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1頁
書迷正在閱讀:大都督曾是我阿兄、帶個淘寶來種田、帶著超市回八零、法醫(yī)系統(tǒng):王爺,晚上見、暗自喜歡、穿成女配她夫君(穿書)、穿到七零養(yǎng)兒子[穿書]、邪王的絕色狂妻、重生之完美歲月、蜜愛來襲:老公大人請小心
且說賈珍等下了大獄,那一日在那邊夜賭的除了薛蟠,還有張華,也便是尤二姐嫁的那人。從前賈珍等還在的時候,三不時地過去,也留下些銀錢來,尤老娘與自己兩個女兒生活有些著落,如今張華竟然一下子死在了獄中,賈珍也不來了,未免心焦。 好在還有賈璉,經(jīng)常來救濟一二,把自己攢的些梯己,也多耗費在了尤二姐身上。一來二去地,尤二姐竟有了身孕。偏偏熙鳳這邊三天好,兩天不好的,才掉了個六七個月大的哥兒,傷了身子,也不知何時能養(yǎng)好。 年底前,林如海那邊送來信,不日將到京。黛玉這邊正在收拾箱籠,要先回去,好打掃屋子,以備父母回來。因年前,賈珍和賈赦是不能判下來的,尤氏和邢夫人是婦人,皇上額外開恩,將府中的女眷放了回來,下人等一律充公,便只二人回來了,暫且一并兒住進老太太這邊的上房里來。 誰知,也不知怎么地,就鬧出來,說外頭小花之巷里頭,原張華的妻子尤二姐懷了賈璉的孩子,如今已有三個月了。她本進不了賈家的大門的,只因尤氏回來了,尤老娘和二姐三姐進來看,見她懷身大肚,一問,說是璉二爺?shù)墓莚ou。 頓時,黛玉等人也覺得尷尬,連忙起身,進了碧紗櫥里頭,見外頭尤老娘被賜座一個小杌子坐在地下,尤三姐站在她身后,尤二姐跪在老太太跟前,尤氏、熙鳳和李紈站在一邊,邢夫人和王夫人站在另外一邊,都不知所措。 老太太便問起,“你說你有了我賈家的血脈,我且問你,你不是嫁人了的嗎?你漢子不是叫張華嗎?” 尤二姐道,“回老太太的話,奴家年輕,一從到了這里之事,皆系家母和家姐商議主張。奴家那夫君早已死在了牢里,因原與二爺認識,又想著是親戚,二爺說做個親上加親,又備子嗣,方才應允!” 說著,已是羞得抬不起頭來。老太太一聽到子嗣,便沉吟下來,目光難免朝她的小腹上看去,竟有心要她起身的意思。黛玉有些心驚,也覺著世事雖無常,卻也不是無跡可尋的,如今自己也要回去了,這賈家的事也實在是不必再費心思了。 誰知,探春走了出去,道,“老太太,咱們家也不是那不起眼的小門小戶,璉二哥哥又是襲爵的,更是不能隨便,況今日實在不是說這種事的時候,不如,有什么改日再說?” 老太太方醒悟了過來,笑著對尤老娘道,“親家太太難得來,先喝了酒了再去?!?/br> 到了晚上,人都走了,老太太要留了尤氏說話,黛玉笑道,“那邊尤二姐多大的人了,又是嫁過人的,自己事還要別人做主?便是要聽人勸,她跟前有親娘,哪里用得著珍大嫂子說教?老太太聽她攀咬!” 老太太點了點頭,對尤氏道,“你妹子一來是個嫁過人的寡婦,二來這孩子又是在外頭懷上的,但凡她嫁過人不是在外頭懷上的,看在那孩子的份上我也不計較了,只如今,是萬萬不能的。” 那尤三姐卻不是一盞省油的燈,天天兒鬧,偏那尤二姐回去后,那孩子又無端地沒了。熙鳳便冷笑著,親自出了門,將那尤二姐給接了進來。進來日,恰好是黛玉搬回去,她正在門口上車呢,老太太含著淚送,她也來送黛玉,黛玉只憐憫地瞧了她一眼,登車去了。 第174章 回來 回到家里,林家已是里里外外打掃了一番,復又住進了徽音院,想著以后再不必過賈府那邊去住,心里莫名就輕松了許多。梳洗完了,王嬤嬤與金釧兒進來,拿了單子進來給黛玉看。 大家契闊一番,黛玉賜了座,王嬤嬤道,“這是要采買的年貨,姑娘且看看有沒有要增減的?出門的車已是備好了,再一個時辰,太太和哥兒也該到城門口了,姑娘再過會子可出門!” 因已是瞧過兩遍了,黛玉粗粗掃了一眼,遞還給了王嬤嬤,“就這么著吧,若少了什么,不過是大家儉省一些,也不礙什么。若是車好了,這會子就去吧,車上多置幾個火盆,跟去的人都備好車,冰天雪地的,別把人凍著了?!?/br> 正說著,外頭傳來咯吱咯吱的踩雪聲,黛玉忙站起身,果然看到外頭云臻已是快步走了過來,門口丫鬟打起了簾子,唱道,“姑爺來了!” 黛玉的臉不由得一紅,王嬤嬤等連忙起身,輕絮等也一同退了出去,只留了李覓在屋里使喚。黛玉連忙從榻上起來,卻不見云臻進來,便打起簾子出去,見他正把手籠在屋里的熏籠上烘著,忙過去,他卻偏讓開,“你待我把身上的寒氣去一去。” 他嘴里說著,眼睛卻不離黛玉,黛玉的臉越發(fā)紅,也忍不住偷偷打量他,二人目光便撞在了一起,兩顆心也越發(fā)跳得厲害。云臻起了身,黛玉過來,幫他將身上的氅衣解了,問,“怎地這個時候來了?外頭的雪粒兒瞧著越發(fā)大了?!?/br> “宮里議完了事就過來了,想著你這會子要出門呢。時辰還早,趕著過去,沒得在城門口等著,天又冷,一會子多穿些出去?!痹普榍扑α诵?,“長高了呢!” 黛玉抿抿嘴嬌嗔著看了他一眼,將氅衣遞給李覓,親自沏了茶端給他,“你喬遷之喜,我也沒送什么禮去。” 云臻是趕著在冬至前搬進去的,宮里榮妃把玉箏先放過去管那邊內院,雖提了玉笙在跟前聽事,卻總抱怨沒有玉箏好使,盼著黛玉進了門后,就把玉箏要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