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節(jié)
華元帝道:“我泱泱大國,若將來使趕走,豈不弱了名頭遭人詬???先挫一下這使者銳氣,趁此時間議出個兩全之法。” 瑾瑜在下方躬得有些腰酸,上首兩人旁若無人的商討怎么整治那個張狂的使者。 “圣上,在下可否斗膽一言?” 華元帝好似才想起下面還有一個人,轉(zhuǎn)臉道:“嗯?你說?!?/br> “在下以為,技術(shù)傳不傳是圣上一句話,他能不能走出黎國,是他的命數(shù)。全憑圣上定奪!” 聽聞瑾瑜的話,華元帝與徐千章沉默片刻。 這意思,是表面上挫完了使者的銳氣,而后把兩種工藝大張旗鼓傳給使者,彰顯大國氣概。 最后,使者學(xué)成歸國時,神不知鬼不覺讓使者和他所學(xué)的工藝,永遠(yuǎn)沉睡在黎國。 以華元帝的手段,抹殺一個異國使者,輕而易舉。 左右這個小國山高水遠(yuǎn)不知在何方,國王等不到他的使者歸國也無可奈何。 若日后國王再派人來詢問,只會了解到黎國是大國風(fēng)范,且十分友善,盡心盡力讓使者學(xué)成送上歸程,結(jié)果使者命薄,在半路失蹤了。 此舉周全,即找回了場子,又保全了名望,也沒讓異國將工藝學(xué)去。 華元帝沒作他話,只是揮手讓瑾瑜退下。 瑾瑜依言倒退一段,才敢背對華元帝離開。 瑾瑜離開后,華元帝看著案上用工整規(guī)范臺閣體書寫的譯文,這一手院體可以稱十分漂亮。 華元帝對徐千章道:“閣老可曾看過李全的策問答卷?” 徐千章微彎腰,道:“按例殿試次日讀卷,策問答卷由掌卷官收存,除了這附加答卷,其他老臣還未曾看過?!?/br> “嗯……”華元帝指尖敲擊著書案,不知在想何物。 徐千章便不去打擾,告安退了出去。 瑾瑜走到殿門口時犯了愁,黑燈瞎火的,他又沒有什么能識別身份的東西,走在皇宮里沒事吧? 卻見方才召他的侍衛(wèi)復(fù)返,直把他送到宮門口。 瑾瑜抬眼看了看天色,踏著月光回到寓館。 在堂中碰見吃酒歸來的李言卿和陳君然,陳君然一臉驚奇,“全哥?你為何也現(xiàn)在才回來?” 瑾瑜笑道:“沒什么,我與你嫂子吃晚飯吃得撐了,我說出去走一走,以便消食,你嫂子卻不肯,我就獨(dú)自出去走了一圈。” 陳君然不覺有什么不對,相互打了招呼,各自回屋。 冬青在屋內(nèi)等了瑾瑜許久,終于見人回來,忙迎了上去,“瑾郎,怎么說?” 瑾瑜唇角一勾,“無事,只是今日答卷出些波折,傳喚我前去確認(rèn)?!?/br> 這個波折,于他而言沒有大礙,那個來學(xué)習(xí)的使者,只怕是命不久矣。 只要瑾瑜平安歸來,冬青也就沒有其他的訴求,安心洗漱歇息。 殿試第二日評卷,因當(dāng)今天子是主考官,其余考官在此只能稱讀卷官。 讀卷官八人,一同審讀頭天殿試三百余份答卷,每人一桌,輪流閱卷。 閱卷后在答卷上作記號,每種記號代表答卷的優(yōu)劣,答卷上得圓這種記號最多者為最佳卷。 所有答卷讀完,從中選取得圓最多的十份呈交給華元帝,華元帝會在這十份答卷中欽定御批一甲三名。 華元帝接到讀卷官上呈的十份答卷,沒有從上往下開始讀,而是翻著找了找。 看到李全的名字時,華元帝生出一種果然如此的感覺,停住翻找的手,把這份答卷從中抽了出來。 先不說文章質(zhì)量如何,這臺閣體與頭夜看到譯文上的一般無二,著實賞心悅目。 華元帝看完所有十份答卷,提筆御批欽定狀元、榜眼與探花,交由填榜官寫榜,次日張貼于東門街。 不過這黃榜,是昭告之用,相關(guān)考生直接由揭曉儀式得知自己的名次。 殿試名次揭曉儀式于清和殿內(nèi)舉行,三百余應(yīng)試貢士同在殿內(nèi),整齊排列,由禮部官員逐一唱名。 第72章 登第 宣布登第名次的典禮稱傳臚,典禮隆重,由禮部統(tǒng)籌,皇帝親視,朝中文武百官皆會出席。 瑾瑜對此只是聽冬青說了只言片語,而后讀書讀到相關(guān)細(xì)節(jié),倒是不慌,與一眾貢士候在皇宮正門前等待傳喚。 所有貢士都穿了統(tǒng)一的公服,頭戴三枝九葉頂冠,立得整齊。 穿上同一樣式的衣裳,戴同樣的發(fā)冠,人靠衣裝這句話便瞬間失去道理。 分明是相同的衣裳,穿在不同的人身上,就是不同的感覺。 瑾瑜常年保持運(yùn)動,與其他終年埋身書海的人差異巨大。 這三百余人,許多身形都稱不上好看,或含胸佝僂,或略有臃腫。 如陳君然等挺拔清潤之列,又顯得干瘦。 瑾瑜身姿頎長挺拔,一身簡單樸素的公服似量身定制,腰封一束,便是寬肩窄臀,健美身形顯山露水。 面如冠玉劍眉星目,端是器宇不凡。 站在瑾瑜身側(cè)的一個貢士,看到瑾瑜時不禁低頭自審,有一瞬間懷疑自己穿的,與眼前之人穿的,不是同一套公服。 候了兩刻,有禮部鴻臚官員前來引路,領(lǐng)至清和殿前。 殿前臺基上,身穿朝服的文武百官已就位,按品級依次排列,王公侯爵站于臺階上,文武百官站于臺階之間的平臺上。 一眾貢士在引領(lǐng)下,順著臺階直上,按會試名次排列,立于百官之末。 清和門內(nèi)兩旁與殿檐下置有樂隊,適時奏響制式大樂。 整個殿前近乎上千人,這場面堪稱壯觀,讓人不由得穆然起敬。 一眾新科貢士頭次見這般大場面,均正襟肅立。 瑾瑜站在貢士第四的位置,身處數(shù)百博學(xué)官高當(dāng)中,微微垂首,沒有多余的動作,力求與旁人無二。 禮部鴻臚官在清和殿內(nèi)東側(cè)放了一張黃色案桌,由內(nèi)閣學(xué)士將填好的黃榜置于黃案上。 至此,傳臚大典就算準(zhǔn)備妥當(dāng),后差了人去紫薇宮奏請華元帝。 臺基上站了數(shù)百人,卻寂靜無聲,靜待華元帝御駕清和升坐。 金烏緩升,華元帝身穿禮服,升坐臺基之上。 華元帝坐定,禮官唱禮,公侯與文武百官帶頭行三跪九叩大禮。 瑾瑜跟著上前一步,跪下磕頭三個,起身,再上前一步,又跪一次。 如此三次,便行完三跪九叩禮。 禮成眾人起身,禮部鴻臚寺卿開始宣制。 “華元十五年,春,三月十二,策試天下貢士,第一甲賜進(jìn)士及第,第二甲賜進(jìn)士出身,第三甲賜同進(jìn)士出身!” 宣制完畢,對照黃榜唱一甲姓名。 “一甲頭名,李全!” “一甲頭名,李全!” “一甲頭名,李全!” 第一甲三名每次唱名三聲,響徹清和上空,傳入眾人之耳。 下有鴻臚寺丞引導(dǎo)狀元出班,瑾瑜跟隨鴻臚寺丞的指引,從眾人當(dāng)中出列,跪在了御道左側(cè)。 雖然是跪,瑾瑜卻跪得豪情萬丈,在此大典之下,當(dāng)著舉國公侯百官與新科貢士,被唱名三次公布頭名,實在意氣風(fēng)發(fā)。 看來他的策問文章與華元帝觀念相合,若是不出意外,接下來的兩年,將會實行他列出的政策。 瑾瑜跪下后,鴻臚官又唱一甲二名。 “一甲二名,張士謙!” “一甲二名,張士謙!” “一甲二名,張士謙!” 三聲之后,張士謙被引出班,跪于御道右側(cè),位置比頭名靠后。 “一甲三名,于連居!” “一甲三名,于連居!” “一甲三名,于連居!” 于連居出班后跪于御道左側(cè),與瑾瑜在同一側(cè),位置又比二名稍后。 一甲三名出爐,而后依次唱名第二甲三甲排名。 二甲三甲姓名只唱一次,且不用引導(dǎo)出班。 瑾瑜跪在御道旁滿頭疑問,所以他得了頭名,要跪在這里等大典結(jié)束? 感受炙熱的日頭曬著脊背頭頂,又無人讓他起來,瑾瑜只得認(rèn)命。 看來風(fēng)光無限也是要付出代價的,還好傳臚大典也快結(jié)束了。 終于唱完二甲三甲,等候多時的樂隊奏響樂章,諸位進(jìn)士又行三跪九叩禮。 瑾瑜長舒一口氣,這下算是結(jié)束了,可惜陳君然與李言卿只是同進(jìn)士出身,日后不知授官何處,只怕不能常見了。 大典完畢,華元帝起駕還宮,禮部侍郎捧起黃榜,放在云盤之上,宮人打了黃傘在前引導(dǎo),出得清和門,穿過皇宮東側(cè)門,將黃榜張貼于東門街。 王宮侯爵文武百官與進(jìn)士跟隨黃榜出宮。 瑾瑜身為一甲頭名,一眾進(jìn)士自覺將他讓至最前,一同前去觀榜。 瑾瑜自然拿出頭名狀元該有的氣魄,器宇軒昂行于所有進(jìn)士之前,率領(lǐng)諸進(jìn)士游街觀榜。 ********* 瑾瑜和李言卿陳君然去了清和殿參加大典,冬青就老早來到放榜的東門街,站在街道一旁,等候放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