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節(jié)
日本的海軍戰(zhàn)艦即日起全部歸華國所有…… 如果日本想要回本次戰(zhàn)役中的被俘人質,必須拿錢來贖,從將軍到士兵,價錢全都不一樣。到期內沒被贖回的人將被分散開來發(fā)派到華國各地去做苦力…… …… 越往下看,裕仁皇太子和內閣成員們的神情就越難看。這一樁樁條款如果全部接受,日本就可以等著亡國了!將自己的領海都割讓給華國,在沿途還不能設置海軍戰(zhàn)艦,這不是等于從此之后在華國面前,日本將門戶大開,毫不設防了嗎? 不能答應,死都不能答應! 如果答應這些條約,還不如讓他們現在就與華國人同歸于盡來得痛快! 空軍和海軍雖然沒有了,但是他們還有陸軍,實在不行,還可以從百姓之中征兵…… 突然,一顆子彈從眾人的頭頂上落下,在會議室外爆炸開來,將地面炸出了一個大坑,同時,也打破了內閣元老們的沉思。 內閣元老和裕仁皇太子這才想起來,華國的空軍還虎視眈眈地在他們頭頂上盤旋著呢! 答應華國的要求,以后日本的國力必將被大幅度削弱,且國威淪喪,甚至會淪落到比明治維新前的日本還不如的地步;不答應華國的要求……也許他們今天就會亡國! 裕仁皇太子咬緊了牙關,腦海中的神經緊繃到了極點。 ……到底該怎么抉擇? ☆、第98章 國內 華國官員將日本眾人的神色盡收眼底,露出一絲冷笑。 這些人的心思并不難猜,現在還在猶豫,無非是不想接受這個事實。 可是,最終任他們再怎么垂死掙扎,結果都不會有任何改變,就像當初的華國在日本面前一樣。他縱然有憐憫,也不會分給他們分毫,不止是為了自己國家過去所遭受的屈辱,更是為了日本屢屢主動挑起事端! 以為華國的便宜是那么好占的嗎?從前占了多少便宜,今天就讓你連本帶利地吐出來!以為華國是能夠隨便刷榮耀值的地方嗎?今天就讓你看看,這榮耀值到底有多好刷,連榮耀值帶臉面都給你狠狠地掃在地上!以為華國與俄國之間的事是能夠隨便插手的嗎?今天就讓你看看,隨意插手別人的事到底是個什么下場! 今天一過,日本就將處于華國的掌控之下。 華國人雖然憎惡日本人,但也不會像日本人一樣,有了點實力就到處欺負這個,欺負那個。華國本次訂立的堪稱苛刻的條約,除了懲罰日本人,補償己方的戰(zhàn)爭損失外,也是為了殺雞儆猴。 在過去的百年間,華國國威淪喪,任人欺凌,肥羊的形象在他國的眼中一時之間難以更改。哪怕這一次他們用絕對的實力戰(zhàn)勝了日本,在贏得勝利之后,如果他們就這樣輕易地放過了日本,別說自己國家的人不會答應,就是別的國家,也難免會看輕華國,覺得華國軟弱可欺,連一個戰(zhàn)敗國都不敢懲罰。繼而也會產生“即便與華國作對也沒什么壞處,反正就算不敵,華國最終也不會把我們怎么樣”的想法。 華國自然不會讓這樣的事發(fā)生。 一個國家國威的淪喪也許只在一夕之間,想要重新建立,卻需要花費漫長的時間。而在立威的過程中,容不得心慈手軟。選擇用日本來立威,也是日本自己撞上來的,怪不得他們。有的時候,政府官員們甚至覺得不停地上躥下跳的日本,比他們的鄰居北極熊更讓人討厭。 說句不厚道的話,看著這些掌握著日本最高權力的一批人死了爹娘一般的表情,華國的官員心里還挺高興的。知道這些人心里頭不好過,他就放心了。 在好好地給日本上了一堂軍事課加思想政治課之后,華國的官員們心滿意足地帶著他們手上的合約離開了,留下半數的軍隊在日本,監(jiān)督日本人履行合約的內容,其中,自然而包括本次戰(zhàn)役最大的功臣,飛機群。 …… 裕仁皇太子永遠也忘不了這一天。原本是他執(zhí)掌日本政治的大好日子,是他從父親的手中接過權柄,帶著日本走向輝煌的開端。華軍的圍攻,滿目蒼痍的皇宮,以及被逼迫簽下的條約,卻為這一切蒙上了一層陰影。 他的政治生涯才剛剛開始,就不得不背上一筆巨額欠款,任那些螞蟥趴在他的身上不斷地吸食著他的血液,用自己的血rou,養(yǎng)肥了那些人的腰包! 從前,祖父明治天皇趕走了侵犯國家的洋人,帶領日本走出困境,就在大家都以為一切在不斷的往好的方面發(fā)展的時候,日本又因為大正天皇的一個錯誤的決斷,而陷入深淵。裕仁皇太子曾經無數次地在心中籌劃著,等到他當上天皇,他一定要締造比祖父更偉大的功績,然日本站在世界之巔!這個瘋狂的夢想,除了他的老師之外,他沒有跟任何人說。 他沒料到,他這宏偉的強國夢,還沒來得及開始,就被華國給狠狠地,打碎了。 不,不僅僅是他的父親,他和他的老師,都是國家的罪人。 如果他們沒有輕視那兩架飛機的實力,沒有在那兩架飛機藏匿起來之后對其不聞不問,把所有的精力都放在□□上,而是多分一些心神來提防華國,提防華國的那些新式武器,這場戰(zhàn)爭的結果,是不是就會變得不一樣?他們是不是,就不會面臨這樣尷尬而難堪的局面? 一切都是無解之謎。 發(fā)生過的事情,畢竟已經無法再改變,他們只能夠接受這個結果,然后,用切膚之痛,記住這個教訓。 …… 對日作戰(zhàn)大獲全勝的消息傳回華國,立刻引來了國內的一陣歡呼。 上次戰(zhàn)勝俄國收復失地的時候,華國的百姓們在狂喜之余,還有些懷疑和不可置信,懷疑自己的耳朵是不是聽錯了,懷疑自己是不是在做夢。在備受欺辱的漫長歲月中,他們是多么的渴望國家能夠真正站起來,能夠不再任人蹂躪,所以,當他們得知自己夢想成真了,除了飄飄然的感覺之外,還有一種不真實感。說白了,就是心理上需要一個適應的過程。 而這一次,沒有一個人會再懷疑這個消息的真實性。在接連打敗德國駐華軍隊,打敗俄國之后,國人們對自己的祖國已經有了相當的信任。起碼現在,在街頭上隨便拉一個人來問,沒有一個人會覺得華國是從前的那個弱國。相反,現在國人們提起自己的祖國來,都是一臉的自豪。 這個曾經千瘡百孔的國家,她的子民們如今已經有了民族自豪感,他們看上去不再是死氣沉沉的,他們比任何時候都要鮮活。 當遠征日本的捷報傳來,所有人都歡呼著,雀躍著,眉梢眼角飛揚著的,盡是前所未有的神采。在品嘗過勝利的滋味之后,就想一直贏下去,這本是人之常情,更何況,他們戰(zhàn)勝的,是過去在他們看來一直難以逾越的、一直看不起他們的存在,這份勝利的果實,也就顯得格外香甜。 比起俄國、德國來,在華國人的心中,日本顯得更特殊一些。因為日本是亞洲之中唯一一個躋身強國行列的國家,曾一度成為華國人模仿和學習的榜樣。曾經對日本有多崇敬和憧憬,在日本不顧同澤之誼侵犯、欺辱自己的國家,所作所為,比那些西方國家更甚之后,華國人對日本就有多厭惡。在政府的大力宣傳之下,日本“榜樣”的光環(huán)在國人的心中隕落了,這一次,能夠完勝日本,不僅是對華國自身實力的肯定,同時,也狠狠地出了一口惡氣,國人們心中現在別提有多舒坦了。 現在,國人們對自己國家的實力,已經毫不懷疑。他們相信,從今往后,沒有人能夠再欺負他們,就算那些西方國家打完歐戰(zhàn),再度卷土重來,他們也不怕了。 當然,這之中也不乏有人故意要與主流輿論反著來。他們大力夸贊外國,唱衰華國政府,認為華國的這幾次勝利純屬僥幸,如果政府再不收斂一點,因為幾場小勝就得意忘形的話,等西方國家一回來,遲早要被人家收拾。 這些人中,有些是外國的媒體,有些是本國留過洋、喝過洋墨水的知識分子。 前者唱衰華國的行為并不難理解,本就立場與華人不同,不過,處在華國的地界上,就要遵華國的規(guī)矩?,F在的華國,再也不是以前那個任人欺凌的華國了,這些洋人在華國的地位,自然也沒有以前那么崇高。相關部門挑了幾個叫囂得特別厲害的處置了一番,剩下的那些,也就不敢再多說什么,最多只能向他們本國的同僚抱怨華國有多粗暴,有多沒人權。 而后者,多半是想展現一下“眾人皆醉我獨醒”的優(yōu)越感,而不是真的憂國憂民。很快這些人就被華國文筆老辣的文人們給罵了回去,有人指責他們想出名想瘋了,有人指責他們崇洋媚外,還有人指責他們書都讀到狗肚子里去了,學到的東西非但不用來報效祖國,反而拿來造謠生事,還不如那些沒上過學的人呢,起碼人家還知道什么是國家大義……當然,原話沒這么粗俗,這些文人即便罵人也要講究一個雅字,但是翻譯過來,就是這么個意思。 當然,還有少部分人詆毀如今的華國政府,捧洋人的國家出來與如今的華國政府打擂臺,是為了讓自己所學到的東西“不貶值”。從前人人都崇拜敬畏洋人,他們這些留過洋的知識分子,身份地位自然比一般文人高一些。如今洋人在國人心中沒有那種尊崇的地位了,連帶著他們的地位,也受到了一定的影響。 對于這些人,文人們連罵都懶得罵。罵你是看得起你,連這點精力都不愿意花費在你的身上了,那就說明,你對別人,是真的沒有任何價值了。 倒是憤怒的百姓們打聽清楚了這幾位“洋文人”居住的地點,很是往他們家砸過幾次磚頭石子,丟過幾次雞蛋菜葉子。華國沒有一家出版社愿意再刊登他們的東西,他們相當于是被禁言了。 由于大勢所趨,這一場風波,并沒有在社會上造成太大的影響??v然偶爾出現的幾個不和諧的聲音,也很快就被群眾的叫罵聲所淹沒,銷聲匿跡了。 這一次遠征日本,得到了一大筆賠償款項,柏總理拿出相當一部分來,用于支持顧氏飛機制造廠的研究事業(yè)。 明眼人都看得出來,這一次他們能夠這么輕松地戰(zhàn)勝日本,顧氏工廠出產的飛機當居首功,既然如此,在接下來的一段時間中,大力扶持飛機制造業(yè),實屬必然。 除此之外,帶著從日本那兒繳獲的艦船,華國的海軍力量也壯大了不少。有感于華國造船業(yè)的短板,這一次發(fā)了一筆橫財的政府,大方地拿出了一筆錢來,支持造船業(yè)及其周邊相關產業(yè)的發(fā)展。 華國這邊形勢一片大好,在邊境處,俄國與蒙古人的關系,可就不那么美妙了。 ☆、第99章 沖突 在這個時候,原本俄國與蒙古人的關系應該已經很親密了,如果沒有華國人的干預。 可是,現在蒙古人與俄國人的關系卻形同水火。在蒙古人用殘暴的手法殺死了俄國的使者團后,俄國與蒙古國之間的關系就一直十分微妙,俄國人對于蒙古人滿心的憎惡,那些使團的家人們尤其的悲傷。若不是列寧基于國家的利益考慮,將此事暫時壓下,只怕洶涌的民意會直接促使俄、蒙開戰(zhàn)也未可知。 列寧不是不恨蒙古人輕信華國人的挑撥,殺死了自己的心腹下屬,不是不想報這個仇,但是,國與國之間的事,從來都不是可以憑借個人的情感來做決斷的。如果俄國直接對蒙古作戰(zhàn),就會把蒙古逼向華國人那邊,列寧不希望看到這一點。比起蒙古人來說,華國人更有威脅力,他不能夠再增加他們的勢力。 俄國人也許理智上知道列寧的顧慮是對的,可是情感上很多人都難以接受這個結果,列寧在他們心中的形象,或多或少的受到了些影響。 列寧不知道,更糟糕的事還在后面。忍一時風平浪靜,并不適用于所有的情況。從俄國使團被殺死在蒙古開始,整件事情就已經脫離了他的掌控。 某天,俄國人跨過了邊境,來到了蒙古人的牧場放羊。蒙古人的牧場中鮮草肥美,俄國人的羊吃得不亦樂乎。性情暴烈的蒙古人看到了這一幕,自然氣不過,粗暴地要求俄國人滾回自己的地盤。被蒙古人訓了一通之后,俄國人也火了,憑什么你說讓我回去就回去?這塊地方位于雙方的交界處,本就應該是大家共享的?,F在你圈了塊地,圍了一排籬笆,就不讓別人畜牧了,哪有這種道理? 蒙古人覺得你來我家偷了東西,我不跟你計較,只是讓你離開,已經夠寬容大度的了吧!結果你還要跟我討價還價,要求我以后睜一只眼閉一只眼,繼續(xù)讓你偷我家的東西,想得美!不給你點顏色瞧瞧,你就要蹬鼻子上臉! 雙方的情緒都比較激動,彼此又都不是什么好脾氣有耐心的人,一來二去的,就擦出了火氣。不知誰先動了手,最后,眾人一擁而上,打成一團。 此地的蒙古人人多勢眾,聽到兄弟要打架,一個兩個的都來幫手,漸漸的,俄國人落入了下風。一見了血之后,眾人的情緒難免變得更為激動,一個失手,竟把其中一名俄國人給打死了! 這下事情可大條了!那名俄國人的兩個同伴一路逃回俄國,向當地駐軍報告了這件事,當然,他們說話的時候有選擇性的交代了一下事情的真相,大意如下:他們原本在草地上放羊放得好好的,結果蒙古人忽然冒出來,說那地是他們的,不讓他們放羊,他們氣不過,跟蒙古人爭執(zhí)了幾句,結果,他們的一名同伴就被蒙古人給打死了。由此可見,蒙古人根本不把俄國放在眼里,這是在刻意尋釁呢!如果俄國對這件事置之不理,默認了蒙古人的做法,只怕以后蒙古人會得寸進尺,越來越過分,到時候,可還有他們牧羊的地方? 當地的長官也是個脾氣暴躁的,何況,他對那群恨不得眼睛長在天上的蒙古大爺們已經不滿很久了,明明只有這么點大的地方,這么少的人,在他俄國面前還敢擺譜!不好好收拾這些人一頓,他們就不知道俄國人的厲害! 于是,俄國邊境的長官出面了,帶上了自己手下的人,抄起了家伙就跑到蒙古人的老巢去找他們算賬。原本俄國長官想的是,如果這群大老爺們兒不講理,只拼拳頭,那他們就用武力說話;如果蒙古人還講點道理,不想輕易動干戈的話,他們就坐下來好好談談,讓蒙古人為自己的行為向俄國人道歉。 沒想到,他的這番架勢,被蒙古人認為是來給上一次的人找場子的。草原人最有血性,丟了什么都不能丟了面子!他們當下也不廢話,以最快的速度集合了部落里所有的戰(zhàn)斗力,對著俄國人就往死里打。 都被人家打上家門口了,要是他們再不賣力的話,就要被抄老家了! 見蒙古人一上來就瘋狗似的一陣亂咬,俄國人自然也惱了,本就是你們理虧在前,如今還擺出這個陣仗,要是不跟你們好好干上一場,你們還以為俄國人沒脾氣好欺負呢! 起初只是一場普通的邊境沖突,在邊境的駐軍加入后,就上升了一個級別,直至后來,像滾雪球一樣,越滾越大,參加這場沖突的人數越來越多,涉及到的軍官級別也越來越高。到了這時,最初開打的理由是什么,已經不重要了,究竟誰是誰非,也不重要了,為了爭一口氣,兩個國家都死命地想要贏得勝利,好像誰勝了,誰就有話語權,誰就站住了“理”。與此同時,那些在這場沖突中失去親人的人,也對敵方產生了仇恨的心理,現在,已經不是哪一方低頭認錯,事情就能善了的了! 戰(zhàn)!戰(zhàn)!戰(zhàn)!不拼個你死我活,決不罷休! 發(fā)展到這個地步,連俄國中央當局也無法僅僅把這件事當作邊境的一個小沖突來處理了。 上次使團在蒙古遇害,就已經讓俄國人感到很不滿意,覺得大失顏面,這回,新仇舊恨一齊涌上,俄國人都叫囂著要跟蒙古打一仗! 先前他們在華國人那里受盡了窩囊氣,他們打不過人家,也就忍了,可蒙古是個什么東西?領土面積還沒有他們的十分之一大,發(fā)展比從前的華國還要落后,人口更是少得可憐,十足的一個“蠻荒地”,就這樣,也敢跟他們叫板?要是連這樣一個“蠻荒地”的氣都要受,他們就是孫子! 這一次,就連列寧也壓不下這件事了。 上一回他壓下使團被害的事,將戰(zhàn)爭的火苗掐滅在搖籃中,已經有些政府官員對此表示不滿,若不是他說的話句句在理,且他在政府中也有著頗重的地位,恐怕他們還不一定會聽他的?,F在,如果他再跳出來反對,恐怕不止他的同僚們,就連百姓也要懷疑,他是不是怯懦到這種程度,連一個蒙古也不敢打了。 雖然知道這正是華國樂于見到的局面,列寧卻還是不得不遂了他們的意。 因為這個時候,決定一切的已經不再是政府的意志,而是民意。如果硬要與民意逆著來,相信不用多久,他們就會像沙俄政府和臨時政府一樣,被憤怒的民眾所推翻。 是以,盡管知道與蒙古開戰(zhàn)并非上上之選,列寧也只得備戰(zhàn)了。 而且,百姓們有一點顧慮的也沒有錯,如果他們一而再再而三地對著蒙古人讓步,的確會讓國家威嚴掃地。 偌大一個國家,連小小的蒙古都能欺負到頭上來,是不是代表著,明天其他的國家也能夠來分一杯羹,瓜分一塊地方?俄國的氣候是不招人喜歡,可架不住礦產資源豐富??! 列寧敢肯定,只要他們表現出一絲一毫的軟弱,周圍其他伺機而動的國家就會如餓狼撲食一般朝著他們撲上來。 必須得給蒙古人一個教訓了,無論是于公于私。不說國人,就是列寧自己,對蒙古人的不識趣也有諸多的不滿。 不過,這也不是一件全然的壞事,至少出兵蒙古,也算是對那些客死他鄉(xiāng)的勇士們的英魂一個交代了。想到被自己委以重任,卻再也沒能回來的屬下,列寧心中又涌起淡淡的悵然,但是他很快就拋開了腦海中紛雜的思維,把心思都用在了對蒙作戰(zhàn)上。 他沒有太多的時間可以用來緬懷過去,在有限的時間中,他得不斷地往前看。 既然他們與蒙古人的一仗已經是避無可避,那么他們就要贏,而且要贏得漂亮! 在正面戰(zhàn)場上,蒙古人肯定不是俄國人的對手,他們的武器沒有俄國人先進,人數也沒有俄國人多,但蒙古地廣人稀,如果蒙古人在力有不敵的情況下分散開來藏匿起來,對于俄國人來說還真不好找,必須得想一個辦法…… 這個時候,列寧所考慮的,是怎么從蒙古人身上狠狠地咬下一口rou來。 不久前華國人才從他們身上得到了莫大的好處,蒙古和華國至少現在名義上還沒有分家,華國欠他們的,就由蒙古先還上一部分吧! 想到蒙古所擁有的資源,列寧的眼中劃過一絲銳利的光芒。 如果他們動作夠快的話,也許能夠趕在華國反應過來之前,將蒙古整個兒納入版圖之中。 是的,這就是列寧政府的打算,既然挑唆蒙古與華國對抗的算盤已經落空,那么他們索性就將蒙古整個兒吞了,堅決不會將其留給華國! 就在這一天,全俄國人對蒙古人的憤怒達到了最高點,俄國正式對蒙古宣戰(zhàn)。 蒙古人也沒有想到,原本在他們看來只是一場邊境沖突的小事,最后竟然會演變?yōu)橐粓鰬?zhàn)爭。事已至今,他們不得不接受他們惹怒了一個強大國家的事實。 蒙古人不畏懼戰(zhàn)爭,但這并不代表他們沒有腦子。相反,他們很清楚,若論戰(zhàn)力,他們絕對不是俄國人的對手,論武器,俄國人更是秒殺他們?;蛟S他們能夠憑借著對地形的熟悉在短時間內與俄國人周旋,但時間一長,等俄國人摸透了他們,他們就危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