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3頁
她的容貌本來就中性一些,現(xiàn)在這么一看,要是沒人說破,別人只會當她是一個瘦弱一點的男子。
大軍凱旋而來,百米之外,將士盡數(shù)下馬,而后轟然跪地嘶吼主君萬歲。
此刻,天時地利人和,若是邵余想,一呼百應之下,就是最好的攜大勝登基之日。日后,也不會有人說邵余是謀朝篡位之人,只會說他是一代仁君,將士攜勝而迫,要是老皇帝夠識相的話,就自動退位。史書上,也會寫他一個順應天時之語。
邵玉雅雖然有邵余承諾,不過此刻她可半點不敢多言。
雖然這段日子,她在軍中也得了一些人看好。但比起邵余來,她遠遠不如。一旦邵余反悔,她也只能笑臉相迎,將當日之話徹底忘卻。
而也在邵余說起身之時,從帝都方向,老皇帝派來的第一位傳旨之人已到。
等人高舉圣旨走到邵余前面,在邵余示意之下,立刻高聲誦讀起來。
這是一道禪位旨意,只說邵余是天降龍子,英明神武等等,老皇帝對少天有所感應,特地順天應地,傳位于邵余。
梅若筠等人,此刻都十分迫切的看著邵余。
邵余只一笑,什么話也沒說,只轉身離開了城門口。之后,犒勞諸位將士,自然有一早擬定好的章程。
有人不解,轉頭問同僚,問主君這是什么意思。
同僚只輕輕搖頭,低聲道:“自古仁君,有七讓之說。主君怕是在等,那位老皇帝還會有退位旨意傳來的。等到了第七次,我等便聯(lián)名去主君府,將主君請出,此事也就成了。”
這人這才大悟。
果然,一直到晚上開宴,已經(jīng)有了連續(xù)六道傳位圣旨而來。
直到此時,第七道圣旨傳來。
立時,還在痛飲的文武之臣停了動作,是時候了。
只是還不等他們有所動作,主君府邸那邊來了人,卻是讓他們不必去請。明日一早,主君府自有消息傳來。
眾人不解,這晚宴也就這么散了。
第二日,天才剛亮,主君府就有消息傳出。
邵余為天降龍子,是感應民間疾苦,這才統(tǒng)領異人來到此處。如今,百姓大安在即,他也要回歸上天,所以無法登基得位。
為此,他要一力扶持邵玉雅登上皇帝寶座。
這消息一出,可以說還是引起了不少動蕩。
之前,邵余就有這個意思透露出來,但到底沒有明確說過。不過現(xiàn)在這么提出,許多人還是無法接受。
讓一個女子統(tǒng)領朝綱,如何使得。
大清早的,主君府門口就吵鬧了起來。
只是邵余實在沒有耐心了,所以讓輪回者出動,將這些鬧事的人給扣押了起來。沒殺,這要是殺了,難免要落一個殘暴的名聲。
他是不怕,但是這對以后邵玉雅登基不利。
所以,邵余讓邵玉雅親自去牢房勸說這些人。作為一個帝王,她總要有能力做這些事的。
兩日后,邵余更是用了躍遷,直接帶著晉州一干文武,還有不少輪回者,直接到了帝都。
畢竟古代交通慢,這要是馬車開道,估摸也得走個十天半個月。
這一手段,在原住居民眼里,那就是縮地成寸的仙術。由此,倒是也有點明白了邵余為什么不愿意當這個皇帝了。
人家真是神仙啊,難道還會貪圖凡間這點富貴名利嗎。
第174章 弟子七十二
到了帝都之后,邵余就幾乎沒有露面了。他只是把事情交代下去,讓梅若筠還有輪回者們適當幫助邵玉雅開始穩(wěn)定局勢。
因為有邵余鎮(zhèn)壓大后方,倒是也鬧不出多大的亂子。
那位老皇帝知道邵余竟然要扶植邵玉雅,也是又哭又笑了好久。他本來是想邵余既然無心皇位,那坐于上方的是他兒子想來也無礙。只要邵余在一天,邵氏皇位上的那個人收斂野心,甘心當個傀儡,對邵余來說,應該都沒有差別。
不過這個念頭一轉,也就放棄了。畢竟,邵玉雅遠比他之前的太子有魄力跟才能,此事已經(jīng)成定局,他多生事端要是改變了邵余的想法,那就得不償失了。
邵玉雅之事一定,下面就是登基大典。
下面就忙碌了,而且邵玉雅已經(jīng)宣布,連同登基大典一起舉行的,還要建造傳世閣。
傳世閣的特殊性,已經(jīng)頒布下去,也引起了不少議論。這么一來,看似傳世閣不得干涉皇朝內政,但就一個立儲位權利,那就可以做很多事情。
邵玉雅在太浮山上拜天繼位,還要在山石之上刻下帝王誓言。這也意味著,傳世閣跟皇朝徹底綁定。雙方,一榮俱榮,一損俱損。
這種事邵余不管,他只是安靜的待在住宅中,然后每日品茶看書,再鍛煉一下主神一號特意根據(jù)他的身體數(shù)據(jù)推演出來的鍛煉之法。
從得到輔助者開始,邵余就發(fā)現(xiàn)自己一直處在一個忙碌的狀態(tài)。他的精神狀態(tài)一直緊繃著,就連晚上入睡都散發(fā)著精神力,始終保持兩分警惕。
他確實,有點疲憊了。
索性,趁著這段時間,好好休息一下。
一個月后。
邵余選的住宅雖然是在帝都的繁華地段,但是四周之地早就被清空。這些時間,也很少有人來打擾他。
一來,像是梅若筠這些人,他們熱衷于權勢,自然都忙著邵玉雅的登基一事。二來,別人也是怕他,所以不敢來。
大軍凱旋而來,百米之外,將士盡數(shù)下馬,而后轟然跪地嘶吼主君萬歲。
此刻,天時地利人和,若是邵余想,一呼百應之下,就是最好的攜大勝登基之日。日后,也不會有人說邵余是謀朝篡位之人,只會說他是一代仁君,將士攜勝而迫,要是老皇帝夠識相的話,就自動退位。史書上,也會寫他一個順應天時之語。
邵玉雅雖然有邵余承諾,不過此刻她可半點不敢多言。
雖然這段日子,她在軍中也得了一些人看好。但比起邵余來,她遠遠不如。一旦邵余反悔,她也只能笑臉相迎,將當日之話徹底忘卻。
而也在邵余說起身之時,從帝都方向,老皇帝派來的第一位傳旨之人已到。
等人高舉圣旨走到邵余前面,在邵余示意之下,立刻高聲誦讀起來。
這是一道禪位旨意,只說邵余是天降龍子,英明神武等等,老皇帝對少天有所感應,特地順天應地,傳位于邵余。
梅若筠等人,此刻都十分迫切的看著邵余。
邵余只一笑,什么話也沒說,只轉身離開了城門口。之后,犒勞諸位將士,自然有一早擬定好的章程。
有人不解,轉頭問同僚,問主君這是什么意思。
同僚只輕輕搖頭,低聲道:“自古仁君,有七讓之說。主君怕是在等,那位老皇帝還會有退位旨意傳來的。等到了第七次,我等便聯(lián)名去主君府,將主君請出,此事也就成了。”
這人這才大悟。
果然,一直到晚上開宴,已經(jīng)有了連續(xù)六道傳位圣旨而來。
直到此時,第七道圣旨傳來。
立時,還在痛飲的文武之臣停了動作,是時候了。
只是還不等他們有所動作,主君府邸那邊來了人,卻是讓他們不必去請。明日一早,主君府自有消息傳來。
眾人不解,這晚宴也就這么散了。
第二日,天才剛亮,主君府就有消息傳出。
邵余為天降龍子,是感應民間疾苦,這才統(tǒng)領異人來到此處。如今,百姓大安在即,他也要回歸上天,所以無法登基得位。
為此,他要一力扶持邵玉雅登上皇帝寶座。
這消息一出,可以說還是引起了不少動蕩。
之前,邵余就有這個意思透露出來,但到底沒有明確說過。不過現(xiàn)在這么提出,許多人還是無法接受。
讓一個女子統(tǒng)領朝綱,如何使得。
大清早的,主君府門口就吵鬧了起來。
只是邵余實在沒有耐心了,所以讓輪回者出動,將這些鬧事的人給扣押了起來。沒殺,這要是殺了,難免要落一個殘暴的名聲。
他是不怕,但是這對以后邵玉雅登基不利。
所以,邵余讓邵玉雅親自去牢房勸說這些人。作為一個帝王,她總要有能力做這些事的。
兩日后,邵余更是用了躍遷,直接帶著晉州一干文武,還有不少輪回者,直接到了帝都。
畢竟古代交通慢,這要是馬車開道,估摸也得走個十天半個月。
這一手段,在原住居民眼里,那就是縮地成寸的仙術。由此,倒是也有點明白了邵余為什么不愿意當這個皇帝了。
人家真是神仙啊,難道還會貪圖凡間這點富貴名利嗎。
第174章 弟子七十二
到了帝都之后,邵余就幾乎沒有露面了。他只是把事情交代下去,讓梅若筠還有輪回者們適當幫助邵玉雅開始穩(wěn)定局勢。
因為有邵余鎮(zhèn)壓大后方,倒是也鬧不出多大的亂子。
那位老皇帝知道邵余竟然要扶植邵玉雅,也是又哭又笑了好久。他本來是想邵余既然無心皇位,那坐于上方的是他兒子想來也無礙。只要邵余在一天,邵氏皇位上的那個人收斂野心,甘心當個傀儡,對邵余來說,應該都沒有差別。
不過這個念頭一轉,也就放棄了。畢竟,邵玉雅遠比他之前的太子有魄力跟才能,此事已經(jīng)成定局,他多生事端要是改變了邵余的想法,那就得不償失了。
邵玉雅之事一定,下面就是登基大典。
下面就忙碌了,而且邵玉雅已經(jīng)宣布,連同登基大典一起舉行的,還要建造傳世閣。
傳世閣的特殊性,已經(jīng)頒布下去,也引起了不少議論。這么一來,看似傳世閣不得干涉皇朝內政,但就一個立儲位權利,那就可以做很多事情。
邵玉雅在太浮山上拜天繼位,還要在山石之上刻下帝王誓言。這也意味著,傳世閣跟皇朝徹底綁定。雙方,一榮俱榮,一損俱損。
這種事邵余不管,他只是安靜的待在住宅中,然后每日品茶看書,再鍛煉一下主神一號特意根據(jù)他的身體數(shù)據(jù)推演出來的鍛煉之法。
從得到輔助者開始,邵余就發(fā)現(xiàn)自己一直處在一個忙碌的狀態(tài)。他的精神狀態(tài)一直緊繃著,就連晚上入睡都散發(fā)著精神力,始終保持兩分警惕。
他確實,有點疲憊了。
索性,趁著這段時間,好好休息一下。
一個月后。
邵余選的住宅雖然是在帝都的繁華地段,但是四周之地早就被清空。這些時間,也很少有人來打擾他。
一來,像是梅若筠這些人,他們熱衷于權勢,自然都忙著邵玉雅的登基一事。二來,別人也是怕他,所以不敢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