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節(jié)
這話任誰聽了都知道這只不過是一個托詞。但眼下農村的條件擺在那里,楊傳明能拿一百塊錢出來已是極限,再逼又有什么用?其實不管怎么鬧,目的不過就是為了給王蘭英治病,難不成還想殺人? 當時楊老倌當著村干部的面可是替楊傳明打下保票的,估計當時他就是存了要出錢給王蘭英看病的念頭。 他有這個想法楊梅并無指責的意思。相反王蘭英并不是一個十惡不赦的壞人,看到她病成那樣,楊梅心里也不好受,現在拿她的病說事,其實也是變了相的承諾出錢給她看病的意思。 楊老倌這下就不好出聲了,去年下半年的分田到戶讓他看到了希望,賣棉花的那點余錢早就一分不剩的被齊昌蘭掏去給大毛買拖拉機了。現在二兒媳婦身體不好,他做大人的理應給拿錢治病。 人活一輩子還不都為兒為女為子孫嘛??墒撬F在就是拿不出錢來,這才愁人。 “爺爺,要不咱們就試種一年成不成?不行明年還種棉花,我保證半句話都不多說。”楊梅見楊老倌沒了底氣,便又勸說道?!耙軖赍X,我保證先借錢給二舅娘看好病。” 這時候她基本上對說服楊老倌已成竹在胸,雖然多少帶點兒施恩要挾的意思。要知道,四毛這學期的學費可都是楊梅墊付的! “要不,就先試試?”倒還是于婆婆最先沉不住氣。 種蘑菇的事到底如何于婆婆不了解,但她卻是對楊梅說的掙了錢給二舅娘看病的保證有些動心。 她不能眼睜睜的看著二兒子一家,弄得家破人亡。說白了有些病急亂投醫(yī)的意思。 “你瞎說什么呢,試一年?能試的嗎?哪一樣不得花錢,珍秀好不容易掙的幾塊錢非得扔水里。”楊老倌聽了于婆婆的話,圓目一瞪,倒是中氣十足。 正文 第139章計劃實施 楊梅非常慶幸她早早的把楊珍秀弄到臨水縣開縫紉鋪子去。 在臨水縣城賣罩衣的日子,財務大權可都在楊梅的手里掌握著的,而且現在母女兩人的全部家當,全都攥在楊梅自己的手里。如果楊珍秀在家,有楊老倌的反對,楊梅什么也做不了,但現在要做什么,只需要她自己做主就好。 楊梅沒敢想她一次就能說服把土地看得比命還要重要的楊老倌,能讓她用一畝地來試著種蘑菇玩,但固執(zhí)的楊老倌一天比一天沉默,楊梅就知道離他默許的日子已經不遠了。 這其中高馳老師三天兩頭的跑是一個原因,最主要的,還是王蘭英的病情已經拖到了刻不容緩的地步。 楊傳明掏出的一百塊錢,對鄉(xiāng)下人家來說,已經不少了,但交到醫(yī)院里只是杯水車薪,王蘭英的病就像一個無底洞,好像多少錢砸下去,很快就被花得分文不剩。 王蘭英打破頭的后遺癥是腦內淤血,人體的保護機制自行吸收不了,需要手術清除。那團淤血已經壓迫到神經系統,再拖下去怕會失明,往后還不知道會有什么更糟糕的后果。醫(yī)生的話像塊沉重的大石頭,壓在楊老倌以及楊家所有人的心頭。 就連囂張跋扈的齊昌蘭都徹底的老實了下來,現在見了楊家其他的人都繞道走,生怕有人再找她要錢。 老楊家少了攪事的人,一下清靜下來。不過這種清靜,卻像是暴風雨來臨前的最后一刻,安靜得令人壓抑和害怕。 八零年代臨水縣人民醫(yī)院的醫(yī)療條件和水平還很有限,開顱技術還不是很過關,花費巨大不一定能換得病人平安無事,最保險的做法就是把王蘭英送到省醫(yī)院去。 但一想到那天價般的醫(yī)藥費用,每個人都沒有底氣。即使算上楊梅手里的千來塊錢,那還是遠遠不夠。 楊梅聯系了常技術員,把塑料膜、菌種以及各種消毒藥品石灰等陸續(xù)運進楊家村,楊老倌看著一拖拉機又一拖拉機的物資卸下來堆積在家里,只是陰沉著臉,一句話都沒有說。 楊梅蹭到老爺子身邊,“爺,咱們這就開工了啊?!?/br> 老爺子置若罔聞,一言不發(fā)的走開。于婆婆拎著雞食正在喂雞,注意力卻一直放在祖孫兩的身上,“梅兒你好好做,理他做什么!” “好?!睏蠲坊亓擞谄牌乓粋€讓她安心的笑臉,有于婆婆給她做后盾,已無后顧之憂。 楊家村八隊楊老倌家今年不種棉花種蘑菇!這個消息如同長了翅膀,經過人口相傳,在村子里鬧騰得沸沸揚揚,個個都等著看稀奇。 物資運到,楊梅干脆在學校請了假,全心全意的撲在蘑菇大棚上。 手里拿著她跟常勝合計出來的設計圖紙,請了村里的幾個勞力幫忙搭建大棚。新年剛過,田地里的活兒都還沒有出來,請人不是件難事。喬云也沒有上學,正張羅著忙進忙出。 好在這事有市里、縣里的指示,楊梅跟喬云兩個小孩子摻合在里面并不太顯眼。 按原計劃,種植蘑菇的計劃里,大棚應該搭建在喬云家的承包地里,只是她沒料到后來事情在常勝的參與下,動靜會鬧得那么大,如果僅憑她跟喬云兩個孩子根本就吃不消了,招架那些好奇的村民都做不到。 在捋清楚了她與老楊家每個人的關系暫時是斬不斷的之后,楊梅不得不把楊老倌推了出來。雖然她也想悶聲發(fā)大財,但完全低估了這時候人們對新鮮事物的好奇心。 能讓楊老倌默許蘑菇大棚的搭建,對楊梅來說是一個重大的勝利,但對于常勝來說,就免不得有些垂頭喪氣。他堂堂市科學研究所的國家工作人員,上面下面跑斷了腿爭取來的項目,到最后,不過是負責指導楊家村一畝地大小的蘑菇大棚。 誰都不愿意做第一個吃螃蟹的人。 高馳很清楚他的失落,笑著拍了拍好兄弟的肩膀,“得了,別一副心如死灰的樣子。你也不看看你的合伙人,我的學生才八歲就能給你爭取到一畝地的支持,那么大的潛力你看不到啊?成功了還愁往后不能大展拳腳?” 這件事追溯到源頭,還是他給牽的線,給了兄弟希望,結果卻不大如人意。他也是實在想不出什么安慰的話,順口那么一說而已。 沒料到常勝卻真的抬頭看了看地里有條不紊指揮著的小女孩,目光變得堅定起來,“嗯,你這個學生倒是真的不錯?!?/br> 即使楊梅有意藏拙,十分小心的扮演一個七、八歲的孩子,但曾經的閱歷,以及做事的風格不自覺的還是會帶出來一些。 比如安排人手搭建一個大棚。 這樣小兒科的事根本就難不住她。況且這時候的條件搭建出來的大棚,根本沒法跟她曾經接觸過的那些恒溫智能大棚相提并論。 常勝給出的建議,就地取材,用本村無主的京竹為骨架,制成半圓形的拱棚,覆上塑料膜就成了。但楊梅考慮到高度,以及大棚的承重和耐用程度,進行了改良。 把常規(guī)的半圓拱棚修改為斜坡式。在北風口用泥磚修筑起一米高的擋風墻,再以京竹骨架為頂,內部立木柱支撐,建成之后跟小房子差不多。這樣的成本要高一些,但好處也看得見。 這樣一畝地全在一個大棚的覆蓋范圍之內,方便統一管理;筑了擋風墻,即使是在大風的冬天,大棚的堅固度都得到了充分的保障,而且室內空間變大變高,增加了更多可用空間,而且可以有效的減少大棚的損毀機率。 楊梅對平菇的種植可是花了心血的,絕不是一錘子買賣。與其年年支出大棚維修資金,還不如一步到位。 這樣的大棚還有一個好處,塑料薄膜橫鋪,將來平菇種上了通風和控制溫度比較方便,拉開一條就成了天窗,而且萬一有薄膜破損的情況更換也比較方便。若是半圓形的拱棚,一畝地就得建多個搭棚,壞一處就得更換整個棚頂,結果維修費用更高。 當然這樣做的工程量要比半圓拱棚大得多。 正文 第140章低潮 好在鄉(xiāng)下這個季節(jié)是農閑,冬天剛過,春天還孕育在土地里,最不缺的就是勞動力。 這年頭號請人幫忙那就真是純幫忙,若提錢,估計還有人會跟你翻臉,那是太外道的表現。若主人家過意不去,盡可能的提供一頓豐盛的飯食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