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節(jié)
李雙佺道:“此物是王爺親自畫圖,讓我們制作出來的東西?!?/br> 虞子觀察,點頭思索:“此物倒像是望遠鏡,卻比望遠鏡要寬大體長很多,且不好攜帶?!?/br> “王爺是想將此物用作于哪方面?” 戚司安道:“欽天監(jiān),云臺之上?!?/br> 云臺之高,恍若手可摘星辰。 第37章 欽天監(jiān)掌管天文,觀察天象,也推算歷法,而欽天監(jiān)監(jiān)正的職位比較特殊,可不用上朝。 戚司安所說的云臺便是監(jiān)正及其監(jiān)判、春夏秋冬官正等觀察測算的地方,也是京城里建設(shè)最高的樓臺。 高處不勝寒,上去后仿佛能將星辰摘下。 都說欽天監(jiān)里清冷孤寂,為帝王測算天命是異常嚴肅且重大的事情,其言行更要謹小慎微,敬終慎始。 而欽天監(jiān)里的人員永世不得遷動,不許離開京城,便是為了防止觀天之術(shù)的泄露。 《周禮》曾記載“保章氏,掌天星,以志星辰日月之變動……” 欽天監(jiān)觀察天象的范圍極其廣泛,除卻日月星辰的變化,測風向測晴雨,此外還包括霜雪雷霧等,所測之多,頗為復(fù)雜,歷來更是與帝術(shù)權(quán)謀等掛鉤。 聽戚司安說這架望遠鏡是為欽天監(jiān)的監(jiān)正習(xí)驥所制作,褚尋真便覺得有些詫異,欽天監(jiān)向來少沾惹為妙,怎么看瑞親王行事卻好似無所顧忌一般? “欽天監(jiān)的云臺只是座高樓,需要觀測星象時才會登上,平時并無太多嚴禁的限制。” “且在云臺上面俯瞰夜景亦或是觀星都極美,虞子可要隨本王前去觀賞看看?”戚司安邀請道。 虞子確實對此有些興趣,便點頭同意。 從健器營里出來,到達云臺時,已經(jīng)酉時將近戌時,天色微微昏暗下來,他們來得巧,云臺正在一層一層的掌燈,自下而上,暖黃的光芒亮起,直至最高處隱沒。 隨行的下人早已將斗篷準備好,三件蟒紋黑色的斗篷,兩件素色飛禽云紋的斗篷,云臺最高處,四面尚無遮擋,風大寒冷,需要披裹斗篷御寒。 褚尋真拿過素色的斗篷,分給陸繪思一件,看來瑞親王是知曉陸繪思女子的身份。 也是,派下屬將虞子等人尋來的便是他。 虞子搖頭笑道:“雖有登高之心,卻無登高的體力,老夫這胳膊腿兒的,也不知曉能爬上幾層?!?/br> 戚司安道:“可叫侍者背您上去?!?/br> “誒,不必如此,老夫爬到哪層算哪層,一樣可以觀賞夜景?!庇葑訑[手道,叫他們不必遷就自己,自行上去便可。 最后還是虞稟稚陪在虞子的身邊慢慢登樓,褚尋真陸繪思則是隨戚司安登上云臺的最高處。 望遠鏡早已被提前搬到上面,外表雖然很像天文望遠鏡,但絕不可能達到現(xiàn)代天文望遠鏡的程度,只是最原始的觀察星象的工具,將距離拉近罷了。 倒是………… 褚尋真看了眼走在前面的戚司安,沒有想到他竟然能夠在望遠鏡的基礎(chǔ)上,將其改造成天文望遠鏡的樣子……并且是用于欽天監(jiān)觀測星辰。 待爬到云臺的最高一層時,褚尋真和陸繪思都有些微微的喘|息,戚司安卻還面不改色,只是略有驚訝的看向前方笑道:“您老今日竟也在云臺之上?” 云臺的最高處是一層空曠略顯寂寥的大殿,只設(shè)簡單的矮桌木椅于中間,再無其它多余的東西,如今又添了幾個高架的望遠鏡。 正中間坐著一位身穿廣袖長袍發(fā)須皆白的老者。 褚尋真聞言,好奇的望過去時,恰巧對上老者平靜寧和的雙眸。 老者道:“知你今日去健器營里取它,老夫怎么能夠錯過用望遠鏡觀賞星空夜景的趣味?!?/br> 褚尋真與陸繪思對視一眼,如果沒有料錯的話,這位便應(yīng)該是欽天監(jiān)的監(jiān)正,習(xí)驥。 回答完戚司安的話,老者又看向他身后的兩人:“兩位姑娘是?” 褚尋真略有驚訝,竟然能夠瞧出來陸繪思是個女子? 陸繪思也面露些許詫異。 習(xí)驥頓時笑道:“老夫這點眼力還是有的,且過來坐下吧?!?/br> 待三人落座后,戚司安便為老者介紹了一番。 介紹到褚尋真時,習(xí)驥頗為感嘆道,若是沒有望遠鏡的出現(xiàn),恐怕他這雙日漸老眼昏花的眼眸以后就不好觀測天象了。 矮桌上溫著茶水,言罷后,一雙蒼老的手便有條不紊的挑起茶釜,為褚尋真三人倒了杯熱茶,“寒臺微冷,喝杯茶暖暖身子吧。” “多謝監(jiān)正。” 喝過茶水后,習(xí)驥便背著手踱步到了一架望遠鏡前,興致勃勃的觀察起來,沒一會兒,陸繪思也忍不住好奇的走了過去。 矮桌前只留下褚尋真與戚司安兩人。 見杯底只余一點茶液,修長的手指挑起茶釜,戚司安又為她倒了一杯熱茶,“不去看看嗎?” 桃花眼帶笑,掃過幾架望遠鏡。 褚尋真先是搖搖頭,接著又好奇詢問:“王爺怎么會想到將望遠鏡制作成這個樣子?” “瞧著奇怪嗎?” 戚司安道:“本王只是想望遠鏡能夠看到遠處的景物,那能不能看到星辰月亮?” “然而星辰離我們的距離卻又太過遙遠,普通的望遠鏡必定是望不到的?!?/br> 他撐頭輕笑:“可本王想看看近處的星空是什么模樣?!?/br> 褚尋真也忍不住笑了起來:“王爺喜歡看星星?” “是啊,從小喜歡看,本王第一次登上云臺……還是隨母妃來此?!?/br> 瑞親王的母妃……是云妃,當年那位絕色傾城,冠絕天下的美人,孝慷帝晚年時不顧所有人的反對納了她。 而在生下戚司安的七年里,孝慷帝過世,盛佑帝即位,沒過多久后,云妃便香消玉損。 至于為什么會有人反對孝慷帝納她為妃,因為云妃乃是當時欽天監(jiān)監(jiān)正的女兒,習(xí)驥為監(jiān)副。 云妃死去沒多久后,其父親也于半月后離世,監(jiān)正的位置便由習(xí)驥擔任了。 褚尋真用茶盞暖著手,沒有說話,因為戚司安此時的神情看起來有些陰郁,似是想起了不愿意回想起的事情。 半響,他又笑道:“褚先生不若幫本王看看,這架望遠鏡還有哪里需要改正的地方?” 褚尋真點點頭,起身走到空著的望遠鏡旁邊,調(diào)整好角度后便湊近觀看,夜風吹起垂落在胸前的發(fā)絲,微蕩幾下后又平靜下來。 她不由得往身側(cè)看去,戚司安正擋在風吹入的方向,金絲繡梅的襟口對著她。 “本王記得你說過,焦距便是焦點到透鏡中心的距離,是否透鏡的厚度越大,透鏡的焦距也就越短?” 見褚尋真點頭,戚司安抿起嘴角,笑得開心:“本王叫人將透鏡弄得很厚?!?/br> “王爺?shù)臎Q定很正確,制作出來的望遠鏡也很好。”仔細看過后,褚尋真笑道:“星星很漂亮?!?/br> 戚司安聞言,笑容更甚。 在云臺最高處又待了不久后,褚尋真等人便離開往下走去,虞子和虞稟稚只逛到第四層便停了下來,他們遇到時,兩人正溫著茶愜意的聊天賞景。 ………………………… 盛佑帝賜給褚尋真一塊兒地,叫她種植棉花,雖然現(xiàn)在已經(jīng)被封為縣主,可是棉花的事情亦還不能耽誤。 她對于種地沒有絲毫的經(jīng)驗,棉花對于大蔚朝來說又是新奇的物種,因此,如何栽培播種,棉花所需要的水分、光照、土壤等條件又分別是什么,便需要細細摸索著來。 好在褚空寧為她尋了不少有經(jīng)驗的老農(nóng),種植棉花的事情還算順利,褚尋真又幾乎是親力親為,也積攢了不少的經(jīng)驗。 “棉花是喜光作物,適宜在光照充足的條件下生長……播種至出苗所需要的水分…………初蕾期時、盛蕾期后需要的水分…………”褚尋真一邊念念有詞著,一邊將這段時間內(nèi)做好的筆記整理出來。 棉花是容易種植,但播種前也要做好準備,田間的管理更是不能松散,這樣做有利于棉花早熟,也能保證棉花的優(yōu)質(zhì)和高產(chǎn)。 褚空寧在一旁坐下,見狀不由得笑道:“珍珠兒,你寫的這些東西,旁人又不能瞧見?!?/br> “我早就想好了,大哥?!瘪覍ふ嫣痤^道,笑眼彎彎:“宣平大街上不是有張貼告示的告示墻嗎?紅示一般還會貼在官府的八字墻右側(cè),我們也可以弄一面報墻?!?/br> “報墻?”褚空寧略微思索道:“珍珠兒要將自己記錄的這些東西貼在墻上,廣而告之?” 褚尋真點頭:“沒錯,大哥,棉花對于百姓們來說畢竟是個新奇的物種,之前誰都沒有播種過,更是沒有絲毫的經(jīng)驗之談。” “若要這樣簡單的將棉花種交給百姓們,恐怕第一次種植會有很多不順利的地方?!?/br> 而她現(xiàn)在之所以能夠種出棉花,也是因為幾個老農(nóng)夜以繼日的觀察。 這些種植棉花的經(jīng)驗若是能夠告訴百姓們,總比一傳十、十傳百要來的方便很多。 “百姓們之中如果有不理解亦或是不認字的,也可差人站在報墻旁邊講解。”褚尋真道:“大哥覺得怎么樣?” 褚空寧不由得點頭:“報,有傳達消息文字的意思,珍珠兒的建議確實不錯,這樣也能夠省卻很多的事情,而且……” “而且什么?”褚尋真疑惑道。 “大哥在想,既然都已經(jīng)張貼在了墻上,何不再弄些紙張分發(fā)下去,一面之墻,不可能所有的人都來觀看,京城之內(nèi)尚且如此,其他的地方更是鞭長莫及。” “所以,將經(jīng)驗印在紙上,再分發(fā)給百姓便是必須的?!?/br> 褚空寧笑道:“但這卻也不是無償分發(fā),想必百姓們兩三文錢還是出得起的,再者,我們何不弄一處專門印刷此物的地方……” 他略微思索道:“往后還可以傳遞些別的消息…………珍珠兒,為什么這樣看著大哥?” 褚尋真默默的收回眼神:“沒、就是覺得大哥很前衛(wèi)?!?/br> 她尚且未提出報紙的概念,大哥竟然給說出來了…… “前衛(wèi)?這又是何意?”褚空寧疑惑道。 褚尋真撓撓臉頰,岔開話題,問道:“大哥既然想出這個辦法,那便取個名字?” 褚空寧道:“既然已經(jīng)有了報墻,那便取名叫……報紙,如何?” 褚尋真:“大哥你說的都對!” …………………… 百姓們第一次聽見棉花二字,還是在瑞親王宣讀褚尋真成為縣主的圣旨上,當時尚且還不知曉是什么意思,只以為是什么新奇的花種,聽完便忘到了腦后。 現(xiàn)在,棉花兩字卻又出現(xiàn)在了一面墻上。 一面不是告示的墻上。 起先沒有多少百姓圍觀駐足,來人在墻邊擺放上桌案,上面放著棉花和用棉花制作出來的衣物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