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8節(jié)
聽著耳畔李瓊的大呼小叫,楊梅很滿意的笑了,看來她再一次賭對了。 這些天別看她表現得風平浪靜,其實十來萬塊錢就這么扔下去了,心里也挺緊張的。雖然有前世的參考,但誰知道還能不能做準了呢?畢竟她重生以來,間接或直接的造成了很多改變。 比如臨水縣,這個湘省的邊陲小城,在前世一直默默無聞,雖然仗著三省交界的地理位置,商貿城紅火過一段時間,但由于交通以及政府策略層的短視,一直沒有強而有力的貨源、以及福利支撐,大部分的商戶都選擇就近從寧常市進貨販賣,價格上沒什么優(yōu)勢不說,貨源質量還良莠不齊,好不容易建立起來的信譽很快毀于一旦。 商貿城于九十年中期就已經江河日下了,最后湮滅于歷史中,徒留一些下崗工人或進城農民辛苦掙扎,勉強糊口而已。 而現在的臨水,卻因為商貿城早早的建立,又有楊梅打造的優(yōu)秀團隊負責進貨事宜,早已今非昔比,這個邊陲小城就如一顆冉冉升起的明珠,在湘省的版圖上,發(fā)出耀眼而奪目的光輝。 獨特的地理環(huán)境,一下就受到了多方的注目,周邊各省市商人的進駐進一步的繁華了臨水,小小的縣城如今的熱鬧絲毫不遜于寧常市,人口急劇的增長,催生了各行各業(yè)的發(fā)達,就連楊珍秀都不大不小的弄了個房地產公司,聽說上頭正在鬧撤縣建市的傳聞,無論從政府還是民間,都干勁十足,熱火朝天,處處一片欣欣向榮的景象。 若說臨水的成功是得益于它獨特的位置,那完全相反的位于臨水縣轄區(qū)的楊家區(qū),就不免讓人好奇了。先說說它的位置,地處臨水縣腹地,不靠山不臨海,距離縣級公路都還有二三十里地,時不時還洪水泛濫成災的地方,俗稱‘鳥不拉屎’的貧瘠之地,竟然一躍成為村民人均年收入達到三千以上的地方! 九十年代初的萬元戶已經沒有八十年代那么稀罕了,但就算是城市里的工人,按每月兩三百的工資計算,一年不吃不喝,也就能攢下四千元不到的財富,雙職工的兩口子,一年也掙不來一萬元。 可楊家村村民的收入是個什么概念?人均三千以上,那就是說七八十歲的老人、嗷嗷待哺的孩子,都是家里的一份子,可都算了收入的!普通農戶,一家怎么也有四五口人,年收入已經破萬! 也就是說,楊家村家家都是萬元戶! 這在當地的媒體和學者的口中,已經被稱為:楊家村現象。 隨著這份名氣的傳揚開來,楊家村成了遠近聞名的示范基地,大批來自全國各地的取經團接踵而至,儼然最繁忙的觀光景區(qū)。楊傳貴在楊梅一回家就過來了,鑒于越來越多的觀光人員涌入村子,商量要不要在村里開設飯店和招待所。正是因為這樣,楊梅放假回來之后才一直窩在縣城的家里,而沒有回到鄉(xiāng)下去。 雖然‘福鄉(xiāng)’食品廠,以及配套的蔬菜基地、養(yǎng)殖廠,屬于與村里的合作項目,也是楊傳貴這個村支書在經營,但幕后的老板實際上還是楊梅,如果被人纏住刨根問底,免不得麻煩。 能低調就盡量的低調,這才符合悶聲發(fā)大財的標準做法。 但隨著年節(jié)的腳步越來越近,楊梅還是躲不過要回村里了。 于婆婆是春天的時候沒的,按照臨水這片的習俗,今年過年算是‘新亡人’,大年初一初二各方親戚都要來祭拜,以示哀悼。做為主家,自然要做好招待客人的準備。 楊梅和喬云回去的那天正好是農歷臘月二十四,過小年的日子。不知是不是有意的,楊家村村民分紅的日子也選在這天。這個分紅,完全是除了村民們在基地、工廠上班的正常工資之外,額外的收入。 按楊梅給出的說法,那就是征地的補償。說起來,楊家村在分田到戶沒幾年之后,其實又回歸到了‘大集體’的環(huán)境下。只不過集合他們土地的已經不是村委或者國家,而是‘福鄉(xiāng)’食品廠。 工廠建造用地、各原材料基地用地,都采用租用的形式,租金到年底以分紅的方式,按各家田地的數量多少計算,統一發(fā)放到村民的手里。這樣算起來,楊梅和喬云都是有份的。 一進村,就收到了消息,楊梅和喬云一起去的村部,整個楊家村熱鬧得跟過年似的,除了基地和工廠留下極少數值班的人員,其余的都放了假,大家盼著等著,都等著今天的熱鬧。 楊梅和喬云去的比較晚,八隊的人大都已經過去了,他們離開村子已經有些年了,這一路碰到的人大多都不認識。 楊家村新建的村支部就在‘福鄉(xiāng)’食品廠隔壁,一棟白色的兩層小樓。這樣的小樓在楊家村并不少見,村支部不同于一般村居的只是門口有一個非常開闊的廣場,那里幾乎可以容納全村的人開一個村民大會。 看著濟濟一堂,擠得滿滿當當的到處都是人的廣場,楊梅有些驚詫,在她的印象中,楊家村不可能有這么多人!自實施計劃生育的國策以來,臨水、乃至寧常市都是執(zhí)行得非常好的,八十年代中后期成親的家庭,一般都只有一個孩子。 “咱們村子的人當然多啦,誰不是削尖了腦袋的想往咱們村里鉆!”楊梅的話被旁邊的人聽了,立馬就有接話的,“你怕是新來的不知道,咱們村的小伙子啊,現在全娶的外村的媳婦,大姑娘嫁了人都不離家的,全爭著搶著做上門女婿!”那位大姐笑呵呵的說道,并不為人多而惱。 “你就高興嘍,你家的大丫不用嫁出去氣婆婆氣了!”七大姑八大姨的,婦人們在一起談得最多的就是家長里短。 “那可不!嫁出門的媳婦少不得受別人的閑氣,哪有放在自己親娘眼皮底下日子過和舒坦!再說你家養(yǎng)的兒子,不愁娶不到兒媳婦不也開心?” 正文 第401章分紅 廣場上人聲鼎沸,卻也秩序井然,大家都以小隊為單位,劃分成一個一個的方陣。 上萬人聚集在一起,聲勢浩大,讓人不自覺著跟著熱血沸騰。楊梅看著這場景很有學校高考前開誓師大會的陣勢,只不過那時只有區(qū)區(qū)一千多人,造成的聲勢根本無法與這里相提并論!一時不由得玩心大起,拉了喬云就往人堆里鉆。 喬云笑著搖了搖頭,人卻隨著楊梅的腳步走了,時不時的還要替她擋人開路,兩人很默契的來到了八隊的方陣。 “哎呀,這不是梅兒嗎?還有云伢子!聽說你們可都是大學生了?。俊边€沒有靠近,楊梅兩人就被人認出來了,那熟悉高吭的聲音在楊梅這會兒聽來,竟然聽出了幾分親切的味道。 “坐這里,坐這里!”余桂芝一手納著鞋底一手從身后拉出把椅子來。 這樣的余桂芝讓楊梅有些驚詫,在她的印象中那個黑瘦得像圓規(guī)一樣的婦人如今發(fā)了福,臉上也白凈了,穿著新式的太空棉棉襖,一團和氣。 一把椅子兩個人,楊梅跟喬云兩人互相謙讓著,誰都不肯坐?!白?,去搬就是了。”這時傳貴嬸子也聽到聲音過來了,她把自己的椅子讓了出來,一時隊里所有相識的人,全都圍攏過來。 “你們大學生一個月能掙多少錢?。坑袥]有咱們村里掙得多?”寒暄未完,余桂芝拉了楊梅問道。 “我還沒畢業(yè)呢,現在還得花錢。”楊梅不知道她的意思,只是老實做答。 “哎喲!就說嘛,讀那么多書做什么,到現在還花著家里的錢呢,咱們家寶兒沒考上初中那會兒,村里人還凈是冷言冷語,如今成了百畝湖養(yǎng)魚場的組長,領著一個組的人干活呢,錢可沒少掙!”楊梅的回答讓余桂芝一下打開了話匣子,臉上盡是愉悅之色。 “話可不能這么說,不讀書沒文化當睜眼瞎有什么大出息?時代不同了,再不興老一套,年輕人還是多讀點書好。咱家武子已經上高中了,只要他考得上大學,我砸鍋賣鐵的也要供他讀!到時候就算是回家來,也能撈個干部當當?!被卦挼氖怯喙鹬ジ舯诘囊粋€嬸子,這兩人向來不怎么和睦,現在針鋒相對,也是情有可緣。 這兩人打的機鋒,別人估計都聽得習慣了,各自說著各自感興趣的話題,只當沒聽到。 楊清寶沒讀多少書的事可能也是余桂芝的硬傷,那么護崽的一個人,竟然硬生生的忍著半晌沒吭聲,只是過了會兒,又拉著楊梅道:“咱家寶兒長得好,現在說親的都快踏破門檻了,真不知道給他挑個什么樣的姑娘好,等他娶了媳婦兒,我就安安心心的養(yǎng)老啰,少了多少煩心事!” “梅兒你還記得我家寶兒不?現在可不一樣了,長得高大魁梧,比他老子強太多了。嘖嘖你是嬸子看著長大的,如今出落得也水靈了,要不是咱們是同宗的親戚,你們倆從小一塊兒長大,青梅竹馬的倒是很登對的一對兒!”余桂芝的話有些不著邊際,但楊梅卻有些‘受寵若驚’,能讓把兒子看作天的這個女人覺得自己夠格配上她的兒子,還真是最大的褒獎了??! 只是這個話她不好接! “你這個婆娘,滿嘴跑的什么火車!知道同宗還開這個黃腔?”傳貴嬸子忙接了話頭,為楊梅解了圍,“人家梅兒才多大的孩子,跟人說這話。再說人家一名牌大學生,外面的花花世界哪里去不得就算不是同宗能嫁給你兒子?還真是敢想!” ‘福鄉(xiāng)’食品廠背后的老板是誰,這些人里也就傳貴嬸子多少知道一些,其他人是一概不知的,她聽了余桂芝的話差點沒嗆著,她生怕旁人也生了這樣的心思,到時候把梅兒的名聲傳得亂七八糟的,這才說了后面的話。 余桂芝被訓得有些訕訕的,她不過是想顯擺顯擺自己的兒子罷了,楊梅倒是能理解,再說楊清寶說到底不僅跟她同過學,還是血緣不遠的堂兄弟,也不好讓人太貶低了?!翱磱鹱尤缃竦拈L相,就知道清寶也不會長得太差了,還當了小組長?那也是勤勞能干的,每個人都各有所長,只要踏實肯干,就不愁過不上好日子。嬸子你一看就是有福氣的,等著清寶孝順你吧?!?/br> “是嘞是嘞,咱家寶兒可孝順了……”不等她再夸自家的兒子,就見前面的主席臺上來了人,場上的人都慢慢安靜下來。 楊梅看過去,就見著楊傳貴出來了,緊跟著他的是楊清彪,‘福鄉(xiāng)’食品廠的廠長。再后來是黑妹子,兩人手里都不空,帶著人拎著大大的鼓鼓囊囊的錢袋子。 “發(fā)錢了,發(fā)錢了!”余桂芝對楊梅剛才的話很受用,忙把手里的鞋底收了,低聲的提醒楊梅?!昂诿米尤缃窨纱蟛灰粯恿?,人長得好看,又有文化,你看跟我家清寶怎么樣?” 余桂芝把目光落到后面黑妹子的身上,就再移不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