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節(jié)
是以,一直到到了衛(wèi)家大門,衛(wèi)家下人們才知道大小姐回府了。 有下人見了他們就準備去夫人跟前兒稟報一聲兒,衛(wèi)鶯道:“都到家里了還說甚說,你們安心當(dāng)值,我們又不是不認路?!?/br> 下人們這才作罷,又指了指地兒,說這會兒一大家子都在后堂,便由得衛(wèi)鶯帶著徐家兄弟并著一串丫頭婆子,浩浩蕩蕩的往那后堂去了。 這會兒衛(wèi)家當(dāng)家衛(wèi)成已經(jīng)去了吏部,后堂里邊這一大家子說起來都是一家人,但都是何氏一群人熱鬧,徐氏婆媳兩個跟個外人似的杵著,吳氏倒是想托辭離了這屋,畢竟膝下還有兒子女兒要照顧呢,老太太就是再不講理她也說得過去,只見婆母徐氏一臉委屈,在老夫人何氏跟前兒伏地做小的又有幾分不落忍。 沒她幫襯著說幾句,這婆母怕更是要被這幾房人給欺負了。 何氏覺得衛(wèi)玉淑前些日子受了委屈,畢竟給挨了一巴掌,心里惱怒老二連給侄女討個公道都不能的時候,更是命了徐氏給衛(wèi)玉淑準備了不少衣裳首飾,連吃得也讓廚房備得格外精細,只差把人寵上天了。 在何氏心里,他們這是到了老二家的地盤,結(jié)果這兩個卻讓玉淑生生受了一巴掌,可不得讓他們給賠? 也不想想,衛(wèi)玉淑要是能息點脾性,能鬧成這樣? “還杵著做甚,還不快給伺候著。’’何氏不滿的瞪了徐氏一眼,不屑的撇了撇嘴,還說是甚大戶人家出來的千金小姐,規(guī)矩禮儀樣樣精通,連伺候婆母用飯喝茶都不行,精通個屁,他們衛(wèi)家是倒了八輩子霉才給娶了這么個成天只會喪著臉的婆娘!“還不快些續(xù)茶!’’ 徐氏委委屈屈給續(xù)了茶,差點又要掉淚了。 尤其是衛(wèi)玉淑這么個小輩都坐著,反倒是她一個當(dāng)長輩的還站著伺候,實在是丟人得很。 衛(wèi)玉淑眼眸轉(zhuǎn)了轉(zhuǎn),唉聲嘆氣起來:“祖母,堂妹是不是還在記恨我這個當(dāng)堂姐的啊,那回二叔一家回老家,我失手把堂妹身上的一個玉鐲給摔碎了,這才讓她知道祖父祖母已經(jīng)來了京城也不肯過來給祖父祖母請安。’’ “她敢!你那是不小心!’’ 說起這個何氏就一肚子氣,衛(wèi)鶯這個孫女跟她娘徐氏一樣,看著唯唯諾諾的,實則都是當(dāng)面一套背后一套的,玉淑當(dāng)年只是不小心摔碎了她一個玉鐲而已就糾著不放,實在是太小家氣了些。 再說,他們這些當(dāng)長輩的都到京城了,衛(wèi)鶯一個小輩兒竟然到現(xiàn)在都不過來請安,這是沒把他們放在眼里??! 衛(wèi)玉淑低著頭,“祖母別這樣說,堂妹是大家閨秀出身,哪里是我這個鄉(xiāng)下來的能比的,當(dāng)年摔碎了堂妹的鐲子,我心里一直過意不去,這些年省吃儉用的想攢些銀錢下來給堂妹再買個鐲子,可惜孫女手頭的銀錢少,到現(xiàn)在也攢不齊,也不知道多久才能買上一個鐲子的?!?/br> “可不是,難怪玉淑這么節(jié)儉,平日里舍不得花的?!?/br> 衛(wèi)家兩個姑奶奶忙開口。 衛(wèi)玉淑是甚人,恐怕除了老夫人和老爺子外都是有底的,她們可不相信衛(wèi)玉淑真像她說的那樣還想給衛(wèi)鶯買鐲子,衛(wèi)玉淑從頭到尾的這一身行頭可是沒少花銀子,在淮河老家也是出了名兒的散財童子,不過是為了換著花樣的騙銀子罷了。 兩個姑奶奶撇撇嘴。但這跟她們可沒關(guān)系,她們跟著上京不就是為了給自家討要點好處嗎?衛(wèi)玉淑這主意要是能成,她們還能不從中得些好處? 果然,何氏一聽就急了:“你這個傻孩子,你給她買甚?她可是伯夫人,家大業(yè)大的有的是銀錢,倒是你,才該好好打扮打扮的?!f完,她還看了看衛(wèi)大嫂,不悅的看著她,“玉淑還沒成親,怎的,你一個當(dāng)娘的還舍不得給她花幾點銀錢了?’’ 衛(wèi)大嫂叫苦:“哪能啊娘,可我們大房可沒錢?。 ?/br> 衛(wèi)三嬸等人也哭起了窮,何氏從他們身上看過,最后移到了徐氏身上來,“老二媳婦,玉淑可是老二的親侄女,也喚一聲嬸子呢,你一個當(dāng)長輩的就沒點表示不成?’’ “我……’’徐氏一肚子憋屈,甚叫她沒點子表示,那衛(wèi)玉淑甚至這些親戚,那吃的用的,不都是她給的嗎?首飾布匹的給換了好幾批,連大嫂三弟妹和兩位姑奶奶那兒也送了不少去,徐氏自覺已是做足了該做的。 她還記得去淮河老家的時候,大嫂和三弟妹可是甚也沒做,只把他們住的院子給清理了下就完了。 “咋了,你還不情不愿是吧!’’徐氏狠狠拍了拍桌,兇狠得很,“不孝的東西,對自個兒親侄女都不慈的!’’ 外頭揚起了一道帶笑的聲音:“怎么回事,咱們衛(wèi)家還有人不慈?’’ 香風(fēng)拂過,一群人圍簇著跨進了門兒,打前頭的自是被丫頭婆子們簇擁的衛(wèi)鶯,身著一襲淡藍的梅花錦緞,腰間環(huán)佩隨著走動叮咚作響,頭上步搖輕晃,金翠寶石交錯,奢華至極,渾身清新淡雅的香氣,恰著腰,身段玲瓏有致,尤其是五官,面如白玉,肌膚細膩如上等的羊脂玉一般,淡眉彎彎,眼含秋水,紅唇一抿,自由一股氣度風(fēng)華,端的是高高在上,一副高門貴婦的做派。 身后,兩位溫文爾雅的翩翩少年郎隨著。 屋里眾人何曾見過這般人物模樣,光是這做派就讓人敬著,待走了近衛(wèi)鶯等人給行了禮,何氏才將將認出了人:“你、你是鶯姐兒?’’在何氏的印象里,衛(wèi)鶯跟徐氏簡直是一個模子刻出來的,都是不討喜的性子,跟個木頭樁子似的,長得也不怎出挑,如今見了人險些不敢認了。 衛(wèi)鶯就抿唇笑了:“祖母說的哪里話,可不就是我。’’ 說著她又給衛(wèi)大嫂等人福了個禮,不熱絡(luò)但也不冷著,但就是讓人不太敢親近。 衛(wèi)鶯帶著徐家兄弟倆在一邊兒挑了個地兒落座,又問道:“方才聽到祖母說甚不慈,怎的,娘,可是你做得不對?’’她問徐氏。徐氏剛要開口,卻見她又一股惱兒的問了起來,“可是祖父祖母來沒給安排院子?院子里可有不妥?我伯母何嬸子姑姑們身為女眷可有給安排衣料布匹胭脂水粉?’’ “對了,忘了還有堂姐!’’ 衛(wèi)鶯看向衛(wèi)玉淑,笑了聲兒:“說來我還以為堂姐早就嫁人了,不料這都二十了還在家呢?!?/br> “你!’’ 徐氏被女兒一通問,忍不住說道:“我哪樣沒安排上,衣料布匹和胭脂水粉還有那首飾甚的都送了去的,昨兒又換了一批給送了的,連府上的廚子都是特意請了淮河老家的人做的?!?/br> 她到底有哪兒做得不對了? 眾目睽睽的被徐氏給說了出來,老爺子兩個跟屋里的人都有些難堪。 他們本就是仗著徐氏好拿捏才敢這么欺負人,如今被挑破了可不就顯得他們沒理了嗎? “你祖母說笑呢,甚慈不慈的?!蠣斪哟蚱鹆藞A場。 “這樣啊,’’衛(wèi)鶯一副信了的模樣,倒是很大方的同她娘徐氏說了起來:“娘,我說你也是,堂姐雖說年紀大了嫁不出去想朝你這個隔房的嬸子要點銀子,你給她不就行了?!?/br> 衛(wèi)大嫂等人臉上頓時帶起了笑,正要夸呢。 “我爹一月七倆銀子的月銀,雖說爹做了官,但也不能不孝啊,娘和嫂子侄兒們就吃點虧別花這銀子了,女兒雖說嫁出去了,養(yǎng)你們幾個還是沒問題的,我爹那七倆銀子正好如數(shù)給祖父祖母,給大伯三叔和兩位姑姑幾家用就是,都說男主外女主內(nèi),男人負責(zé)在外掙銀子,女人在家cao持家務(wù),咱們祖父祖母年紀大了,女眷們虧就虧吧,把咱們爹一月所有掙的銀子都交了誰還能說個不好不成?別說外人了,就是說到大理寺那也只有夸我爹孝順,說娘和嫂子大義的。’’ 衛(wèi)大哥等人坐不住了,這丫頭片子沒料還挺能說的,七倆銀子能做甚,進一趟酒樓就花沒了,他們要的是老二那七倆銀子嗎?他們看重的是弟妹徐氏那上萬倆的壓箱底! 都嫁到他們衛(wèi)家了,這些銀錢也該是衛(wèi)家的! 不過這話他們不好說,衛(wèi)大嫂跳了出來,“鶯姐兒啊,話可不能這么說,什么七倆不七倆的,你爹娘孝順得很,用不著,這銀錢啊還是交給你娘保管就是,我們要用啥給你娘說說就是,免得生分了?!?/br> “是啊是啊,就是這樣,一家人不說兩家話?!?/br> “哪有分兩家的?!?/br> “……’’ 衛(wèi)鶯點頭:“說的是,我娘管這些也習(xí)慣了,不然就拿我爹這銀子給一家老小好好補補,祖父祖母好不容易在,這錢可不能省,娘,這七倆銀子你可得花光,最好記個賬,這一筆一筆的記清楚,要是你們多用了那可不行的。’’ 徐氏張了張嘴,到這會兒了哪里不知道閨女這是在幫她,頓時心里那一口憋屈也出了:“行!’’ 何氏等人臉色大變。 這說來說去的不就是不想給他們花銀子嗎? 何氏哪里能容忍個小輩在她頭上撒野,當(dāng)下就要罵,衛(wèi)鶯看向她,挑了挑眉:“咋了祖母,你是覺得我爹掙的所有銀子給了你們還不夠是吧?要不然這樣,等我爹回來了,我跟我爹說說,讓他多掙點,當(dāng)官掙不了還能出去賣藝不是?怎么的也要讓祖母滿意不是?’’ 真那樣估計何氏得被人給罵死,何氏怒目瞪圓的,正要開口卻被老爺子一把按住。 老爺子對這個孫女可是忌憚得很,他可不是何氏這等婦人,只會撒潑。徐氏軟弱好拿捏,但她這個女兒可是不好唬弄的。 衛(wèi)家這些人本就沒多大本事,見老爺子都沒法子了一下也被掐住了脖子似的不敢動了。 兩位姑奶奶幾個倒是暗地里瞪了瞪衛(wèi)玉淑,要不是她胡說八道的,又怎會成現(xiàn)在這副模樣? 衛(wèi)鶯從他們面兒上一一打量過,心里冷笑一聲兒,以為這就完了不成? 她給徐家兩兄弟使了使眼色,這兩兄弟頓時起身,朝何氏跟老爺子見了禮,頭一回見面,兩人規(guī)矩禮儀也都是足足的。 何氏在老爺子的示意下抬了抬手:“好孩子快起來。’’ 徐家兄弟又給衛(wèi)大嫂等人見了禮。 幾房人看著他們面上都十分復(fù)雜,好好的俊秀人物,怎的就生成了徐家人了? 衛(wèi)鶯在旁就說了起來:“兩位表弟這也是頭一回見祖父祖母跟長輩們,咱們兩家姻親,大伙也不用給多貴重的禮,他們小人家家的,一人給個幾十上百倆就行?!?/br> 都考進士了還是小人家家的? 第89章 毛?。?/br> 老爺子老太太等人面色大變,衛(wèi)玉淑更是險些脫口要罵出聲兒。 徐家的人,憑甚讓他們衛(wèi)家給見面禮? 還幾十上百的,怎么不去搶??! 一動不動的。 吳氏抿著嘴兒笑,小心的看向大姑子那邊,明明瞧著是一副不好親近的模樣,說出來的話卻讓人壓根兒就接不上,還憋了一肚子氣,打從祖父祖母他們到了京里,吳氏也一直跟著受氣,心頭委屈得很,偏生她當(dāng)家的又不在家,婆母偶爾還得公爹給護著,她一個兒媳婦連腰都沒人撐,心里頭比徐氏還委屈的。 這會兒上頭沒人動,吳氏心頭一股子惡氣頓時涌了出來,“咱們這種人家,別說是姻親家的孩子了,便是上門有走動的人家也是要給的,鶯姐你可說笑了,咱們祖父祖母虧待誰也不會虧了自家親戚的孩子?。壳一春永霞夷莾杉忆佔拥呢涍€是從徐家漏出來的呢,就憑著這一點那也比普通的親眷還親近不是?’’ 說來,衛(wèi)家的淮河老家正是在江州的之下,徐家當(dāng)年剛被提拔成江州知府,那時候衛(wèi)成還是個窮秀才呢,有一回隨著書院的師兄們?nèi)ブ旒野菰L,正巧遇上了徐氏,這才結(jié)成了一段姻緣。 徐家那會剛到江州,還不是如今這般簡在帝心,只剛分了一房專門從商,手頭握了些銀錢,徐氏看上了衛(wèi)成,徐知府倒是探了探衛(wèi)成的底,覺得他倒有幾分學(xué)識,雖說家貧,但家貧也有家貧的好處,至少看在他徐家的面兒上衛(wèi)家也是不敢苛刻他徐家的女兒的,到如今成了皇帝的心腹,那就更不敢了。 事實上衛(wèi)成對徐氏這個妻子確實是尊重的,府上小妾好幾個,就沒人能越過徐氏去,就是當(dāng)著何氏兩個老兩口的面兒也敢替徐氏說上幾句,徐家女兒嫁到衛(wèi)家,本就是下嫁,以衛(wèi)家的家境,徐家給些補貼那也是想讓徐氏在衛(wèi)家過得好一些,那嫁進高門大戶倒是不用娘家補貼,但他們插不上話啊,有銀子也沒用,衛(wèi)家缺銀子,徐家正好就是不缺銀子。 且徐家倒不是無限制的補貼進來,貼錢那是想女兒跟外孫外孫女的日子過得好,總不能有錢還眼睜睜看著女兒跟外孫們就著衛(wèi)成的那點銀子過活吧?衛(wèi)成那點銀子倒也足夠養(yǎng)活一家人,他又是個書呆子,不會鉆營諂媚,更沒貪過銀子,說起來也是個清官了,但也就只剛剛夠用,多的是沒有的,沒銀錢還怎么教導(dǎo)好外孫外孫女?請嬤嬤教導(dǎo)規(guī)矩不得給銀錢?把閨女下嫁那是第一步,是為了讓她以后好過,培養(yǎng)外孫幾個才是重中之重,只要把人養(yǎng)出來了,這家就穩(wěn)了,以后也用不著他們補貼了。 要真嫁到高門大戶,以徐家當(dāng)時的身份,徐氏是嫁不到大房當(dāng)主婦的,且高門大戶規(guī)矩森嚴,上頭層層規(guī)矩的壓人,要是嫁到其他房里,生下子嗣后得到的資源也是比不上大房子嗣的,拼的還是娘家,這也是時下婦人們依靠娘家的原因,娘家好了,才能幫一把的。 徐氏多年來一直住在京城里,上頭沒有公婆壓著,小妾們又翻不起大浪,又有娘家不時補貼,日子可比那高門大戶的婦人寬敞多了,只她性子軟,要換了強硬點的,憑她徐家女的身份地位,別說抬小妾了,就是公婆都得供著。 說白了,她這委屈都是自個兒給作的。 吳氏這話一出,老爺子等人可不敢再裝作不知道了,甚親戚不親戚的他們也不在乎得罪不得罪的,但吳氏這個孫媳婦說對了一點,那就是淮河老家的鋪子! 老家可是有倆鋪子呢! 還都是靠著徐家才拿到的貨呢。 要是這倆徐家公子覺得他們小性了回去一告狀,只怕這鋪子就開不下去了!兩廂比較下,老爺子不著痕跡的往孫媳婦吳氏的方向瞪了瞪,只覺得這個也看走了眼,本來還以為是個不吭聲兒的,誰知道人家不聲不響的,偏偏這時候跳出來咬一口。 “給、要給的,都是親戚?!?/br> 老爺子開了頭,拿了兩張銀票給了,一張是百倆銀子。 他一開了頭,何氏跟大房三房甚至衛(wèi)家兩個姑奶奶都要掏,何氏倒是想胡攪蠻纏一下,她跟老爺子可是兩口子,一家人!老爺子都給了倆百倆了,不就把她的也給了嗎?這可是倆百倆啊,她得存多久才能存上來的? 何氏委委屈屈的都要哭了,正好徐家兄弟走到她跟前兒含笑等著,“我就……’’ “給!老婆子你別磨蹭了!’’老爺子知道何氏這個發(fā)妻的性子,狠狠一跺腳,給都給了還扭扭捏捏的,早給出去看了才不礙眼! 何氏臉皮直跳:“給。’’ 含淚給的。 又是兩百倆銀子一給,何氏頓時捂起了胸口。 要了老命了,她辛辛苦苦攢的錢啊,全給外人了??! 徐家兄弟已經(jīng)移到了大房,在衛(wèi)大哥兩口子鐵青的臉色下接了四百倆銀子,又輾轉(zhuǎn)去了三房、衛(wèi)家倆姑奶奶處,等他們都給了才回了衛(wèi)鶯身邊,還不著痕跡的給衛(wèi)鶯晃了晃手頭的好些張銀票。 老兩口和大房、三房都是一家給了四百倆,倆姑奶奶沒這么多,一人只給了二十倆。 衛(wèi)鶯勾著嘴兒笑。 花出去的又連本帶利的賺回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