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0頁
書迷正在閱讀:緋色貪戀、女神她總是高高在上、霸總甜寵:抱緊大佬好逆襲、奶味總監(jiān)太撩人、和資方大佬隱婚后gl[娛樂圈]、傾世獨寵:妖孽太子纏上癮、重生后,我成了首富、我是特種兵之火影系統(tǒng)、一胎三寶:總裁大人追妻難、哈士奇
而后唐枝問宋玉延:“杭州城已經逛過了,你的目的僅是來逛杭州城嗎?” 宋玉延笑道:“知我者阿枝也。確實,我來杭州其實也不僅僅是為了游玩……我老早便聽聞錢塘江海塘之名,故而特想來見識一番?!?/br> 作為中國最著名的水利工程之一,錢塘江觀潮一直都是后世的新聞熱點,而人們之所以能在錢塘江觀潮,也是得益于海塘的修筑。 但是在后世之人那么幸福地觀潮時,古人卻為海浪而頭疼不已。海潮不僅使得周圍的農田都成了江面,還有威脅到杭州城的安全,故而古人面對浪潮時,絕對不會有什么欣賞壯麗的景致的心情。 宋玉延學的是水利工程,而且被系統(tǒng)弄來這兒之前,她正在進修的便是港口航道與海岸工程,雖說在海岸工程方面她不是專精,但是錢塘江海塘的修筑歷史,她還是了解過的。既然她來到了杭州,那么自然是得去見證一下這時期的海塘修筑情況。 一百年前,吳國的國君錢镠便曾下令修筑海塘,而唐代用的土塘總是容易被沖毀,故而他采用了“石囤木樁法”,就是將石頭裝進用竹子編的籠子里,然后放在海岸,再用木樁將石籠固定在中間,再在上面加上石塊,增加堤身的重量。 而這種辦法幾乎是目前生產水平能到達的最好的了,那李冰修都江堰,用的也是將石頭裝進竹籠里,堆填出一個堰來,這種做法叫“楗尾”,故而又稱為“楗尾堰”。 錢塘江的海塘一直到清代,人們才想出用石塘來代替“石囤木樁”塘,到了民國時期才開始使用混凝土材料。 總而言之,錢塘江海塘的發(fā)展歷史其實就是中國古代的生產水平的發(fā)展歷史,宋玉延有必要親眼見證一下那些早已被淘汰的技術。 另外,她也想從中學習,然后回到明州后便能給唐浩根提供一些建議。 唐浩根自當縣丞以來,便時常為海水倒灌,使得土地鹽堿化、農田受災眼中等問題而頭疼不已。恰巧朝廷上下都頗為重視治河以及水利工程,若是能修筑出一些海塘工程,也是政績一件。 明州的頗有規(guī)模的海塘最早的修筑記錄是王安石在鄞縣為縣令時讓人修筑的海塘,故而又名“王公堤”。修筑的方法與錢塘江海塘相同,當然,在他修筑之前,隔壁余姚縣的縣令謝景初便已經修筑了一條長2.8萬尺長的海塘,還請他幫忙寫了一篇《余姚縣海塘記》。 這種辦法修筑的海塘幾乎年年都會被海浪沖毀,故而每年每任縣令幾乎都會補修海塘。 宋玉延沒見著王安石大佬的影子,明州自然也沒有初成規(guī)模的海塘,有的也就是百姓自發(fā)修筑的散的海塘。 宋玉延知道鹽堿地可以種植白蠟樹,但是種樹也不是辦法,最好的還是要修筑海塘。 唐枝聽她說想見識海塘,可聯(lián)系到她幫宋氏族里規(guī)劃和修筑的河渠,她突然便明白了什么。也沒有說破,而是點點頭,假裝她又信了。 宋玉延對此有些許內疚,為她一直以來這么忽悠和瞞騙唐枝而感到心虛內疚,可惜她無法說明自己的來歷,萬一唐枝無法接受呢?所有有時候她會告訴自己,這是善意的謊言。 ____ 宋玉延跟唐枝去錢塘江觀察海塘后,宋冰、烈嬸便一如既往地走街串巷,讓他們完全閑下來是不可能的,他們見到杭州有這么多新奇的玩意兒,便想收購一些帶回明州販賣,當做賺筆路費。 等宋玉延跟唐枝從海塘那兒回來時,他們又買了一輛驢車,還裝了不少貨物…… 宋玉延:“……” 果然,自從二十一叔跟烈嬸蹭了商隊的車之后,做買賣的那顆心又開始躁動了。 當然,考慮到他們也才四十多歲,正值壯年,因為宋夭夭嫁出去了,而開啟養(yǎng)老模式便有些虛度時光了,他們能找到事情做,便是找到了樂趣和方向。 她們一直在杭州待到二月中旬,整個江南地區(qū)已經開始進入春雨綿綿的梅雨時節(jié),宋玉延還是有些受不了這種天氣的,她們帶的換洗的衣物也不多,不如在家自在,于是她跟唐枝、二十一叔、烈嬸商議過后,便決定回明州了。 筍兒在杭州待的這些日子里,學問也是見長了,若非宋玉延要回明州去,他都想留在這邊,好向林逋學習了。 然而他也知道林逋是個隱士,是不可能收徒的,林逋能短時間指點一二,卻不能長時間教育他,故而他也不敢再叨擾林逋。 宋玉延在離開前去向林逋辭行,還贈送了她雕刻的一件西湖春日圖留青竹刻筆筒。原本送詩筒給身為詩人的林逋才是最合適的,但是林逋從來寫完一首詩都是隨后丟棄,詩筒對于他來說根本沒什么用。而他平日里也會作畫以及寫書法,故而宋玉延選擇送給他一件筆筒。 林逋詠梅最多,但并非不愛竹,于是他也欣然地接受了宋玉延的竹雕,又贈了她一首詩作為送別之禮。 ____ 去時悠悠,回時也悠悠。一行人優(yōu)哉游哉地從杭州返回慈溪也不過是花了三四日。 經過金川鄉(xiāng)時,二十一叔與烈嬸便直接回了家。宋玉延她們則選擇先回縣城。 見到熟悉的興賢坊牌坊,餅兒已經迫不及待地下驢車往自家跑了,筍兒抱著林逋贈予他的書也往家里跑。 宋玉延跟唐枝拉著驢車在后頭慢悠悠地走,左鄰右舍看見她們,驚喜道:“宋大郎跟唐大娘子這是回來了!一個多月沒見著了,我們還以為你們就扎根金川鄉(xiāng),不回來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