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章
書迷正在閱讀:[綜恐同人] 人生處處是怪談、每天都能遇見變態(tài)(NP)、如鯨向海、如風(fēng)、神秘老公霸道寵:老婆,太惹火、[綜] 專業(yè)奶爸執(zhí)照、[綜漫] 馬甲全員be后我被迫吊唁自己、[HP同人] 厄運追逐、她唇之下、[綜漫] 劇本組酒廠打工日記
“不妨事?!碧粕當[了擺手?!笆俏疫@徒兒前來探路,莽撞行事。此事乃妖邪所為,妖邪已為我這徒兒除去。只是我見那小和尚尚還有生機,不知為何院主這般悲切?” 唐僧將孫悟空來此探路,趕走妖邪隨后又上天請旨,令天兵天將下界擒妖的事說與住持聽。住持聞言,垂首頓足,連忙向?qū)O悟空行禮,致歉致謝,只道自己竟把恩公當作仇寇。再聽到唐僧的問話,不由得潸然淚下,將醫(yī)僧的診斷說與唐僧聽。 “哎呀!” 孫悟空聞言,這才想起來自己忘了什么。 唐僧回眼望他,孫悟空撓了撓自己的腦袋,有些不好意思地道:“俺老孫為了不驚動妖怪,使了瞌睡蟲讓那小和尚昏睡過去。他至今不醒,不是傷重不治,而是俺老孫忘記將瞌睡蟲取回來了而已。” 說罷,便掐了個法訣,召回了瞌睡蟲。 果然不消片刻,主殿那邊便傳來歡呼之聲。那小和尚悠悠醒轉(zhuǎn),尚還在回味溫香軟玉在懷的滋味,殊不知自己已是在鬼門關(guān)上走了一遭。 住持聽到主殿的動靜,也是舒展了眉眼。于是愈發(fā)歉意地望著孫悟空,要向他賠禮。 孫悟空連連擺手,畢竟鬧出這么場烏龍來,也有他的責任。 如今小和尚醒轉(zhuǎn),住持自有不少事情要做,首當其沖的便是將事情的來龍去脈同院里的僧眾解釋清楚,以避免其他人魯莽之下同唐僧師徒鬧出什么不愉快來。 是以他只好先指點唐僧他們自行安頓下來,待將事情妥善解決后,再來款待他們。 唐僧自不會計較住持的失陪,只是在住持離開前,他還是忍不住多問了一句:“院主,出了這樣的事,你們就從未想過報官嗎?” 住持聞言,苦笑著搖了搖頭。 “圣僧自東土而來,不知我等小國便是國王有時也奈何那些過路的妖邪強人不得,更何況是我們這些小小僧侶。況且我這鎮(zhèn)海禪林寺坐落山野,也分辨不清究竟是哪國所屬,自然也就沒有什么人愿意來管我們的死活?!?/br> 住持望著遠方,不知是否在向往傳說中繁盛富強、安寧祥和的大唐。 “再者,便是有官兵來管上一管,他們也不可能常駐于此。若是除惡未盡,我這滿寺的大小僧眾,難保日后不會遭到報復(fù),迎來滅門之災(zāi)?!?/br> 說罷,住持長嘆一聲,沖唐僧又是一禮,便推門而出,前去安撫其他僧眾了。 唐僧默然片刻,也招呼自家徒兒各自安頓。幾人在鎮(zhèn)海禪林寺被聽聞他們除去了那險些害死小和尚的妖怪后熱情萬分的僧眾們好生款待了一番,方才踏上西行之路。 臨行前,唐僧最后望了一眼這間破敗與肅整交錯,匪徒與信眾混雜的佛家寺院,想著住持說的“清混各一,這是西方的事情”,一勒韁繩,義無反顧地向西而去了。 [1]《西游記》第五十四回:“女王道:‘關(guān)文上如何沒有高徒之名?’三藏道:‘三個頑徒,不是我唐朝人物?!醯溃骸炔皇悄闾瞥宋?,為何肯隨你來?’三藏道:‘大的個徒弟,祖貫東勝神洲傲來國人氏,第二個乃西牛賀洲烏斯莊人氏,第三個乃流沙河人氏。他三人都因罪犯天條,南海觀世音菩薩解脫他苦,秉善皈依,將功折罪,情愿保護我上西天取經(jīng)。皆是途中收得,故此未注法名在牒?!醯溃骸遗c你添注法名,好么?’三藏道:‘但憑陛下尊意?!跫戳钊」P硯來,濃磨香翰,飽潤香毫,牒文之后,寫上孫悟空、豬悟能、沙悟凈三人名諱,卻才取出御印,端端正正印了,又畫個手字花押,傳將下去。” 通關(guān)文牒上本來是沒有猴哥他們名字的,是在女兒國的時候國王問起唐僧的三個徒弟為什么名字沒有在文牒上,然后親自替他們加上的。這也是我對女兒國國王好感度up的原因之一,剛要結(jié)婚呢,就有師母的感覺了2333 [2]《西游記》第八十回:“老爺,這山中多有妖邪強寇,天色清明,沿山打劫,天陰就來寺里藏身,被他把佛像推倒墊坐,木植搬來燒火。本寺僧人軟弱,不敢與他講論,因此把這前邊破房都舍與那些強人安歇,從新另化了些施主,蓋得一所寺院。清混各一,這是西方的事情?!?/br> 第98章 卻說唐僧師徒經(jīng)滅法國,過隱霧山,導(dǎo)君王以為醒,秉善歸真;除妖魔于山野,母子團圓。待得重踏西天路,展望靈山,天竺極樂之鄉(xiāng)已不滿千里路途。 是以繼續(xù)前行。行經(jīng)數(shù)日,忽見前方有一座城池。 唐僧雖在書卷上讀到過天竺國景象,但是到底不曾親眼得見。此時看到城池,便生出期盼之心,不知是否西天已至。 不過孫悟空對靈山寶境卻是熟門熟路,自然知曉如來所在之處并無城邦,唯有大雷音寺一座,矗立山間。 唐僧聞言,倒也不覺得失望。幾人如往常一般進入城池,見門市冷落,詢問檐下冠帶者,方才得知此處乃天竺外郡,名曰“鳳仙”。而城池人煙寂寥乃連年干旱之過,郡侯正欲出榜召求法師祈雨。 “悟空?” 三年大旱,民生如何艱難,唐僧自然知曉。但他仍只是壓低了聲音詢問大徒弟,而不欲強求。 祈雨一事,古已有之,但真假卻未能可知。唐僧知道自家徒弟是有大本事的,四海龍王皆是舊友,風(fēng)伯雨師呼哨即至。然而,唐僧卻也聽說過當日魏征丞相夢斬涇河龍王的始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