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節(jié)
雖然駙馬的功勞是很大,但也沒有到賞國公的爵位的地步吧?只是救了一個四皇子,又不是救太子,皇帝給的恩典太大了,不少大臣們上疏反對。 看見這些見不得他外孫好的人,皇帝直接把奏折扔回了他們的臉上,拂袖而去。這些他一直在修身養(yǎng)性,到是讓這些人忘記了自己的脾氣可沒那么好。 皇帝的一番發(fā)作果然讓眾人想了起來,一時間忍不住偷偷擦汗,有些埋怨那些人,皇帝可憐自己的外孫沒了爹,賞他一個國公的爵位怎么了?人家本身就是有侯爵的好不好?大駙馬又拿命求了四皇子,這個功勞說大不大,說小不小,再加上皇帝憐憫女兒和外孫,往上升一級也是可以說的過去了。 偏生這些人找死,還要拖他們下水。 簡直煩死了,一個個朝臣全都拂袖而去,你們要玩就自己去玩,他們不奉陪了。 所以當這些人后來被皇帝一個個打著機會貶官貶官,流放的流放時,沒有一個人為他們救情。這真是不作死就不會死的代表示,他們本來想靠著這個機會表現(xiàn)出副忠君愛國的好形象,結果卻得罪了所有的人,最后成功把自己坑死了。 皇帝回到后宮,先去給太后請安,然后才來長寧宮看望一直在養(yǎng)身體的貴妃,順便把太子調(diào)查的結果給貴妃看。 “當初留著她,真是錯誤的決定?!?/br> 貴妃嘆氣,本以為她能安份的過日子,結果她偏生不愿。好好的日子不過,總愛弄出一些事來。 “宮中應該有她的眼線,不然她不可能知道四皇子出宮去大公主府。” 貴妃分析,肯定是有人給她傳遞了消息。 “這個人你也知道,但是朕沒有確鑿的證據(jù),她不管太子怎么審問都不愿意開口,只說要等著看你的結局?!?/br> 皇帝還有話沒有說完,那就是那個女人罵淑寧罵的很難聽,詛咒她斷子絕孫,永世不得超生。 面對這樣固執(zhí)的人,太子也沒有辦法了。她的目標好像就是報復娘親,為了給娘親的添麻煩,甚至熬過了大刑也不肯開口。 “不理她,反正我們知道就行了。沒有證據(jù)不算什么,只是以后妾要防著他一些,皇上可別怪妾對他不好哦?” 淑寧到是明白那女人的心思,不就是不想看她好過嘛! 既然這樣,就更不能讓她死了,要讓她看看自己以后過的有多好,而她的希望卻是竹籃打水——一場空。 “朕明白你的意思,這事朕不管了,不過貴妃也不能小瞧了他,這些年能瞞著我們和她聯(lián)系上,手段也不能小瞧了。” 皇帝提醒貴妃。 “妾明白,妾不會小瞧任何人?!?/br> 淑寧眼睛變得深沉,想來這一次不僅是讓皇帝提高了警覺,也讓淑寧知道既然她什么也不做,但在人家的眼中已經(jīng)是罪大惡極了。所以為了她的孩子好,她便高調(diào)起來吧!那些作死的,淑寧一個個全都找理由把人趕出宮,或是罰到最辛苦的地方做苦力,一時間后宮之中人人自危。 在宮外養(yǎng)了兩個月的傷,四皇子總算回宮了。本來一個月前就應該回來養(yǎng)的,可惜這小子在親娘的住處住的太舒服了,不愿意挪窩。要不是皇帝下旨,他現(xiàn)在還不肯回來呢~ 親娘的房中內(nèi)還擺著一些她以前常看的書籍,這兩個月四皇子就是靠著這些書籍來度日的。他從書中明白了自己的娘親是個什么樣的人?雖然穿越到古代,在言行方面與周圍的人同化的時候,還人保留了屬于自己的堅持。 和娘親比起來,他就顯得太沒用了點,居然被一個小陣仗就嚇到了。果然他的修行還不夠,什么時候能泰山崩于面前而不改色,他才算是成功了。 “兒子參見祖母、母親、娘親?!?/br> 四皇子一見幾位長輩,就立即下跪要磕頭,被太后她老人家攔住了。她接過四皇子,讓他坐在自己身邊。 “瘦了,瘦了?!?/br> 太后mo著四皇子消瘦的臉說道,能不瘦嗎?流了那么多血,在床上躺了幾個月,要不是千年人參,他已經(jīng)掛掉了。 “孫兒不孝,讓祖母擔心了?!?/br> 四皇子愧疚的說道,這一次是他大意了,以為自己帶侍衛(wèi)就萬無一失,卻不曾想這世上還真有人恨娘親恨到不顧場合也要殺他的人。 “打草驚蛇,她以為自己是在為她背后的人除去一個大害,卻不想反而讓我們知道他們之間的關系。” 這是太子當時坐在床邊為弟弟分析這次事件的前因后果。 “她已經(jīng)沒有理智可言了,對她而言只要能讓娘親難過的事,就是她最愿意做的事。我砍掉了她的四肢,把她做成了人彘。她不是什么也不說嗎?我看她能堅持到幾時?!?/br> 四皇子冷酷的說道,經(jīng)此一事后,他也變得殘忍許多。 想到對方驚訝又痛苦的樣子,四皇子心中就一陣痛快。娘親說了,要讓她親眼看看他們母子過的有多好,所以她還不能死。 但是四皇子也不愿意她好過,而且聽說這女人極在乎自己的美貌,四皇子就朝著這方面下手,不斷確了她的四肢,把她裝在甕中,還畫花了她的臉,這時就算是她的主子來了也認不出她是誰。 淑寧聽說后沉默一晌便揮了揮手讓人下去,自作孽不可活。她有如此的下場,也是她自己作出來的。 至于永寧侯府,他們早就不管她了。在把她交給太子殿下的時候就明白,太子殿下是不可能讓她好過的。只是讓大家意思的事,下達命令的人居然不是太子殿下,而是年幼的四皇子殿下。 “熠兒,以后這樣的手段不能再用了?!?/br> 皇帝看了眼小兒子提醒他,做為一個大男人,不應該玩弄一些卑劣的手段。陰謀詭計始終不是大道,只會讓人小瞧,不會讓人尊敬。 “兒子知道了,只有她兒子決不原諒?!?/br> 想到臉上已經(jīng)失去笑容的小外甥,四皇子的心情就很壞。小外甥越來越像哥哥了,偏偏他還沒有辦法讓對方走出失去父親的陰影,畢竟當時的情形實在太過慘烈。大駙馬被人砍了十幾次,身上的rou都沒有幾塊完好的。看到這樣的父親,冒兒還能開心起來才是怪事。 只是看見這樣的外甥,四皇子有些擔心,便向太子說了。太子聽后沉默,便把外甥接進宮東宮,養(yǎng)在了自己的身邊。 皇帝對于太子這樣的做法,沒有反對。反正只是外孫,又不是皇室宗親的孩子。而且冒兒的情形確實讓他這個做外祖父的擔心,太子辦事他向來放心,希望他能開解好冒兒。 而大公主雖然不舍兒子,卻也知道被太子撫養(yǎng)過的外甥是不一樣的。為了兒子,她要堅強。在大駙馬面的墳前她可是承諾過,會好好撫養(yǎng)兒子長大,讓他多生幾個孫兒,延續(xù)駙馬的血脈。 而且冒兒還有了國公的爵位,有些東西她一個做女人的教不了他,又不想交給歐陽大人去教導,讓弟弟抱進宮撫養(yǎng)已經(jīng)是最好的結果了。 淑寧也時常派人去關心冒兒,更不要說冒兒的親外婆德妃了,經(jīng)常送衣服吃食給他。德妃雖然傷心女兒以后守寡,知道她和駙馬好不可能再嫁。但是她也慶幸,死的人不是自己的女兒。人性的選擇讓她自私了一把,雖然駙馬是個好女婿,但和女兒的命比起來,只能倒退一射之地了。 冒兒時常被太子帶在身邊,聽他的教誨,日子久了,冒兒心境也漸漸開闊起來。 “為人父母的人,最希望自己的孩子有出息。冒兒,想對得起自己的父親,那你就要認真讀書練武,成為名垂千古之人。” 太子的話冒兒聽進去了,從此在書中和武藝上下了很大的功夫,不再像以前那樣經(jīng)常找小舅舅玩了。 雖然還達不到四皇子滿意的地步,但是對于冒兒把注意力放在學習上面也是贊同的。只要冒兒不多想,他很快就能走進傷痛。而且有了這樣的動力,冒兒只會更加的刻苦,相信他可以做一個他的父親永遠無法做到的名臣名將。 幾十年代,一代儒將讓歐陽這個姓繼方家將后揚名海外,而那時的歐陽冒已經(jīng)成長成為一名頂天立地的男子漢,他確實做到了對父親的承諾,名揚天下照顧好親娘。 淑寧抱著二公主的女兒,把手上一對紅玉鐲子拔了下來,套在了她的手上。 “貴祖母,玉兒不能要?!?/br> 二公主的女兒小名叫玉兒,很好聽的一個小名,淑寧最喜歡她了。時常叫二公主抱她進宮來住幾日,也許是常在淑寧的身邊待著,玉兒的氣質恍然一看居然有幾分神似貴妃。這讓二公主十分驚喜。 貴妃的教養(yǎng),即使是那些看不慣貴妃盛寵的人家都說不出什么,滿身的氣派更是讓人見之難忘。 玉兒得貴妃教養(yǎng),以后說親都好說。再加上她又不是公主,不用建自己的公主府,和郡馬一共住在父母的房子里。只有等父母去后分家才能搬出來,她的教養(yǎng)就很重要了。 她自己學的是公主的身份能做的事,而玉兒卻是郡主,她要學的和自己又有些不同。這些她并不是很擅長,就要靠貴妃來教了。所以對于貴妃時常留自己女兒在宮中的行為,她十分歡迎。 到是駙馬,經(jīng)常不見女兒有些傷心。好在他們現(xiàn)在還有一個小兒子要忙,到是沒時間太多思念玉兒。 “有什么不能要的?貴祖母年紀大了,這東西啊不適合貴祖母戴了,玉兒就戴給貴祖母看看吧!讓貴祖母也歡喜歡喜?!?/br> 淑寧這些年一直沒在孕,眼瞅著小兒子都有七、八歲了,兒子也眼瞅著要開始選妃了,她卻不想再生。 對于貴妃的想法,皇帝到是理解。幾年前四皇子的事讓貴妃嚇壞了膽,兩個孩子都夠她cao心的了,再多她可cao心不過來了。所以貴妃不想要孩子,皇帝和太后也都沒說什么。只是太后這幾年身體一直不太好,想是年歲大了,經(jīng)常臥病在床。再加上年輕的時候損了身體,年老后許多毛病就爆發(fā)了出來。 淑寧每天都要去探望太后,剛才從全福宮回來,就聽到二公主帶著玉兒進宮,便把人從秦貴嬪那里接了過來。 “好吧,玉兒就替貴祖母戴了?!?/br> 玉兒單純的相信了貴妃的話,讓二公主哭笑不得。這個女兒說她聰明吧,也確實聰明,說她笨吧,有時候單純的讓人無語。 就像現(xiàn)在,明明貴妃只是哄她的話,偏生她就相信了。貴妃才不老呢明明已經(jīng)快三十了,卻還跟二十出頭一樣,年輕嬌嫩。這幾年后宮也沒進什么人,但是就算有小鮮rou進來,也無法和光彩照人的貴妃相比。 貴妃就是那國色天香的牡丹,而那些十幾歲的小姑娘卻跟路邊的野花一樣不起眼。有了牡丹在一起,誰還會注意到野花?。?/br> 皇帝現(xiàn)在年歲大了,更不愿意去別的妃嬪那邊,反而留宿長寧宮的時間越來越長,要不就是自己單獨留在太極宮。這些年自從四皇子降生后,皇帝也沒讓別的妃嬪生子育女,四皇子就成了宮中最小的孩子,所以他也一直很受寵。 哪怕是太后,也對這個小孫子天天念叨著。一天不想就想得慌,比當初的太子還要想。四皇子也懂事,每天下學后就來陪太后,還給她講笑話,讓她每天都開開心心的。 太后啊被他哄的,不知道賞了多少好東西給他,還沒成年就成了一個小富翁。而且他人也大方,得了好東西從不藏私,而是大方的分給自己的兄弟和晚輩,讓他在兄弟和晚輩當中的名聲極發(fā)了。 當然了,四皇子雖然名聲好,但是卻沒有一個人認為他能當太子的。 有一個完美的哥哥比著,再加上四皇子時不時的犯二抽風,眾人從沒想過要讓四皇子當太子的念對,實在是那身儲君的衣服和氣質,與他太不符合了,聯(lián)想一下就傷眼。 太子這些年做的很好,雖然不愛笑,有些嚴肅,但是這在大臣們的眼中才是持重呢!一國諸君就應該是這樣,再說太子嚴肅歸嚴肅,可是對眾位大臣卻很有禮,遇到不懂的也從不擺儲君的架子,而是很虛心的請教大家。 時間一長,只要心中沒有別的打算的大臣們,都對有這樣一位儲君而高興。 但是相對的,二皇子一派就不高興了。雖然二皇子不是太子,但是他不知道從哪里弄到了一筆錢,靠著這筆銀錢他到是收買了不少的官員跟隨他。 和太子相比,他們這一派就顯得冷清多了,太子人人稱贊,而二皇子除了他這一派人就沒有誰稱贊過他。畢竟二皇子雖然長的還算英俊,可就是氣質與太子相比就差多了。和一個寶林親近,又自尊自大,能養(yǎng)出什么好氣質來。更不要說他本身陰沉沉的的,和他說話都害怕,更不要說親近了。 所以堅持正統(tǒng)的大臣們對二皇子很是看不上眼,連多說幾句話都不肯,平時也是避著他。他們可不傻,二皇子擺出來的態(tài)度很明顯了,就是想和太子爭皇位,他們可是忠臣,堅持以皇上的方針而不動搖,皇帝既然立了太子儲君,那么他就是正統(tǒng)的繼承人。、 而且太子的出身也高于二皇子,他們有什么理由放棄太子,而選擇一個沒有前途的二皇子呢?只要了眼睛的人,都能得出來,二皇子不如太子,甚至連大皇子和四皇子都不如。 ☆、第113章 二皇子的想法天真,以為自己有了銀子就什么人也能拉攏,結果他這些年拉攏都是些什么人???皇帝都懶得說他了。反正這些人以后也是交給太子處置的,正好用二皇子來試探自己的這些大臣們,看看誰忠心,誰包藏禍心。 皇后和貴妃也一直默默的關注著二皇子,有時候甚至還會引導他做某些決定。這些決定暫時看起來是好的,但是時日一長便會引出無窮的后患。貴妃和皇后這是要把二皇子往死里坑的節(jié)奏啊,果然不能小瞧女人。 皇帝接到線報后默默的把它們遞給了太子。 “兒子從未小瞧過娘親的手段,她只是為弟弟報仇而已?!?/br> 太子到是不反對娘親插手,不管怎么說二皇子他們傷害的是小弟,是娘親的親子,她能忍下來才是怪事。 “朕只是要提醒你,大夏絕對不能出第二個武、則、天。” 皇帝意味深長的看了太子一眼,如果貴妃真有這樣的心思,太子能壓制住她嗎? “爹,你太小瞧母妃了,她不是那樣的人。更不會做這樣的事?!?/br> 娘的本質其實是很懶的,她就喜歡飯來張口,依來伸手,睡覺睡到自然醒,數(shù)錢數(shù)到手抽筋的生活。 讓她做女皇?哈哈,別開玩笑了,還不如相信自家小弟有野心,想與自己一奪皇位呢! “也許吧!” 皇帝相信在他的有生之年貴妃是不會這樣做的,但是在他大歸后,就很難說了。 “爹應該對娘親有一點信心啊!” 太子搖頭,他娘其實是個很簡單的人,只是皇宮的環(huán)境逼得她不得不拿起刀劍來防衛(wèi)。 “這事暫且不提,前些年瓦刺遺民讓朕弄去修路了,現(xiàn)在主要的幾條路已經(jīng)修好,特別是通向沿海和邊境的官道,道路都已經(jīng)通了,未來傳遞消息也再不用擔心因為時間都消耗在路上而來不及做出反應?!?/br> 皇帝和太子說起了正事,父子倆就著沿海和邊境的軍、防討論了起來。 四皇子把自己關在雜造局,改良火、槍,經(jīng)過幾年的努力,□□、的體積越來小,后座的爆發(fā)力也不再像以前那樣難受,子彈也有了連發(fā)五顆的功能,與后世所見的槍逐漸靠攏。 甚至還讓皇帝提交了一份特種訓練,這些人除了刀劍等冷兵器要玩的溜外,還在擅長玩、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