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0節(jié)
“那若考不過,明歲想是就能畢業(yè)。” “唉,那我回頭尋匹小馬學練一番?!闭f到這里,怕馬的王悅突然小聲道,“司馬鄴你看,阿摩公子!” 司馬鄴抬頭,便看著一名風流俊美的少年在同學的簇擁下走過,他皺眉道:“新校區(qū)遇到,我們且去打個招呼?” 因著人數(shù)越多,他們學校建了新區(qū),把兩所合并到一起,按渤海公的說法就是,學生得多交流。然后司馬鄴和王悅就碰上了對面那位渤海公義姐的孩子。 “還是罷了,”王悅搖頭,“如此太過刻意,如今渤海公有南下之意,還是等自然遇到吧?!?/br> 那么多課,肯定會撞上的。 司馬鄴八卦道:“你說,渤海公會立他為太子么,還有,為什么渤海公還不娶了單夫人啊,是不是因為這個公子在做梗呢?” “慎言,”王悅告誡了一句,又小聲道,“我聽說渤海公還惦記著衛(wèi)玠公子呢?!?/br> “唉,單夫人真是……”司馬鄴嘖嘖地搖頭。 王悅也忍不住嘆息道:“如今渤海公已經將草原都納入麾下,片刻便要南下,到時必有天下,后宮豈能僅一二人而,單夫人如此小氣,非王后之像啊?!?/br> “你就那么不看好你父親王導啊?!彼抉R鄴興災樂禍地問。 王悅白了他一眼。 “好吧,是我失言,”司馬鄴趕緊轉移話題,“可是單夫人和渤海公起于微末,相互扶持,糟糠之妻不下堂,如此行徑,豈不是有污點?” “但是單夫人善嫉,事因在他啊……” “也對?!?/br> …… 薊城首府之內,單謙之正默默地分揀奏書。 “你心情不好?”魏瑾坐一邊,靠著冰盆,舀著西瓜,“是有心事?” 單謙之漠然:“未有?!?/br> 魏瑾嗯了一下:“這次肖曉真是厲害了,我都已經準備出兵了。” 但還未動手,她就已經解決好了問題,這一波的經驗貢獻,買一個號都虧了,魏瑾準備多送她三個當獎勵呢。 “那么,要南下徐州么?”單謙之淡定詢問。 “且再等等,過秋收吧?!苯衲甓煊写笱?,魏瑾已經從年初就開始準備,并不想消耗太多民力,不過,有些事還是要問一下的,“豫州的那些年輕人,可有異動?” 單謙之微笑道:“豈只異動,王虎等人,成天在蒼秀面前上串下跳,請戰(zhàn)書你看過一次后說別給你,如今都已經積了一箱了?!?/br> 魏瑾笑了笑,她如此愛好和平的人,種田就好,打什么仗。 第231章 暗流涌動 七月的豫州,已是黃梅熟時,陰雨綿延。 泥濘的道路像一個個條條框框,把王虎治下的豫州軍困得動彈不得,從上到下,心情都很抑郁。 清晨,一只草鞋踩過泥坑,濺起無數(shù)的泥點,戴著斗笠,挑著擔子的農夫小心地走在道上,靠近了不遠處的軍營。 跑完的早cao的士卒們正好回來,看到的便是營外一排排的大小攤子。 南方野果品類眾多,如今正是果蔬成熟的時節(jié),城中的大戶多有自家莊園,但這軍中的人們,有些閑錢,且還愿意為這些野果付錢,自然便催生了這一個小小的市場。 剛剛到的農夫,將框上的竹蓋移開,青翠的大片桑葉上,放著一顆顆烏黑的果實,看得人垂涎欲滴。 “這桑果不錯啊……”一些軍卒嘗了一顆,“怎么賣?” “一錢兩斤?!鞭r夫小心地給出一個價。 “這總共有多少斤?”為首那位面色略黑的青年問。 “總共,有六十多斤吧,”農夫不太確定,只能依靠經驗估摸著回答。 “這里有四十個錢,不用找了?!蹦乔嗄挈c點頭,,從錢帶里倒出一些精致的硬幣,回頭對著手下的士卒道,“今天表現(xiàn)不錯,每人排隊來抓一把,分著吃了吧?!?/br> 士卒們笑嘻嘻地感謝虎哥,然后的抓著往嘴里塞,弄得一個個嘴唇烏青,仿佛中毒一般。 旁邊還有士卒對桑果沒甚興趣,在旁邊的攤子排出了兩個大錢,買了張頭巾。 而回到軍營中,王虎又看到了后勤處一位玩家,頓時頭痛地想要走掉。 “王將軍莫走!”那玩家猛然擋在他前邊,激情又澎湃地道,“如今雨季,正是開墾屯田的好時候,俗話說,七月蔥八月蒜,農時不等人,將軍你現(xiàn)在反正也是帶著手下發(fā)霉,找點事干豈不快哉?” 王虎伸手抓住衣襟將這位玩家提起,冷淡道:“吾軍是要出兵徐州,豈能荒廢cao練,去種蔥蒜?” 玩家怡然不懼怕,兩腿晃蕩著提議道:“這軍民如魚水,現(xiàn)在北方疫情剛剛好些,又有草原旱情,糧草這才一時周轉不來,將軍無糧便難以出兵,倒不如以大軍種田創(chuàng)收,從南方購買糧草,到時不就可以說動渤海公的出兵了?” 王虎神情一動,覺得這想法還是可以的,于是將他放下:“你給我細細說來?!?/br> 唉,只要能有請戰(zhàn)的機會,種點菜又有什么關系,誰還不會種地了? …… 同一時間,營外的農夫挑著空空的擔子,捏著手上錢袋,滿足走回自己那遠在十幾里外的小村落。 這種官道還是的這些軍卒重新修整的。 沿途正好有一個茶寮,他走累著了,便坐著歇歇腳。 茶寮的主人是他的遠親,見他坐著,便舀了一碗水,遞給他:“今日怎么這么快?” “遇到王將軍了,給這些桑果都買了,”農夫歡喜地道,“這真是讓人想不到啊,先前知道他們要在這扎營時,我都想帶著妻兒逃進深山了?!?/br> “誰不是呢。”茶寮主坐在他旁邊,感慨道,“可這些官兵,不征我們錢糧兒女便罷了,竟還付錢,出手還那么大方,這真是咱們走了大運了。” 旁邊正好有一商隊歇腳,聞言笑道:“那是你們不知,渤海公治下的士卒每月都有六十錢的補貼,這地方物價比起北方來,便宜得不知哪里去了,他們沒準還覺得你們賣貨和白送得無二呢?!?/br> 農夫怒道:“便不說付錢,大軍光是在此,那也是恩義,由得你編排?” 有這只大軍,周圍的山匪都散得精光,這半年時光,過得比前半生還要舒心,要不是他們一定要收錢,他就是白送,又算得了什么,再說了,一點蔬果又非口糧,不吃,也只能壞掉。 行商一向不愿意惹麻煩,見他怒了,便隨意告?zhèn)€罪,繼續(xù)聊他們先前的話題,他們在聊渤海公會先滅哪邊。 農夫從沒去過遠方,聞這話題瞬間被撩到了癢處,便豎著耳朵聽了起來。 “要我說,兗州軍南下,草原又平定了,渤海公下一出,必是南下晉室,到時,咱們下邳沒準也能長治久安,富庶起來……” “我看不然,南下那是要水軍的,北方長于馬戰(zhàn),南方水網縱橫,騎兵很難施展,而北方建造的渡船也才那么半年時間,肯定不會輕易打過去。” “那不打南方,打哪里?” “我覺著會是關中,”商隊的頭領搖頭晃腦地道,“如今渤海的治下是太行山以東,以西只有一個上黨,并州大半都還是司空劉琨和匈奴人的地盤,洛陽、長安,都還在各地塢堡主手中,萬一南下之時,匈奴出洛陽攻之,豈不是背腹受敵?” “不覺得不會,匈奴在并州被上黨與劉司空擋住,而沿涵谷關出洛陽,那里可是豪強李矩的地盤,李矩也是能人,豈會讓匈奴隨意來去過境?只要他以擋住片刻,渤海公的大軍安能讓匈奴人走了?” “但是若渤海公先攻關中、匈奴,關中八百里平原,是當年秦漢龍興之地,到時北方平定,再無后顧之憂時,南下才算安穩(wěn)??!” “不然不然,如今關中、并州、雍涼一帶盡是胡人,漢人極少,渤海公若得了那里,反要耗費大量時間,夜長夢多,若讓晉室緩過氣來,那才是損失了時間,又虧人啊!” “有道理啊,還是應該先南下!” “有個屁的道理,我看你們都想多了?!蹦巧剃狀^頭不屑道,“就如今北方那個架勢,一日興盛過一日,拖得越久,慘得還是南方,關中亂了十幾年,你們這一路來不是沒看到,關中的流民一波波往洛陽逃,拖家?guī)Э?,寧愿翻過涵谷關外那么險要的塬嶺都要走,渤海公要真打過去,嘖嘖,那場面……” “這倒是啊,可惜大部分人一出洛陽,就都被李矩截了?!?/br> “李矩不過一豪強塢主,他截的再多,回頭不還是渤海公的?!?/br> “有理有理,不愧是頭兒……” 商隊恭維著,一起又喝又笑,他們跑的是上黨下邳的商道,一路辛苦又危險,如今到了北方治下,精神就一下放松起來。 一邊的農夫聽著卻是皺了眉頭。 無論渤海公要打哪邊,這只軍隊,怕是都駐不長久。 他有些失落地挑起擔子,回到村里。 家里的媳婦正在剝豆,看他回來了又一臉不開心的模樣,勸慰道:“沒賣掉也無事,那桑實無本,左右不過家里小子費點時間罷了?!?/br> 農夫將錢袋交給她,說了今天聽說的事,感慨道:“差不多錢夠了,明兒個便帶孩子們去種痘吧。” “嗯,”農婦數(shù)著錢,又在柜里找出一個口袋,一起數(shù)了不少錢,“早知道就第一波去了,如今人多了,雖不貴,可家里孩子一多,便不是小數(shù)?!?/br> “這幾月你也見了,這痘著實有效,種過的,無一人得疫,再貴也要種!”農夫披起衣服,“行了,你忙著,我去菜園子里看看?!?/br> “吃了夕食再去吧!”媳婦叫住他。 “這菜種可是虎將軍從北方調來分我等種的,馬虎不得,我去去就回?!鞭r夫揮了揮手,帶著鋤頭走了。 農婦便又低頭做活。 這時,四個三到十歲不等毛頭小子提著大小不一的草編籃子,裝著桑實,興奮地跑過來:“阿娘,我們又采了好多,就是桑園那邊的人太多,怕是過幾日就沒了。” “沒有便沒了,快去洗洗手,等會要吃飯了?!鞭r婦笑道,“還有,明兒個要去種痘了,你們怕不怕?” “才不怕呢!” “就是,大夫說了,要有膽量的,才能當上將軍!” “阿娘,我以后會當上大將軍的的!” “對,像軍營里的叔叔那樣,吃好的,穿好的,還能給你拿錢!” “唉,”最大的一個十歲孩子不滿地撅嘴道,“我上次去軍營,想找王將軍參軍,結果居然被趕出來了,明明之前塢主征兵時,娘你都把我藏起來,生怕我被拉去了。” 那農婦不由笑了起來。 她撫摸著孩子的頭發(fā),帶著一點憧憬地笑道:“傻孩子,那怎么一樣呢?” 渤海公治下的將軍官吏,怎么會有那些人一樣呢? 放在一起,都看輕了他們。 若是自家的小子以后真能入王將軍麾下,那也是光耀祖宗的事情呢。 那只在茶棚中遇到過的商隊則順著商路,回到了下邳。 “都仔細著些,城里還不知道是什么狀況?!鄙剃牭念^領呼喝道。 眾人點頭,只是這座城,與他們離開時大為不同了,做為徐州大城,這里以前都是車馬如流,如今卻是見不著幾個。 “你們怎么還敢入城啊?”到城外時,有從城門出來的人驚訝道。