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軍在下[重生]_分節(jié)閱讀_52
卻不料屋內(nèi)的時何弱已經(jīng)穿戴好了,急匆匆地跨出門,衣袖一揮:“崔叔,還請帶路?!?/br> 管是甚么事呢?兵來將擋,水來土掩就是。 而且現(xiàn)在自己能開口說話了,做起事來方便了許多。二哥的事最關(guān)鍵的地方自然還是在自家老爺子身上。現(xiàn)在老爺子叫自己過去,無論是甚么事,自己都能旁敲側(cè)擊問問二哥的事。 時何弱如此想著,腳下的步子走得更快。 崔勝看了眼已不管自己,走了七八步遠的時何弱一眼,轉(zhuǎn)過身對著殷書歡道:“那么,我就先告辭了?!?/br> 殷書歡不得已也只好回了個禮回去:“崔叔好走。 時何弱的身影走在前面—趕急趕忙。崔勝的背影在后頭—不緊不慢。 殷書歡看著,輕輕嘆了口氣。 但愿自家小老虎被叫去不是甚么壞事。 時何弱推開書房門進去的時候,時啟章正手捧著呂尚的《太公六韜》在看,聽到時何弱進來的動靜,也只抬頭看了眼時何弱并不言語。 “爹,你在看《六韜》?。俊睍r父久經(jīng)沙場,按理來說《六韜》作為十大兵書之一,時啟章不可能沒看過?,F(xiàn)在拿出來捧在手里細讀,不由地讓時何弱有些好奇。 時啟章聞言,從書中抬起頭來,淡淡地看了時何弱一眼:“你叫我甚么?” “爹啊!”時何弱仍不覺得有甚么奇怪的,這一聲爹還叫得頗為干脆響亮。 “你以前并不是這么稱呼我的。”時啟章看著時何弱道。 “我以前哪里不是……”時何弱正欲辯解,腦子里卻忽然想起了甚么。 不對! 老爺子說的是自家二哥? 可是自家二哥不叫老爺子叫爹叫甚么? 叫父親? 不對!更不對了!自家二哥以前不會說話啊…… 老爺子葫蘆里賣的是甚么藥?莫非他發(fā)現(xiàn)甚么了? 時何弱一時急得額頭有些冒汗,右手一會握緊一會松開。 “《太公六韜》是哪六韜?”時啟章看著眼前人低著的腦袋,突然冷不丁地發(fā)問。 時何弱一愣,卻又很快抬頭,張口答道:“文韜、武韜、龍韜、虎韜、豹韜、犬韜?!?/br> 時啟章略點了點頭,繼續(xù)道:“始計第一。” 時何弱的腦子迅速反應(yīng)過來,這是考問《孫子兵法》名目。 “作戰(zhàn)第二?!睍r何弱答道。 “繼續(xù)?!睍r啟章做了個手勢示意時何弱接著往下背。 “謀攻第三,軍形第四,兵勢第五……行軍第九?!睍r何弱吃不準時啟章到底是甚么意思,只好順著自家老子的意思晃著腦袋,背道。 《孫子兵法》共有十三篇,接下來還有地形第十、九地第十一、火攻第十二、用間第十三。 時啟章卻不等時何弱把行軍第九背下去就打斷了:“將有五危?!?/br> 時何弱微怔。 這是考《孫子兵法》文中內(nèi)容。 老爺子這是搞什么?兵書突襲抽背?時何弱心中大為困惑,但又不能不答,只好硬著頭皮繼續(xù)道:“將有五危,必死可殺,必生可虜,忿速可侮,廉潔可辱,愛民可煩。凡此五者,將之過也,用兵之災(zāi)也。覆軍殺將,必以五危,不可不察也?!?/br> 時何弱背完,時啟章放下了手中的書,人向著身后的椅背靠去,目光牢牢地鎖住時何弱。 時何弱覺得有些自己頭皮發(fā)麻,心里暗自思忖道:“莫非自己背錯了?” 沒道理啊,《孫子兵法》自己從六歲就開始讀了,粗粗算來,讀過看過的次數(shù)不下上百次,該是早就爛熟于心的?,F(xiàn)在不過問的是其名目和文章內(nèi)的幾個句子,自己怎么可能會說錯了? 可是…… 現(xiàn)在自己分明答完了,老爺子卻半天坐著,話也不說? 時何弱心里七上八下的,悄悄抬頭看了時啟章一眼。 只見時啟章慢慢端起桌上的茶盞,低頭飲了一口。 “看來前段時間要你熟讀兵書,你倒是做得認真?!闭Z氣平淡,喜怒難辨。 時何弱這下學乖了,低下身子做出一副恭順的樣子:“父親的教誨,兒子不敢不從?!?/br> “嗯?!睍r啟章頷了頷首,將手中的茶盞放回木桌上:“你剛剛不是叫我爹么?” “我……”時何弱一時有些語塞。 時啟章卻似好像對這個問題并沒有多大興趣,又接著拋出了第二個問題:“昔日漢高祖劉邦與韓信閑談,高祖問之曰‘如我能將幾何’。韓信曰高祖帶兵不過十萬,然其自身則‘多多益善耳’。后有人難之,言兵貴在明其道,壯其氣,利其器。軍心士心第一,糧草戰(zhàn)馬盔甲則二,僅賴于人之寡眾實為膚淺!駁斥韓信大將大能之說,你以為如何?” 居然問的是韓信! 這可是他心中的最仰慕的古代名將! 時何弱有些激動,這般謬論以前他在書上也不是沒有看到過,只恨不能把那些個不懂門道而亂說的人給好好罵一頓,而眼下正是給自己心中所欽佩之人正名的好時機! 時何弱大聲反駁道:“自是不對的!信者,將中之龍,人中豪杰!這樣說的人只能說他們并非良將,或是資質(zhì)平庸之輩或是根本不懂的草包門外漢一個!” “哦?”時啟章的眼里多了點興趣:“那你說說你的理由罷。” “一者對一,勝由力定。一者對二,常人多者勝。但此非帶兵出征之戰(zhàn)。戰(zhàn)場敵我士兵人數(shù)少則有千,多者有萬。假設(shè)我方士卒十萬,彼方亦十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