孩子。 鄭文聽了一會,目光又在她們臉上流轉(zhuǎn)幾回,總算把家里的姊妹們的排行和人給對上了。 那位和她不太對付的后媽孩子排行第七,人稱七娘子,和她聊天的四娘子和五娘子都是世父家的姑娘,今天之所以只來了兩位娘子,似乎是因為大娘子近期要婚嫁了,正在家中跟隨長輩學習各種婚嫁禮儀,而十娘子鄭文猜測是年紀太小才不來學堂,就和她家的九娘子和十一娘子一下,一個才五歲,一個才學會走路,來學堂估計連筆都拿不穩(wěn)。 而坐在一側(cè),打開書簡看了起來的二娘子和六娘子是鄭勷姬妾所生,于是和另外兩位正室所生的娘子由于立場地位不同,也不太對付。 在這小小的家塾中,就這么幾個人還分成了三方勢力,而鄭文硬是憑借著一己之力獨占一方,弄地另外兩方勢力都不太待見她,不得不說,妙啊。 第11章 六藝貴女學 鄭文收起放在其他人身上的注意力,把自己隨身攜帶的文具給拿了出來,這些都是雎早上匆匆忙忙給她收拾的,她根本還沒來得及看,準備在先生還沒有來之前自己先熟悉一下。 一堆干凈的竹簡和一份上面寫有字跡的木牘,各用木繩捆成一個卷筒狀,還有一套已經(jīng)拆封的筆墨,可能是原身用過,還有一把銅制的小刀,她打量半天也不知道這個小刀有何作用,難道是嫌棄竹簡太厚或者太寬時就用這把刀削一削? 正思考時,門口走進來一個人。 室內(nèi)立即安靜了下來,就連翻閱書簡的二娘子和六娘子也站了起來,幾人一同向最前放的人行禮叫了一聲陶先生,鄭文也趕緊站了起來,學著其他人的動作給來人行了一個不太標準的禮。 等重新坐下,她抬目打量這位來給她們授課的先生。陶先生手中拿著一卷木牘,看起來年紀頗大,兩鬢已白,穿著樸素身上也沒佩戴任何玉飾,十分簡樸的庶民裝扮,鄭文猜測對方應該是鄭勷手下的食客出身。 陶先生打開木牘后,在室內(nèi)掃視一圈,不知是否是鄭文的錯覺,對方在看向她時面色僵直了一瞬徑直忽略了過去咳嗽一下接著道:“想必在座的幾位女公子應該聽說過‘經(jīng)禮三百,曲禮三千’這句話,我們今日要學的便是這繁瑣的禮,這禮在本朝規(guī)矩甚為嚴格,乃至規(guī)矩了方方面面,衣食住行皆有涵蓋,可不謂不重要,而禮又分五禮為吉兇賓軍嘉,其中的吉禮又是五禮之冠,主要包括有關祭祀典禮的禮儀,昨日諸位女公子回去后可有預習這章內(nèi)容?” 下方娘子們紛紛應聲表示自己已經(jīng)預習,其中那位七娘子嗓門最是洪亮,聲音清脆,偏偏回答時還有一極其驕傲和得意的神情看向坐在后座的鄭文,就差在臉上寫著挑釁字樣。 鄭文卻沒時間理會對方,她打開了手中的木牘,仔細看了一遍,卻發(fā)現(xiàn)這短短的一篇文章自己一個字都不認識,這些字形與她見過的大篆有些相似,可察覺這個與她并無幫助,不認識的字還是不認識,她想她的臉色一定不好看,因為前方那個七娘子看向這邊的神情愈發(fā)得意洋洋了幾分,就差在腦門上刻幾個字了。 上方的陶先生的目光在下方掃視一圈,點了二娘子起來把文章朗讀一遍。 鄭文聽聞趕緊拿起毛筆,沾了墨水準備在一側(cè)的干凈竹簡的黃面寫字。 二娘子看樣子是認真預習過,朗讀很是流暢,語速不緊不慢,聽著就是一種享受,不過大多沒聽懂就是了。 鄭文手持毛筆,在竹簡上奮筆疾書,幸好她在現(xiàn)代時幼年曾短暫地接受過一段時間的書法熏陶,要不然此時說不準會有多狼狽,等二娘子聲音停下,鄭文也差不多停了筆,她揉了揉自己的手腕,看著寫在竹簡上的毛筆字,還是哀嘆一聲,由于是在古代,文章里大多都是深奧的文言句式再加上各種復雜不識的詞組,她用簡體字快記下的內(nèi)容中間大多都是她畫的圈圈,表示此處根本并未聽懂。 她想,只能回去再啃了。 二娘子朗讀完,臺上的陶先生就給予了贊賞,而自鄭文見面便覺得沉默寡言的二娘子在這樣的夸贊下竟然笑得像個小女孩一樣,身上沉靜的氣息都被歡躍取代。 解決了課文中可能出現(xiàn)的生詞,陶先生便根據(jù)這篇文章認真講解起本朝現(xiàn)行的禮法制度:“禮之起,起于祀神,以求賜福,慢慢地擴展為人,在之后才出現(xiàn)了吉、兇、軍、賓、嘉等多種儀制……” 在對方的口中,鄭文逐漸了解到一點有關這個朝代的背景,周朝以禮治國,服飾,飲食,出行,還有祭祀等各方面都有嚴格的等級劃分,主要是區(qū)分貴族和庶民,維護上層的統(tǒng)治,在祭祀時有大宗小宗之分,大宗宗子在祭祀時入宗廟為主祭之人,其他族人只能為輔祭,有些庶子可能連宗廟都進不去,不管他們?nèi)绾胃挥卸家獜膶儆诖笞?,聽后大宗宗子的命令,宗婦間也有差別,宗子的妻子在地位上高于族內(nèi)的其他婦人,這個時代極為講究嫡庶之分。 她注意到,陶先生講課講到入神時,聽到嫡庶之差時二娘子和六娘子的神情都不太好,幾乎瞬間就變得煞白,垂著頭跪坐在原地,就連神情也看不清了。 上午上完課,二娘子和六娘子招呼也未打就現(xiàn)行離開,后面的七娘子倒是得意,耀武揚威,不過看見鄭文后那張臉上的神情頓時像吃了屎一樣難看哼了一聲就先離開了。 鄭文倒是一句話也沒說,收拾好東西后就一個人離開了家塾。 她先回了自己的住處,雎和阿苓都在屋內(nèi)等候,因為鄭勷今天似乎外出訪友并不在家,所以午膳可以在自己的院子吃,雎帶人去拿了一份膳食回來,一份炙好的豚rou和一份熱乎乎的rou羹,順便還有幾個青色的棗子和熟透了的黃柿。 不過鄭文并不喜歡柿子,直接分成兩半讓雎和阿苓吃了。 吃完中飯雎準備服侍她午睡,鄭文卻坐在床榻上拿出自己的書簡,她對照著白天禮記錄的簡體字,把吉禮這一章的內(nèi)容重新看了一遍,又拿出毛筆,把自己能確定的字認真練習了兩遍后又在腦中快速記憶一遍才躺在榻上睡下。 下午的課程換了一位先生,來的是一位女師,這是這個年代普遍存在的現(xiàn)象,一般的貴族家庭都會給家中女公子配備一位女師,教她們執(zhí)麻枲、治絲繭、織纴組紃、學女事和釀造酒漿等一些家庭技巧,同時還要學習家庭祭祀和婚嫁喪事的相關禮儀。 上午那位陶先生主要教她們禮樂的理論知識,是貴族子弟都要學的內(nèi)容,下午這位女師教的則是女子專門學習的,主要是為了貴族女子以后更好地履行身為一家主婦時的職責,大多是實踐課。 今天這位女師剛好教她們釀造,周朝飲酒時也有嚴格的禮儀制度,對飲酒的禮節(jié)、場所和習俗都有強制性的規(guī)定,并且還設立了酒官和酒人這些專門的管理人員來管理百姓士大夫諸侯們的飲酒行為,也是因此,本朝衍生出一種酒文化來,貴族們都有私人的酒釀坊,而且酒種類繁多,不同的酒,飲的場所和用途也不太一樣。 臺上有一方小臺,上面放著裝著酒的八個酒樽,女師讓下方的幾位娘子上臺:“在我朝是酒正掌管頒發(fā)酒令,下有酒人釀酒購買酒材,而酒素有五等三等之分,以酒之清濁為差分為五等,稱為五齊,分別為泛齊、醴齊、盎齊、緹齊、沈齊,以酒質(zhì)之新陳為別分為三等酒,分別為事酒、昔酒、清酒。所以祭祀用的酒所以素有五齊三酒之稱。” 女師說完,笑著對鄭文她們道:“那現(xiàn)在請諸位女公子先判別一下桌上之酒的種類吧?!?/br> 鄭文走上臺,等其他人都選好位置,自己才慢慢湊過去俯身輕嗅了一下杯中的酒,淡淡的香氣撲面而來,其他幾位娘子也選了一杯酒比照著其他的打量,不停皺眉。 女師站在一旁笑著提醒道:“在五齊三酒中,醴以上尤濁,盎以下差清,事酒為新酒,昔酒為陳酒,清酒為更陳之酒?!?/br> 這清濁倒好分辨,可這新陳就有點難為人了,在座的幾位都是小娘子,哪里喝過什么酒,怎么可能分辨的出來,一時苦惱起來。 那位七娘子看了看在小臺旁半蹲著認真嗅來嗅去的鄭文,輕哼一聲嘀咕道:“裝得那么認真,弄地不知道是誰以前把阿翁專門為她請來的女師給擠兌走了似的?!?/br> 鄭文聽到這句話抬頭看向七娘子,面色平靜。 對方倒像被她嚇了一跳,趕緊退后幾步,色厲內(nèi)荏道:“本來就是,阿翁為你請來宮里某位王姬的內(nèi)傅,結(jié)果還沒幾天那位內(nèi)傅就離開了,可不就是你趕走的么,你做了難道還不讓人說?”說到最后,小姑娘神色也由厲色變得越發(fā)委屈,聲音也呈現(xiàn)出明顯的氣音。 很顯然父親太過明顯的偏愛已經(jīng)傷到了這個小姑娘。 鄭文聽到這句話也不由一愣。宮里的人來給她做女師?而且還是專門為她請來的? 這個有點出乎她的意料之外。 其他幾位姐妹都站在小臺一旁,被這突然激起的矛盾弄的有些驚訝,其中二娘子和六娘子明顯遠離了這邊幾步,站在角落里不出聲了,倒是世父家的二位女公子輕聲勸慰了六娘子幾句話。 小姑娘卻是脾氣上了心頭,兩只紅彤彤的眼睛死死盯著半蹲著的鄭文,好像勢必要一個答復似的。 女師見情況不妙趕緊上前,臉色嚴厲訓斥道:“七娘子,爾等身為貴女,本應與姊妹和睦相處,尊敬親長,現(xiàn)在卻以下犯上,對族姐如此不敬不親,厲聲質(zhì)詢,是尊的何種禮儀?” 七娘子看來是少有被老師訓斥,,一時之間羞恥心上來,眼眶中強忍的淚水嘩啦一下就流了下來,卻怎么也說不出辯解之語,明顯年歲尚小,做事任憑心意,尚有一顆童稚之心。鄭文倒對對方?jīng)]多大仇意,畢竟是不熟悉的陌生人而已,對方到目前為止也沒做真正意義上傷害她的事,頂多嘴上咕噥幾下,她又不會少塊rou。 在鬧出更大的風波前鄭文趕緊出聲道:“姜女師,這些酒的種類我已經(jīng)分辨出來了?!?/br> 在她看來對方這訓斥完全是在給她拉仇恨,不見這小姑娘看她的眼神愈發(fā)的仇恨了嗎。 第12章 小夫子開課 畢竟這個年紀的孩子都有叛逆精神,更別提原身和這位七娘子之間還有較深的隔閡,在這種時候談尊親敬長就有些嘲諷了。 鄭文說完那句話就端著一樽酒站了起來說道:“我手中這杯酒酒色最為混濁,下方似乎還有沉淀物,應該五齊中的泛酒……這最后一樽酒香味較之其他幾樽更為溫和,不刺鼻,反而越聞愈發(fā)覺得香醇,幽雅細膩,應當為清酒?!?/br> 她說完最后一樽酒的品類便俯身把手中酒樽放在小臺上,姜女師便笑著對她的回答給予肯定然后說道:“三娘子比數(shù)月前更為沉穩(wěn)了些?!?/br> 這話鄭文已經(jīng)聽過數(shù)遍,從最開始的忐忑到現(xiàn)如今已經(jīng)完全淡定,只對著姜女師笑了一下就和其他人一起下了臺,重新跪坐在席位上。 七娘子雖是被鄭文解了圍,可一點感激之情都沒有,覺得是鄭文以搶風頭之意來蔑視嘲笑她,途中紅著眼瞪了鄭文好幾眼,不過鄭文權(quán)當作沒看見,自顧自地翻閱手中的竹簡,心中又陷入一片新的憂愁。 姜女師在上面接著說道:“我們在釀造酒釀的過程中需要注意六個方面:秫稻必齊、曲糵必時、湛熾必潔、水泉必香、陶器必良、火齊必得。也就是說,釀酒中所使用的材料一定要經(jīng)過精挑細選,顆顆飽滿,在曲糵使用時,還要保證整個發(fā)酵過程達到最佳,在之后的浸泡谷物和蒸煮過程中,也要注意保持干凈整潔,避免臟物進入酒料,導致最后味道發(fā)生變化,同時釀造所用的水和陶器都要是最好的,發(fā)酵時的溫度也要控制好,要不然其中一個環(huán)節(jié)出現(xiàn)問題最后的酒味和品質(zhì)都會受到影響?!?/br> 下方的娘子們都在埋頭記錄,就連七娘子也恢復好了情緒,跪坐在案前低頭認真記著筆記,鄭文直接用簡體字在竹簡上記錄下要點。 上面的姜女師一邊講解,一邊從臺上拿起一些不同的谷物,教她們?nèi)绾握鐒e谷物精良和什么樣的谷物適合釀造什么用途的酒。 而臺下不停記錄筆記的鄭文早已經(jīng)聽的目瞪口呆,對這個年代的飲酒禮儀徹底嘆服,同時也慨嘆貴族女子也不好做,學習知識繁多,涉及方方面面,就拿釀造這一塊來說,她們從釀造材料的選擇、釀造的過程,以及到最后各種飲用各種酒類的不同場所和禮儀都要有所了解。 她剛記下最后一筆,屋中的姜女師抬眼看了下室內(nèi)臺上的漏刻,于是收起案上的器皿放在室內(nèi)一旁的木架上:“今日課程到此結(jié)束,諸位女公子可以回去溫習一下今日所講內(nèi)容,明日我們學習如何使用曲糵來進行釀造事宜?!?/br> 鄭文這才抬頭,發(fā)現(xiàn)一個時辰這么快就過去了。 臺下幾位娘子站起來向女師行禮,等姜女師離去后,室內(nèi)才響起交談聲,幾位娘子交流著今日學習成果,互相詢問不懂之處。 鄭文坐在座位上面慢慢收拾文具,順便檢查今年做的功課筆記,突然身前落下一片陰影,鄭文抬起頭,就看見七娘子站在她的矮桌前,氣鼓鼓道:“你別以為我被女師訓斥后就怕了你了 ,你傷了我阿母害我阿母現(xiàn)如今身體還未恢復大半時間都在床榻上修養(yǎng),誰才是不孝不悌之輩誰心里有數(shù)!” 鄭文無話反駁,這畢竟是原身做出來的事,她到了這具身體,總要承受一些流言蜚語和指責,也不覺得對方會看在她剛才解了圍就原諒她,畢竟兩人之間還隔了一條未出生的人命呢。 于是她只平淡地看了小姑娘一眼,拎著自己的文具就先行離開了家塾,任小姑娘被她的無視氣地在身后跺腳亂叫。 鄭文一出門就看見雎在家塾外等候她,雎看見她后就趕緊走了上來,接過她手中的文具:“女公子?!?/br> “雎?你怎么來這了?”鄭文還有些疑惑。 雎道:“下午時鄉(xiāng)下的東西都送回來了,莊子里的壯士們也都回了府上,表了說一路上不少難民以為我們那幾車是糧食,想要搶劫,還是幾位壯士傾力相助,她們才沒事,奴剛才去前院的門處看了看他們,都沒事,只是受了些輕傷,奴就送了些傷藥和吃的。” 鄭文這才放心下來,只在心中想到等過幾天有了空自己問過阿翁后也去前院看看他們。 主仆二人一起回到院子,就看見阿苓手持弩/弓對準墻邊的一個木樁子射出了一支弩/箭,剛好命中,木樁一下子就被沖擊力帶倒在地。 鄭文站在門口處直接拍手叫好,阿苓看見回來的鄭文干凈拿著弓/弩跑了上來,高興道:“女公子,你回來了?!?/br> 鄭文點頭,拍了一下阿苓的額頭,上面都是汗:“又繞著院子在跑步?”自從在莊子里跟著鄭文養(yǎng)成了這樣的習慣,阿苓有了時間就會在院子里練習弩/弓和進行身體鍛煉,鄭文還特意吩咐讓廚房的人多給阿苓準備餐食,弄的雎私底下還和鄭文打趣,說她這是要培養(yǎng)一個女將軍出來。 鄭文倒是沒這么想過,就覺得阿苓這姑娘的力氣比男人還大,現(xiàn)在也才十歲左右可以看出以后潛力巨大,如果窩在后院當奴婢簡直是浪費人才,現(xiàn)在可是戰(zhàn)亂頻發(fā)造反常見的古代,多點技能總不會有錯。 她說完話看向被箭矢帶倒在地的木樁,仔細觀察會發(fā)現(xiàn)這些木樁上的箭矢痕跡很少,只有幾個孔洞,雖然如此可每個孔洞都很深和大,說明阿苓的弓/箭基本上都反復射在一個地方,這孩子在這方面當真是有天賦。 不過,從屋檐下到木樁的距離頂天了十五米,還是太近了,練起來也沒效果。 鄭文向內(nèi)室走去,表了正在煮茶,她側(cè)目就看見表了往里加各種調(diào)料,像是在煮粥一樣,一時思緒也被打斷,對方看見鄭文進來跪在地上行了一個禮,鄭文看了對方數(shù)眼面色糾結(jié)數(shù)秒最終還是沒說什么,決定尊重這個時代的習俗,畢竟茶這東西她喝的也不多,除了幾次被雎威逼利誘說是藥用養(yǎng)身才悶著喝過一兩次。 她邁步繼續(xù)向里面走去一邊思忖著自己怎么重新找一個場所來訓練,以前在鄉(xiāng)下時,雖然雎說院子里有的仆人是繼母的人,可是對方也不敢反駁她的命令,在那個莊子里,她就是說話人沒有人敢不聽從,想要騰出一個訓練場所再簡單不過,如今回了家,當家作主的是繼母,家中還有另一位封建大家長,這件事情就有了難度,和繼母提都不用提,對方壓根不會答應,那么,只能跟鄭勷說了。 她心里估摸著鄭勷對她表現(xiàn)出來的態(tài)度,這個要求被答應的可能性應該極高。 鄭文想清楚后心中有了底就回屋內(nèi)跪坐在書桌前又練了一會兒字,雎一臉欣慰地在旁邊看著,覺得一家女公子越來越有貴女的風范,不愧是先女君的女兒。幫鄭文收拾了一下旁邊散落的竹簡后,雎重新低頭縫補衣服,許是怕她太冷,還讓人又準備了一個爐子放在一旁,照地鄭文整個腿部都是暖的,也不覺得跪在地毯上僵軟了。 阿苓倒是沒有事干,被雎拘在身邊不許亂跑,她是鄭文買回來的奴仆,賣身契還壓在鄭文這里,很少有人讓她去干活,一些院子里的工作外面的奴仆都干完了。今天恰好莊子下面的奴仆表了他們也回來了,阿苓整個人越發(fā)輕松,這日子可比以前過的還舒坦,至少在農(nóng)家時她因為力氣大每日還要下地干活,家里的農(nóng)活基本上都被她和阿翁包干,一天都沒個停歇,等阿翁每年被召去做徭役時,那時家里的農(nóng)活全壓在她一個人身上。 鄭文練了一會兒字見阿苓跪坐在一旁坐立難安,屁股上像是長了痔瘡一樣,過個幾秒就要挪動一下,雎讓她學的縫紉針法是一點都學進去,手中拿著繡花針像是捏著一根什么珍貴的物品一樣,模樣奇怪,想了想合上了手中的書簡笑著道:“阿苓,你要不要和我學認字?” 阿苓聽后有些怔愣,還未來得及回答。 一旁的雎聽了這話立馬放下了手中的衣裳嚴肅了神色,看向鄭文見自家主子實在是不像開玩笑才道:“女公子,阿苓一個服侍人的奴婢學什么認字,您讓阿苓跟著田幾練武射箭奴什么也沒說,可讓阿苓跟你學認字奴認為實在是不合規(guī)矩。” 她道:“再說女公子每日學習識字尚且幸苦,哪里來的時間教阿苓?免得誤了女公子的功課?!?/br> 原本阿苓聽見鄭文詢問,臉上漸漸顯現(xiàn)的喜悅神情也被雎這幾句話說得給壓了過去,聽聞之后也覺得有道理連忙點頭,表示自己可以不用學認字也可以伺候好女公子。 鄭文卻看了看阿苓,越發(fā)覺得自己剛才的注意好,不求對方博學,只要堪堪認識些平常常用的字就好,于是努力勸說雎:“雎,我在莊子里呆了數(shù)月,身體不好一直在修養(yǎng)中,已經(jīng)許久未溫習過功課,現(xiàn)如今大半都忘了個干凈,有些字認起來都很困難,今日上課先生念書時我跟著都有些困難,我去教阿苓認字也是在溫習一遍,順便加深自己的印象,再說識幾個字能花費多長時間,我每日只教阿苓十個字,就讓她自己下去練習,也占不了我多長時間,反而還能讓我把這些字記得更加深刻?!?/br> 這話她說的毫無破綻,從那位陶先生和諸位姐妹的反應來看,原身不僅是位叛逆的中二少女,還是位大大的學渣,于是說起自己有些字不認識,鄭文也是格外的有底氣,而且?guī)椭④咦R字本來也是在加深自己記憶,她可對雎一點都沒撒謊。 雎聽了這話神色倒真軟化下來,在雎的心中她的一切立足點是自家女公子好,只要對女公子有益這件事就可以重新考慮,她又看了旁邊的阿苓一眼,思索了一會兒后才道:“既然如此,阿苓便跟著女公子認字吧,不過——” 她轉(zhuǎn)身看向身旁的小姑娘,認真叮囑:“阿苓,你記得認字過程中不要耽誤女公子的功課,如果到時候女公子的功課被耽誤了或者累著了女公子,這件事就算了吧。” 阿苓看了一眼鄭文,重重地點了點頭。 她們說完話,既然有了雎的同意,鄭文笑著就差使人用陶盆裝一盆沙土進來,放在書桌旁,畢竟家中筆墨都是昂貴之物,算在貴族子弟都是一筆不小的開銷,她用倒是可以,如果阿苓也用的話雎可是真有意見了。 兩個人一人拿著一根木棍子,跪坐在一個大陶盆旁,鄭文依照著白日里的記憶,選了十個平日日較為常見的字,一個字一個字的教著阿苓。 起初阿苓還很興奮,但漸漸地就萎了下來。 鄭文只拍拍阿苓的腦袋,溫聲安慰道:“你才初學,慢慢來,不要急,每日習一個字也是進步?!?/br> 阿苓點頭嗯了一聲,低下頭又把剛才的那個字練了五遍。 阿苓不比鄭文在現(xiàn)代受過十幾年的教育,可以說是一個純粹的文盲,過去的十年中有四年都在地里忙活,拿的是農(nóng)具,對字形完全沒有概念,只能死記硬背,于是開頭也就格外的困難,用木棍在土上寫字時完全沒有字形的緊湊之感,松松散散,記起來也格外的困難,但在數(shù)次后神情愈發(fā)認真,把土面不斷抹平重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