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4章 三湘子弟
第三六四章三湘子弟 林嘯做出的第二個決定,就是命令丁帥所部,停止打撈江口沉銀,并立即將川北防務移交給李定國或劉文秀,返回欽州休整。 同時,經(jīng)林嘯口授,請瞿式耜大人修書一封,派人入川急送李定國。 信函的主要內容,就是勸他至少將半數(shù)部隊撤回貴州休養(yǎng)生息,只留一部分擔任警戒。 不管怎么說,洪承疇的“西攻東守”之策已被粉碎,而損兵折將、逃回漢中的吳三桂,料他短期內也已無力反撲。 而目前的四川人煙稀少、滿目荒蕪,已非兵家必爭之地,因此,暫時將防線退回黔北婁山關一線,并非不可接受。 事實上,面對現(xiàn)實,林嘯已然猛醒——至少在夏收之前,全面反攻的條件尚未成熟! 所以,反復權衡之下,他不得不做出這個痛苦的決定——在這個方向上,暫時只能放棄進攻。 就讓吳三桂這個狗賊多活幾天吧,以后,有的是機會收拾他! 而四川這個美麗富饒的天府之國,在不遠的將來,只要有了人,一定能漸漸恢復元氣,重新煥發(fā)勃勃生機的…… …… 林嘯的第三個決定,是電告劉旭磊,他擺在仙霞嶺一帶的主力,即那兩個主力營又一個獨立營,可以開始行動了。 林嘯等不及了,只有及早拿下蘇浙兩省,才有獲得大批糧草的可能。 尤其是南直隸的蘇南地區(qū),林嘯打算親自攻取,所以,大員戰(zhàn)役必須速戰(zhàn)速決,時間不能拖得太長。 蘇南,是五省總督洪承疇的老巢,江南各路清軍的輜重,大多要從那里籌集或中轉,許多城市都囤積了大批糧草物資。 至于浙江戰(zhàn)役的作戰(zhàn)構想,當初早有預案,林嘯根據(jù)形勢又作了一些修改。 主力一營的任務,是揮師北上攻擊衢州,然后沿信安江一路往東,相繼攻克金華和義烏等地。 接下來,他們要在衢州和金華兩府內,分兵建立一條從衢州至義烏,長達一百多公里的防線,將整個浙江省攔腰切斷,并派出偵察部隊,前出嚴州府的建德一帶,給聚集在杭州府的清軍主力制造恐慌。 事實上,區(qū)區(qū)數(shù)百人不可能平均分配在這條防線上,因此,他們只要守住三座大城市,阻斷幾條主要道路和河流,阻止清軍主力南下反撲,就算完成了任務。 而第二營的任務是分兵東進,全面掃蕩浙南的處州、溫州和臺州三府。 根據(jù)事先偵察的情報,那里的清軍主力,自仙霞嶺失守后,早在一個多月前,就已退守浙北的杭州和紹興府一線,所以,二營的任務相對輕松。 而他們身后的獨立營,則不必下山,仍扼守仙霞嶺數(shù)個關口,嚴防福建清軍北竄。 林嘯認為,按目前的形勢,那里留一個獨立營足夠了。 因為,劉旭磊的六個獨立營已經(jīng)悉數(shù)換裝,全部裝備了“中正式”,戰(zhàn)斗力早已今非昔比,加上關山險峻,在地利優(yōu)勢下,不懼任何敵軍的猛攻。 事實上,閩北清軍在數(shù)次猛攻失敗后,已經(jīng)喪失了打通關隘的信心,此時,清軍主力全部縮回福州府各城,固守待援。 林嘯修改的方案是,從杉關撤換下來,原本準備配合張同敞明軍,掃蕩鄱陽湖東岸各府的主力三營,應該立即前往仙霞嶺,作為總預備隊。 只需大約半個月,待夏博敏的北路軍抵達蒲城后,他們就可以放心北上,與一營會師,做好與浙北清軍決戰(zhàn)的準備。 …… 林嘯的第四個決定,就是要求劉旭磊立即轉告張同敞,讓他即刻北上,揮師進軍徽州和池州一帶。 張同敞的五萬大軍中,有三萬人早已成軍,攻取安徽的兩三個府應該問題不大,不能再賴在江西消耗糧食了。 而對于焦璉所部,林嘯的意思是,讓他的人在練兵的同時,接替原屬張同敞的任務,即刻掃蕩湖東各府。 林嘯特別強調,要他們一定想方設法動員當?shù)卮髴臬I糧,盡量增加軍糧的儲備。 “記住,不要銀子,要糧食!老子不缺錢,缺的是糧食!” 最后,林嘯對著話筒吼道。 …… 同時,為了進一步緩解九江的糧荒,林嘯命令祝俞嘉立即籌集民船,利用長江航運給九江運糧,以解劉旭磊的燃眉之急。 此刻正在長沙等地熱火朝天地練兵的祝俞嘉,除了湘西深山中的保靖土司、永順土司、以及施州衛(wèi)之外,江南各府已經(jīng)盡入囊中。 而江北的漢陽府、承天府一部、以及荊州府的江北部分也已被他攻占,他的主力營在江北構建的漢水防線已初步成形。 糧船大隊從武昌起運的話,只需順流而下一百多公里,即可抵達九江。 沿途各地,雖然大別山麓的黃州府尚未光復,但那里窮山惡水,并無清軍主力,只要派兵護航,應該沒什么大的危險。 目前來說,財大氣粗的祝俞嘉,是各支部隊中發(fā)展得最為順利的,正可謂兵精糧足,豪氣干云。 一舉殲滅了尼堪集團后,在楚芳獨立團的配合下,祝俞嘉不僅順利收復了湖廣省的絕大部分州府,在各團中,他占據(jù)的地盤是最大的。 更令人羨慕的是,他所在的洞庭湖流域,同樣是極為富庶的魚米之鄉(xiāng),并且,得益于長江航運,那里的手工業(yè)和商業(yè)也極為發(fā)達。 洞庭湖與鄱陽湖流域,史稱“兩湖”地區(qū),與蘇南、浙北的湖州合稱的“蘇湖”地區(qū),是華夏大地上兩大主要產(chǎn)糧區(qū),自古就有“蘇湖熟,天下足”、以及“兩湖熟,天下足”的諺語。 眼下,祝俞嘉已在湖南各地完成擴軍,麾下兵力多達一萬八千余人,四個主力團,以及師部直屬營、連的架子已經(jīng)搭好,他的部下們,已經(jīng)提前稱呼他為祝師長,就等林嘯的一紙任命了。 不僅如此,就連楚芳的獨立第三團也隨之急速膨脹,分駐各地的兵力也已擴充到了一萬余人。 更為夸張的是,在他手里,能夠供他驅使的俘虜將近十萬人,絕大部分被他羈押在各處礦場,充當免費苦力。 這個局面,甚至使得林嘯一度產(chǎn)生了,在湖南發(fā)展第二個工業(yè)基地的想法。 接下來,欽州生產(chǎn)的第二批“中正式”,將優(yōu)先裝備他的第二團,可以說,這家伙的肥壯程度,已經(jīng)大大超過了“地主”夏博敏。 林嘯這么做,倒并不是特別偏袒祝俞嘉。 真正的原因在于,長江中上游的北岸,歷來是兵家必爭之地,尤其襄樊地區(qū)是通往中原的大門,在蘇浙戰(zhàn)役打響后,他的漢水防線,必將承受清軍主力的猛烈反撲。 …… 必須說明的是,除了原來的數(shù)千老兵外,祝俞嘉這次征招的,幾乎全是湖南本地人。 二十一世紀的人一提起湖南,第一印象就是湖南衛(wèi)視,好像湖南人俗不可耐,在全國開了“娛樂至死”的風氣之先。 其實,湖南大地人杰地靈,英才輩出,尤其自近代始,涌現(xiàn)了一大批頂天立地的救國志士,素有“湖南人材半國中”的美譽。 而在軍事人才方面,三湘子弟吃苦耐勞,性格沉毅卻又驍勇善戰(zhàn),也有著“無湘不成軍”之說。 正因如此,在日后那段極不平凡的火紅歲月中,祝俞嘉的部隊擔負的任務最重,所立戰(zhàn)功也可以說最大。 當然,這都是后話了。 (今日提問:在林嘯的香港建設規(guī)劃中,軍港將建在什么灣?民用港又將建在什么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